楞严经修行网

青年人应有的爱情观

发布时间:2024-07-12 15:49:59作者:修行

青年人应有的爱情观

做一个出家人是很不容易的,甚至于成佛更加不容易。例如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他对于三界、四生种种的情况,不但要了解,还要加持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现在做一个出家人呢,要弘扬佛教、行菩萨道、救苦救难。在芸芸众生中,苦难随时随处,层出不穷,一般人都说人很难做,其实,出家为僧也很难做啊!

承蒙社会称出家人为一句「师父」,「师父」的责任要做些什么呢?

像我,本来是贫僧,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条件,但是老人家要来找我,问我说:「怎么样子减少和儿女间的代沟?我想要到寺院里面来安养修行。」中年的夫妻,也常常为一些感情纠纷、家庭事务的烦恼来找我。做一个出家人都没有这许多的经验,但也得要帮助他们解决。

尤其现在,青年学佛的弟子很多,他们对于人生社会的道路,往往感到前途茫然,有时候也会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做一些指引。像是有的要找工作,有的要出国留学,有的需要一些奖助等等。这当中,最困难解决的,就是青年男女的感情纠葛。佛教要靠青年,你又怎么能不顾念青年朋友全盘的问题呢?

所以,过去数十年来,经常有一些青年弟子,如果是男生,就来告诉我他的女朋友如何,要我帮他做个决定;有时候女生也会来说,她最近有了新的男友,希望我代她看一看,做个指导。

本来这许多事情,他们都应该跟家长、父母商量的,可是父母的执著、成见,都不容易跟他们契合。他想到佛教的师父比较客观,所谓「旁观者清」,能为他们做个顾问、做个指引,就来找我们了。我就这样,关心起青年的问题,对青年最重大的人生过程、爱情之路,也不能不给他们一点意见、一些指导。

我对现在这个社会的男女,所谓「一见钟情」的情况,非常的罣念。现在的男女往来太过自由;但是青年时期,思想还没有成熟,对人生交往的关系不能深入了解,所谓许多男女常「因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实在很为可惜。

佛教本来就分有出家和在家的,信仰可以一样,但是出家和在家的生活就迥然不同了。出家也不是没有感情,出家的感情是所谓「无私的大爱」,不是为个人的占有、欲望,是要牺牲奉献,也就是所谓「爱一切众生」。但在家人士,他只要对佛教有真诚的信仰,能奉行佛教的基本教义「三皈五戒」,就应该是一个佛弟子,也就够他一生信受奉行,获得受用了。

我在过去曾经想要设立一间就业中心,把某一个寺庙改良,作为出家和在家的一个中途站。比方说,从乡村走入到都市的青年男女,一下子要面对彩色缤纷、花样百出的都市生活,常常会感到迷惘。虽然社会上也有职业介绍所,但往往也不负责任,甚至于让这许多乡村纯洁的男女,走上了不正派的道路。

所以,我就想,如果能让这许多男众的、女众的青年,暂时在我的寺院团体里安住,要他们到补习班去补习,要他们到图书馆去读书,要他们参观各个美术馆、博物馆,要他们到各个公司、工厂去参观、听简报,让他们到一些养老育幼的地方做短期义工;日后或者升学、或者就业,再做决定就好,免得初到都市因为吃住困难,就这样轻易地给外力引诱,丧失了人生美好的志愿。

贫僧这一个理想,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我对我们的佛光青年会、青年团、学生会,都有专人为他们服务。只是说,这许多年轻的人,对男女交往都以神祕的作风看待,也不肯对人言。一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对于感情问题,奇遇当然好坏皆有,但也很少是经过智慧的抉择。事实上,初交相识,应该要保持一段观察的时日。

在数十年前的社会,还有「先友后婚」的主张,但是现在几乎「朋友」的这个阶段都没有了,也少有终身之交的远观,只要我欢喜,就可以成双成对。这么一来,太容易的结合,也就很容易的分开。我经常也为这许多年轻的人担心。

对于过去中国传统的道德,所谓「男婚女嫁」,要受父母之命、要听媒妁之言,当然,不是自己设身处地去了解的感情婚姻,圆满收场的情况必然很少;但是,像游戏般的爱情,又如何能够长久呢?

有一句话比喻说:「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无爱意?」男青年涉世未深,遇到一个异性,或者看了两眼,就觉得很顺眼;或者交谈了几句话,觉得很相契,就已经认为这是理想的对象。当然,他后来的时日,再见到另外一个女性,觉得比这个更好,也就要更换了。所以,像游戏、捉迷藏一样的爱情,哪里会有好结果呢?

家境好的女生,她交往的对象,可能都是社会层次比较高一些的男生,但是一般的少女,她可能也结交不上真正有为、有守的对象,最后就胡乱结合,当然都难有好的结果了。

但是,我们在社会上旁观男女青年,总觉得他们应该彼此尊重,男女之间还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经常在团体里面聚会,在团体中,去慢慢认识对方的人格、思想、行为、正派与否等等,不可以马上就一对一的相处;因为一对一的相处没有选择,到最后,遇到了有选择的机会,他就毫不顾虑地抛弃对方,造成情感上的混乱、不忠。这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风气的败坏。

有人说,西方人的婚姻是闹剧,东方人的男女结合是丑剧。所以,对于今日青年男女的交往,我们就从旁观的立场,作一些意见。

第一点,普通的朋友来往,不用去作身家调查,大家都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平淡是安稳之道。假如说有心交友,就必须先对他的家庭背景有些认识,对他往日的交友情况要作一些了解,对于对方的生活能力要知道,因为今后两人共处,必定都要有生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性格、共同的生活习惯。

甚至于不可以相处太过亲密,例如同学、同事之间,或者同一个社团里,同时有三、五个人在交往。要很冷静,要深思未来,最重要的是,你要能不后悔,到达心甘情愿,才可以做深入的感情上的来往。

第二点,过去的男女婚嫁,都重视要「门当户对」。其实,也不必都要门当户对,但是男女双方的结合,未来要共同生活,人的一生也不过数十年的岁月,不能相互了解、不能相互体谅、不能相互信任,必定是非常的危险。所以,男女之间的来往,对彼此的性格以及互相的信赖、包容,都得很认真地深思,才能决定终身大事。

第三点,在中国社会里,男性在感情上有许多的空间,女性的感情则是比较狭小的道路。当今社会的女性,虽然不必像过去贞洁妇女那样,要有「树立贞节牌坊」的观念,但是也不能随便、不经意地和男性来往,这对自己未来的一生,会造成重大的遗憾。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妨把过去一些人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的借鉴。

总之,对未来没有理想,对责任不肯负担,对感情非常随便,对经济任意挥霍,轻诺寡信,无论是男方或是女方,都是结合的严重障碍。只靠情书,甚至当今社会流行的email、简讯来往,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就是写得再好,也不能表现一个人真实的人生性格。光靠网路,不能认识彼此真实的性格,还是要有一段实际的相处才好。

我们也常看到新闻上的报导,原本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但是结婚以后,为了衣服的颜色、为了牙膏牙刷的使用、为了吃茶吃饭,因为习惯不同、时间不同又再分离,实在可惜。

假如男士有大男人主义,或者暴力倾向,女生必定不能迁就。女士逢人撒娇,或者讲话唠叨,太过吹毛求疵,男生也不能不却步。在还没有结婚前,要用两个眼睛看清楚对方;要想结合了,就要用一只眼睛看,像木匠吊线一样,把对方的品格曲直更加的看清楚;因为结婚之后,也就不需要再看了。

男女在婚嫁的边缘,都有多次往来的经历,不管男女,如果感觉到对方性格不合,要及早煞车,所谓「君子绝交不出恶声」、「好聚好散」。甚至于离开以后,还要为对方祝福,这是最美的分离。

对于一些为失恋而痛苦的男女,过去我也为他们做过一首小诗:

「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真傻瓜,为什么痛苦烦恼只为他一个?」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男人结婚、离婚、再结婚,都视为平常,但是女性比较吃亏,应该只有一次的机会。一般女方看男方,都是先看他长得是否很帅,男方看女方,也都是先看她是不是生得美丽,这都是错误的,因为男女结合以后,或帅、或美都不重要,要能彼此共同生活才是重要。

两人要共同生活,男人就要对家庭负责,女人要对家务负责,各有所长,彼此要合作、包容、谅解。尤其,情欲是一时的,情爱是一生的,要结婚的男女,彼此对感情要忠贞,这是第一要素。

青年男女恋爱、结婚、离婚、再婚,只要合法,佛教都可以承认,但是邪淫、婚外情,则是佛教所不能同意的。所以,信仰佛教的男女,应该要共同遵守三皈五戒,彼此都能信守信仰,在感情上,也比较真诚稳固。

我有一个信徒,拥有一对漂亮的儿女,我经常赞叹他们是「金童玉女」,但是三十多岁了,都还没有结婚。我就对他的家长说:「怎么不给他们结婚呢?」他说:「师父,你不知道啊!现在俊男美女很难找到对象。」我初听,感到很讶异,后来一想,确实也不错,现在的社会,要跟俊男美女结婚,得承担多少的风险、负责多少的代价。

也有很多的女孩子,读书读到硕士、博士了,但结婚也困难了,因为学究型的女性,男人大多不喜欢,男人欢喜的女人是一个伴侣,不是老师、学者。同样的,女性欢喜的则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兄长,不是再找一个如严父一般的男性来管教。

曾经,有一个母亲对年届三十的女儿不肯结婚,非常挂念,就来找我。这个母亲说:「师父,既然她不肯结婚,你就劝她出家吧。」我说:「出家不是劝的,要有出家的性格才能出家啊!」

后来,我见到了这一位芳年三十的小姐,就跟她直话直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怎么不结婚呢?」她回答我说:「现在的男人都没有幽默感。」

这句话让我也增加了一个认识。过去的女孩子要嫁人,都是看对方的体格、家世、财务、职业种种的条件;但现在不是了,现在的女人要求男人要有幽默感。确实不错!一个家庭里,夫妇双方要能共同制造家庭的和乐,总不能每天板著面孔,视如路人,这个婚姻就难保善终了。

真正要成为夫妻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女生,要知道男方看女人,最初是看美丽,之后就是要你贤慧、要你会赞美、要会家务、要会孝亲、要会招呼客人、要会帮助丈夫撑持事业有这样的层次。所以,作为一个女人,不能不了解婚姻的阶段性。如果你是一个男生,女方会要求你要有家庭观念、要有家庭责任,不只是会赚钱,还要会帮忙家务。

家庭里面,夫妻、儿女,大家都要平等、和平相处,没有谁大谁小。伦理次序固然应该遵守,但是要用权威、旧有的观念来对待家中的分子,则不能创造美好的家庭啊!

最近有个报导,据闻有一对九十多岁的老夫妻,他们已经携手度过七十年的婚姻生活,举行一个钻石婚姻庆祝会。有记者访问这个老太太:「你是怎么和他厮守七十年的?男方他有缺点吗?」女士说:「我丈夫的缺点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啊!」记者一听,很为惊讶:「既然那么多缺点,你们为什么又能共处七十年呢?」这位老太太说:「但是他爱家、爱人、负责任,他像太阳一样,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如星星多的缺点就都没有了。」所以,男人要爱家,「爱」是家庭幸福主要的泉源。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的五和塔,经常为人举行佛化婚礼。我写了一副对联:「你我有缘成眷属,福慧共修庆家园」,其实,男女的婚姻没有教条,甚至法律都不能约束,完全是靠相互的尊重和爱心,来维持感情。

对于世界,大家要有「普爱」的观念,对于家庭的妻儿,要有个别的爱护。所谓「大爱」、「小爱」,都要每个人心中的一把秤来等量,适当最为重要。

历史上,多少的男与女因为感情不会处理,而香消玉殒。其实,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不也是成为现代人的美谈吗?也有的女性,像杨惠姗在电影《我就这样过了一生》里面饰演的角色,她甘愿为男人抚养前妻所遗留下来的儿女,即使到最后自己也有了儿女,但仍然平等看待。

总之,男女都需要有伟大的情操,都要为对方设想,我爱你,就不能害你;我和你结婚,就是奉献,就是牺牲,就是心甘情愿,夫妻彼此都要有同等的观念,才能有未来美好的家庭。

说到青年的感情交往,天下的父母也没有不关心的。不过,我想可以关心儿女的感情处理,也可以引导他向正当的途径行走,但不要太过分的压制、干涉,因为青年男女相爱结婚,毕竟不是父母能了解、能去认可的。所以,父母还是要带着尊重的态度。

有一个信徒的女儿从美国留学回来,我说:「你的小姐已经从美国大学毕业回来了,可以给她结婚了。」她说:「师父,才二十二岁,懂得什么爱情?懂得什么结婚?懂得什么夫妻相处?随她去!等她到了二十八岁的时候,我再来问她结婚的事情。」要给女儿那么长的时间,让她对社会、对爱情有深刻的了解,才会知道如何找一个终身的伴侣。我觉得这样的母亲不但开明,也真是很有雅量的。

像有的中国女性,嫁给非洲的黑人男士,也有中国的男性,讨了黑人小姐为妻,只要他们幸福,父母也不必为了家门里面多了一个不同种族的亲人,而认为这是大不了的事情。现在的世界,什么都是平行的,你可以坐飞机旅行世界各国,世界各国的人士为什么就不可以情投意合呢?这也是我的一个感想。

我们都希望天下有情人成为美好的眷属,但是一段美好的爱情,要成为一个美好的婚姻,要有真正的认知、信赖、缘分、宽谅;一个美好的家庭,需要有很多的因缘来帮助成就,才有祥和圆满的幸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