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根本经典,修持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其果报成就却不可思议,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上讲解和注释本经的高僧大德不计其数,但对其中“饭食经行”一句的理解有所不同,概括起来有四种情况:
1、吃完饭后经行、修行;
2、极乐世界的众生非常精进,把吃饭的时间都用来修行;
3、吃完饭后没事散步;
4、“饭”做“返”的通假,“食”则是喂食之意,即“饲”的通假,意即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听到了阿弥陀佛及众大菩萨的讲法后,有所领悟,但不是自己独享,反过来再讲给其它众生,令其悟入佛法大海。
那么,究竟哪一种解释符合佛祖的本意呢?我认为第一种解释是佛祖的本意,现将理由表述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先来看一下“食”的本意:《说文》的解释为“乘力切,亼米也”,段玉裁的注释是“亼,集也。集众米而成食也,人用供口腹亦谓之食也”。《辞海》对“食”条的解释如下:1、吃;2、食物;3、俸禄;4、吞没;5、接受;6、同“蚀”。这些解释中只有吃或吃的食物这两种情况与《佛说阿弥陀经》中的食的意义相符合。
其次,再看看佛经中对“食”的解释,食,梵语为Ahara,总译为“增益身心者”、“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俱舍论》说:“食于二时能为食事,俱得名食:初时能除饥渴,消化已资根及大”。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滋养、增益身心者,都可以叫做食物。《增一阿含经》云:食有两大类,一类为世间食,一类为出世间食。
世间食包括四种:一者,段食。段即分段之意。旧曰抟食。谓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二者,触食。触即对也。旧曰乐食。谓触喜乐之事而长养身者,如观戏剧,终日不食而不饥也。是以触食以心所为体;三者,思食。思即意思、思想。旧曰念食。谓第六识思于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资养润益诸根。如人虽饥渴,至饮食处,望得饮食而身不死,故名思食。以第六意识之思为体;四者,识食。识以执持为义,即第八识也。由前三食势分所资,能令此识增胜,支持有情之身命,故名识食。以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体。
出世间食有五种:一者,念食。修圣道之人,常持正念,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二者,法喜食。修圣道之人,爱乐妙法,心生喜悦,以长养慧命者;三者,禅悦食。修圣道之人,因得禅定而生心身喜悦,长养慧命者;四者,愿食。修圣道之人,以誓愿持身,以长养一切之善根者;五者,解脱食。修圣道之人,解脱惑业之系缚,于法得自在,以长养一切之菩萨善根者。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世间普遍有前面四食,只是大众皆对段食熟悉,而对其他三食忽略而已。至于出世间五食,也是人间所具有之食,只是它存在于“修圣道之人”而已,只要一个人修圣道,那么他就必须有这出世间五食来滋养身心,否则不得解脱。这里,明确指出了食包括段食。
第三,再参考一下阿弥佗佛的四十八愿,阿弥佗佛誓愿宏深,其中第三十七愿即为“食”:“愿我刹土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这一誓愿极其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阿弥佗佛的国土的众生,只要想吃饭,百味饮食自然“化现”在面前。所以我认为佛祖在《阿弥陀经》里所说的“饭食经行”的本意就是指的吃饭,而不是返饲之意。如果还有人仍然说这还不足以作为“吃”的依据的话,那么请看第三十八愿:“愿我刹土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不得是愿,终不作佛”。这一愿明确是在说“穿”,那么,前一愿不是说“吃”又是说什么呢?
第四,关于“食”的时间。佛经告诉我们,吃饭的时间有四种:一天食时,清旦之时即诸天之食时也;二法食时,午时也,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之食时,过午则非时;三畜生食时,日暮也,是畜生所食之时;四鬼神食时,昏夜也,是鬼神所食之时。而《佛说阿弥陀经》说“饭食经行”这一段的原文是这样的:“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绒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可见其食时正是“清旦”,反过来也说明“饭食”就是指的是“吃饭”。
第五,不但如此,佛经对如何吃也有严格的要求,如规定“食戒”: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得食。还规定“食有四分”:一供养本尊;二行者自分;三同学来食;四济饥贫者。甚至还规定了“食前密语,食后漱口”。 不惟如此,佛祖对修圣道之人如何食也有明确的规定,叫做“六种食”,即1、乞食;2、次第乞食;3、不作馀食法;4、一坐食;5、一揣食;6、不中后饮浆。乞食还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者唯行乞食,以自省事修道,而使他得施与福利故也;中品者,受一者,且赴请;下品者,自为邪命而得食。
第六,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佛祖的本意,这一句话的下文是“经行”,那么,什么是经行?《玄赞》云:“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
这里明确说明了是“消食诵经”,通俗地说,经行即是一面走路,一面诵经,同时为了消化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释氏要览》则更进一步说明了经行的好处:“经行有五利:一剿健,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三千威仪经》则指出适合经行的场所:“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当然,经行要如法,《十诵律》云:“经行法者,比丘应直经行,不迟不疾,若不能直,当画地作相,随相直行,是名经行法”。又云:“比丘经行时,不得摇身行,不得大驶驶,不得大低头,缩摄诸根,心不外缘,当正直行,行不能直者,安绳”。综上所述,我认为,佛祖在本经中所讲的“饭食”本意即是“吃饭”,就是“清旦用食”,而绝不是“返饲”之意。
有人说,《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就应该是第四种意思,因为大乘不是自了汉,大乘必须普度众生,因而,他们应该把得到的法与众生分享,所以理应是第四种意思。
但是本人想要说明的是,难道解释成“吃饭”就说明《阿弥陀经》不是大乘经典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阿弥陀经》是唯一一部不请而佛自说的经典,佛在讲完这部经典后,三世诸佛、一切天人世间都叹未曾有,都赞释迦文佛的不可思议功德,能在五浊恶世说此难信之法,此法最难能可贵之处即是方法简单,六根普摄,而这“六根普摄”不正是普度众生吗?
另外,念佛这一法门,虽看似简单之极,其实却包含至极、至真、至深的道理,因而才出现了“念佛者多,生西者少”的现象,因为念佛能生西方净土,关键是是否达到了“一心不乱”的程度,而达到了“一心不乱”,就是极高的禅定功夫,如此焉能不生西呢?
而且,“饭食”还可以很好地解释“带业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原本是不用吃饭的,为什么还有人吃呢?这是因为人们累劫多世的习惯使然,有些人类似的积习不能一下子消除干净,免不了有时还要吃一点,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所以发了满足这部分人愿望的愿,这只是一种接引的方便而已,早晚这些人都会丢掉这些习气的。像吃饭这样的习气就是“业”, 这样的“业”是“无记业”,所谓的带业往生就是指带这样的业,而绝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可以带恶业往生,把带业往生解释成带恶业往生者,不但害己,而且害人,如此修道恐怕要急急入地狱了,修道者切切要注意啊。(作者:静达)
主要参考文献1、《说文解字》,[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一次印刷;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10次印刷;3、《中华大藏经》,中华书局出版,2004年印刷
心冉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