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释继程:禅修的身心

发布时间:2024-11-25 01:14:17作者:修行
释继程:禅修的身心 没有经过大幅度的调整及更变,如何可能,
故其过程中也必会出现种种障碍及状况、反应。
修行的道路是很长远的,修行的过程也不会是平坦顺利的,不是掌握了方法,
确定了目标就已经解决了;乃至上路了。渐修渐进时,也还是有著不少的问题
及障碍会出现的。在止观法门的教导中,老师的责任并不是在教导一个方法而
已,对於修学者在修学过程的种种身心状态,以及各种身心在调整及修练的过
程所出现的反应,都应有一定的了解,乃至协助学员会处理这些问题。
专精而深细的身心磨练
修行止观是一种专精而深细的身心磨练,调整、改变、提升乃至开悟的法门。
因此此法门中种种方法的应用上,都不可能一蹴而成,间中也必须克服及解决
许多问题及障碍,才能渐次完成目标。


我们的身心在平常的状态,也已有了粗与细的不同。一个身体状况粗的人,即
是身体健康较有问题,心理较粗的状况则显示了情绪上的不稳定、心智的幼稚
、思考上的肤浅、行为及言谈上的粗俗,还经常喜欢胡思乱想、妄念多而杂等
等。身心较细者则生理较健康,心理平衡、稳定、深细思考,心智成熟。
但无论如何,平常的身心状况真正从修道角度来看,仍然还是较粗的,即使是
身心较细者,因其思考层面及资讯来源仍然从外在的种种境界,通过五根的接
收、传达而来,故若不能让心调得更深细,其状况仍然是不够细的。何况在平
常身心即呈现为粗状况者。
修行禅定方法即是在将粗调至细的一个过程,并将身心在调整後能安住於较细
较深的境界,并依此身心状态来面对生活,处理种种的事务。在调整的过程中
,从粗至细,层层深入,间中会有种种因身心的状况在调整中出现的反应。这
些反应有正也有负,正面的反应显现了修行深入的顺畅及进步,负面的反应显
示了身心种种障碍,包括了病况,潜伏性的伤、病,及内脏的种种问题,心理
上的不平衡、压力及种种恶性心理作用及以往恶业造作而潜留下来的力量。
正面的反应使我们在修持时更进一层,或增强信心,但也切不可贪染於此,否
则也将形成境界上的障碍。因染於此则不舍,不舍则不能再向前进了。因此即
使是如此好的反应,也当在明觉後,将之舍下,而求更进一步的提升。
障碍出现未必是不好的
负面反应显示出是障碍,那是身心因某种问题的存在,故使调和身心的过程无
法顺畅进行,但并不意味著此障碍的出现便必然是不好的。这种状况出现只告
诉我们身心的问题,只要我们懂得方法来处理这些问题,等问题处理好或解决
了,禅境便可能再进一层了。因此这种类似逆境者,对行者而言,并不是严重
的破坏,问题是看在禅者如何去处置它。一般上,对修行止观法门的完整概念
及方法的掌握,对於克服这些反应上,是有决定性的作用的。
身心在出现各种反应时,有些是内在的,只是从体内及内心里产生,并没有显
现为外在的作用。如此反应则当事者才会较清楚的知道与感受,但对於状况,
也许还不会明白,或如何处理。因此需要与有经验或知识的老师沟通,从中去
明白其状况,并以方法处理或调整。
有些反应则会从外在的现象显现出来,如身体的摆动,体内某些部位疼痛、绞
痛、剧痛,在经行时不能控制地快走或不停的走,也会有大哭大笑类似发泄的
行动。这些情况对於没有这种经验及知识者,容易成为一种心理上的恐慌及疑
惑,不只行者本身如此,他人也会如此。但对於有过经验及明白此状况者,便
会以平常心对待。因为在身心整个专精锻练的过程中,任何状况及反应虽然因
人而异,但都是可能出现的。对於类此情况,老师如有经验及明白,便会施以
适当的手法来协助禅众安定并处理。有时会让禅者先顺著身心反应的状况而发
动,才渐渐的将此动况静止下来,有时则即刻安顿之,这皆视情形及需要而定。
以观念安顿各种身心反应
一般上在处理身心反应时,要从观念上去安顿,让禅众明白身心反应的可能性
,故在出现时,内心清楚而稳定,消除种种不良心理,如恐惧、疑惑、猜测、
乱想等。然後进一步看出反应出自何种原因,生理上的,或者心理上的;是正
面或负面;是内在的或者显现於外的,接著才应用方法调整、处理或解决。总
之任何反应都应正视之,不以之为奇为不正常,并不受其干扰,才能正确的安
顿。
有些人以为修禅定或静坐,就是静静的,不应有任何的反应或动作,其实并不
全然如此。有些修禅者因本身没有类此经验,便以为这种现象是「著魔」,是
不对的,不应有的。禅行者在修行中不发生此状况,可能是此人身心健康、状
况良好且平衡,而且宿世慧根深厚,故能在修持上,稳稳上路,间中不遇阻碍
及反应。但类此禅者,对於禅修过程及其他禅者的反应及状况,应会有正确的
认识的,并能以其丰富的知识来指导他们处理。也有一些禅者因本身在功夫上
未能专精及深入,故身心还是处於没有进一层的调练过程,故没有出现反应,
若没有真正明白,便可能会视此等反应为反常或魔境了。
在种种内外在、身与心,正与负的反应中,并不都是非以发泄式的方式显现而
不能控制的。有些是因为生理状况太差,体内的自体治疗作用通过气的引动而
运作,由於身体健康不好,故阻碍大,气在引动而运行时,受到了大的阻碍便
得大力的冲之,以期能通过而疗治之。此时便不易控制身体的摇摆动作了,但
如果心调得好,心力提起,还是可以制止并控制的,但若是气在绞通体内器官
及部位时,那就只能任由其发作了,心只是更专注於方法上,让此作用自行运
作并结束。
至於心理上的压力及不平衡,有时藉著大哭大笑的方式,能发泄并调整。有时
候则是心理从粗、刚的状态调至较细、柔的过程反应,不过在适当的时候也还
是要去控制的,而且不能经常如此,否则便不是身心的自然反应,而是惯性了
,是惯性便会形成进步的障碍了。
多亲近善知识、参阅资料
几乎大部份的人在修禅时都应该会有身心反应的,因为我们身心的粗状态及各
种问题都还是存在的、潜深於身心的,但有些则因所学的方法,著重於思想上
的观想而不注重生理与心理的调和;有些则因本身的身心皆处於较粗的状态,
在用功时又不能深入;有些则因本身身心已较深的调和,或处於较细的状态;
也有一些则因个性偏重於理性、故对於直觉的体会非其所长所重,且心力也较
强、较能稳定,故在禅修时,明显的身心反应,尤其是外在的,便少发生了。
但有些则较明显、直接,甚至强烈的。
修禅或止观,如果是从解脱道的目标著手,那是一个极大的身心调整过程,要
将世间的粗俗染著的身心调和为出世间的深细及超越,没有经过大幅度的调整
及更变,如何可能,故其过程中也必会出现种种障碍及状况、反应。问题出在
我们是否懂得正视之而处理、解决。因此禅修中,多亲近善知识、老师,多参
阅有关的资料,并从佛法的正知见为整个修行之基础的建设及目标的确立,在
整个身心以禅修方法的锻练、调整中,渐渐的深入,而达到净化身心、澈见本
性、解脱自在的境界。(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七日山城般若岩)
(摘自《人生杂志》第144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