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的法脉】
曹洞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良价禅师住持宜丰洞山时所创立。其渊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为了读音方便,次序作颠倒。
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因住瑞州洞山,世称洞山禅师。良价(洞山)传本寂,因住抚州曹山,世称曹山禅师。其说立五位君臣以为宗要。
良价(807-869),禅宗六祖慧能下第六代,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县)人,少时出家,青年时期到嵩山受戒,之后遍游禅林。他先去南泉(今安徽贵池境内)参谒普愿禅师(748-835),深领紊契,随后又往沩山(今湖南宁乡境内)参谒灵佑禅师(771-853),再在云岩(湖南潭州境内) 从师昙晟禅师。在昙晟处因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有所领会。临别时又问昙晟说∶“和尚百年后,有人问‘还貌得师真否?’如何祇对?”昙晟良久说∶“祇这是。”
昙晟圆寂后,良价离开云岩又先后云游了鄂州、袁州、吉州、宣州、建昌等地。唐大中十三年(859),良价来到宜丰洞山,当他涉趟洞水时睹影,顿悟前旨,因是终止云游,从此驻锡洞山,宣讲他所悟是的禅宗心法,一时四方徒众纷纷前来学法。
本寂(840~901),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十九岁出家,往高安参良价。良价问他叫什么名字?本寂回答说∶“本寂。”良价说∶“向上更道!”本寂说∶“不道。”良价说∶“为什么不道?”本寂说∶“不名本寂。”良价很器重他。
盘桓数年,欲辞去。良价问他什么处去?本寂说∶“不变异处去。”良价说∶“不变异处岂有去耶?”本寂说∶“去亦不变异。”他往曹溪礼慧能塔,回到吉水(今江西临川县),大众请他开法。本寂追念慧能的道风,便把吉水山改名为曹山,后又住荷玉山。
有僧问∶“于相何真?”本寂说∶“即相即真。”又有僧问∶“幻本何真?”本寂说∶“幻本元真。”又问∶“当幻何显?”本寂说∶“即幻即显。”
他曾注《寒山子诗》,文辞遒丽,盛行于世。有《抚州曹山元证禅师语录》一卷、《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法嗣有曹山慧霞、鹿门处真等十四人。本寂传受良价的五位铨量,深明要旨,撰《解释洞山五位显诀》等,振洞山家风。但曹山法系四传之后便断绝。
良价圆寂后,洞山众僧推举道全为洞山住持。道全为洞山禅学作了了承上启下的贡献。良价另一法嗣道膺(835-902)一脉绵延趋盛,传到天童正觉(1091-1157)时,曹洞宗再度广扬天下,国内许多著名禅林都是由曹洞宗法嗣所创。正所谓“今天下举宗者,往往推少林,而少林所宗者盖曹洞也”( 赵宝俊《少林寺》)。
道膺,幽州玉田(今河北玉田县)人,出家后,初学习声闻律仪,后往翠微山参无学(丹霞弟子),继到洞山参良价,领会洞上的宗旨。良价印可说∶“此子以后千人万人把不住。”后来在云居山开法,徒众多到一千五百人。
早在良价住持洞山时,便有位叫瓦室能光的日本僧人到洞山参师良价,并在洞山住了30年。 新罗(今朝鲜) 僧人利严(870-936)嗣法于道膺,归国后在须弥山建广照寺,创须弥山派。
云居道膺递传同安道丕、同安观志、梁山缘观、太阳警玄(943~1027)。警玄晚年和浮山法远(?~1067)很相契,而法远已嗣临济宗,警玄于是作了一首偈,连同皮履一双、布直裰一件交与法远,托其代求法器,传续洞上宗风。
警玄寂后二十余年,投子义青(1032~1083)游方到浮山,参法远,体究三年,豁然大悟。于是法远即将警玄的皮履、布直裰交付他,令嗣传警玄的宗风。义青的法嗣有芙蓉道楷等九人。
道楷后来在芙蓉湖畔结庵接化学人,其下有丹霞子淳(?~1119)、鹿门自觉等。子淳下有天童正觉及长芦清了等九人,曹洞宗至此再次大盛。
正觉(1089~1157),隰州(今山西隰县)人,幼年出家,十八岁时到诸方参学。先往汝州的香山谒枯木法成,宣和六年(1124)继承子淳的法席。平生历主泗州的普照寺、舒州的太平寺、江州圆通寺、能仁寺、安定长芦寺、明州天童寺、杭州灵隐寺等。其中住持天童寺的时间最长,前后近三十年。有《宏智禅师广录》九卷行世,法嗣有雪窦嗣宗等十四人。
正觉认为心是诸佛的本觉、众生的妙灵,只因疑碍昏翳,自作障隔。如能静坐默究,净治揩磨,把所有的妄缘幻习去掉,不被一切包裹,清白圆明,便能事事无碍。正是根据这种思想,正觉倡导 “默照禅”。
清了(1089~1152),号真歇,左绵安昌人,出家后参子淳,契悟。既而辞别子淳游五台,入汴京,访谒禅讲名席。又南游真州(今江苏仪征县)到长芦山,谒祖照道和。宣和五年(1123),继承道和的法席,学者达千七百人。其后历主四明的补陀寺、台州的天封寺、福州的雪峰寺、明州的育王寺、温州的龙翔寺、杭州的径山寺、皋宁的崇先寺。关于他的言行,有《真歇清了禅师语录》二卷。法嗣有天童宗珏等十三人。
清了作有《华严无尽灯记》,融华严家的思想入禅。又作有《净土集》,说“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并主张“直将阿弥陀佛四字作个话头,二六时中自晨朝十念之顷,直下提撕。”有融会禅、净、教各宗思想的倾向。
天童正觉下,没有杰出的宗师,数传之后,法脉不明。长芦清了下,经过天童宗珏、雪窦智鉴两传至天童如净(1163~1228)。如净,明州苇江人,出家后勤习经论,十九岁时到诸方参学,登雪窦山,参智鉴,经过几次激发,豁然有省。后来浪迹江湖二十余年,嘉定三年(1210)受请住持建康清凉寺,后住台州瑞岩净土禅寺,临安净慈禅寺,明州定海县瑞岩寺等,宝庆元年(1225)移住天童寺。关于他的机缘语句,有《如净和尚语录》二卷、《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法嗣有鹿门自觉、雪庵从瑾、永平道元三人。
道元,日本京都人,如净付以道楷传持的袈裟、《宝镜三昧》、《五位显诀》及自赞顶相。道元回国后,开立日本的曹洞宗,迄今不衰。对于行持,偏重打坐,认为打坐可离五欲、除五盖,不必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
鹿门自觉一系,经过青州一辨、大明宝、王山体、雪岩满,五传有万松行秀。行秀(1166~1246),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十五岁时出家,后来行脚到磁州的大明寺,参雪岩满,满付以衣、偈。既而回到中都(金代称今北京巿为中都),住万寿寺。
金章宗景仰他的道行,请入内廷,敷座说法。又命住持大都(即北京)仰山栖隐寺,更移住报恩、洪济。金正大七年(1230),重新住持万寿,道化很盛。既而退居报恩从容庵,独处幽室,作《从容庵录》六卷,评唱天童正觉的《颂古》。又作《请益录》二卷。此外有《祖灯录》六十二卷、《释氏新闻》、《鸣道集》、《辨宗说》、《心经风鸣》、《禅悦法喜集》等若干卷。又有净土、洪济、仰山、万寿等语录行世。法嗣有林泉从伦、千松明得、华严至温、雪庭福裕四人,而传承其法脉的是福裕。
福裕(1203~1275),太原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二十二岁时出家,后来到燕京参行秀,亲炙十年,道誉日隆。于是往西京,住持少林寺,为元帝室所礼重,世祖忽必烈即帝位,命总领释教。
福裕下八世有宗镜宗书(1500~1567),宗书的法嗣有廪山常忠(1514~1588)、少室常润。曹洞宗的寿昌、云门二支,即出此二人。
寿昌系以常忠的法嗣慧经在建昌府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寿昌寺接化得名。慧经(1548~1618),号无明,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二十一岁出家,往廪山依常忠。二十四岁,知有教外别传之旨,切志参究,于是入峨峰,立誓不发明大事不下山。住了三年,因阅《传灯录》得悟,得常忠印可。
山居二十四年,应请住宝坊寺,四方衲子闻风而至。后访袾宏(莲池大师)于云栖,又入少林礼初祖塔,往京都谒达观真可,又入五台参瑞峰广通得受临济宗旨,既而回住宝坊,开堂说法。万历三十八年(1610),应请住寿昌寺,接化甚盛。有《无明慧经禅师语录》四卷。法嗣有大舣元来、永觉元贤等。他倡导看话禅,说∶“参学之士,道眼未明,但当看个话头。”又说∶“念即佛,佛即念”、“念佛心即净土”。
元来(1575~1630),又名大舣,字无异,庐州舒城(今安徽舒城县)人,十六岁出家,往谒慧经,受曹洞法门,为首座,时年二十七岁。次年应请到信州(今江西上饶县境),不久迁到博山能仁寺,法事日隆。既而又到福州,为鼓山涌泉寺的开山师。后回博山,声名更盛。明末在吴、越、江、闽间,大阐宗风,学士大夫礼足求戒的前后不下数万人。关于他的言行,有《无异元来禅师广录》三十五卷、《博山无异大师语录集要》六卷。弟子有瀛山智訚等,为洞宗博山系。
元贤(1578~1657),字永觉,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初习儒家程、朱学说,后在山寺读书,听人诵《法华经》,感觉周、孔之外别有此一大事。遂往董岩参慧经,有得。四十岁时弃家,往寿昌寺落发。有一天,他和慧经问答,身心豁然。嗣法后,应请主持福州鼓山涌泉寺,前后三十年,道望甚高,曹洞的纲宗于是大振。但他是先学临济,后学曹洞的。他在所撰《三玄考》的序言中说∶“予三十年前学临济,三十年后学曹洞。自从胡乱后,始知法无异味。”所著有《洞上古辙》、《永觉呓言》、《续呓言》、《补灯录》、《继灯录》、《禅余内外集》等书共二十余种,凡八十余卷。法嗣道霈将其生平语录及部分著述辑为《永觉元贤禅师广录》三十卷。
道霈(1615~1702),字为霖,建宁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十四岁出家,十八岁到诸方参学,于台、贤、性、相的旨趣得其纲领。后到鼓山谒元贤,专事参究。元贤八十岁时传法给他,继承法席,前后二十余年。鼓山一时成为东南一大法窟。道霈虽是洞下的宗匠,却极推崇天台宗的智顗,自称私淑比丘。他说∶“入禅后专事参究,而诸教乘束之高阁;又十载,罢参后,再取当年所习教法读之,方知原是自家祖翁田地,自是复加钻研,首事华严,次事法华,……”可见他是宗、教融会的。
道霈为清初释门大著述家,著书二十余种,有《秉拂语录》二卷、《餐香录》二卷(又作八卷)、《还山录》四卷、《云山法会录》一卷(又作三卷)、《旅泊庵稿》四卷、《圣箭堂述古》一卷、《禅海十珍》一卷及《沩山警策指南》一卷等。元贤、道霈二代为寿昌系极盛时期。道霈递传惟静道安、恒涛大心、圆玉兴五、象光法印、淡然法文、常敏法浚、徧照兴隆,是为洞宗鼓山系。
云门系是以少室常润传大觉方念(号清凉),念传圆澄在绍兴云门接化而得名。圆澄(1561~1626),号湛然,会稽(今浙江绍兴巿)人,幼年出家,后来专事参究,万历十九年(1591),方念到绍兴说法,圆澄往谒,为方念所印可,付以大法。自此聚徒说法,大唱曹洞家风。万历四十二年(1614),在绍兴的广孝寺开法,后主径山万寿禅寺、嘉兴福城东塔寺、绍兴云门显圣寺、天华寺,前后二十年,法席大振。著述有《宗门或问》、《概古录》各一卷,又有《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八卷行世。
他把一切法门摄归一心,他说念佛是念此心,看教是辨此心,持咒是护此心,参禅是参此心;又说此心即定、慧,非心外别有所谓定、慧。并在所撰《法华意语》一卷、《金刚三昧经注解》四卷、《楞严臆说》一卷等书中高唱一心法门。嗣法百丈明雪,雪传破闇净灯,灯传古樵智先。
净灯主持焦山定慧寺三次,智先继承他的法席,改披剃子孙制为十方传贤制,振兴曹洞的宗风。其后著名的禅僧有敏修福毅、济舟沈洮、月辉了禅、芥航大须等,是为洞宗焦山定慧寺系。
禅宗五家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家,宋以后皆失传,只有临济、曹洞二家并存。然而曹洞的法脉不及临济之盛,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说,特别是到了清代,只上述寿昌、云门二支传衍。然而慧经下元来一系很早就无从考核,元贤一系到太平天国军兴之后也一蹶不振,只圆澄下以江南诸寺仅焦山获免于兵火,得以绵延迄于晚近。
近代著名高僧圆瑛法师承继曹洞宗第四十六代祖师,圆瑛法师传其弟子明旸法师,明旸法师1995 年传付台湾慧律法师。
【良价的禅学思想】
曹洞宗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石头希迁,是“即事而真”的见解。希迁读《肇论》的“会万物为己者其惟圣人乎”一句而有会于心,写成一篇《参同契》,说明理事参同回互,每一门都有一切境界在。到云岩昙晟,他提出“宝镜三昧”的法门,意谓人观万象,应该和面临宝镜一般,从而说明“由事相上能显出理体”的境界。以后五位功勋,偏正回互等思想皆导源于此。
良价禅学思想的真正形成是在他涉足洞山时,他看到水中映着自己的倒影,顿时“大悟彻悟”,由是作偈语: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须应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此后,良价陆续作了《玄中铭》、《五位君臣领》、《五位显诀》等偈颂,用“正”、“偏”、“兼”3 个概念配以君臣之位来对其教义加以阐述。良价在所撰《玄中铭》中说∶“森罗万象,古佛家风。”又说∶“坐卧经行,莫非玄路。”曹洞宗所说五位,有正偏、功勋、君臣、王子等四种,其中正偏五位、功勋五位都是良价的创说。
良价《五位君臣颂》云∶“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偏中正∶失晓老婆逢古镜,分明觌面别无真,休更迷头犹认影。正中来∶无中有路隔尘埃,但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断舌才。偏中至∶两刃交锋不须避,好手犹如火里莲,宛然自有冲天志。兼中到∶不落有无谁敢和,人人尽欲出常流,折合还归炭里坐。”
依本寂的解释,正是体、是空、是理;偏是用、是色、是事。正中偏是背理就事,从体起用;偏中正是舍事入理,摄用归体;兼是正偏兼带,理事混融,内外和合,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功勋五位是向、奉、功、共功、功功五位,用以判断修证的浅深。有人问∶“如何是向?”答云∶“吃饭作么生?”“如何是奉?”曰∶“背时作么生?”“如何是功?”曰∶“放下头时作么生?”“如何是共功?”曰∶“不得色。”“如何是功功?”曰∶“不共。”
良价还撰有《宝镜三昧》、《纲要偈》、《新丰吟》。此外还编纂过《大乘经要》一卷。良价的言语经其弟子整理成《曹州洞山良价禅师语录》、《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各1卷,被曹洞宗信徒视为经典。至于良价的其他诗作及玄言,则散见于历代有关宗教著述中。
当本寂向良价辞行时,良价传以《宝镜三昧》,并说∶“末法时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验真伪,有三种渗漏∶一曰见渗漏,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曰情渗漏,谓滞在向背,见处偏枯;三曰语渗漏,谓究妙失宗,机昧终始。学者浊智流转不出此三种。”这也说明他辨别来机的绵密功行。
良价于唐咸通十年(869)端坐圆寂,唐懿宗谥以“悟本禅师”法号。良价身葬洞山,立以石塔,号“慧觉宝塔”,后世俗称“价祖塔”。
又洞山常常教人“行鸟道”。人问∶“如何是鸟道?”曰∶“不逢一人。”问∶“如何行?”曰∶“直须足下无私。”问∶“莫便是本来面目?”曰∶“汝何颠倒?”问∶“学人什么颠倒?”曰∶“认奴作郎。”问∶“然则如何是本来面目?”曰∶“不行鸟道。”这也是曹洞宗应机接物的特色之一。
【洞山普利禅寺】
唐大中十三年(859),良价云游到洞山,在此募邑民雷衡之地建广福禅寺,衡施以环山肥田3000余亩作寺产。唐朝末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捐资扩大洞山寺宇。
北宋咸平年间,广福寺易名为“功德禅寺”,宋真宗赵恒为禅寺专门书写了匾额。绍圣五年(1098),宜丰同安女佛徒雷四十三娘为纪念良价洞山悟道,捐资在良价当年“睹影逢渠”的洞水(今葛溪,洞山禅寺前)之上建起一座单拱石桥--逢渠桥。元初,胡俊孚施资扩修寺宇。元末,洞山寺宇俱毁于兵燹。
明万历年间,寺基丈量入公产版籍。至崇祯年间,本县举人戴国士得其产,于是再倡修复洞山,特延请匡山高僧净聪到洞山。净聪在此重整寺宇,张扬曹洞正宗,四方僧侣日众,洞山法锡由是复振,净聪也因之誉为洞山“中兴第一祖”。
清康熙十一年(1672),是时洞山寺宇已更名为普利寺,重建洞山寺宇的后法堂(即藏经阁)及僧房。嘉庆二十三年(1818),洞山正宗38世住持海寿在后法堂门楣正中立起大匾,上书“佛在性中”,对良价的禅学思想作了高度概括。
洞山现存禅迹及宗教主要景观有后法堂、价祖塔、佛塔林、逢渠桥、夜合山、拐杖山、木鱼石、考功泉、聪明泉及罗汉松等。佛塔林规模甚大,仅洞山禅寺周围各山头,就有自唐至清历代佛塔大小近50座,其中“慧觉塔”(良价墓塔)被中外曹洞宗僧徒奉为祖塔。20世纪80年代初期,江西省宗教事务部门拨专款对洞山开始全面整复,使曹洞宗祖庭原貌重新展示于世。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