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达
修行修什么?修身口意,意由心生,心为一切法的主导,所以观察自心是很重要的功夫,四念处中有心念处,就是观察自己的心,以及起心动念,然后以法念处转化心念。
心是什么?如何观察心?如何转化心?
五蕴中,色蕴是物质的,受、想、行、识则是心法,也就是说,苦乐的感受,思惟想像、意志愿望、觉知认识都是心的内容。
虽然,心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的,却又是须臾不离的。主要是因为人们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外境,而忽视内心,或是被外境所牵动,失去自由。但是,若能一念返观自心,当下就能看到自己的心,并不需要向外寻觅。
观察内心可以分为两方面:一、内心的状态,二、心念的变化。
观察内心的状态是宏观,好像一个地方的气候,是温暖、寒冷、炎热、干燥或潮湿等,内心呈现的是宁静或混乱、清净或污浊、善良或不善。
观察心念的变化是微观,好像每天气晴朗、阴天、下雨,微风、无风或强风等等的变化过程。观察心念也是一样,内心贪念、嗔念、嫉妒、伤心、恐惧,慈悲、光明、寂静等等的生起和消失的过程,也要一一去观察。
宏观和微观都有需要。
如果能够随时随地以宏观迅速掌握内心的状态,当内心呈现轻松、柔软、和谐、清净、善良时,当然没有问题,这是美好的。可是当内心呈现紧绷、僵硬、混乱、烦恼、不善心时就要立即进入微观,观察心念的变化!
譬如说:胃痛吃药一直没好,仍然时常发作,心情开始低潮,发现内心呈现沉重感、不对劲,立即内观,看看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喔!是担心,会不会是癌症?恐惧?!害怕要开刀、要化疗,……。然后,开始告诉自己不要怕,勇敢面对,佛法不是说人生是苦吗?不久,又发现自己起懊悔心,想自己为什么只顾工作而不顾身体,不注意饮食,……。
这样的观察是否足够呢?这样的观察只能观察现象,对于心的本质并没有观察到,如宝积经云:“心去如风。不可捉故。心如流水。生灭不住故。心如灯焰。众缘有故。是心如电。念念灭故。”
心不是常恒不变、孤立存在的实体,而是无常不实、缘生缘灭的如幻假名。心必须依有所缘境为内容,所见、所闻、所想等等,即使是记忆、梦境,仍然要缘过去境(经验)才能生起;既然心和境是相互依存的,心和境两者都不是孤立的实体。如此观察,就知道无论是刹那的心念或是心所呈现的状态都是缘起法,不是孤立存在的实体。
因此,佛法不是唯心论,不能离境观心,把心当作独存的实体来观察。
心的本质是空寂、无自性的。这样的体验,不是在思考之后达成的一项结论,而是在任何时候,当观察自己的心态和心念时,都要有这样的了知。
如此,无论内心平静或混乱,都不会认为那是实在、不变的,不会去追求平静或懊悔失去平静。因为追求或懊悔将会导致内心的混乱不平静,放下追求和懊悔,内心自然归于平静。
在喜怒哀乐的情绪生起时,如实的明白情绪的缘起和空寂性,知道它是可以转化的,既不排斥它,也不陷溺其中,以智化情,将感情升华为悲悯和慈爱、喜悦和安祥。
在思虑、抉择中,明白思想、观念的空寂性,没有哪一种想法是权威的、绝对正确而完美的,透过各种角度的理解而呈现多元观点,可以互相对照、补充、融会、沟通,截长补短,而不致自是非他、相互攻击;也不会执着旧的观念,而能与时俱进,日新又新。
可是,有人可能质疑:既然可以容许多元观点,是否意味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其实,佛法说真理有两种层次,世俗谛是以语言、文字、思想来表达真理,可以因时间而流变、契合不同的根机而表达。而胜义谛是绝待的真理,离语言、文字、思想,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这是不因时、因人而异的。杂阿含经云:“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迷失在文字相中,而不去如实观察,是很难悟见法性的。
心与真实相应,即显现智慧、明觉、清净、柔和、寂静相。心不见真实,即显现无明、昏昧、染污、烦躁、混乱相。所以心的观察,根本上要回归真实,才是究竟的,不但是直心、坦然面对自己的真实状态,更要透透视万法的真实本质,当下即是缘起、无自性的现象,才不会误以为有某些固走实在的美好事物可以追求,也不会误以为有另外一些固定实在的不好的事物要去逃避。
事物所呈现的面貌常常是自身喜好、厌恶、恐惧、预期以及主观意见的投射。譬如,下雨天,如果急着办事,就嫌麻烦,如果情侣在雨中散步,更添诗情画意。如果内心如实,只见缘起,没有我相、也没有下雨的“自性”定相,既是平常,又蕴含无限的生机;心是灵活、不黏着的,就融入法界中,不可言说、不可思议。
佛法的奥秘就在当下展露,禅定、智慧的修持就在当下进行,别无玄妙,只在此心迷悟的一念之间而已。
心的转化并非易事,有时甚至顽强而固执,因而难免采取强硬的方式压制贪念和嗔念,极力说服那是危险的。然而若没有澈见事物缘起空寂,无得无失、非有非无的真相,是不可能真正离开贪念和嗔念的。内心深处隐伏着不甘和无奈,等到意志力、觉察力消退,贪念和嗔念又再次盘据心中。
既然压制终究是无效的,于是有人就主张,只要看着贪念和嗔念,喜欢由它喜欢、生气由它生气,只要不理它,自己会离开。当然这种方式是没有扭曲、没有反作用的,但只是境界转移,事过境迁而已,并没有软化贪嗔,所以也不是澈底究竟的方法。
唯有心中现起般若的光明,照见当下一切法的如幻寂灭,领悟到追求和逃避是毫无意义的。身心融入缘起空寂的法性中,贪念和嗔念才会澈底融化,不再有不甘和无奈的心情。
这才是观心法门的究竟真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