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香山居士关于禅修的开示

发布时间:2024-03-11 10:57:02作者:修行
香山居士关于禅修的开示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藏生能诈圣,可知宵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赏读

本诗的题目放言所表达的意思就是畅所欲言之意。古往今来奸诈之人往往善于伪装自己,白昼之时用各种伪装之术隐藏自己如同正人君子一般,夜静更深之时立刻剥下伪装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此道中人历史上不乏其人,今天也大有人在。

对于此类人如不是睿智之人是无法识别其本来面目的?诗中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含有很深的警醒之意,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此道中人的愤怒之情和世风底下的感叹。下一句作者接连引用两个典故,对诗文的内容加以印证。

藏武仲在当时的鲁国已多知而闻名,但孔子评价他是假圣人。宵武子身处乱世之中,却懂得如何保全自己免受伤害。诗人在此发出了藏生的阴险狡诈能够骗过世人的感叹,宵子的睿智却佯装愚蠢之状。

世人只被藏生的假面所骗非常喜欢和崇拜这假圣人,却不看透一直在装作无知愚蠢之状而睿智的宵子。下一句诗人采用了两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对读者说明。萤火在草丛中一闪一亮提供了少许的亮光,但它与熊熊的篝火有着本质的区别。

青青荷叶之上的些许露珠圆润光泽,在光线的照射之下熠熠闪光,但露珠终究是露珠与珍珠有着根本的区别。世人常常被绚烂多彩的外表所迷惑,只是欣赏它的外表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本质,不懂得应去伪存真。紧接着诗人为读者指出了去伪存真的方法。

如果不用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对比,草莹及露珠之光与大火和明珠的光辉能有什么不同呢?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读者娓娓道来了去伪存真之法,那就是比较不同之处。真金不怕火炼,火炼不是真金,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作者全诗以议论的方式,将深奥的哲理孕育其中,简单而不是情趣。让读者读来形象而具体,凛然的正义之感扑面而来,激情四射。作者为达到警醒的目的,通过举例的方式,形象而生动,将晦涩的哲理植入文中简单而形象。连续的反问方式,强调重点形成恢弘的气势。采用了众多的感叹性词语贯穿始终,给读者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佛教居士、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居洛阳(今属河南)时,住龙门香山寺,与僧人如满等组织香火社,自称香山居士。祖籍太原(现在的山西),后迁到下郑(现在的陕西渭南东北)。贞元时期的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不久因为上表请求严缉行刺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臣,贬为江州(现在的江西九江)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擅讽喻诗及长篇叙事诗,作品通俗洗炼,贴近现实。与元禛友谊深厚,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

又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一生喜欢研读佛书,研习禅定,热心佛教,志在兼济。早年习读《金刚经》,初通奥旨。贞元十五年从宣城北归洛阳,师从圣善寺的禅师凝公。凝公圆寂后,作《八渐偈》悼念。后师从马祖道一的法嗣兴善寺住持法堂惟宽。

作者前后四次向惟宽禅师问道,获得无修无念之说。为官之路坎坷,人生愁苦,使他对佛教日益敬仰。前期主修禅法,顿悟禅理,于诗中多所表现。其诗风闲淡旷达,情致曲尽,处世则不务虚名,不惧生死,能任运随缘,优游自得,自谓“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疾人”。

谪迁江州司马后,不以介意官职的升迁,在庐山修建隐居之所,与诸僧大德处游玩,或经月不归。

其间结交智常禅师,互相作诗参禅,互相钦重。后来在杭州听灵隐寺道峰禅师讲《华严经》,作《华严经社石记》。他亲身吃斋、持戒,体验禅修戒律生活。

在释、道、儒三教关系上,主张统合儒释,调和三教,所撰《三教论衡》说:“儒门、释教,虽名数则有异同,约义立宗,彼此亦无差别。所谓同出而异名,殊途而同归者也。”在士大夫中有一定影响。晚年因患风疾,好佛尤甚,常经月不食荤。

自谓“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又谓:“乐天佛弟子,备闻圣教,深信因果,惧结来业,悟知前非。”会昌六年卒,遗命仅以衣一袭,送以车一乘,不要以血食祭,不要请太常谥,不见建神道碑,葬于香山如满禅师塔的侧面。

典故

假圣人—藏武仲。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在当时的鲁国有圣人的称号。后来因为帮助季氏废长立幼的事情,得罪孟孙氏而逃到了齐国。事情平息以后他回到了封地防邑,并上书给鲁国国君请求立藏氏的后人为大夫,否则就不离开自己的封地。孔子评价藏武仲以自己封地为条件要挟君王的行为,是犯了不忠的大罪。

宵子佯愚—宵子睿智而聪明却装作愚蠢之状。孔子如此评价宵子,只是借这件事来告诉他的学生要学会保全自己。这与孔子一直提倡的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的观点相吻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