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称《金刚般若经》、《金刚经》。一卷。后秦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勒)人。我国四大译经家之一。自幼聪敏,七岁从母入道,游学天竺,遍参名宿,博闻强记,誉满五天竺。后归故国,王奉为师。前秦苻坚闻其德,派遣骁骑将军吕光率兵迎师。途中,吕光闻苻坚败殁,遂于河西自立为王,罗什乃羁留凉州十六、七年。直至后秦姚兴攻破吕氏,罗什始得东至长安,时为东晋隆安五年(401)。姚兴礼为国师,居于逍遥园,与僧叡、僧肇等从事译经工作。
自后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罗什先后译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般若经》、《法华经》、《大智度论》、《阿弥陀经》、《维摩经》、《十诵律》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自佛教入传,汉译佛经日多,但所译多滞文格义,不与原本相应,罗什通达多种外国语言,所译经论内容卓拔,文体简洁晓畅,流通极广。罗什一生致力弘通的法门,当为般若系的大乘经典,与龙树、提婆系之中观部论书的翻译。所译的经典,对我国佛教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道生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论》,而成四论学派。此外,所译的《法华经》,肇启天台宗的端绪;《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阿弥陀经》及《十住毘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弥勒成佛经》促成了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的译出,带动了“菩萨禅”的流行;《梵网经》一出,中土依之而传大乘戒;《十诵律》则提供了研究律学的重要资料。
本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有名的佛教圣典,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刚经》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刚经》。现在的佛教信徒大都以诵持《金刚经》来祈求消灾、增福、增寿,甚至有人往生,也诵《金刚经》作为度亡之用。唐朝僧侣剃度,必须通过朝廷考试,考试的主科就有《金刚经》。而当初五祖弘忍大师将禅宗法统传给六祖时,诵的也是《金刚经》。
社会上一般人都很喜欢《金刚经》,因本经在学术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无论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会大众,都以受持、研究《金刚经》为学佛必备的功课。《金刚经》之所以普及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高深的哲理,流畅的文字,并可用来作为实践的法门。
本经内容是藉由佛陀与弟子须菩提之间的问答,而阐述一切法无我的道理。全文一共有五千余字,梁昭明太子将其分成三十二分,其主旨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即:“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一、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如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布施多少于心上。
只有无相布施才有无限的功德,才能与金刚般若契合。
二、无我度生
布施有相,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度生有我,度生的慈心就发不起来。必发无我之大悲心,才能广度一切众生。如经中说:“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众生种类很多,数量无限,度众生不是只度一部份而已,应该要发广大心,度尽所有的众生。
我们发心度众生,并不是众生没饭吃就给他饭吃,没有衣服穿就给他衣服穿。因为这种以物质的往来,以情感的交换,是不会长久的。真正的度众生是要使人人皆能进入无余涅槃,使人人皆能达到了脱生死的境界。要度那么多的众生,且要度到无余涅槃的境地,如此度众生的发心,就须抱着无对待心,才是真度。
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菩萨度众生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是真度。度众生要发广大心,要发无对待心,要发最上乘心,要发无颠倒心。只有在无我的精神之下,方可发大心来度众。如经文所云,无我度众生才能与般若相应,才能证入般若的空性。
有一人问惟宽禅师:“道在何处?”
师曰:“只在目前。”
又问:“我为何不见?”
“汝有我故,所以不见。”
“我有我故,所以不见,和尚还见否?”
“有我有汝,展转更是不见。”
“无我无汝还见否?”
“无我无汝,阿谁求见?”
我们说无我,并非说没有我这个人。无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种境界,摆脱有形的对待关系的束缚,把自己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的上面,使自己与虚空和宇宙同等,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我心中的诸佛,一切万物皆在我心中,除心之外,那里还有众生呢?能如此想,虽度众生,而无有一众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实践者。
三、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就是不要迷执五欲六尘的外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要贪着。像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过的就是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是要我们抱着一种生活态度:“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无住生活就是能使我们达到犹如木头人欣赏花鸟一样,根本不会因外境而动摇自心,如此在生活上也就不会贪着了。这是说,只要我们在生活上无心,人世间的功名富贵,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种种,又怎能奈何我们呢?那时,我们就能“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就会“安禅不须山水地”,只要“灭却心头火自凉”。
对于世间上的一切,不要去比较、分别、计较,这种态度并非就是傻瓜,而正是使自己进入无住生活境界的方法。心灵一旦到达无住境界,内心就会开□得如宇宙虚空一样;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再也不会把日常中的小事放在心上了。所以《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活,实是一种最为美满的生活。我们不要以为《金刚经》所说的生活是一种玄妙深奥出世的生活,其实它也是帮助我们追求超然物外的平常日用间的生活。至于如何净化心灵并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我们自己从生活中去亲自体验无住的般若了。
四、无得而修
无得才是真得,无得而修才是真正证悟而得。《般若心经》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如此无到最后,才是“菩提萨埵”。
我们的自性本来清净,并不须有所增加或改变才会光明。因为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本来光明;我们本来的面目与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证、有得,就不是本来的面目了。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
“无”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其实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有一天,眼睛、鼻子、耳□、嘴巴开了一次会议。眼睛首先发言说:“以人的整个身体而言,应该是我眼睛最重要,无论任何东西,都要经过我看了,才会知道是美是丑,是大是小,是高是低。如果没有我这眼睛,连走路都不方便,可见我这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这最有用的眼睛,却偏偏长在最没有用的眉毛的下面,实在很不甘愿。”
接着鼻子就说:“我这鼻子应该是最重要的啦,闻香、闻臭须靠我,呼吸更必须靠我。如果我一口气不来,大家都要死,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但我这么有用的鼻子却偏偏要在最没有用的眉毛下面,我也不服气。”
接着嘴巴也说:“人的身体应该以我为最重要。我能说话,如果我不能,人与人之间就无法相互沟通。我要吃饭,如果我不吃,大家都要饿死。这么有用的嘴巴偏偏置于脸部的最下面,而最无用的眉毛反而高高在上,这一点我更不服气。”
这里一句,那里一句,眉毛只好等到大家攻击完了,才慢慢的说道:“大家不要吵了,我眉毛是最没有用,我承认输了。现在,我愿意放在你们的下面。”于是眉毛就跑到眼睛下面。可是这么一来,眼睛一看,不像一个人。于是眉毛就跑到鼻子下面,糟糕!还是不像人。于是眉毛再跑到嘴巴下面,一看,更不像人。大家没有办法,只好再度聚在一起商量,最后结论还是请眉毛放回原来的位置才最妥当。因为眉毛放在原来的地方才像个人,由此可知,最没有用的就是最有用的。
《金刚经》的宗旨是:“无我、无相、无修、无证。”这个“无”就是“空”,但并非世间一般所谓什么都没有叫作空,而“空”,才是建设“有”的,空,是涵盖空有不二的无,这个“无”的“真空”,才是真正最究竟的般若的主旨。
1《金刚经》的四句偈
四句偈,是一种韵文体的诗歌。在本经文中不断地说四句偈,谓若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及四句偈的功德,用恒河沙等七宝乃至生命布施的功德也不及四句偈。四句偈的佛法为什么能胜过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呢?主要是因为财宝的布施是有限的,而且只能利益一时,而四句偈法宝的布施不但能利益今生,还可以利益未来。
一个在外地经商的商人,为了要赶回家与太太过年,心想应该带个比较稀奇的礼物回家送给太太,看来看去,看到一个老和尚在路边上写了几个字,“卖偈语”,这个商人好奇向前一问:“老和尚,一首偈语要多少钱?”
“十两黄金。”
“那么贵!”
“一点都不贵。”
商人心想,是一个出家人,何况已经问话了,也就忍痛牺牲十两黄金,买一首偈语,上面写着“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遇事应该细思量,如意平安又吉祥。”商人心想,这值十两黄金吗?太贵了嘛!上当了!算了!赶快回家去吧。
商人赶回家里,已经除夕深夜了,家里的门没有关好,推开门,太太已经睡觉了。在蒙蒙的灯光下,床前有两双鞋子,一双是女人的,一双是男人的,先生非常生气,“你这个不要脸的女人,我不在家,你竟然做这种不好的事情。”很冲动地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想要把他们奸夫淫妇给杀了。忽然想起了老和尚要他冲动的时候念偈语,于是,口中喃喃念着“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因为来回走动的声音,把太太吵醒了。
太太起来一看,丈夫手上拿了一把刀,吓得问说:“啊!啊!你要作什么?”
先生指着床下的鞋说:“你在作什么?”
太太说:“你这个没有良心的人,过年都不回来,我为了要图个吉利,把你的鞋子摆在这里,表示我们夫妻双双,你怎么拿把刀要来害我。”
商人往床头一看,感激地说:“有价值!有价值!不只十两黄金。”
所以从这里看起来,四句偈、一个佛法、一个道理,能通达,能运用,真是黄金宝物都不能比。兹将本经重要的四句偈介绍如次: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一首四句偈主要是要我们建立六种观念,即:
□如梦观:世间法如梦,一切都会过去,如梦醒时一点痕迹都没有。
□如幻观:有为法是幻化不真的,业果、轮回生死是幻化的,好像舞台上的戏剧,有父母、兄弟、亲戚、眷属,顷刻一声锣鼓歇,都没有那么一回事。其实,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般若佛性是没有生死,没有轮回的。
□如泡观:水泡是不长久的,我人的色、受、想、行、识,感受苦、乐、不苦不乐,都如水泡一般,是一时的、短暂的。
□如影观:六尘的生活,六尘的世间,色、声、香、味、触、法,就如影子一样,是不真实的。
□如露观:我人的色身如露水,太阳一出来,露水很快就消失了。譬如一个女孩,才出生是婴儿,慢慢长大叫女童,再过些时候就是女学生,是小姐,然后是太太、妈妈、老太婆,人生一点一滴地变化,就如同朝露。
□如电观:电是快速的,时光过去、现在、未来非常快速,人的生命亦如电,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人就没有了。
佛教讲无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并不是消极,而是要我们从消极中,体会另一种积极的精神,体会出世永恒的生命。
无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
佛教讲无,“无我”就是“空”。无我就是没有自性,“我”应该要具有四个条件:要能主宰、要能常住、要能普遍、要能自在。而我人是由四大所和合,自己无法主宰它;是缘生幻有,不能常住;是处处有障碍,不能普遍;是苦的业报,不能自在;所以,我是没有真实性。因此,要能从假我中借假修真,找到真如般若实相的我。所以本经从否定上建设一个常乐我净的世界,因此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只有到无我、无对待、无是非、无苦恼、无障碍、永恒的“真我”才能显现。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谓“法”,就是轨生物解,是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的根据。它可以代表一切的名词,甚至于心里想的观念、思想,有形、无形的,都可藉由它表达。例如:花、房子、桌子□□等,只要说出来,大家就能懂得是什么意思。又说法无定法,所以说法是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法”又称法相非法相,有一首偈语说:“法相非法相,开拳复成掌,浮云散碧空,万里天一样。”若说拳头是法,这个法可以法无定法,因为拳头一张开又成了一个手掌。一切法是好是坏,是善是恶,也无一定标准,譬如拳头,给你一拳,你会说我打人,拳头是坏东西;假如拳头替你捶背,你会说好舒服,再用力一点好吗?这又变成为是一个好东西。所以真正般若的法,它不在差别上计较,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是超越善恶的一个真理。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首偈语主要的意思是说,清净法身,非属相貌,吾人应追求真理的法身佛,而不是从色与声去执着见佛。
韩国的敬满法师,是一位有道的高僧。有一天晚上,从外面带回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一到房间里,几天都不出来,徒弟们心里很纳闷。几天以后,终于忍不住冲到房内去,看到师父坐在床边,替那个女人按摩,徒弟很生气地说:
“师父,你这样的行为怎么能做我们的模范呢?”
“我为什么不能做你们的模范呢?”师父说。
徒弟指着床上的女人:“你看!你看!你看!”
师父也说:“你也来看,你也来看,你也来看嘛!”这个徒弟真的向前一看,那一个女人鼻子没有了,耳朵也没有了,眼睛也陷下去,是一个痲疯病人,师父正在为她做特殊的治疗,因为这个病会传染,所以没有告诉其他人。这时徒弟惭愧地跪下来说:“师父!只有你能,我们不能啊!”
亲眼所见未尝是真的,亲耳所听也未尝是真的,所以我们要无眼耳鼻舌身意,除去这个分别,去体会那个真实的事情,真实的心,才是般若。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那不是佛。要怎样才能见如来呢?见到缘起就是见到法,就是见到佛;见到空,就见到如来;见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就能见到如来;有平等心,就能见到如来。
1《金刚经》的价值观
每一个人对世间的各种物质的价值看法都不会一样。而有般若的人,看世间一切则是平等,连佛与众生也都是圣凡不二的,空与有是平等的,因此,不说断常,法身和应身是平等的,无有去来。兹就本经的价值观略述如下:
□一与多的比较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是很少,“多”是很多,不能相比。但是在《金刚经》里,以般若来看,一不是少,多也不算多,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例如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就等于是一个虚空。所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
有两个人遇到强盗,一个人身上带很多神牌、香火袋,可是这个强盗来抢劫,一刀砍下来,膀子砍断了;另外一个人,只带了一条观音像的链子,强盗也一刀砍来,项炼都弯曲了,不过他没有受伤。“唉啊!很感谢观音菩萨,你以身体来代替我的灾难。”可是另一个有神牌香火袋的人就埋怨:“我身上这么多的神明啊,你们都不来保护我,反而那个人只有一尊观世音,观世音就好灵啊!”
这个时候,众多神明说话了:“对不起啦!当你有灾难的时候,我们也想来救你,可是在众多的神明之前争着来救你,是很不礼貌的,因此我们就很客气地相互推荐:““妈祖啊!你去救吧!”妈祖就说:“耶稣!你去救吧!”耶稣说:“穆罕默德!你去救吧!”当我们在那里推来让去的时候,一刀下来,你的膀子就砍断了。”
所以,虽是一心的信奉,却可以发生无限的力量;而多神的信仰,反而不易诚信圆满。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年纪轻轻的就在翰林院作供奉官,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少年得意,就把他送到寺院里参学磨练,并且要他先从水头师做起。这个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做得又累又辛苦,心里就不停的嘀咕,一下子怨父亲把他送到这种荒山野谷来做牛做马,一下子又告诫自己父命难违而强自隐忍,像这样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忍耐不住了,满怀怨气的唠叨:“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意思是骂:我堂堂一个翰林学士,每天辛辛苦苦替你们这些和尚挑水,挑得大汗淋漓的,腰身都湿了,你们有什么福报消受得起?
寺里的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微微一笑,也唸了两句诗回答:“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意思是说:你担水给和尚吃,未必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功德;老僧只要在殿里修行,坐上一炷香的时刻,就是十方的供养,万劫的道粮,我都消受得起,你那区区几担水又算得了什么?
为什么说一炷香就能消受万劫粮呢?《金刚经》上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这是因为万千的供养都只是小果有为的福报,而义解修行,是法宝,是大果无为的功德。所以,担再多的水,也只是有为的小供养,其福报是有限量的;而一炷香的修行是无为的大法施,其功德是无可限量的!
□有与无的比较
一般人认为“有不是无”,“无不是有”,有与无是不一样的。若以般若智慧观照世间万法,就能知道“无不是真无,有不是真有”的至理,无有之间,既非对待,亦非分别,而是纯然如一,理事无碍的。例如:
有人问西堂智藏禅师:“有天堂和地狱吗?”
智藏答说:“有。”
那人又问:“有没有佛、法、僧三宝呢?”
智藏答说:“有。”
那人不停地问了许多不同的问题,智藏禅师全部都回答说:“有。”
那人因此忿忿地责问:“和尚,你怎么老是说有呢?难道没有例外的吗?为什么我以同样的问题去问径山和尚时,径山和尚却说一切全是个无,和你说旳完全相反呢?”
智藏禅师哂然一笑,就问他:“你有没有妻子?”
那人答道:“有。”
智藏又问:“径山和尚有没有妻子呢?”
那人失笑说:“没有啊!”
智藏也笑:“这样的话,我说“有”,径山和尚说“没有”,不是对极了吗?”
那人听了立刻大悟,拜谢而去。
“有”,是世法,是生活的发用;“无”,是出世法,是生命的本体;佛法,就是空有相融的中道之行,是真空妙有的圆融中道。
□大与小的比较
一般人的观念是“小的不是大”,“大的不是小”,其实小的也是大,大的也是小。
有一个人到寺院里面,看到寺院里有一副对联写着“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这个秀才一看,心里想,须弥山藏芥子还有可能,而一个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把须弥山藏到里面。秀才就向知客师抱怨说:“唉啊!你们和尚讲话,真是不负责任,芥子怎能藏须弥呢?”
知客师机智的回答:“秀才啊!你是一个读书的人,儒家有两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万卷书你读到那里去呢?”
秀才立刻拍拍肚子,都读到肚子里来了。知客师拿了一本书,“请你把这本书放到你的肚子吧!”万卷的书可以读到肚子里来,可是一本书放到肚子里放不进去,所以芥子藏须弥是理,万卷书是事,事是事,理是理,有时候当然事理要圆融,有时候从事会理,有时候要从理会事。
一个人假如有了般若智慧,一沙一石里都有三千大千世界,一花一叶里都有如来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须菩提!虚空可思量否,东方南西北方可思量否?”须菩提说不可思量。虚空无相,无所不相,不能以大小来比较诸佛如来的法身,般若也是无相的,更不能说大说小,应该是超越大小。甚至我们现在的分别心,也不是般若的真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在时间的流程里,远近、大小的分别里,都是不可得,般若真心是超一多之外,有无之外,大小之外的。
□轻与重的比较
金钱布施,佛法、生命的布施,到底那一个功德大呢?在《金刚经》里,最初以金钱布施与法的布施来比较。大千世界七宝的布施,不及四句偈的布施,因为财宝的布施有用完的时候,法的布施享用不尽。
命与法的比较:有的人认为生命很宝贵,其实金钱很宝贵,生命价更高,为了真理故,两者皆可抛。人的生命如果今生如此,来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不如我能有大的牺牲,来换取大的智慧,借它来开悟。前文提到“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只要我们有了佛法般若,金钱、生命都如粪土,不能相比,有了般若智慧,才是最有价值的。
罪障与佛法的比较:假如一个人的罪过应堕地狱,只要对《金刚经》有一念的净信心,如经文中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福德与佛法的比较:布施修福,修桥铺路,这是有限的福德,不及般若四句偈的福德性。福德是相上有修有证,而福德性是内心无修无证的般若宝藏,内心的功德无可限量,无与伦比。因此,我们要用般若证悟内心的般若。
本经并非着重在理论知识的研究,而是要我们发心和修持。在本经《大乘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要我们发四种心,即:第一发广大心,第二发最胜心,第三发无对待心,第四发无颠倒心。
发广大心,是以什么为对象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以此为对象而发心,即是发广大心。而让这么多的众生,都能了生脱死,证得无余涅槃,这是最胜心。不但如此,还要进一步发无对待心:“我不是能度众生,你们是我所度的众生。”有对待就有不平,能所不能忘记就有执着,所以经里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众生,也要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丝毫没有觉得我度一个众生,因为众生本来都是佛,人人有佛性,那里是我能度的?不但如此,还要无颠倒心,菩萨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就不是菩萨。所以一有了四相,就有颠倒,就不是发心,因此本经《大乘正宗分》说发四种心,实在是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本经有十种修行法,也就是所谓十法行,即: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讲说、讽诵、思维、修习。依照本经的般若智慧去修持,则生活中有般若,人人得安然洒脱自在。
本经以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版本最为普及,今收录于《高丽藏》第五册、《碛砂藏》第五册、《龙藏》第十六册、《卍正藏》第八册、《大正藏》第八册。其他异译本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 元魏.菩提流支译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 陈.真谛译
□《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 隋.达摩笈多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 唐.玄奘译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 唐.义净译
另外还有西藏、蒙古、满州、英、法、德、日、义大利等数种译本。由于本经流传很广,因此,注疏亦甚多,较重要的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三卷 天竺.无着菩萨造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 一卷 天竺.无着菩萨造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 三卷 天竺.无着菩萨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一卷 晋.僧肇注
□《金刚般若经疏》 一卷 隋.智顗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赞述》 二卷 唐.窥基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解义》 二卷 唐.慧能注
有关讲述本经的近代著作有太虚大师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录》、《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释》,星云的《金刚经的理论与实践》、《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都是研究本经的指南。
□试述本经的主旨。
□试举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试举历代高僧大德受持《金刚经》利益的实例。
□试从本经序分说明佛陀一日生活的般若风光。
□如何从生活中修持般若?
□试述《金刚经》对我国的影响。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