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从《金刚经》到现代人生 [圣凯法师]

发布时间:2019-11-04 10:07:11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从《金刚经》到现代人生

  圣凯法师

  (1997年7月25日)

  尊敬的净慧老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很高兴来到柏林禅寺跟大家一起参加生活禅夏令营,我是第一次来参加,所以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对夏令营仰慕很久了,所以这一次我们能够在这赵州古城、千年古刹跟大家共同探讨佛法,能够向各位法师学习,心里充满了无比的欢喜。我们今天交流和探讨的题目是《从<金刚经>到现代人生》。

  我相信在座诸位对《金刚经》都很熟悉,《金刚经》在佛教中无不知、无人不晓。乃至社会上,人家只要提起《金刚经》,就知道是佛教的经典。提起佛教,人家就知道有《金刚经》。有些人或许根本不懂佛教,但他知道佛教里有部《金刚经》。你们以前在学校里或社会上,可能不知道有出家人,但你们肯定知道有《金刚经》。为什么?历史课上学过,我国留下第一本雕版印刷物就是《金刚经》,是保存最早的。其实大家对《金刚经》很早就接触了。《金刚经》在佛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现代佛教徒诵《金刚经》消灾、祈福,乃至家里有人过世,诵《金刚经》作为度亡之用。在唐朝时,出家人出家要考试,一个主科就是《金刚经》。所以说《金刚经》很重要。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禅宗里五祖传六祖传什么?还是《金刚经》。《金刚经》真是很重要,它在社会上、在佛教里能有这么重要的地位,第一个原因就是《金刚经》在思想上很独特,并且它的思想有独到之处。它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般若思想,性空思想。《金刚经》的译本很多,现在流行的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他翻译的《金刚经》很精练,文字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金刚经》全文五千多字,南北朝时梁昭明太子将它分成三十二分。《金刚经》思想很多,今天我们不可能一一介绍,首先我们介绍一下《金刚经》的思想大义。

  一、《金刚经》的思想大义

  《金刚经》的思想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即: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1、无相布施

  提到布施大家都知道,我们到寺院里,把钱往功德箱里一扔,那是布施;甚至我们买一条黄瓜、香蕉在佛前供养,那也是布施;在大街碰到很多穷人或者残疾人,我们发慈悲心,放上一个铜板,那也叫布施。《金刚经》中的布施是什么呢?它讲的是无相布施。什么叫无相布施?就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三轮可不是三个车轮。三轮中第一个是能布施的人,第二个是受布施的人,第三个是所布施的物。《金刚经》要求我们在布施时不能执著于这三样东西,要见到这三样事物的空性。这叫作三轮体空。为什么要讲三轮体空呢?因为我们众生第一个执著就是我。我们总是认为我是能布施的人,你接受布施者。一个香蕉我送给你,香蕉就是所布施的物。就是因为如此,就会在这三样事物上产生执著。我布施5块钱,你布施1块钱,我的功德比你大,因为我布施的钱比你多;香蕉买2斤比1斤要多。这就是执著。《金刚经》就是要我们破除执著。《金刚经》中讲: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它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要远离这种种境界。有些人布施是为了求名,为了求利,或是为了自身的健康,这都是有相布施,就是说执著布施的相。佛教里讲有相布施的功德是有限的。无相的布施是不计较利益,不计较代价,更不存任何报偿的思想。这很难做到。就因为很难做到,我们才要去做,这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我们要转变我们的观念,并非拿一点钱、拿一点东西给人家就是布施,我们更要布施掉烦恼,这是最主要的。布施几块钱不是很主要的,把烦恼痛苦布施掉,这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今年在居士林里作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居士很有意思。他说:我出100块钱,那位居士出50块钱,我的功德是不是比他大一点呀?我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功德比他大一点,那你的功德可能要小一点。我们的观点像梁武帝一样,他建寺度僧,做种种功德,然后问达摩祖师:我有无功德?达摩祖师说:无功德。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一个相在里面。如果事物产生一个相,那么你就住在这个相上。花很漂亮,我们就停留在花很漂亮上。哪一天花凋谢了,我们就很伤感:落花无意人有情!都是因为我们执著花的相啊。《金刚经》的破相就是要破除这样的烦恼。它并不是说,万物都空了,天也空,地也空,花也是空的。好,我花也不种了,我现在也不拿花供养佛了。《金刚经》的用意就是破除我们做事情时的那种认识、观念,让我们转变过来。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

  昨天晚上有一个同学问到如何培植福田,我说要从布施中培植福田,我说其实布施并不是平常所理解的光拿几块钱的事情。其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布施。我先讲一讲福田。佛教中的福田有两种:第一种是敬福田,就是说我们所尊敬的人,父母、师长、三宝是我们要尊敬的,我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这就是敬福田。第二种是悲福田,社会上有很多贫穷的、孤苦的、残疾的人,他们属于可悲悯的。我们去帮助他们,也是种福田。这叫作悲福田。参加希望工程、参加爱心运动,乃至参加志愿者运动,都是种福田。

  布施种类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就是别人需要我们在物质上去帮助他,我们用物质来帮助别人、解决别人的困难,那就是财施。第二个是法施,是用佛法来帮助别人解决人生问题、解决人生的疑惑。第三个是无畏施,别人产生一种恐惧或悲伤的心理,我们去安慰他,这就是无畏施。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在做功德。功德不是需要你特意去做,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做。我们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都可以做到布施。首先布施要从心里面发出来,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是最主要的。我们要同情别人,对别人慈悲,理解别人,然后从内在到外在,从身口两方面来付诸实践。语言很重要,我劝大家要在语言上多下功无。良言一句三冬暖,恶口伤人六月寒。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让别人讨厌?就是在语言上不注意。见到别人也没有好脸色看,别人以为你对他有意见了。我们应该有一颗欢喜的心,讲柔和的语言、欢喜的语言,让别人听得很高兴,那你就是布施。别人摔倒,你去扶他一下,那也是布施。

\

  还有一条讲讲布施的原则。佛告诉我们,布施的原则是不自恼、不恼他。我母亲信佛很早,她大概在二十几岁时就开始信佛,我受她的影响很深。我母亲信佛很虔诚,80年代初到处建寺院,很多师父到我们家里来住。我母亲不但带师父到我们家里化缘,还带他们到别人家里去化缘。母亲把家里的许多东西都拿去布施,钱啦,木材啦。每一位师父来她都给一点,有时候一天好几次。父亲回家发现有些东西不见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他很生气。所以大家要了解布施的原则,不自恼、不恼他。我们没这能力,但我们要有布施的心;即使有这个能力,也要注意到亲人、朋友,因为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不要使别人生烦恼。我们自己欢喜去布施,就不仅要使自己欢喜,还要使别人欢喜。佛经上讲:令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大家碰到这种情况要多多劝导。现在这种情况比较严重,我回去很多人向我告状,说:我们家里人信佛怎么信成这个样子啊!我说:这个样子不好,你们要改掉。他说我做得很好啊,我天天做布施啊。要学会正确的布施,要有原则性。佛教并不是说,你信佛了,什么东西都可以不要,你家庭可以不要、社会可以不要,你把什么东西都供养出来、都拿出来。佛教不会这样的。我们学佛要增进人生的快乐、增进家庭的幸福、增进社会的和平安稳。如果因为我们学佛,使家人烦恼,使朋友远离我们,社会也不稳定,那么学佛一点意义都没有。希望大家在今后几十年的学佛道路上要多多注意,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我小时候也经常跑寺院。但是后来我发现,回家以后我母亲总是不在,老在寺院里。我们以后要注意这一点。以后我们会成家立业,成为别人的长辈,令下一代生欢喜心很重要。父母学佛了,如理如法,孩子跟着也会很欢喜,他会因为这下念欢喜种下善根。希望大多多注意。

  我们还是回到《金刚经》里来。《金刚经》里讲无相布施,它劝我们要在日常生活里布施。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无相布施,但我们在布施时应该减少相的执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然这很难做到,我们要慢慢去做,循序渐进,功到自然成,不可急于求成。

  2、无我度生

  佛教中讲发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奉献人生的意思就是要度众生,这是用现代语言表达的。《金刚经》里说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就是说众生的种类有很多,有胎生的,我们就是胎生的;有卵生的,鸡就是卵生的;有化生的;有有色的,像我们有形体存在的是有色;还有无色的;还有一种有想,有思想的存在。十法界中,除佛界外,其他九界都要度化。要度所有的众生,这是发大心。怎么度?在寺院门口经常有很多讨钱的人,我们给他钱,这样并不究竟,我们度众生并不是说给他饭吃,给他钱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告诉他们道理,使他们能够产生一种向善的心,这才是真正的办法。《金刚经》里讲:我皆令入无余涅而灭度之。大家都知道,涅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佛法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理,这是我们度众生的最主要目的。《金刚经》中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所以说《金刚经》很徽妙,它劝你去做善行善,它劝你要产生般若智慧。要真正地度众生,要无众生可度才是真正的度众生。这是因为我们凡陵在观念上产生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种种相都使我们产生执著。我是能度众生的人,你是所度化的对象,这种种都产生一种相,产生一种执著。就像我们平常在人际关系里面,我们讲,这是我的朋友,那不是我的朋友。为什么?这是因为你我之间产生一种差别。就是因为有这种差别,使我们的心量不能广大。你布施有相,布施有一个我存在,那么你布施的功德就大不起来。同样,度生有一个我存在,你度生的慈悲心就发不起来了。

\

  为什么说我们发的是玻璃心而不是慈悲心?玻璃杯不是瓷杯,玻璃杯很容易打碎。有时我们发心发得很大,但发的不是恒心而是行心,我们的心一下子发起来,一碰到境界就不行了,就说算了吧。这一个算了吧,就倒退十万八千里了。就是因为有个我存在,他跟我是冤家仇人,要对他好太困难了。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劝导我们,要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怨。为什么?怨怨相报无了时。你跟他有意见,然后他跟你有意见,这意见永远也没有了结的时候。大家在学校里面,同学和同学间产生一点小矛盾,如果两个人中没有一个先去认错的话,那么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弄不好。两个人见面,远远地躲开了,没有勇气会面,说一声你好啊。这句话平常很容易出口,但是在这时候,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发不出来了。这都是因为我的存在。度众生要做到无我度生。度众生要远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佛说度众生,一要发广大心,要度尽所有众生;二要发无对待心,对事物容易产生对待心,有我有你有他,这就是对待,如果说无你、无他,这就是发无对待心;第三个要发最上乘心,就是你明白的道理是最究竟的,不是枝末小节;第四是无颠倒心。有一个营员学佛很早,他的同事告诉他一些很颠倒的道理,其实就是一些离佛法较远的道理,听起来很相似。有些东西自己没有明白,就是不确切的,我们不能告诉别人这些道理。禅宗里有一个公案,有人问惟宽法师:道在何处?答曰:只在目前。我何不见?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我怎么看不到?因为你有一个我存在。他又说:既有一个我存在,和尚你见到没有?和尚就说:有你有我,那怎么还能见得到?他又问: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见得到见不到?和尚答: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我,谁去见到?这就是关于我跟无我的道理。平常我们总是认为,既然没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有用没用呢?我叫圣凯,我还有其他名字,叫圣凯是我,叫其他名字是不是我呢?身体是属于我的,手也是我的,脚也是我的,眼睛也是我的。但是我在哪里?请大家找一找。坐禅就是参究我在哪里、念佛是谁。脚很痛,是不是我在痛?就这样一直参究下去。佛教讲的无我,是在指出我们认识上的一种错误。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的身体乃至这个外在世界都有一个自在的、可以主宰的东西。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家白我一眼,我很生气,因为我被侵犯了。我们平常的种观念使我们产生了很多颠倒烦恼。

  佛教讲的无我,指示我们一种真正的存在,一种境界的转变,它劝我们在对待上、在人我上摆脱种种束缚,使我们安住在无人我无对待上面。这是佛教说无我的真谛。就是因为这样,我们众生才可能超越自己,如果不能打破我的界限,就永远不能超越自己。你有一个我存在,你的朋友关系可能相处得不好。朋友侵犯了你的利益,你很不高兴,就因为我的界限没有打掉。佛教讲的度众生,是心佛众生原无差别。一切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一切诸佛,是心中的诸佛;一切万事万物,都在我们心中。

  功课本里有句话,自性众生誓愿度。这是真正度众生的道理。因为众生是自性中的众生,是我们心中的众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才能符合般若空性的道理。

  3、无住生活

  无住生活就是在生活中不要迷执五欲六尘的外境,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贪著。《金刚经》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原来是停留的意思,引申出来是执著的意思。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执著,就因为我们停留在一个境界上。《金刚经》讲,我们要无住生活。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面,我们很容易产生执著。如果说我们住在名利里,那么就是执著于名利,名利变化了,就会很苦恼。我们住在爱情上,就被爱情所迷惑,爱情变了,我们很苦恼,就是因为产生一种执著。无住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要我们生活得更好。这就是佛说无住生活的目的,这主要是改变我们的思想和态度。有句话: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一种态度,不要随外境而转,心不要为外物所扰,要境随心动。

  宁朝理学家有二程: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性格差别很大,程颢的性格比较随和,他的心胸很宽宏,度量很大;程颐的性格很刚毅。有一个故事,两个兄弟参加宫廷宴请,朝中男女欢笑歌舞,生活浪漫奢侈,程颢很随和,参予各种娱乐活动,同他们一起作乐。弟弟没有参加,他觉得哥哥太不像话。他心中一直放不下,过了好几个月,终于忍不住问哥哥为什么参加那些唱歌、跳舞,那样是否有违他们的本性?程颢说:宴会结束时我就已经忘记了,你现在还没忘记,多累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人生不能没有生活,我们要在思想上、观念上有真正的超越,这才是目的。有句话叫作: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春天我们去赏花,但是没有一片花沾在我们的身上。《维摩经》里有天女散花的故事,维摩诘居士演说经教,天女散花供养。这些花散在佛菩萨的身上,抖一下就掉了。散在居士、阿罗汉的身上,就怎么抖也抖不掉。这是因为菩萨的心证得空性,就不会执著,花是空的,自会随风飘落。阿罗汉想,这个花不符合戒律,掉在身上怎么行,就赶快拍,却怎么也拍不掉,这就是因为执著。我们就是需要这么一种生活态度。无住生活应该是一种最美好的生活,大家今天之所以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就是为着这个目的,学会一种生活态度,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我们夏令营的意义所在。这种生活态度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只有在生活里去提升,我们才能学会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说无住生活的重要。

  4、无得而修

  《金刚经》告诉我们,要无得而修。无得才是真得,无得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金刚经》中讲: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开示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修行理念。我们平常总是认为我们在修行,我们在修行上也产生一种执著,有些人修行很执著,大家可能见得比较少。广化寺藏经阁上有一位老修行,整天很少下楼,总在藏经阁上看藏经。他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干扰,这是因为他有一种修行道德,这种道德使他有这种想法,看到我们不修行很着急。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的执著很大。无得而修就是因为我们在修行中会产生一种执著。《金刚经》中讲,要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奢者,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还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能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你还要修一切善法。这二者是二轮并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金刚经》。在修一切善法之上,要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样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跟佛一样,我们的自性跟佛是一模一样的,一切诸佛是我们心中的诸佛。我们成佛了,我们才是得到一个真正的自己。

  我们修行修什么?修的是我们心中的一些染污,恢复我们本来的面目,即禅宗中讲的本地风光。只有真正地悟到本地风光,认识本来面目,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只有无得而得才是真得,无修而修才是真修,无证而证才是真证。平常我们认为无就是什么都没有是不对的,无并非没有。佛说: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一个人看起来很没用,但他有他的价值,往往是我们认识不到的。《金刚经》中的这个无、这个空,它看起来是一无所有,其实它很有用,这个空其实是有。

  今天比较热,我送大家一句话:安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大家要用这句话来抵抗外界的热气。

  二、《金刚经》的空与有

  1、空与有的关系

  我相信大家对空与有都有所了解。我们平常说的空与有是否与佛教中的空与有一样?佛教称空、无相、无著,是三解脱门。真正的空和有是什么?花是有,这是什么样的有?《金刚经》中的空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与妙有是一体两面,如手心与手背的关系,离开手心没有手背,离开手背同样也没有手心;也如手掌与拳头的关系。从有里体会到空,从空里认识到有,空跟有是同时存在。离开有谈空,是断灭空,是顽空;离开空谈有,是实有,是错误的认识。《金刚经》讲的空与有是一种辩证关系。

  我们先讲空。空是大乘佛教的无限妙意。《般若经》中讲,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诸法因缘生灭的道理是空义,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空义,知一切诸法实相毕竟空是空义。怎样去理解空?空是般若智慧,我们可以去体验它。有这种般若智慧,就能够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空更是一种正见,有了这种正见,我们才能由现象界的万有之中体悟到万有的真相、发觉本体空无的真谛。

  空与数字中的0很相近。0放在1后面是10,放在10后是百,放在100后面是千……空与0有相似性。空好像是一无所有,但它有很多意义。花是空,杯子是空,毛由是空,讲台是空……空还跟X一样,放在公式中,可以得出不同结论。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四次方程……X有无量无边的意义。空也与阿弥陀佛这句话一样,含有无量无边的意思。佛教徒在很多情况下都说阿弥陀佛,表达不同的意思,表示问候、慈悲、怜悯等等。空也一样,含有无量无边的意义,它能够容下宇宙万物。

  有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觉察到的一切现象,如花、桌子。这个有是真实的有。佛教中的有是现象有,假名有,不是真有,是缘起有。佛教这种认识的观点与我们平常的观点是逆向而行的。这种有是表面的东西,我们众生执表面、执现象为真实。这是我们的错误。错在哪里?就是因为我们被种种假相所迷惑了。这件衣服很漂亮,我们不忍心让它染污了,滴上一滴墨水会很伤心。这是因为我们执著于这种漂亮。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比喻,夫妻二人欲饮酒,妻子去取酒,打开酒缸看见缸中有一个女子,她就认为丈夫金屋藏娇,很是生气。丈夫不承认,也去看,发现里面是个男子,就认为妻子藏了一个男人。于是他们请婆罗门中的师父来看。师父一看勃然大怒,说:你们原来拜我作师父的,怎么又拜了别人?原来师父看见的是一个婆罗门。又有一个比丘经过,夫妻二人又叫比丘来看。比丘将二人叫到酒缸前来,投入一个石子,酒缸破了,男人、女子就都不见了。这个故事是假的,但现实中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常被许多类似虚幻形象所迷惑。佛劝我们不要被这种现象所迷,要体味到空性。这是佛讲空与有的目的。

  下面我们讲空与有的关系。空与有的关系类似手掌与拳头的关系,空不离有,有同样不离空。本来这个事物是空的,由于因缘聚合成为有。我们的思维往往是直线思维,佛教的思维是环环相扣的,不是直线的。因缘是错综复杂的,不是直线的,并没有第一因存在。我们愿意有个第一因存在,这就是一种执著。例如海水,风平浪静或波涛光涌时都是水。空与有就是这样。动不离静,波浪不离海水,空不离有。这是佛教讲的空有的真相。再打一个比喻,如钻木取火,木材是没有火的,但是钻木之后就有火了。因缘聚合,空就是有了,空在有中体现出来。这些都是空与有的关系。空是理,有是事,理不离事,事不离理,理在事上体现。比如一与多,空是一,是一种规则,事物有很多,但其空性是一样的。空是平等,有是差别。万法皆空,但是万法又是井然存在的,万法有差别,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空。还有更确切的比喻,空如父亲,有如母亲,严父慈母,空不容易把握,有容易令人亲近。我们往往害怕空,如同害怕父亲,万事万物空了,我们怎么办呀?我们很喜欢事物有,如同喜欢母亲。这就是我们平常的观念。

  2、从有认识空

  我们从哪里认识空?不是离开万事万物去认识空,它并非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空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上,不在下。佛教讲,当下即是空。可以从七个方面去认识空。

  (1)从相续无常来看空

  事物是相似相续的,是无常的。讲这句话的时候,这个圣凯已经不是刚才那个圣凯了。身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人身体的细胞七、八年就会全部换掉,这是我们身体上的相续无常。我们在心念上也是念念相续,延绵不断,很多念头都是刹那生灭。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2)从因果循环来看空

  种树会结果,果又生树,树又结果。父亲以前也是儿子,现在你作儿子,将来也会作父亲。现在你是学生,将来也可以作老师,老师也会成为学生。这就是因果循环。

  (3)从因缘和合来看空

  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由条件组成的。像这次举办夏令营,是种种条件组成了这个夏令营。这七天过去之后,大家回到各自的家庭、学校,这个夏令营就不复存在了,这个因缘就转化了。这就体现了空性。

  (4)从相对相待看空

  事物都是相对相待的。有老师才有学生,有学生才有老师。佛教史上曾留下大小乘互为师生的美谈。内与外,上来与下去,这是怎么成立的?是因为参照物。离开参照物,内与外、来与下去就无从谈起。这就是相对相待,就体现了一种空性。我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这些东西就能空性,这需要我们细心观察。

  (5)从相状美丑看空

  漂亮与否什么是标准?胖与瘦哪一种美?其实胖与瘦都一样。我们认为胖或瘦好看,都是心识所变现出来的。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一样。其实胖与瘦都一样,都是空。千万不要因此生烦恼。

  (6)从名词不定看空

  很多东西要表达,都要用名词概念来表达,而名词是不定的。妈妈生了一个小女孩,出生的时候叫她婴儿,稍大点叫小女孩,长大了称小姐,结婚以后称太太,有了小孩叫妈妈,到老了有了孙子叫老婆婆。到底叫她什么呢?这是因缘的不同面貌。名词不固定,不同的因缘产生不同的面貌,不同的面貌里面体现出空性。名字的称呼也一样,如赵伟国,可以叫成伟国、国。结婚了,妻子叫他作先生,有了孩子,孩子叫他爸爸,有子孙子,孙子叫他爷爷。没有哪个名字是固定的,到底哪一个是你?都不是你,名词不固定。这就有空性在里面。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我们都可以去慢慢体会。这样过生活会很有意思。以前我们在寺院里坐禅,坐着坐着,有一个小沙弥就一直想笑。后来他说:有一天有人叫我在家名,我没有回答他,我告诉他我叫门尘,我不叫那个名字了。名字也是不固定的。如果有一天有人骂你:赵伟国,你这混蛋!不要生气啊。为什么?那不是骂你啊。你有那么多名字,他骂的哪一个是啊!这样一回观就是智慧显现。我们要从一念一念开始。如果你能从这一念转过弯来,就是《坛经》里讲的一念觉。

  (7)从认识差异来看空

  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都不一样。有一个故事,旧上海时,有一天早晨下起了大雪,富家公子推开窗子,觉得很美,作诗道大雪纷纷满天飘,窗下乞丐接道老天又降杀人刀。公子觉得雪下得还不够大,又道再下三尺方为景,乞丐一听道我辈怎得到明朝。同样是雪,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雪产生的认识就不一样。雪到底是好看、是使人欢喜还是令人悲愁?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雪本身是好是坏并不固定,只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上的差异。

  这是从七种认识来看空,希望大家回去好好体会。其实生活中,空和有是同时存在的。但是这个空不是没有,所以佛教中讲的空,需要我们从有中认识。同样,佛教讲有,也要从空认识有。

  3、从空认识有

  空并不是没有,空是为了成就有、建设有。花,同样要从空中产生。因为需要因缘才能成就万物。《心经》中讲空即是色。《中论》中讲: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不成。事物就是因为没有固定性才能成就事物。

  讲堂是空,如果不是空,我们怎能坐在里面?皮包是空,不空如何装东西?五脏六腑要空,鼻子要空,细胞要空。佛教讲四大皆空,这个空的意思是存在,是因缘,它所指出的是存在不空的概念。花从哪里来?从阳光、水分、氧气、土壤中来。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花。如果水永远是水,不能被其他东西吸收,就没有花了。我们身体由四大构成,骨头、头发和身体中一些器官属于地大,血液、皮肤属于水大,呼吸属于风大,体温属于火大。如果没有这四大就没有我这个圣凯坐在这里。如果四大不调和,身体就会不舒服。所以只有四大合和才能成就宇宙万物。佛教讲的四大皆空就应该这样去理解。这种空就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因缘,它并非否认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它只是万事万物存在的真正现象。

  《心经》中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存在,《心经》怎么讲没有啊?佛教并不是讲没有了才是空,六根俱全同样也是空。因为眼睛、耳朵会骗你。《四十二章经》讲切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要多考虑,不要一意孤行地判断。就是说我们的思想有时会骗我们,我们的六根经常会骗我们。我们其实是自己骗自己,并非别人骗自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骗我们。实际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是一种合和的现象,也需要种种因缘条件才能存在。我们应该正确地理解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以后听到空不要害怕。我们只有从空里面才会成就万有。只有拥有空的人生,才能拥有一切。佛祖为什么拥有那么多呢?山河大地、所有众生他都容得下,就是因为他有空的胸怀。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因为它不择细流。生活中如果我们拥有空的智慧,就会真正拥有万物。这种毕竟真空的境界不但要空去我们一切有的对待,而且还要空去差别观念,最后空的观念也要空。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把你逼进死角里面,连空都空掉了,才会有另外一番境界出现在你面前。空空才是真正的空。

  讲了这么多空,不是哲学、玄学上的辩论,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体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空。

  三、空有不二的中道圆满人生观

  1、《金刚经》中的般若生活

  《金刚经》的开头这样说道: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就是佛陀的生活,金刚经》的本地风光就在这里。佛的圆满智慧就是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著衣持钵就说明佛陀的持戒波罗蜜。入舍大城乞食这是佛陀在行布施波罗蜜。佛陀向居士乞食,他让居士供养他,成就了居士的布施;同样佛陀也在布施,他向居士说法,是布施,让居士布施掉烦恼,佛陀把自己的智慧、真理布施给别人。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是忍辱波罗蜜,出家人要一家一家乞食,要对众人平等。饭食讫,收衣钵是精进波罗蜜。敷座而坐是禅定波罗蜜,佛每日都坐禅,在禅定中享受法乐、成就智慧。佛陀的日常生活以五度十般若来总摄,佛陀每日生活是以六度为行持。

  在生活中怎么有般若呢?禅宗中有个公案:龙潭崇信说天皇道悟禅师从来没有向他开示过佛法,他要离开。天皇道悟说,你拿茶来我喝了,你拿饭来我吃了,你向我问讯合掌时我也回礼了。这怎么不是佛法呢?龙潭崇信不相信,他要想一下。天皇道悟禅师说,你不要想。龙潭禅师言下大悟。在生活中,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去悟,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实践佛法才会有般若智慧。

  2、空有不二的中道生活

  刚才讲的是佛陀的般若生活,我们如何实践这种生活?

  (1)从进到退的人生

  生活需要我们去积极进取,碰到挫折、烦恼,你还是要前进,碰得鼻青脸肿,还要前进,最后碰得粉身碎骨。有些人,碰到烦恼、挫折,他会回头想一想。佛告诉我们,人生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后退的世界。有时你需要前进,有时你需要后退。有时往往是回头的世界、后退的世界比前进的世界更广阔,回头的天地比前进的天地更旷远。如果你能抓住这两个方向的人生,就会顺遂自如,会显得很知足。有一首诗是描写退步求前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农民插秧要后退、要低头。有时退步并不是懦弱,反而是向前。像水一样,水从高处流下很有气魄,在平地上是缓缓而流,遇到石头会绕弯而过。从这种现象里面,我们要知道做人应该怎样做。其实你的世界是很宽广的,不要一意固执,我们需用不同的手段方法来对待世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自己太固执,该前进的时候前进,该后退的时候后退。不是不要前进,该前进的时候就是要前进,该后退的时候就是要后退。

  有一个居士问我,佛教讲忍辱,我坐公共汽车,到底是该挤还是不该挤啊?我说:该轮到你就是你。轮到你上的时候你一定要上。忍辱并不代表懦弱,不是说一切都让给别人,轮到的时候你还是要去的。忍辱的忍在佛教中讲是认可的意思,要有智慧才可以忍辱。为什么说慈悲不是玻璃杯啊?因为慈悲有智慧在驾驭。慈悲不是乱慈悲,有智慧的慈悲才是慈悲。一个没慈悲心、很有智慧的人,是很僵硬的,很冷冰冰的,很冷酷无情的,那人是高山仰止、不可亲近的。佛教讲的是,慈悲与智慧要两者俱足。

  (2)从有到无的人生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我们这个世界如同万花筒,什么东西都有,形形色色。这些都是有相。《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现象都是假有存在,不是真有存在,虽然你生活在其中,但是不能被这些所迷惑。陶渊明有一句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能体悟到无的境界。虽然我们生活的世界五彩缤纷,但如果我们能把握这种生活,体悟到生活本身存在的真实面貌,那么你就能够从有相中超脱出来,进入佛陀所说的无住生活。无住生活并不是说不要生活,而从生活中超脱出来,虽然我们在生活之中,但是不被生活中的事事物物所迷惑。

  (3)从个人到大众

  世界的存在都是和合,是因缘存在。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很苦恼?因为我们感觉到我的世界、我的天地不能受侵犯。为什么有人感到很苦恼?这是因为他不能跟别人协调。从个人到大众,这一点很重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快乐要与大众的快乐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快乐分给别人,不会减少自己的快乐,还会增加别人的快乐,从别人的快乐里增加自己的快乐。如果大家生活在一起,能够互相帮助、互相了解,大家会很快乐。我们总是想我很对,这没有考虑到别人。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考虑别人,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别人。这样人际关系会很好。公私为公,才是心安理得;化我为众,才有意义。

  (4)从相对到绝对的人生

  空有不二的人生是要超越虚妄对待,泯除人为的生死,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的境界。事物都在相对中存在,最真正的中道生活是绝对的。禅宗中的有个公案:四祖道信禅师到牛头山拜访法融禅师。他见法融端坐自若,曾无所顾。四祖问:你在这儿干什么?法融说:观心。

  四祖问:观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回答不上来,便说:您是四祖大师吧?四祖说:不错。为什么来我这儿?四祖说:特来拜访,请问还有别的住地吗?法融便带他来到山傍小庵。四祖庵周围有虎狼,举手掩目,好像害怕似的。法融说:你还有这个在?四祖说:这个是什么?法融无言以对。四祖便在法融的座处写了一个佛字,法融脸色马上严肃起来,四祖说:你还有这个在?空绝对是超越生活而存在。空有不二的生活就是要超越这些东西。

  今天我说讲这些,有问题的同学可以提问。

  答问:

  1、空有不二的中道人生是否只有亲证才有意义,而辩论并无意义。

  答:对。一个年轻禅师见到老禅师也不站起来迎接,老禅师问他为何不站起?他回答说:我坐着就是站着。老禅师于是打了他一巴掌,说道:我打你就是不打你!我们要从生活中慢慢体会这一点。

  2、南泉杀猫的公案。

  杀猫是杀烦恼猫。他是借杀猫来破除你的执著,杀的是执著。看起来好像是破戒,实际上他是舍小利,得大利。如果能让这么多众生在当时破除烦恼、执著,那么让猫作为一种让大家体悟的方便,应该说值得去做。

  3、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和尚他的习气还在,在证得果位之后,这种习气是否会造业?

  答:阿罗汉是断我执,但还是有习气种子存在。佛是断一切现行和种子,阿罗汉仅是断现行,种子和习气没断。他得了身解脱,但解脱的果位与佛证得的不同,他的种子习气没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