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我接触到佛教研究,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1935年,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开始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算是我研究佛教的滥觞。从那以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年代里,不管我的研究对象杂到什么程度,我对佛教研究始终锲而不舍,我在这方面的兴趣也始终没有降低。 你研究佛教是不是想当和尚呀?有人曾半开玩笑地问过我。我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对佛教也不例外,而且我还有一条经验: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平心而论,佛教既然是一个宗教,宗教的消极方面必然会有,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如果我们说佛教简直浑身是宝,完美无缺,那也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一定要屏除一切先入之见,细致地、客观地、平心静气地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再做出结论。只有这样的结论才真有说服力,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至于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宗,最终发展到诃佛骂祖的程度,几乎成为佛教的对立面,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的。佛教在中国产生了许多宗派,有的流布时间长,有的短,几乎要跟佛教对着干的禅宗流传的时间反而最长,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宗教是由需要它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在历史上确实有宗教消灭的现象,消灭的原因异常复杂。总起来看,小的宗教,比如会道门一类,是容易消灭的;成为燎原之势的大宗教则几乎无法消灭,即使消灭,也必然有其他替代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在印度它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了。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呢?印度史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什么伊斯兰的侵入呀,什么印度教的复活呀。真正原因在于印度人民已经不再需要它,他们已经有了代用品。佛教在印度的消逝决不是由于什么人,什么组织大力宣传,大力打击的结果。 研究宗教史,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宗教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改造自己,改变自己。在中国,佛教中掺杂了一些孝敬父母的儒家思想,佛教小乘改为大乘;在日本,和尚能结婚,能成家立业,也是一个例证。佛教信徒把各种流行的理论与佛教思想两者牵强附会联系起来,并且将流行的理论说成是来自佛教,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2.佛教兴起时社会情况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第5、6世纪。这时印度情况是怎样的呢?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带立定了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到了公元前5、6世纪的时候,他们已经达到了孟加拉或者更东的地方,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忍受着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和压迫。 当时印度正处在奴隶社会,这些土著居民就是奴隶或者接近奴隶的人。原始居民多从事农业,而雅利安人本是游牧民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民族相互杂居。 根据佛典的记载,当时在北印度出现了十六个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摩揭陀、萨罗、阿槃提和跋蹉。在这些国家中,阶级关系表现为种姓制度,这种制度萌芽极早,但是最初并不十分严格。种姓共有四种: 1. 婆罗门(祭司、知识的垄断者); 2. 刹帝利(武士); 3. 吠舍(农民、牧民、商人); 4. 首陀罗(工匠等)。 到了公元前5、6世纪的时候,由于统治的需要,种姓制度逐渐严格起来。在这方面,婆罗门卖了大力气,他们大肆宣扬,想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加以巩固。他们把社会上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人民的权利、义务,甚至生活细节,都刻板地规定下来,不得逾越。四姓间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共食。婆罗门和刹帝利虽然是两个种姓,却是一个阶级,他们都是奴隶主,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但是一般说来是互相支持互相利用的。 吠舍中的少数人经济地位提高,变成了中小奴隶主,或者成为大商人,甚至官吏。绝大多数吠舍经济地位下降,沦为同首陀罗类似的人,处于奴隶边缘。 首陀罗是等级制的最下层,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后,原始居民一部分变为奴隶,从事家务劳动;一部分仍从事原来的工作,绝大多数是手工业者,以后又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变为各种工师。首陀罗就是这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是种族奴隶。 总起来,我们可以说,种姓制度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混合产物。 3.沙门与婆罗门之间的斗争 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2050年左右),雅利安人是乐观的,总是向前看的。在许多颂神的歌中,他们呼吁神灵协助,祈求胜利。他们并不怕死,认为战死可以升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东进的过程中,雅利安人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了起来,那种天真粗犷的乐观情绪逐渐染上了一些悲观的色彩,但是基本调子仍然是乐观的。代表这种思想的便是婆罗门。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思想,就是所谓的沙门。沙门是什么样的人呢?在《梨俱吠陀》的一首诗中,曾描绘了一种叫做牟尼的人,蓄长发,著脏衣,外衣是褐色的,飞行空中,喝饮毒汁。显然,行苦行的沙门是土著居民的宗教的代表,他们同婆罗门是完全不一样的。沙门不住在城中,甚至也不住在屋中,穿树皮衣,吃橡子,用手捧水喝,不结婚,不生子,行苦行,枯坐终日不动。 这些沙门不相信婆罗门相信的那一些吠陀里面的大神。他们相信轮回转生,业说是他们宗教信仰的核心。所谓业说就是,今生所作所为的好坏决定来世转生的好坏,无论做好事做坏事,有因必有果,反正总是要转生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日子非常苦,厌恶生,不想再转生。于是就想尽了种种办法,希望能跳出轮回。他们认为,苦行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显而易见,所有这一切想法的基础是悲观主义。有这种主义的人决不会是征服者、胜利者、日子过得很舒服的人,而是被征服者、失败者。印度原来的居民处在雅利安人的奴役下,生活只给他们带来痛苦。因此,他们不但对今生没有任何兴趣,而且也不希望有什么来世。有的人就想用苦行来帮助自己跳出轮回。而苦行主义本身也说明了被压迫者被奴役者那种得不到任何人世间享乐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沙门所代表的思想正是这些被征服了的原始居民的思想。 婆罗门思想与沙门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婆罗门主张膜拜神灵,祭祀祈福;而沙门则不供养什么神灵,主张业可以决定祸福,他们提出与婆罗门相反的思想,连神仙也受业的支配,这简直是挖婆罗门的墙脚,这反映了两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斗争。 公元前7、8世纪,奥义书兴起的时候,在正统的婆罗门教的经典中逐渐出现了轮回业报这样带悲观主义色彩的学说,从那时起,婆罗门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逐渐接受一些本地居民的东西了。 比奥义书稍后一点,到了公元前第5、6世纪,也就是佛教兴起的时候,印度思想界呈现出空前的活跃。根据耆那教经典的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个哲学派别,其中六十二派属于佛教。佛教经典《长阿含经》、《梵动经》列举六十二见(学说),佛教还经常谈到外道六师,可见当时学派之繁多,争鸣之剧烈。 但是,归纳起来,总超不出上面谈到的那两大系统:婆罗门和沙门。属于婆罗门系统的各学派主张梵我一体,宣扬祭祀祈福;属于沙门系统的各学派则主张轮回业报,宣扬苦行解脱,认为一切存在都是苦难。 沙门与婆罗门之间的斗争针锋相对,属于沙门的各学派代表原始居民的利益,竭力宣传非杀;而属于婆罗门的各学派主张杀牲祭神、杀牲为生。 4.佛教的教义 佛陀最根本的教义是所谓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 十二因缘的基础是苦,苦的根源是无明(不了解,不认识)。四圣谛:苦、集、灭、道,也以苦为中心。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为了从苦中解脱而修行的方法。 总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一切皆苦,存在本身就是痛苦。他相信业报,相信轮回。他的最高目标就是铲除无明,了解或认识存在的因果关系,从而跳出轮回,达到涅槃。这一些想法都涂着浓厚的悲观主义的色彩。 有的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 佛教这种悲观主义是从哪里来的呢? 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佛教继承的不是婆罗门教的传统,而是沙门的传统。而且,从佛教产生的地区和环境来看,也只能是这样,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 我们先从地区的或民族的观点上来看一看这个问题。 释迦牟尼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他的宗教活动大部分是在摩揭陀国。摩揭陀国处在印度东方,是雅利安人到得比较晚的地方,西方的婆罗门很少来到这里。这里是印度土著居民聚居的地方,是僻处在婆罗门文化圈之外的边远地区。在雅利安人心目中,这里是没有开化的区域。释迦牟尼宣传宗教的主要对象就是这些被人轻视、没有开化的人民。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出家前是一个太子(这件事本身就有夸大渲染的成分),处于深宫之中,长于妃嫔歌妓之手,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根本没有遇到一点不愉快的事情。事实不会是这样子的。释迦牟尼那时受到了一些痛苦,感到日子也不那么好过,人间也不那么值得留恋,于是悲观了,出家了。 至于佛经里那些关于释迦牟尼遇到老人、病人和死人的故事,最原始的佛典里是没有的。可能是后来的和尚们感到没有这个就无法说明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因而编造出来的。 当时种姓制度很严格,民族压迫非常普遍,他的悲观主义表达了人民群众比较普遍的情绪。于是,他的学说一出,立刻就得到了信徒,从几个人到几百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他的宗教从一个部落宗教经过不断的改造,逐渐变成了几个王朝的国教,进而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宗教。 佛教宣扬不重视种姓差别,一入佛教,就如众流归海,一切差别不复存在。这样一来,又怎样理解沙门和婆罗门的对立呢?其实,不重视种姓差别这件事实本身就是对婆罗门的反抗,因为婆罗门教是十分重视种姓差别而且是只代表婆罗门的利益的。 但是,佛教也并不是对一切种姓都一视同仁,他反对婆罗门。在婆罗门教的经典里,四姓的顺序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在佛教的经典里则是: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 释迦牟尼自称是刹帝利。释迦族原来不大可能有什么种姓制度,这只是受了婆罗门教的影响而模拟出来的。他们自称是刹帝利,据我看,这也是冒牌货。不管怎样,既然自称为刹帝利,就必须为刹帝利辩护,竭力抬高它的地位。《长阿含经-阿摩昼经》就是一个例子。新兴的国王也努力抬高刹帝利的地位,于是一拍即合,他们也就信奉起、支持起佛教来了。 其实,佛教最可靠的基础是吠舍,吠舍不断产生阶级分化,农民、牧人、商人都属于这个种姓。佛教主张非杀,其中包括不杀耕牛,这当然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在佛教兴起的时候,由于大城市的兴起,城市大商人的地位越来越高。释迦牟尼同这些商人有着很好的关系,佛经中所说的长者就是商业行帮的首领。这些人在佛经里是受到尊敬的人物,他们对于支持佛教是特别卖力气的。 至于首陀罗,佛陀的大弟子中也有首陀罗出身的,比如优婆离就是。但是佛陀并不特别提倡首陀罗出家,虽然他也不拒绝。释迦牟尼在很多地方都表示出阶级或种姓的优越感,他以身为刹帝利而感到自豪,并竭力支持那些属于吠舍种姓的大商人,也大都是属于奴隶主阶级。所以说,原始佛教表达了最下层人民的愿望,那显然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佛教继承的是本地的沙门的传统,而不是外来的婆罗门的传统。虽然有一些宗教哲学的术语看来是两教共有的,这只可能是互相假借。婆罗门教的一些神也出现在佛教里,但地位大大降低,佛教为了提高佛祖的地位而贬低婆罗门教的神。 如果我们研究一下佛陀最初的大弟子的出身,也可以看出佛教与沙门的关系。许多大弟子都出身沙门,连婆罗门出身的舍利弗和大目连,也是先做沙门,然后改信佛教的。 是不是就可以说,佛教完完全全属于沙门系统呢?也不是的。释迦牟尼才出家的时候,为了寻求解脱,跳出轮回,曾拜苦行沙门为师,他进行了严酷的苦行,几乎到了完全绝食的程度,结果是气息微弱,濒于死亡,苦行无效,大道未得。他毅然决然改变办法,重进食品,终于在菩提树下成了佛教徒认为至高无上的正等觉。这件事实就说明他与沙门的分歧,佛教继承了沙门传统,但又加以发展、改进,形成了独立的一派。 1. 佛教提出了一切皆苦的学说,符合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当然也就麻醉了他们)。 2. 它相信轮回业报,从而反对了种姓制度。它基本上是无区别地对待一切种姓的,它不像婆罗门那样排斥异己,不把社会分割得七零八碎。 3. 它反对婆罗门杀牲祭祀,投合了农民的愿望。 4. 佛教徒虽然不从事体力劳动,靠布施为生,但是他们不许占有任何财物,房子、牛羊、土地等都不许占有,不许做生意,不许触摸金银,因此同人民的矛盾不大。 5. 佛教主张使用人民大众的语言,这就比婆罗门使用梵文大大地有利于接近人民、宣传教义。 6. 它反对苦行,在这一点上,又比其他沙门教派占了上风。 由于这一些原因,佛教在印度由小而大,终于成了大王朝的国教,输出印度以后,由于它无区别地对待一切民族,因而在一些亚洲国家流行起来,一直流行到今天。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