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佛教礼仪的课程时,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这些礼仪的现世价值在哪里?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两千年前的周朝就订立了完整的社会家庭礼仪,称为周礼。尚礼是周朝的特点,区别于商朝的尚鬼。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礼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有的陈规陋习不再适应当时历史的需要而消失了,有的礼仪因为统治者的需要而变得更加繁琐而严酷,比如封建时代严酷的君臣父子礼仪就是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扼杀了社会的创造性。 那么,礼仪到底是什么?礼仪的存在价值是什么?礼仪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伴随了我的整个听课过程,后来看了一些相关书籍后我得出了自己粗浅的结论:礼仪是一种道德的制度化形式,礼仪的存在价值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礼仪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能否增加社会的平等有序。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唯物时代,法律制度取代道德制度成为社会的基本制度,礼仪仅作为社会生活的补充存在,在我国现在阶段尤其如此。看看现在的中国家庭,很多小孩子不知道尊敬长者,也许他的父母也不懂得。学生越来越不懂得尊师重道,也许他的老师也不知道。这些都要求我们的社会在完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同时,更要完善道德制度,才能使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后实现精神和谐。在佛学初级班学习了佛教的礼仪后,我更明白了礼仪的存在价值在哪里。佛教礼仪有很多很多,衣、食、行、动、坐、卧都有相应的礼仪,让我们在缺乏礼仪的世界中感受到了礼仪的价值。衣之礼仪是为了增加佛学同修的外观有序度,形成良好的整体形象,用商业角度命名就是品牌商标。食之礼仪是为了增加佛学同修的用餐时的有序度,同时这也是一种修佛行为,因为人的动物性决定了吃饭时是人的食欲最旺盛的时候,食之欲望的增加也可以是一种孽因,在此时通过礼仪的制度约束人的孽因的增长,这也是一种修佛。行、动、坐、卧都是行为礼仪,这些礼仪的意义都是增加佛学同修的行为有序度,心理学中有种理论是身体行为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精神思想,比如在悲伤时保持笑脸可以减缓悲伤情绪,所以行为礼仪的意义也是这样,使佛学同修在行动坐卧时保持有序从而完成精神智慧的修行。佛学初级班中有几位老师讲到了孝经、十善业、弟子规等道德经典,让我感触良深。佛学也是一种关于社会、人生、世界的哲学,佛学的世界观是以缘生万物和色空学说为基础的,佛学的人生观是以因果轮回学说为基础的,但是佛学的社会观并不完善,因为佛家是追求出世离红尘的,所以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制度的理论并不多。但是,佛教并不是没有社会观,而是追求人的内在精神智慧力量,当人的智慧发展了,社会制度的约束就不再必要了。在当今的社会中,约束制度有法律制度和道德制度两种,法律的约束力量来源于国家的强大力量,但是道德的约束力量则来源于人内在的社会属性和精神智慧。所以,道德制度是和佛家的思想理论相契合的,当然,道德制度也是和儒家道家等其他柔性理论相契合的。所以,虽然《孝经》《弟子规》是儒家的经典专著,但在道德理论上是符合佛家学说的。道德也是一种修行内容,我们在遵循这些经典的学说的同时,也要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取舍和判断,对有益于个人修心平和、有益于家庭和睦、有益于社会和谐的道德规范要保留,对不符合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要舍弃,这样我们才能在佛学知识的引导下完成道德修行。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