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一部《易经》治天下

发布时间:2019-10-16 10:09:08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宝藏,它反映了中国由弱到强的奋发精神,积累了中国从奴隶制到封建社会崛起的治国智慧,它是中国早期治国经验的集大成。

\

  《易经》是中国人智慧的宝藏,它不是一人所写,也非成书于一个朝代,而是历更三圣千千万万中国人智慧的结晶。  《易经》和《诗经》、《书经》一样,是中国传统的五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它是以易学为核心的儒学、经学,曾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包含的哲理、事理和物理,令人叹为观止。几千年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一部易学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和《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反映了中国由弱到强的奋发精神,积累了中国从奴隶制到封建社会崛起的治国智慧,它是中国早期治国经验的集大成。  一部《易经》治天下。  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时代,就是以《易经》治天下的;汉代: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易经》就成为儒家的元典、治国的经典;宋代:亚圣朱熹(皇帝的顾问)把《易经》作为理学的经典,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易学成为了官方理朝治国的圭臬;明清:康熙、雍正、乾隆,同样把《易经》奉为治国之宝。那么,《易经》治国有哪些法宝呢?  (一)《易经》主张变革  我们大概不敢相信,三千年前的《易经》就会有这样先进的思想,但这是千真万确的,《易经》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  汤武革命指成汤灭了夏,建立了殷商盛世,周武王灭了商纣,开创了西周盛世,中国历史上这两场革命,都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社会的变革。  《易经》认为这两场推翻旧制度的革命是顺天意、合民意的,所以坚决支持和拥护,这充分证实了《易经》是支持社会变革、主张革命的。  《易经》的变革还主张改革,如说: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经·序卦》)  这就是破旧立新,因为鼎是权力的象征,革鼎意味着改朝换代,推翻旧制度,重立新纲纪。这一先进革新思想是《论语》和孔子都无法相比的。  (二)《易经》强调以德治国,以德立人。如说:君子以振民育德。  《易经》尤其强调要任贤,古代有一段历史说的是:商代武丁即位,想复兴殷商,苦于无贤助,于是闷闷不乐,政事都交给太宰去处理。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得一圣人名说。次日他暗察宫中无一个是梦中之贤,于是派画工去暗访,终于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说。他作为刑奴在这里当建筑工人,武丁见了这个人,是梦中贤人,一交谈,果然如圣人,就把他封为宰相,殷商果然得治。于是给他起名傅说。这个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人任人唯贤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易经》强调创新  创新是《易经》最突出的精神,即:日新之谓盛德(《易经·系辞》)。  《易经》主张变革、反对保守,这是《易经》治国最宝贵的经验,因为没有创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四)《易经》强调居安思危  《易经》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就是说,要有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这对后世的忧国忧民思想有重大影响。  《易经》还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矣。可见,早警惕、早察觉是居安思危的精髓。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