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心

发心——加行修持的一个,指直心、深心、大悲心

发心是一个佛教词汇。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修行人忘失菩提心,轻则懈怠废弛,重则道心全退,大乘学人不能片刻离开菩提心。佛教里的发心有多种,有发修行之心、解脱之心、度众生之心、慈悲之心、喜舍之心、菩提心等等,其中最广大的便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发愿自己要成佛的心,成佛度化一切众生。这是一个极其广大的愿望,是世间最大的善业和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有此发愿,有这个心,终有一天可以得以实现,生生世世引导众生精进修行。

发心是佛教中的一个词语,就是指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就是不管是我们是在干什么都是要有发心,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是可以获得很好的结果。那你知道学佛的时候应该怎么如法的发心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大德关于学佛的发心开示:

学佛时怎样发心才是如法的

发心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依教奉行

因为我们终归是个凡夫,刚发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做,还有很多的习气和毛病。有时互相要产生抵触,自己的知见可能胜于别人。那我们该怎么去做,怎么样才能达到把这种发心坚持到底,特别注意的就是要依教奉行,这是个无价之宝。

什么叫“依教奉行”?也就是放下你的执著,也就是无我。只有依教奉行,在满心不愿意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甚至胸腔里生满了嗔恨、烦躁,以致要爆炸了,但是我们如果能够按照依教奉行这种做法去做,努力去做,它马上就被抑制住,逐渐地被化成清凉。第一次抑制住了,第二次就起得不大了,第三次,内心可能逐渐就平了。所以说,这个依教奉行是修行中最好的一付药。

依教奉行,不光是师父们和负责管我们的人说的话,我们要依教奉行;就是和我们平等,甚至比我们低下的人,我们都要依教奉行;甚至一个小孩说的话,我们也要依教奉行。这个依教奉行是无价之宝,所以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要依教奉行。

2. 另外,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是少说话,多努力

我们因为刚发心,有很多习性,有时在理论上有我们自己的追求,喜欢要自己的面子,特别是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表达出来,不喜欢受委屈,所以我们有时候就讲得多。当你讲得多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形成了知见。知见一立的时候,你的无明已经成立了。过不长时间,就要发火了,就要发脾气。为什么我们的脾气会生起来?就是我们说得太多,我们的理论太多。所以说,理论出来了,无明也就出来了。本来是无我的,我们却树立了一个标准,用这个标准来卡一切事物。也就是说,用有相的去衡量无为,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东西必然要受颠倒的果报,所以无明就要生起。

所以我们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少讲话,这也是很重要的。当然,有问题发生时一定要自己反复思量。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来完成,不要依靠别人。若依靠别人,当你真正依靠的时候,他就会倒了。平时说“我依靠得挺好”,那是你还没真正依靠,等你真正依靠的时候,他就倒了。为什么?因为他不真实,倒是必然的。只有依靠我们自己才是真实的。

3.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

要不贪、不占,要无私,要肯帮助大家,特别是在利的面前要谦让。比如一张床,是上下铺,当让你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把下铺让给别人,自己选择不好的;当不让你选择的时候,别人给你好的,你应该谦虚,让给别人;当别人给你坏的时候,应该欢喜地接受。

4.在发心阶段,最应注意的就是和大家和合,要忍辱

我们这里是几位居士住一个房间,每个人从外边来到这,都有他的习性。比如这个屋住了五个人,这五个人有几个可能没洗脚,甚至浑身有一些气味等等,我们应该欢喜地接受。有的人就不干了:“这谁弄的味这么大!”你首先就提出毛病,就失去了这个机会。那是无价之宝,本来是甘露,那就是在对治你心里的贪嗔痴和你的淫欲心。但你不认识,认为这是谁带来的臭气。所以说,我们在修行中有很多的时候会失去机会。有的人可能到现在还认为自己有理呢:“那还行了?这屋里叫他搞得这么臭哄哄的,这哪行啊,我呆都呆不下去,连呼吸都不行了。”你看着是脚臭,其实那比你的淫欲心不知道香多少,你那种心是砒霜,这种臭味才是良药呢!所以说,我们有时候不认识宝贝。

5.在发心阶段得注意,就是脸皮要厚,不要怕挨说

在佛法来讲,特别是出家后,不是以年龄来论高低,而是以出家的先后来论高低。你今年可能是四十岁、五十岁,或六十岁、七十岁,但出家后,有的师父可能只有十几岁,他也比你大,因为他出家早。以法为身,不是以年龄。世间人以年龄,在修行上不是这样。所以批评你,那也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忍受批评。这个很重要。

学佛时怎样发心才是如法的

有的人就怕挨说,你若不说我,怎么都行,你要一说我,我的小脾气就来了,或是有其它的想法,甚至躲开。你若是这样的话,就没人再批评你了,因为你不值得批评,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只有愿意挨批评的人,而且欢喜地接受,才具备修行人的特点。那批评往往就是无价之宝,因为你这个人够格,人家愿意帮助你,所以才批评你。如果你不够格,别人说都不说你,没有意义。

另外,我这人还有个特点,你越发心,我越说你。发心多,毛病显现的也多,我对他的要求也越严,最后,你可能什么事都做得很好,但是我可能就不讲理了。好也不行,好也是坏,别人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给你们讲?因为有前车之鉴。

为什么叫你尊师重道?因为从师父那开始你能尊重,你才能尊重别人;如果连师父都不尊重,别人就更不用想了。并不是只尊重师父就可以了,而是通过尊重师父,对所有人都要尊重,这是目的。有的人说:“我就见师父尊重,其他的人我才不在乎呢!”那你就没有尊重师父。尊重师父的目的是让你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恭敬心、尊重心,只有这种心才和佛菩萨相应,和无我相应。

6.在发心阶段应该注意,当我们身体有病的时候应该忍受,不能因为病而影响我们的发心,应该作好想

有病,这是我们消业的过程,这是因为我发心了,我的这个肿瘤要拿出去了,在做手术,应该感到欢喜,这样才行。特别是在有病时,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容易在病中进道,一个是容易在病中退心,所以我们一定要自己调整心态。如果你没有这种决心,很可能就被骗。

学佛时怎样发心才是如法的

以上就是读学佛是怎么发心比较如法的相关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师兄不管是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是要有发心,并且要长期的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是可以获得智慧和功德。

...查看更多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徒劝人要发心,发心很重要。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发心,只有这样才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智慧。那你知道为什么要发心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发心

一、发慈悲心,人我无间:

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灭人我对待,必能不分亲疏地照顾到周遭的人,自然能与别人没有隔阂,达到人我无间。

二、发信愿心,常随佛学:

常随佛学是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之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的发心立愿,我们要常跟随善知识、老师、大德们学习,有一份发心必有一番成就。

为什么要发心

三、发菩提心,上弘下化: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种愿心。这是学佛的人都应该发的大心,能发菩提心,必能进趣菩萨道。

四、发无我心,扩大完成:

所谓无我,并不是指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无我是说我们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将别人看成与自己一样,为了完成大我,而可以牺牲小我。能够发无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众,融入团体,那么大众就是我,团体就是我。所以无我之我,反而更大、更高,更能成就一切,完成一切。

为什么要发心

以上就是对为什么要发心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就是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就是要有发心,长期坚持不断的修行是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功德。

...查看更多

发心是真的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是干什么都是要一哥坚定不移的心,不会任何的怀疑,虔诚用心的去学习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获得智慧。但是我们要正确的发心,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发心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正确发心

佛法的三藏十二部都是围绕心性展开,是在帮助我们解读心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心灵,不了解心灵种种误区,势必无法正确发心。

佛教虽然关心世界,但关心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心性问题。因为我们许多烦恼,都是对世界的错误认识而引起。世界和我们的心,究竟是一还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认为心与世界为二,从而使心落入二元对立的执著中。

在我们的修行中,有两个最大敌人,即“能执”和“所执”。关于“能执”和“所执”,唯识宗为我们阐述得非常清楚:遍计所执正是我们使生命从无限状态陷入有限的开始。当我们超越遍计所执时,就能从缘起现象的当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为我们的这种执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唯识学中关于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从这样的认知中契入空性。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和心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学习唯识必须了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来,各种宗教层出不穷,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其它宗教不能开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于认识上的错误,因为他们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东西当作诸法的真实相。从究竟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执中,执著于某一种我,或某一种法,所见到的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对心性的正确认识,于修行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了解到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明确知道发心应该从哪里开始。正确的发心主要有两种,即:出离心、菩提心。

出离心

什么是“出离心”?很多人发心出家时,迫切地想从家里走出来,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那一刻的心态就是“出离心”。世间的家庭离异,双方都迫不急待想要分手,一心盼着越快解决越好;或者,我们在某地呆得厌倦,厌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种极其迫切希望分手或离开的心,也是“出离心”。至于出到哪里,当然是另一回事。这里,只是以此说明希求出离的心态。

那么,究竟是要出离什么呢?就是对生死的出离、对世间的出离、对五欲六尘的贪著的出离。真正的出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出离,一是内在的出离。外在的就是世间的五欲六尘,内在的就是对五欲六尘的贪著及由贪著引起的凡夫心。所以说,我们要出离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实上,出离环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出离对环境的贪著及由此引起的凡夫心。我们只有摆脱了凡夫心,才可能契入空性、解脱烦恼。

出离凡夫心,首先不能对世间有丝毫贪著之心,这是关键所在。阿含教法告诉我们,在认识上应以“观苦”为第一要领。“苦”是宗教出世解脱的基础,观人生是苦,观一切是苦,进而认识无常、空、无我,这是发起出离心的几个基本认知。

而在行为上,则应依“戒、定、慧”修行。我们无始以来养成了“贪、嗔、痴”等种种串习,每种烦恼串习都在设法主宰我们。我们必须通过“戒”的力量来阻止它,不让烦恼有可乘之机。所谓“定”,即通过某个特定境界将心安住其上,比如修“数息观”、“不净观”,将心安住在数息或观想不净的境界上,使烦恼妄想不再产生作用。然后再修习“无常观”、“无我观”引发无漏智慧,将烦恼执著彻底铲除。

所以说,发起出离心之后必须懂得怎样保持,并使它的力量不断壮大,直至最终获得成就。否则的话,即使发起了出离心,不久也会被凡夫心取而代之。当我们发起猛利的出离心时,凡夫心会暂时避一避。但只要我们稍稍松懈,它立刻卷土重来。我深深体会到,修行必须像勇士般精进,否则很难有重大突破。当然,用心上的勇猛精进并不是非常强烈的作意。虽然开始时需要强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松懈。如果长时间过份猛烈地作意,不但容易疲倦,还会落入作意的误区中。所以关键在于懂得怎么用心,否则用错了力,勇猛精进也会出问题的,所谓“欲速则不达”。

发起出离心的最终目标是解脱生死,依“八正道”而成就。在现代社会,修行的确比较困难,因为整个社会的诱惑太多。对于多数人来说,开始修行时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今天的修行可能要采用一些比较猛利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时间短、见效快,立马就能截断众流。在佛教的修行中,确实就有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较短时间内上路。而且在上路之后,立刻使我们保持在无念、无住、无所得的状态中。在今天,我们有必要寻找这些比较猛利的用心方便,修行才能更有把握。如果像古人那样,必须坐上十年、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今天的人肯定修不起来。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环境,我们在修行中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往往还抵不上环境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尽管不少人每天会拿出两小时或更多时间来念佛、修行,但其余的十几个小时往往还是在念贪嗔痴。我们用作意培养起来的正念之力还非常弱,根本抵挡不住生命无始以来的串习。这就是很多人虽然也在修行,但烦恼习气依然如故的原因所在。

如果修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层面,出现这样的现象再正常不过。因为我们现在培养起来的正念是建立在意识层面,想以此抵挡无始以来形成的烦恼妄念,双方力量如此悬殊,怎么可能取胜呢?就像婴儿和壮汉搏斗一般,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认识到修行的心行规律,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的修行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菩提心

出离心只是修行的基础,进而还要发起菩提心。出离心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强烈的个人出离,只追求个人涅槃,属于趣寂声闻;一是从出离心开始,然后回小向大,发起菩提心。出离心是对世间贪著的出离,正是菩提心建立的基础。而菩提心所具有的无住、无所得的特征,与出离心也是相应的。两者的区别是在于能否推己及人,由个人解脱进而希望利益众生,共证菩提。

菩提心的发起具备两个内涵:一方面是广泛利益众生,一方面是追求无上佛果。两者是否存在先后的顺序呢?在发心过程中,我们究竟应以利益众生为先,还是以成佛为先呢?是为了成佛才去度众生,还是为了度众生才成佛呢?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如何正确发心

对于大多数学佛者来说,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后为了成就佛果而去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度众生是为了“我”的成佛。所以,菩萨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不是将自己视为众生的恩人,而是将众生视为自己的恩人。这是因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们成就慈悲品质和菩提资粮。《普贤行愿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智慧水饶益众生,方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明确指出了佛菩萨和众生的关系,以众生作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缘。

即使我们具备佛菩萨一样的慈悲品质,这颗种子也必须通过广泛利益众生才能成熟。而且必须是纯粹的利他心。只有当发心达到这个份上时,才能引发我们内在的慈悲品质。如果其中还夹杂着凡夫心,只能成为调动慈悲心的前奏,甚至有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同时,我们还必须使发心积累到一定的量上,才能使菩提心完全启动。这个训练可能要通过百次、千次、万次、乃至千万次的重复。我们要每天这么想、这么做,通过不断的心灵模拟和训练来强化它。一旦发心的质和量都圆满了,我们也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

但若是我们始终本着这样一种心态,只是将度众生作为成佛的方便,慈悲心是很难圆满的。因为我们的目标在于“我要成佛”,有这个“我”在,很难保证在度化众生时是纯粹的利他心,甚而还会有利用众生之嫌。

所以,这种说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当我们度化众生时,可以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利益众生:因为“我要成佛”就必须利他。而弊端则在于,未能真正对众生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只是像生病必须吃药一样,将利他当作成佛的途径和手段。如果停留在这样一种心态,慈悲心的纯度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一种观点则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也就是说,修行不是以成佛为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当我们这样发心时,佛菩萨的品质在我们的生命中已经产生作用,我们当下就和佛菩萨无二无别了。这也就是《华严经》所讲的“初发心即成正觉”,换句话说,修行的开始和最终结果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在《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对于菩萨初发心功德有着详细的阐述。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发心发到位时,功德之大简直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是因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

那么,如何发起菩提心呢?或许有人会觉得很抽象,事实上,它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发菩提心的内涵是什么?就是我要度众生、我要成佛。这种“我要成佛”的心理指向,和“我要吃饭”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只是所缘的对象不同。当然,其中还有程度和纯度的差别。比如“我要吃饭”,有可吃可不吃和非常想吃的区别。在如何正确发心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心行和“我要成佛”的心行也是相通的。

问题在于,我们想吃饭时会很着急,想成佛时却并没有那么迫切。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发心和“我要成佛”的发心,毕竟还有区别。我们想要吃饭的话,马上就可以吃饭。但想要成佛的话,怎么才能成就呢?相对来说会显得比较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我们不能真正认识到成佛的意义。所以,我们发心时还要有一个所缘的境,也就是佛果的功德。《华严经》等很多经论里,都有大量经文来说明佛果的功德。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佛果功德的殊胜,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就佛果,才有可能发起强烈的菩提心。

在我看来,整个大乘经典阐述的修行方式,从菩萨的愿力到菩萨戒,及大乘华严、般若的见地,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菩提心的成就而展开。只有通过发菩提愿、持菩萨戒、行菩萨道,才能使菩提心开花并最终结果。所以说,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最终所要成就的结果。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我们的修行就无法找到扎实的立足点。


以上就是对如何正确的发心相关介绍想,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学习佛经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同时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如果有私念和不坚持,这样都是不行的。

...查看更多

发心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是在生活中经常的听到发心,那么发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发心呢?其实发心是指的...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76.html

发心指的是什么?

如今学佛的人是逐渐的增多,因为佛经中是有很多大智慧的,通过学习佛法是可以让我们生活变的自...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77.html

佛教里的发心是什么意思

发心是佛教的词语,现在也是被很多的人知道,因为不管我们是做什么事情就是要发心,坚持自己刚...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78.html

如何发心?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听到发心,那发心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发心有被叫做是初心,发意。就是我们...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79.html

如何正确发心

发心是佛教中的词语,就是它的意思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就是我们在学佛的时候不要忘记的初心...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80.html

为什么要发心

就是我们总是说干什么事情都是要有发心的,那你知道发心是什么意思吗?就是刚刚学佛的师兄应该...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81.html

学佛时怎样发心才是如法的

学习佛的师兄,就是非常的熟悉发心这个词语,那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单看就是开始发自己的...
https://m.lengyanjing6.com/fxzhqt/fxxuri/179382.html

结语

发心很重要,发心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社会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心,比方说:我们发心吃饭,饭菜会特别甜美;发心睡觉,觉会睡得很安稳;做事更要发心,发心便不畏艰难辛苦。所以心一发,无事不成。但要发什么心呢?发慈悲心,人我无间:发信愿心,常随佛学:发菩提心,上弘下化:发无我心,扩大完成。
更多
相关专题
最新文章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