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9-11-05 10:05:28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时间:公元一九七六年十一月

地点:台北国立艺术馆

对象:法师.大众(弟子依光记)

第一.先从入世的生活说起

 一.入世的生活是以物质为主的生活

 二.入世的生活是以感情为主的生活

 三.入世的生活是以人群为主的生活

 四.入世的生活是以根身为主的生活

第二.次说佛教出世的生活

 一.从四阿含经谈小乘罗汉简单朴素的修道生活

 二.从禅宗语录谈禅师超然物外的悟道生活

 三.从般若经谈菩萨无住而住的行道生活

 四.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解脱果位的证道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我昨天告诉各位,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要有一个理想的世界,各人有了理想世界以后,我们要怎样的来实现理想的生活呢?如何使空虚飘渺的理想成为事实呢?所以,在没有讲到佛教出世的生活之前,先要说明什么是入世的生活。

  各位!你们在家庭里,在社会上,每天所过的日子,如衣食住行,如举心动念,那一切都是入世的生活。入世的生活里面究竟包含些什么内容呢?我把他归纳四点,作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入世的生活是以物质为主的生活 

  一般人的生活,物质占了他主要的部份,生活里的衣食住行,哪里一事不与物质有关?生活里的行住坐卧,哪里一行能少了物质?开门七件事都是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因为生活缺少不了物质,所以人类就甘愿做物质的奴隶。为了一餐美食,甘愿成天辛苦;为了一点利益,甘愿屈膝争取;为了一点虚荣,就要不休止的去做牛做马。

  在物质生活中的大家形形色色,有的人只重口腹之需,根本就不去计较穿与住;有的人,只求穿得衣冠楚楚,对于吃与住不太重视;有的人只要住得舒服,穿与吃可以马虎。当然,对衣食住行样样都讲究的人比较多数。所以,不管如何,人为了维持生命总脱离不了物质的需要,总难免不在物质生活里面转来转去。人因为被物质所囚,所以才不能获得真正快乐的生活。

  我们把身心寄托在五欲尘劳的上面,物质虽然能够满足我们一时的愿望,但那是有限的,每一个人不知需要经过几番折磨劳苦,才能获得那么一点五欲六尘的享乐。但五欲六尘中缺陷很多,苦恼很多,可以说物质上的五欲六尘,就像陷阱一样,陷身其中,就不易超脱。所以,我们要从物质里面获得真正的美满幸福,是不可能的。

二.入世的生活是以感情为主的生活       

  有的人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仍不够满足,他进而还要追求感情的生活。有时候,父母的呵护之情不够,进而再求朋友的感情;朋友的感情不够,进而要求男女的感情;男女的感情不美满,进而希望子女的感情;子女的感情靠不住,甚至于还要养猫养狗养金丝鸟,把感情寄放在动物身上。所以,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佛称“众生”为“有情”,有情众生的感情过分泛滥冲动就会变成犯罪造恶的原因。社会上许多自杀、仇杀、毁容的事,不是由于金钱,就是由于感情。不是因为“爱”,就是因为“恨”。金钱与爱情,往往连在一起,爱与恨往往也凑在一起。

  佛教不是排斥金钱,厌恶感情,只是因为金钱和感情有时候会给大家带来了困扰与麻烦。我们必须以智能运用金钱,必须以智能来化导感情,把金钱转成为净财,把感情升华为慈悲,净财和慈悲才是维系人生幸福快乐的条件。

  有人说,感情是生命的花朵,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试问花朵能开放多久?有人说爱是幸福的,但爱也是自私的;有人说爱是纯洁的,但爱也是染污的;有人说被爱是幸福,但失去爱的时候又怎么办?有人说如果人生没有爱,就犹如土地上失去了水,便成为沙漠,但由于感情不善于处理而引起的怨恨嫉妒也会泛滥成灾。总之,爱是自私而束缚的,就算夫妻也有离婚的,父子还有要脱离关系的,就算美好的姻缘,亲爱的感情,但到了生死离别,那感情和恩爱又怎能长久呢?在感情中生活的人,是不能得到最究竟的快乐的。

三.入世的生活是以人群为主的生活      

  每一个人不能离群独居,“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除了我们认识有缘分的朋友以外,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士农工商的群众都与我们有关系,我们在这个世间上生活,是要靠人群给我们维护,如果离开大众人群,我们就没有办法生存。

  世间上的人群给我们很多帮助,我们要穿衣服,需要工人在工厂里织布;我们要吃饭,需要农夫在田里耕种;我们要出门,需要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所走的路,哪里一条不是别人所修筑的?我们所住的房子,哪里一块砖瓦不是别人为我们盖的?我们要到风景区游山玩水,哪里一处风景区不是别人开垦给我们去欣赏的呢?还有许许多多,我们都需要靠人群才能生存的。因此,有人想从人群中得到人生的幸福快乐,那也不尽然。人与人相处,如果以利益而互相结合,大家都希望从别人那儿得到利益,难免会引起许多的冲突与磨擦,彼此纷争计较,互相勾心斗角。因此,在现实的生活中,靠人群也不能得到最究竟的安乐。

四.入世的生活是以根身为主的生活     

  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去追求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快乐而维持着生命,叫做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如《大智度论》所说:在家人入世的生活与出家人出世的生活不同,入世的生活是靠根身向外去求的快乐,如眼睛要看色尘的花花世界,耳朵要听和悦的音声,鼻子要嗅芬芳的香气,舌头品尝着山珍美味,身体贪恋着外境的舒适,心里攀缘着一切有利自己的人事,如此追求快乐的方法叫做以根身为主的生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断的向外攀缘。如果遭受一次挫折,或遇到根身病痛魔难,稍微不能称心如意的时候,也就不能快乐了。因此出世的生活,不能光靠根身向外去追求快乐。有些修行的人眼睛不看,静坐在那儿,嘴也不吃,耳也不听,身体也不去贪恋触受,但他在开采内心丰富的宝藏,智能的能源,不像一般人去追求根身以外的东西,其实,他才真正享受了无限的法乐。

  物质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人情是缺陷的,不能永远给我们满意;人群是利益冲突的,不能长久和平相处;根身是无常的,岁月会带来散灭。我们在入世的生活里,不能得到究竟的安乐,出世的生活才有真正的安乐,但是如何去探讨出世的生活呢?

  我现在向各位介绍佛教的出世生活,不是要我们离开人间,到另外地方去过生活,也不是要我们死了以后才有出世的生活,更不是只为了自己了生脱死,不管世间的苦痛与困难,才叫出世的生活。所谓出世的生活,一样在世间上生活,而且要把佛教出世的思想,无边深广的悲智,运用着去从事救度众生的事业,使每一个人能发出离心、了脱生死外,更能使世界繁荣,国家富强,财富无量,到处充满着佛法的真理与和平。

  什么是佛教的出世生活?我现在从四个方面来向各位介绍:

  第一、从四阿含经中谈小乘出离的生活──修道的生活

  第二、从禅门语录中谈禅者超然的生活──悟道的生活

  第三、从大般若经中谈菩萨无住的生活──行道的生活

  第四、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果位的生活──证道的生活

 一.从四阿含经谈小乘罗汉简单朴素的修道生活 

  在原始佛教的时候,一些出家弟子们是怎样的发出离心,来过着出世间的生活呢?他们不以世间上的物质、感情、人群、根身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因此他们把物质用得最少,把感情通通放下,把人群也隔绝抛开,过着一种虽然物质贫乏、感情淡泊、孤单沉寂的生活,但他们追求的是人格的升华,斩断贪图利乐的观念,净化心灵的世界,扩展他们永恒生命的生活。

  比方说:他们每一个人,穿的只有三件衣服,所谓“三衣一钵”。吃的是日中一食,睡的是树下一宿。除了在深山、水边、园林中修行以外,坟墓旁边也可以安身睡觉。所谓“头陀苦行”,经常独自一人住在苦行林中,不求现实的快乐,不为眼前利益所迷,不喜好喧哗热闹的地方,一心只欣求速证解脱涅槃。

  当然在原始佛教的生活里面,建筑有庄严雄伟的只树给孤独园,拥有众多房舍的竹林精舍,那些讲堂殿宇,到处鸟语花香,但这些都是用于大众的修行,个人总是到山林水边,不像现在有些人,既不欢喜和人群共居共学,但又喜爱一个人居住在华丽的精舍中,这是不合佛法的生活。

  年老的大迦叶尊者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他日以继夜精进刻苦的修习“头陀行”,希望借此苦行使自己的身心能够达到清净不染,解脱世间上一切烦恼束缚,成就至真无上的佛慧。

  有一天,佛陀见他年纪实在老了,就劝他说:‘你不必再过那种头陀的生活,回到只园精舍的僧团来,由你充当上座,领导大众修行,一样的可以远离五欲尘劳。’

  可是大迦叶回答说:‘佛陀!关于这一点,弟子不能如法遵行,因为我要以修头陀苦行做为模范,使后代的佛子们,知道要从苦修里面磨链自己的意志,坚强自己的信仰,激励自己的精神,和庄严自己的世界,寻找自己心灵的主人,遨游在三世一切诸佛之中……’所以,这等于是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就是他头陀的目的。

  跋提王子,他本是佛陀的堂弟,后来出家做了比丘。有一次,他与阿那律、金毘罢等三人,在树林里修行,在修行的时候,他忽然大叫起来说:‘啊!快乐哦!实在太快乐!’

  阿那律就问他:‘你大声叫什么?什么事使你那么快乐啊?’

  跋提说:‘阿那律尊者!我过去做王子的时候,住在铜墙铁壁的王宫里面,有许多侍从勇士拿着武器护卫着我,我仍然恐怖刺客的谋害;我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绫罗绸缎,过着非常奢华的生活,可是我老是觉得食不甘味,穿着不美。现在我出家当比丘了,一个卫兵也没有,独自一个人静静在树林中坐禅,但不怕有人来杀我,穿吃都非常简单,但我内心觉得非常充实,我现在可以自由的坐,自由的睡,一点也没有不安的感觉。因此,我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

  由此可以知道,小乘圣者们的物质生活虽然贫乏,可是快乐并不曾减少!所以说,入世的生活是以拥有为快乐,出世的生活是以空无为快乐。拥有是包袱,是拖累;空无是无边,是无限。物质虽然少,但在出世的圣者生活中,他们的思想里仍然觉得拥有一切。

  佛陀的姨母亲自缝了两件衣袍给佛陀,但是佛陀只肯收一件,另一件要她供养给其它的比丘;有一位比丘要送给阿难尊者一个钵,但阿难尊者出外教化旅行,要七天后才回来,可是戒律规定不可隔宿拥有两个钵在身边,佛陀为此还把它改为在七天中可以拥有两个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佛教的僧团中,其物质生活是多么简单和贫乏。

  从佛陀为年老的比丘穿针缝衣,可见僧团的自力自主的生活;从佛陀为有病的比丘沐浴和煎药,可见僧团的刻苦自励;为了一餐午斋,佛陀鼓励弟子要走三十里路外去应供;为了一次说法,不惜千里而往。看起来原始佛教的物质生活很苦,其实已发出离心的小乘圣者,他们一点也不罣碍贫乏的生活。不管环境怎样折磨,对修道的生活,反而更能够增进。有与无,远与近,苦与乐,在发出离心修道的圣者心中,都是一样。甚至,他们还觉得“无”比“有”更多,“远”比“近”更好,“苦”比“乐”更值得追求。

  不说原始佛教的圣者,就说我们现在的出家人吧!我昨天到这里来讲演,穿的是这件衣服,我今天还是这件衣服,明天也还是这件衣服,因为我只有这一件衣服,我拿起来就穿,一点也不觉得不好。可是你们各位呢?要来听经前,就想:我今天穿一件红色的,可是红的有好几件,哪里一件红的款式比较好?翻啊!挑啊!选啊!明天还要出来听经,总不能老是穿红色的,换一件绿色的吧,可是……总之非常麻烦!

  我再举一个例子做补充说明:

  有一些年轻人来信佛教,是几位在家小姐,我办幼稚园,我就说你们去当老师吧!在佛教的幼稚园任教,一个月有三千元薪水,但另外有几位出家的,一个月只有一百元单银。非常奇怪的是,三千元一个月薪水的老师,还要跟单银一百元的出家人借用。所以说,多了不一定快乐,少的也不一定不好。

  出世的圣者,发了出离心以后,世间上的一切,五欲六尘,在他看来好像云烟一般,一点也不罣碍在他心上,因此他们就不为欲望所苦恼,不为人情所罣碍,每天生活在淡泊、安详、自在、和合的生活里。

  所以,出世的生活不一定要离开世间,在你们的家庭里面,甚至于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这种思想,第一,先没有经济名利的占有,第二,没有男女爱着的贪求,第三,没有权力高下的执着,第四,没有人我爱恨的分别。你有这种思想,就能获得出世生活的快乐。

 二.从禅宗语录谈禅师超然物外的悟道生活 

  中国佛教的禅宗出了许多伟大的禅师,他们在悟道以后,有的仍然芒鞋破钵的云游天下,有的一笠一杖的行脚十方。有的在丛林里搬柴运水,有的在禅堂里参禅苦修。他们抛弃人间物质的享受,他们远离社会人情的安慰,过着忍辱作务的生活,他们实践了内心平和宁静的悟道者的生活。

  禅师们悟道以后,人虽在世俗,其实心早就超然物外,像大梅法常禅师在马祖道一处得道以后,他以荷叶为衣,以松子为食;像南泉普愿禅师,在大慧祖师处开悟以后,他以牧牛为生,以采樵为业;崇信禅师曾以煎饼求道;隐峰禅师曾以推车度众。悟道后的禅师们,不以职业卑贱为耻,不以工作庸俗为念,我们反而可以从他们那些职业和工作中,见出他们洒脱恬淡的生活。

  六祖惠能禅师曾在五祖弘忍禅师处担任过多时的舂米工作,天衣义怀禅师曾在翠峰处一做水头就是很久,庆诸禅师在游山担任菜头的职务,雪峰禅师在洞山做过数百人的饭头,寒山和拾得二位大士在天台山做过行堂。一般人以为煮菜舂米是低贱的工作,但在悟道的禅师们眼中,却是最庄严的使命, 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其实,我国古代的禅师们,早就实践这种理想的高尚生活了。

  做过帝王的桀纣幽厉,什么人也不愿和他们一样;这些一无所有而从事劳役的禅师们,反而成为大众的楷模。唐朝的道林禅师,又名鸟窠禅师,他有房子不住,跑到秦望山峭绝悬崖上面的一颗长松大树上住,一住二十余年,有一次太守白居易谒见他时说:‘禅师住处非常危险。’

  禅师回答:‘我坐在树上不危险,倒是太守危险尤甚!’

  白居易说:‘下官坐镇河山,何险之有?’

  禅师答:‘薪火相交,纵性不得,得非险乎?’

  鸟窠禅师的故事,在佛教中一直传为美谈。记得民国五十二年,我曾到印度访问,在佛陀入灭的涅槃场边,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一位中国禅师,他名字叫“善修”和尚,他也学习鸟窠禅师居住在树上,但印度政府发现以后,不允许他住,但他已经住了十几年,非要住下去不可,印度政府无法,只得就把那颗千年大树砍断下来。印度政府的意思是因为住在树上不但危险,而且起居用物一无所有,实在也太苦了!可是善修和尚说:“我住在树上非常安全,也很自在,我与佛陀涅槃的地方同在一起,我住在树上,日月星辰与我作伴,这里的树木花草,天天和我共居为邻,怎么说我住在树上一无所有呢?”

  因为禅师们已经“悟道”了,就觉得大千世界、山河大地到处都是很美的;如何与真理相应,就在于你;如何得证“生亦不喜”、“死亦不悲”的超然性,那就是悟道者的认识。

  隋朝时候,有一位智舜禅师,在草丛中打坐。有一位猎人打到一只野鸡,野鸡带伤跑到智舜禅师的地方躲起来。智舜禅师因此要保护这只野鸡,猎人郤非夺鸡回去不可,以做为下酒菜。

  智舜禅师说:“一只野鸡多重,我割一只耳朵给你够不够?”说罢,就将耳朵割下来了。

  在禅师们悟道后的超然生活,所谓“四大本空,五阴非有”,一个耳朵算不了什么。

  有一位道树禅师,建了一座寺院,不巧与道士的“道观”在一起,道士因为放不下他旁边这所佛教寺院,就想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出家人,把他们吓走。确实有不少年轻的沙弥都畏惧离去了,可是道树禅师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到了最后,道士的法术都用完了,可是道树禅师还是不走,道士虽然心头很气,但也没有办法!算了,“道观”也不要了,因此他们全都走了。

  后来有人问道树禅师说:‘道士们的法术那么凶猛,您怎么能胜过他们呢?’

  禅师说:‘我没有什么能胜他们的,只有一个“无”字。他们有法术,“有”是有穷尽,“无”是无穷尽的;他有法术,变完了就“没有”了,“无”则永远无穷尽无限量,我当然能胜他了。’

  禅者悟道的生活,就是过的“无”的生活,因为他们体证到“无”,所以,没有一切人我是非,没有一切荣辱毁誉,像行云,像流水,云水行脚的生活,就是禅者最真实的超然物外的生活了。

 三.从般若经谈菩萨无住而住的行道生活 

  一般修道的行者从入世而出世,他们本来都有一个世间的生活,但由于人格升华,悟入自性,所以都甘愿舍离世俗,过那清净无为的出世生活。但大乘菩萨却不这么逃避世间,相反的他们从出世而入世,他们已安住于出世的思想,但又大兴慈悲入世度众,过那无住的生活。慈航法师说:“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入世生活了。

  菩萨在人间,像维摩大士一样有家庭、有眷属、有田园、有财富,看起来他和世俗生活没有两样,但大士确是超脱世间的大菩萨。因为他“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可以说他是生活在无住而无不住的生活里面。“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无住生活的写照!“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是无住生活的运用!《般若经》中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入世的人间生活,身心安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之内,尘是动摇不安之义。所以,入世的人生都是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出世的菩萨,过的是无住生活,这个无住是“不惟不住有,亦且不住无;不惟不住无,亦且不住无无”,因为无住,所以才能无所不住。天上的太阳,看起来无所安住,其实因为太阳无住,所以太阳的光芒才能普遍照耀。

  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五祖弘忍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真理而开悟的。开悟后的惠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因为菩萨已悟到自性“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所以把心安住于无住之处。无住而住,才是住于实相真理之中,才能过着菩萨平等解脱的生活。

  菩萨无住的生活境界,是人生最美的生活,好比我们出家人,大家都知道出家无家,我们虽然出家无家,但是可以每一个寺院为家,所谓“出家无家处处家”。因为无家,反而有更多的家;因为无住,反而无所不住。菩萨在无住生活中行道,如<普门品>中称观音菩萨是“游诸世间”,行道度众生,好象是游诸世间,这是多么的逍遥,多么的自在!

  因为无住,不住于生死,也不住于涅槃,生死涅槃都不住,则世间忧悲苦恼、恐怖颠倒,在菩萨无住的生活中,就完全不相干了。

  什么是无住的生活?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位优婆先那比丘尼,在山洞中修行,不小心被毒蛇咬了,眼看着即将死去,但她仍很镇静的叫人把舍利弗请来嘱咐后事。舍利弗来了以后,说道:

 ‘优婆先那!你气色这么好,怎么说被毒蛇咬了呢?’

 ‘尊者!’优婆先那回答道:‘我最近在修“观空”行,把自己安于无住生活之中,毒蛇可以咬我身体,怎能咬我无住生活的修行呢?我的气色未变,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优婆先那说着就安详含笑的进入涅槃了,这种无忧无惧的人生,这种无贪无瞋的生活,不是菩萨无住行道的榜样吗?

  有的人,一点点名利放不下,他就生活在名利里,名利去了,他就无法安住了;有的人,一点点感情放不下,他就生活在感情里,感情变了,他就无法承受了。有住的人生是非常苦恼的,人若能在无住的生活中行道,有也好,无也好;荣也好,辱也好,那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在佛陀的弟子中,须菩提最深刻懂得无住生活的妙理。有一次佛陀在只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须菩提了解佛陀的心意,他就在大众中站起来,向佛陀顶礼问道:‘佛陀!我们弟子都知道佛陀最善于爱护我们的,但是对于发菩提心修学菩萨道的弟子们,他们如何才能安住?对那些纷扰的妄念,如何才能降伏?恳求佛陀为我们解答!’

  佛陀回答道:‘如何安住于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的时候,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的时候,要行无我度生。就照这样的安住,就照这样的降心。’

  安住于般若空性中的菩萨,他们行道的生活,像文殊菩萨就能和离执的维摩大士畅论不二法门;像观音菩萨就能三十三现身,随缘应化了。在世间,而不执着世间,拥有一切,而又能喜舍一切,那就是菩萨无住的行道生活了。

 四.从诸经律典中谈佛陀解脱果位的证道生活 

  我一再说明佛教所讲的出世,不是离开世间的出世。佛陀降诞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说法在人间,证道在人间。人间的证道者,他有不同于凡人的出世生活。一个证道者的感情生活,他对于外来的烦恼和迫害,对于友谊,对于恩义,对于徒众,对于仇恨、危险、毁谤、生死的种种一切,是怎样的看法?是怎样的处理?我向大家举例说明,说明佛陀对于好的一面是如何生活?对于坏的一面又如何应付?

  佛陀虽然出家成道了,但是他一样的热爱他的祖国,出家不是出国,出家还是要爱国。

  有一次,琉璃王带领大军去攻伐佛陀的祖国迦毘罗卫城。以迦毘罗卫城的兵力,没有办法抵抗琉璃王的大军,平常并不干涉政治的佛陀,在这个时候,他也只得挺身而出。当琉璃王大军经过的时候,佛陀就坐在大路中央。琉璃王看到佛陀坐在路中,就想起在印度有一种风俗,两军列队交战,凡看到出家的沙门,今天就不打仗了,何况对方是佛陀坐在马路中间?第二天,军队要通过时,佛陀还是坐在那里;第三天,佛陀还是坐在那里。琉璃王没有办法,只得亲自上前去说:‘佛陀!为什么您老是坐在路中?太阳那么炎热,路边有树荫,请您坐到路边树下去好吗?’

  佛陀回答道:‘亲属之荫,胜余荫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国家民族好像树荫一样,你现在要攻打我的国家,国家都要灭亡了,我还要在树下乘凉做什么呢?

  这句话,使那个凶恶的琉璃王听了非常感动,因此就退兵了。从佛陀这件事情看来,你能说佛教徒不要国家,没有感情吗?

  佛陀在还没有出家之前,他有一位爱妻叫耶输陀罗,后来离开她而去出家学道。多年的苦行与参访,成道以后,在南印度又教化了几年,才回到他的祖国。十几年没有见到丈夫的耶输陀罗,在内宫里真是百感交集,时而气忿,时而又觉得相逢的骄傲。可是见面的对方是佛陀,怎样见面才好呢?他想佛陀和她相逢时一定会对她讲些亲蜜的话,她又想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佛陀是成就正觉的圣者,这十多年来,耶输陀罗一直是以眼泪打发着日子,像梦似的,像云烟似的,她的情绪是千变万化的交织在心中。

  一个是成了道的佛陀,一个是多情的妃子,佛陀怎样来跟耶输陀罗讲话呢?

  当佛陀见过父王大众以后,年幼的罗睺罗出来告诉爸爸说妈妈在等他,佛陀和耶输陀罗见面了,正当佛陀要向她说话的时候,耶输陀罗情不自禁的跪下去,佛陀对跪在地上的耶输陀罗说道:

  ‘你辛苦了!虽然我对你是抱歉的,但我对得起一切众生及我自己,请你为我欢喜。感谢你,我现在已达到历劫以来的本愿。’

  证悟圣果的人,他不是没有感情,他是净化超脱了的纯洁感情。从佛陀对耶输陀罗的说话之中,可见大圣佛陀不是不通人情。实在说,只是把那私爱净化以后,转而以一切众生为耶输陀罗、为罗睽罗,那就是佛陀的慈悲了。佛陀的父王净饭大王崩逝以后,诸王子在出殡的前夕,商议为父王担棺,佛陀即刻说也要参加一份,当佛陀为父王担棺的时候,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你能说佛陀不孝顺吗?你能说佛陀不重恩义吗?证了圣果的佛陀,他对人间虽然没有什么要求,但施予众生的慈悲,却丝毫不悭吝啊!

  有一次,有一位弟子病了,佛陀亲自扶着生病的比丘起身,帮他倒茶,替他洗去身上的污秽,并替他把衣服洗好晒干,整理病房,令他身心清净。更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老眼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自己歎息:“谁来为我穿针?”佛陀听到了说:‘我来帮你穿针引线。’佛陀的感情是大忠、大孝、大慈、大悲。这许多事情,对于一般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但在证果的佛陀身上表现出来,那就不一样了,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佛陀对于烦恼迫害的时候,他又怎么应付?有一次他托钵到岳父善觉王的国家里,善觉王亲自出来阻止他说:

  ‘你不要国家,不要妻子,你要修行,现在你还好意思到我的国家来乞食?你不事生产,自己不去耕种,就这样托钵坐享其成吗?’

  佛陀听后,一点也不生气,非常平静的道:

  ‘大王!请不要这样想,我是用忍辱的犁、精进的锄,为众生耕种福田,我要播散智能的种子,为众生开满幸福的花园,让他们享受到累累的菩提果实。’

  当初七王子出家之一的提婆达多,因贪求神通,想显异惑众,企图征服佛陀夺取弟子,想领导僧团。有一天,他要求佛陀教他神通,佛陀拒绝他的要求,因此,潜在的恶念逐渐萌芽,他招集了很多的恶汉要行刺佛陀,僧团里的弟子很紧张,大家也准备木棍铁棒准备战斗,佛陀见到以后微笑告诉他们道:

  ‘佛陀的生命,不是用人力可以防护的,这是异教徒的作风!佛陀不是常常对你们这样说吗?如果遇到争斗的时候,必须要有真正的准备,那就是智能和忍辱,才不畏惧对方。你们用棍棒刀杖,不是究竟的办法,不是最好的准备。佛陀早就准备好,你们安心,佛陀的应身没有到要离开世间的时候。即使将来终要涅槃,佛陀的法身,仍然会永远的活在世间上。你们去修道,守护自己的心要紧!’

  优楼频罗迦叶本来是想陷害佛陀的,但最后却成了佛陀常随众的弟子。鸯掘摩罗是一个凶神恶煞,但在佛陀慈悲的感化下,终于放下刀剑,皈依了佛陀。释迦族和拘利族为了暑旱没有下雨,两族因争水而要发动战争,佛陀从很远的地方赶去调解劝导,使他们和解。毗舍离瘟疫流行,佛陀也赶往前去为他们化除灾难。战遮女的恶计中伤,以女色和佛陀纠缠不清,但最后奸谋拆穿,使佛陀更受人尊敬!迦留陀夷的被害,目犍连被裸形外道打死,使佛陀伤心,但佛陀却以此为教育弟子们的材料,要大家好好守道,不要太热衷于世间,甚至神通也不是究竟之法。佛陀对三法印的真理宣言,佛陀对四圣谛的建立法幢,像歧途上的指南,使众生更能明白人生的未来,追求真正的目标。

  证了果位的佛陀,在世间上,一样有许多荣辱毁誉,不过,出世的圣者的生活,对这许多事情,只是看得很平常,因为佛陀已安住在超然、解脱、净化的生活之中。

  我没有更的时间把佛教出世的生活说得更详细,我只是简单的说明,在佛教出世的生活中,举以上四点告诉各位,希望各位有志于求道者,不一定要人人出家,在现世生活里面有出世的思想,就能享受那出世的安乐。

  最后,我以三句话作为结论:

  第一、在家容易,出家难!

  第二、出家容易,出世难!

  第三、出世容易,入世难!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