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从放羊的故事感悟人生价值所在

发布时间:2019-11-05 10:07:27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从放羊的故事感悟人生价值所在 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记者去农村采访,看到一个放羊的小孩,就上前攀谈起来。
“你的理想是什么?”
小孩回答:“放羊!”
“羊儿喂大了干什么?”
“卖钱!”
“有了卖羊儿的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了老婆干什么?”
  “生小孩!”
  “生下小孩来干什么?”
  “放羊!”
这是从一个批判者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故事的,意思是说落后地区不重视教育,孩子志向不够远大,只知道世世代代放羊,境界不高。但反观人生现实中的你我是不是也在放羊呢? 任何人的出生不是自己所能选择的,是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童年时期,无忧无虑,是大人们的开心果;学生时代,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进入社会后有份稳定的工作,于是乎大家都努力地学习着。小的时候期望自己快点长大,早点脱离父母的羁绊,早点融入这个社会,就没有学习的压力与烦恼了。踏入社会后,开始学着融入这个社会,积极地进行人际交往,学习为人处世,处理复杂的感情。进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逐步地适应社会的现实。在生命的历程里,我们不断地学习和追求:知识、技能、***、名声、地位、权力、眷属、威势和金钱,直至生命的终结。 在这期间,我们会经历很多酸甜苦辣,经历许多艰难险阻。也曾彷徨、亦曾迷茫,或意气风发、或苟延残喘。但是大家还是努力地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与生存吗? 或许大家会说:我活着是为了家人,孝顺父母,抚养孩子。不是为自己而活。
或许大家会说:人的追求无限,活着就是为了不断地追求,体验各种人生味道。
或许大家会说:活着是为了享受,觉得人活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嘛,为了以后能好好地享受生活,所以要努力拼搏。
或许大家会说:活着是为了一个目标,或是更多更高更远的目标,他们活得或许累,或许精彩,等到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会有成就感,也会觉得这辈子活着很有意义,因为他们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就算没有达到目标,他们也经历了百态人生,对于他们来说,不管怎么样的活着,都是一种人生的收获。
或许大家会说:活得安逸就好,并不是说没有追求,没有目标,而是知足,简简单单的生活就很好了。 放羊的孩子受生活环境所限制,知识有限。人生所求,按照家族世世代代生活的习惯--去放羊。那反观我们的生活自身又有什么两样呢?或许你的人生母慈子孝、或许你的人生回味无穷、或许你的人生精彩纷呈、或许你的人生知足常乐。但无论如何,依然逃脱不掉古往今来所形成的习惯去生活:上学、找工作、成家、生儿育女、升官发财、享受欲乐,乃至一命呜呼。放羊的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是沿着前人约定俗成的习惯一代又一代的重覆着相同的生活方式,古往今来与放羊并无差别。 西方哲学家曾经对人生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人生有如过一座桥,这座桥的桥头、桥尾、桥下都充满着云雾,人从一团云雾走向另一团云雾。生命的追求多姿多彩,林林总总。以生而起、以死而终。世世代代、绵绵相续无绝期。我们是否能看清这个世界?我们应当如何而活?那生命的价值又在于何处呢? 古今中外,社会各界都在对生命的真正意义进行探索,小学课本上有一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井里面的青蛙,认为世界就只有水井那么大,海龟过来告诉它说,大海比水井要浩翰宽广得多,而大海更是比水井广阔无垠!青蛙难以相信。它从小就生活在水井里,怎么可能相信有比井口更大的大海呢?同样,如果我们从小就沿着前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生活,那我们也很难相信,除此之外,生命还有其他更广阔快乐自在的价值。我们就成了井底之蛙,狭隘的人生观,就是这一口有限的水井。
伟大儒学家孔圣人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一生探索人生价值的写照。 孔圣人十五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跟我们今天理解“学”是不同的。现在我们认为“学”就是学习知识技能,学谋生的手段。而孔圣人的“学”是追寻人生的奥妙所在,探索人生真正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学”习,至“三十而立”,“立”为人生的基石。是指控制自我欲望、建立人生规范。“立”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不论层次高低、富贵几何。我们大多数人不但三十岁没有“立”,四十、五十乃至老死好多人还没有找到人生的立足点。故我们常常看到:曾经高高在上的高官因失足而身陷牢笼、求财的人买股票因暴跌而自杀、被大众所羡慕的那些富翁因吸毒而倾家荡产、粉丝所追捧的明星因非正常情感而跳楼。惋惜之余让大家很难理解。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立”。不知道在“名、利”之外,生命的价值。所以当他们的人生追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迷失自我,或倍感空虚无聊,他们没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所以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孔圣人“三十而立”后再用十年的时间,到了四十岁,便具有了很高的人生智慧,即“四十而不惑”,不再茫然。在他五十岁的时候学《易》而“知天命”,“易”即是变化之意,也就是说明白了因果缘起的道理。明白了生命中的定数和变数,世事变迁的规律。“知天命”就是认识到善恶果报如影随形,“知因果、结善缘”断恶修善。故孔圣人五十岁读《易》而“始无大过”。孔圣人六十“耳顺”。&ldq

\

uo;耳顺”就是内心凝定,左耳进右耳出,不为外境所转的境界。孔圣人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心里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不受外界约束。但又不会越过规矩,现在来讲就是不违国法、不违背道德理念。一切自由自在,又一切中规中矩。他内心已经纯善无恶,在佛法里讲这是把戒律清规与智慧圆融一起,佛经术语称之为“道共戒”。这是孔圣人毕生学习、探索和实现传统儒家人生价值的历程。太山 龙泉寺 释恒峰: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生根、成长、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并融入到璀璨的中华文明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字在梵语里就是“觉悟者”的意思。“佛”又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呢? 清净:净化心灵,所有的一切行为,皆由心而发,行为的善恶、言语的善恶、皆源于心灵中的善念或恶念。恶念来源于内心的贪、嗔、痴。来源于对我们对感官享受的执着。有生理方面的口腹之欲和男女之淫欲,也有精神层面的名声地位。这种执着就是贪嗔痴的表现。有了贪嗔痴恶念,就会产生恶性争夺和占有的行为,便不可避免地对他人对外界造成伤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恶报来临时又痛苦万分,心生恐怖、不知所措。
好比我们身体皮肤有了创伤,结疤后会痒,我们忍不住要抓痒。抓痒的时候似乎是很舒服很享受,抓过之后伤口破裂带来疼痛,等伤口再次结疤之后,痒又发作了,又要抓,就这样周而复始。我们感官享受的执着,就是跟抓痒一样,经书称之为“执苦为乐”。我们内心的贪嗔痴,就是心灵创伤之根源。释迦牟尼佛要求弟子持戒守规矩,控制自我行为。持戒做好了,心灵的创伤痒病就得到了控制,再去修学禅定和智慧把这个“贪嗔痴”“心灵创伤”彻底治好。 平等:众生平等、皆有佛性。一切会伤害其他人和一切生灵的事情,不能去做。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物,就不能强加到别人头上。
我们爱惜自己的性命,不愿被人所杀,那么我们也就不可以伤害其他

\

人、和其它生灵的性命。我们不愿意被偷盗、同样我们就不应该盗窃、侵占他人的钱财。我们不愿意被人欺骗,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就不应该去欺骗别人。我们不愿意被人恶口骂辱,我们也就不应该恶口骂辱他人。总之,我们不可以用行为、言语和思想去伤害其他人及一切生灵。 慈悲:大爱无私。我们人是群体动物,离开其他人,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单独生存的,每个人都离不开群体生活,我们都有碰到艰难和困苦的时候,就希望周围有人的帮助。释迦牟尼佛教诲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论是否有缘无缘,都应伸出友爱之手施以帮助痛苦众生。 清净、平等、慈悲,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教诲。依教而行,那么我们也会获得“耳顺”,内心凝定,不为外境所转的境界,进而升起智慧,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一切自由自在快乐的圆满境地。这就是人生价值所在。  太山 龙泉寺 释恒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