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佛学院招聘教师 中国佛教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发布时间:2019-11-08 10:11:06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导语:中国大陆恢复落实宗教政策后,各地开始兴办佛学院,但几十年来,成才者却寥寥无几。虽然近年来中国:2011年5月21日上午,备受瞩目的深圳弘法寺佛学院公开招聘教师工作正式进入面试环节,中国佛教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先河之举在弘法寺法堂悄然进行。虽然当日的面试现场不像寺院中其他佛事活动那样规模宏大,但这个很像大学论文答辩的面试现场却开创了中国佛教教育的先河,这是中国僧伽教育史上第一次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此次招聘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僧俗两界的150余位应聘者报名,经专家遴选和筛选,33位应聘者参加了今天的面试。

应聘法师做主题演讲

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宏度法师,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教授,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博士生导师姚卫群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杂志常务副主编黄夏年教授,北京大学宗教学系王颂副教授等10位佛教专家学者组成的庞大评委团使此次公开面试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含金量,无形中也增加了应聘者的难度和紧张情绪。参加面试的每位应聘者有8分钟的主题演讲,之后就是7分钟的评委提问。在面对“谁在流转生死?”“用一句话定义无明。”“俱舍论中的俱舍是什么意思?”“极乐世界是否性空?”“如果中国的佛学院要开10门课,这10门课让你决定,你会选哪些?”等诸多提问时,应聘者或侃侃而谈,或缄默不语,或直言“不清楚”。评委的相关提问涉及佛教史、佛教名相、佛教哲学、佛教心理学、佛教经典等方方面面。评委提问、应聘者回答及评委解答等环节都令旁观者大呼过瘾。

招聘面试的评委

回顾中国佛教历史,我们会发现,以往的中国佛教教育,主要由寺院承担,许多寺院办佛学院,招聘老师多数由本寺的僧人承担,或由寺院在外请聘。此次弘法寺在社会上公开召聘学院教师,不仅是中国佛教教育史上的第一次,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代表了未来佛教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正在进入公民社会。而公民社会的特点是透明与公正。弘法寺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佛学院招聘工作中率先举起了透明与公正的旗帜,向整个社会公开条件,接受全国各地僧俗两界人士的报名,使这次工作不仅变成了一次寺庙行为,而且也在整个中国佛教中起到了先进的作用。

招聘面试现场

近百年来中国佛教最缺少的是人才,所以百余年来中国佛教界一直在办教育,民国期间曾经办了七十多所佛学院,现在全国有四十多所佛学院。深圳弘法寺虽然办佛学院较晚,但起点较高,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弘法寺积极与世界发展潮流接轨,同时又根据佛教的特点,办教育,培养人才。深圳弘法寺佛教院的创办对中国佛教来说意义重大,必将对整个佛教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弘法寺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局批准,由深圳弘法寺和北京大学共建的一所直属于中国佛教协会的全国性高等佛学院。院长为佛门泰斗、临济宗第四十四代传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常务副院长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

据悉,2010年10月22日,深圳弘法寺与北京大学签署了共建协议书,弘法寺佛学院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等软件部分主要由北大来负责。印顺法师表示将把深圳弘法寺佛学院缔造成一个全国性高等佛学院和深圳社会人文坐标,从而使佛教的智慧润泽每个众生,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黄夏年:对新世纪的佛教发展靠佛教人才

中国古代佛教丛林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师徒关系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徒弟跟着师父学,师父有多大的本事,徒弟就能学到多少东西,如果师父教不了,徒弟还可以再拜其它师父,所以一位高僧往往要拜很多的师父,最后才成为一名大家。

玄奘法师就是这样一个成长的过程,当他在国内已经不能满足于师父的教授程度时,就到国外,向外国的师父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培养的人才视野较窄,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以通一经者居多。像宫共法师这种具有全材和通材的一代大德,每个朝代也只能出现几个而已。现代式的佛学院教育,因受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重在学堂授课,以传授知识为主,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明显较优于丛林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僧,但在修行方面,则又不如丛林教育出来的僧人严格,而佛教的特点又在于强调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要有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有很好地修行,学修关系成为当代佛学院教育的一个不好理顺与不好解决的两难问题。

有人指出,佛教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世俗教育,因为佛教教育是教人怎样做人,予人精神 解脱。而世俗教育是教人知识,让人怎样谋生。现代的佛学院教育由于受到了世俗教育模式 的影响,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学增僧因此在知识上有了长进,但在修行上却退化了。

\

学修关系最终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亦即牵涉到办学的宗旨和办学的方向。赵朴初老人生前在世时,倡导佛学院的“学僧生活管理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就是试图将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两者结合起来,学僧在日常生活中过丛林的生活,在学习中接受学院式的教育。一些佛教院校按照赵朴老的说法,进一步提出了“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或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的模式。

在我国的佛学院,学修一体化是很多佛学院的办学宗旨,各佛学院的课程设置里无疑都包含了学与修这两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佛学院灵岩山佛学分院提出了"教遵天台,行归净土",天台是"教",即教义思想,净土是"行",即修持踐行,办学的目标非常明确。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强调"解行并进","解" 是理解,是学,"行"是行持,是修,学修一体就是理论与实践的总和。"学"是现在通常说的理论,"修"是现在通常说的实践,学修关系就是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佛教是一个强调智慧的宗教,其最终目的是予人以精神解脱,宗教的特点是有信仰,"学"是要人怎样去从理论上了解人生的真谛,怎样掌握人生和社会的知识,这些知识既包括一般世间的常识性知识,也包括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教义理论学说,说到底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以此,培养教徒的宗教理性信仰,建立正信。佛教也是一个重视修持的宗教,最终要给教徒提供一个身心俱安的人生解脱体会或境界,“修“就是要人去亲自实践解脱的方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即做人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它可以起到培养教徒的宗教感情,亲近佛教,加强教徒的宗教感情信仰,不走邪路。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我们召开关于佛教教育的讨论会,这说明佛教并对未来佛教人才的培养是何等的关心与重视,对新世纪的佛教的发展是怎样的关切,我们祈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对佛教界重视学习知识,努力修持的风气有一个较大改观。同时也对研究佛教的学者有一个更大的促动!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