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宗教都讲信仰,我们佛教虽然不是宗教但也讲信仰,可是二者内容完全不同。
宗教以简单粗暴的手法来对待信仰——只许信,不许疑!它强迫你接受所有教义、教条的前提,再依照这个前提做逻辑推理,使其言之成理,那么你就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些结论。而什么是这个前提?就是这个全能全知的造物主。如果对这个前提有疑,那就没得谈了。
佛教的信仰叫做净信、正信、实信。如果只是一味地叫你信,而不说任何理由,那就把佛教推到一切宗教的泥坑里去了。如果推动“只要信,就会有感应,广大灵感”,这与所有的宗教同样是在散播迷信。这类佛门中迷信的散播者是与佛无缘的。
然而“信”是什么?令其无疑叫做信;真实不虚叫做信。而一般宗教则是把不许你疑叫做无疑,认假(就是自己搞不清的事)为真叫做真实不虚。如此简单而又粗暴地对待信仰,完全藐视真理,这就是迷信。而迷信是增长无明的东西。无明是一种黑暗、愚昧的业力。我们百劫千生无数次地出入刀山油锅,流浪生死苦海,正是被业力推着跑得。
对佛教产生正确信仰有三个步骤:第一,净信,一无所求地去认同真理;第二,正信,以理服人,为他解疑,这样才能令其无疑;第三,实信,解疑后帮助他深刻领悟,才能坚定不移,欢喜无畏地认同真理。这是我们和一切宗教最大的不同点,所以我们在上一章中强调,佛教根本就不是宗教。因为本质上有太大的差异。
有人会问,追求真理就是由所求,那么学佛的人如何能做到净信呢?无所求,有两个意义:一是不向外力求;二是不为己身求。佛教的发愿,是一种坚定立场和明确方向的行为,并且只缘“法身”修,不缘“色身”求。世间法中但有所求,不外是求老天爷保佑生男孩、身体健康、学业顺利、生意兴隆、消灾免难等等,这就是向外力求、为己身求。
学佛的人,不跟外佛作交易,就叫净信。
学佛的人在觉悟的路上,为什么要以无所求作为他的基本态度?因为无所得故。每个众生的智慧是圆满的,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原是具足的,只是颠倒梦想障蔽,不能自见而已。所以《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究竟涅槃的路,以无所得故,而无所求。
学佛就是一条追求真理的路,而“真理”总是被极少数的人所掌握。凡是属于公众所认定的道理,一定没有真理性。例如,哥白尼、伽利略他们认为地球不是方的,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中心。当时冒着杀头的危险,饱受基督教的异端裁判所迫害。可是当这个道理被小学生接受的时候,它的真理性已经没有了。因为太阳不是不动的恒星,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刚出来时,学者们都不懂他在说什么!等到国中生接受了万有引力定律得时候,古典物理学已被爱因斯坦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的时候,物理学界的高手没有人懂,过了二十年慢慢地有人听懂并被公众接受后,不久又被宇宙学家史蒂芬?霍金给干掉一半了。
佛洛伊德最早提出潜意识,当时欧洲医学界认为他是巫师,对他大家中伤排斥。可是在爱潜意识普遍被接受的今天,已有不少人开始觉察,从性的观点来解释人心理活动的一切,是很肤浅而片面的。所以当“真理”变成老生常谈的时候,半点“真理性”亦无!当然刚才所提的“真理”,只是世间法所谓的“真理”,故特加引号,这与佛教等同宇宙的真理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我们想要以眼耳鼻舌身意这有限的、局部的东西去认识无极限的真理是不可能的!但是六道众生共同拥有一样东西,它是无边无畔的,是可以用来认识真理的。它就是——心。当心与真理契合时,就是认识真理的时候。心如何与真理契合?惟有透过行菩萨道这条路,在自觉觉人、自度度他的过程中,灭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此时心即与理相契。如果不行菩萨道的话,这颗心就难免是悻悻然小丈夫、小妇人的心,如此与真理无缘,去佛甚远!
为什么会迷信呢?因为对真理的态度不纯净,对外力有所攀援、企图——有所求。接着就会被这些宗教家、神棍要胁住,然后大施手脚。例如,你希望上帝为你治病,这时你不得不信他,而且被迫地接受所有的教条,那么你已被要挟住,跌入迷信的深渊。
为什么迷信会大量散播在现在的社会中?因为人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很喜欢把自己的命运交托出去。于是迷信大有市场,而正信不易推动。再加上社会科技文明愈发达,人就愈痴迷,面对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愈感到惶恐无力。精神状态愈来愈暴乱,如此,只能累积更大无明的力量。六道众生,百劫千生为奴,奴颜婢膝,动不动就下跪,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外神,或交托给医生、科学家、权威人士,奴性不改,每个人心中深深地打上了奴隶的烙印。例如,有位朋友,在监狱被关了八年,放出来后觉得狱外的生活不习惯,最后决定在警察局门口大卖速赐康,再度被捕入狱!
习惯了桎梏的人,脱下来,浑身不自在。
散播迷信的不只是宗教,科学也逃不了干系。例如,几何学是靠几何定理所推演出来的,而定理又从公理推演出来。那公理是什么?就是公众所公认的道理。这个就是凡夫知见、老生常谈、人云亦云。那么我们还敢相信这是真理吗?
这些搞宗教的,如何推动迷信?他们以恶劣的手法,利用人的恐怖心、企图心、攀缘心、贪心来搞。首先每个宗教都从恐怖这点下刀,大做文章。有的形容地狱是恐怖的,得罪了外神,就得下地狱受惩罚。有的以欲望来勾牵,给你预订一个天堂的位子,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好有个安顿之所。于是大家就开始争功夺果、抢坐莲台。有的还保佑你升官发财、生男生女。
促动宗教迷信最高明、最可恶的手法,就是宗教神秘主义的经验。宗教神秘主义是一个各种迷信细菌滋长的温床、肥沃的土壤。在这里可以藏污纳后,能够把任何一种胡说八道都加上神秘主义的包装,在里面瞎混,只是见不得阳光。这是一种非常隐晦、诡异的手法,也是一种愚昧、无明、黑暗的力量,但是非常具有欺骗性,往往会把许多高等知识分子也带入这神秘主义的泥沼中,爬不出来。
从“嘎然一声、突破无始之无明”,到“听左手的声音,吹气球粉碎片片,眼前一片光明”,以至“圣灵充满”,以至见神见佛,鼻闻檀香、花香等,加在一起总不过是个“乩童经验”而已!乩童被外魔附体照样也是“圣灵充满”,照样也能见神见佛!这完全是同一个性质、同品质的东西,只是加上不同打扮修饰而已!但是不管怎样修饰包装,明眼人看来仍不过是一幅大小乩童四处游走的画面!所以追求宗教神秘主义的经验,绝不是佛门正法。
佛门正法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能说清楚地绝不拐弯抹角,故弄玄虚。当然有一个诸佛境界,是无法以局限性的文字来表达的,那只能凭个人领悟体会。但在到达这个境界之前,没有一个东西是“密”——不许说。尤其对初学佛法的朋友来说,一搞不好就调入了迷信的屎坑,被各种各样的郎中、骗子、术士、神棍牵着鼻子跑。所以佛门正法不赞成追求宗教神秘主义的经验。
是的,佛菩萨也曾大显神通。但是,大神通绝不是轻易一现。要现,也只是为了启发上根之士的大智慧而现;凡小之机还是不见不闻。如果他们有所灵异见闻,也只是和魔鬼打交道。因为佛菩萨绝不会向凡小之机的人贩卖廉价迷信。
释迦牟尼佛进行了一次很大的革命,就是把婆罗门的宗教神秘主义的色彩一扫而空。佛在说一个道理时,尽量以种种方便譬喻来讲解一个抽象的观念,或是用最直接浅显的方式来说。《金刚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刚经》主要是以“无所住心”,通过灭度一切众生,而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怕你不懂,反反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复不厌其详地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个道理。而某些高僧大德们也以《金刚经》和《法宝坛经》为最重要的智慧经典,但是他们所表现的行径,却大大违背了佛门朴实的家风。他们一味地推动宗教神秘主义的经验,另一方面,却为迷信大开方便之门。
佛和惠能大师何曾挤眉毛、弄眼睛、动刀子?何曾动辄棒喝过?加起来就打过一次神会,而且打完了马上为他详尽说理。
纵使迷信之说充斥于世,对真理有兴趣的人还是会提出疑问的。而一般人对疑问报持着什么态度呢?有的人以成见、偏见、带着有色的眼镜来提出疑问,这不是求真理的态度。有的以抬杠的态度来提出疑问,这也不是求真理的态度。例如,有个同学,他听说可以怀疑,于是以抬杠的态度来发问。抬杠不是怀疑;怀疑是严肃诚意地把疑问提出,给解疑者一个机会,全面地、深刻地,为提问者揭示一个答复!这才是正确解疑的路子,抱着瞎抬杠的态度,对真理毫无诚意。
我们是鼓励你怀疑的,不疑不悟。提不出问题的人对真理无兴趣,这类人与佛无缘!我们讲信仰就是要除疑。如何除疑?要用一个求真理的态度,全面地、深刻地搞清楚这个答案是不是真理。在除疑的过程,我们提一个建议,希望你能够做一个“精贼”;做一头“大牛”!
精贼就是背一个大空口袋,选定目标,到豪富之家中将宝物取尽!回家后再精挑细选,仔细鉴定;若不是宝物,尽可丢到垃圾桶去。若鉴定不出来,可找专家鉴定。是真是假,一鉴定就知分晓。笨贼要么袋子没抖空,要么袋子太小,要么就爱在现场的黑暗中挑三拣四。精贼绝不会干这种蠢事!
大牛有四个胃,不工作时拼命吃草,再慢慢反刍、咀嚼、消化、吸收。这样才是除疑的正确态度。
除疑是要站在认同真理的立场。首先是“净信”,没有企图、攀缘,无所求,用这个基本态度来面对真理,解答疑问。疑问消除,建立“正信”后,再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建立“实信”。这才是我们佛门正法的信仰,否则尽是自欺欺人的迷信。(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