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佛教的因果循环律

发布时间:2019-11-12 10:11:07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因果循环律

“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一切法是空的,空是一切法的所依。从现象上说,一切法的现象是桃红柳绿,生机盎然(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佛从“空”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废一法;从“有”来看待一切事物,又不立一法。就一切法的缘起方面说,可以归纳成因果循环律。

\

因果一说,我国最早见于《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次《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善恶因果转化思想。我国的儒道二家都是一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因果。西方的一神教,亦谈因果。主张有一独立个灵,由今生到后世,或落地狱,或升天堂。这是二世因果论者,只讲今世和来世的因果。

\

佛教是三世因果论者,主张一切众生的生命,是无限延续的,宛如大河流水,滔滔不尽,激起层层浪花。众生的生与死,不过是生命之流中浪花的泛起与消散而已。它既不同于一世论者的“一死了之”,又不同于二世论者的“上帝造人”说。生命之流的水,是身口意三业的业水,有什么业即感什么果,如影之随形。在感果时又继续造业,导致未来新的果报,如此循环,无有穷尽。

依生命之河的流向和无限延续的特点,将佛教的三世因果论,名之曰因果循环律。这一定律,是佛教的人生观。它能使人们充满希望,鼓足勇气,看清前途,努力创造自己和人类美好的未来。同时,也告诉人们:前生的思想言行,是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即能得到好的果报。在今生受果时,如不再努力向善,死后便会被恶业所牵引,陷入黑暗悲惨的境地。这个定律最大的特点是把人们的思想从神权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教育人们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两大定律的辩证关系

因果循环律与性空无我律,是寓于同一性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我人的思想和言行,必须以性空无我律为指导,来处理在因果循环中所产生的一切问题。同样,要用因果循环律的一切事相,来证明性空无我律的道理。进而体验到,性空无我律,是因果循环律的基础。如果性实有我,一切事物则应是凝固不变的,即不可能有因果递邅的演变。因果循环律,是性空无我律的作用,假若没有因果循环,则性空无我就成了断灭和顽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