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拯救受苦的动物、解决生态危机的同时,使每一个实践个体变得更高贵、更慈悲,其实最终拯救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中可能都是六亲眷属,今世身形、智慧、能力等虽不相同,但在贪生怕死、追求幸福安宁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是平等的。佛教第一戒律就是戒杀,要求佛教徒善待一切生命,培养慈悲为怀、报众生恩以及普度众生的情怀。素食就是实践不杀生戒,以食用植物为主,不吃动物肉的饮食方式。《大乘入楞伽经》卷六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楞伽经》云:“大慧,我未开许任何人食众生肉,过去如是,现在如是,将来亦如是。大慧,出家众不得食肉。”又《大般涅盘经》亦云:“善男子,自此之后,我不开许声闻乘行者食肉。”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一)佛教素食观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价值
1、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动物有灵性和善良的感知,要得到保护;众生在六道轮回,眼前所见的众生有可能是人死后转生而来,动物是我们的亲友,是有关系的,何忍将它宰杀烹煮?《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谓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今天,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受到破坏,动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人类吃掉了。因此,素食对保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
2、对资源保护的价值
佛教认为,大自然的一花一草都是生命的个体,都应得到尊重,基于对生命的尊重所以要素食。伤害无辜生命,随意砍伐山林,浪费资源,都是一种对生命不够尊重的表现。因此,人们要选择简朴的生活,少消耗、不浪费,而素食是消耗非常少的生活方式,对土地、水等资源保护和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极重要的价值。过量肉食导致资源的浪费,生产肉食的牲畜饲养与森林争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
(二)佛教素食观对减少环境污染的价值
过量肉食导致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场出现,必然产生大量粪便污染环境。在畜牧业中,适量的牛羊与草场之间会构成一种共生关系,这时粪便不是污染,是肥料。而大型养殖场从效益考虑,必然力图在有限的空间聚集最多数量的养殖动物,这时,高密度排放的粪便就成为巨大的污染源,导致地下水、河流、近海以及空气的污染。“2006年,我国牲畜粪便排放量达到26亿吨”动物身体中排泄出大量硝酸盐、农药、生长素、抗生素等化学毒素,渗透到土壤或流入河川、湖泊,渗入地下水,污染水源体。”而奶牛养殖还会产生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污染物———牛是反刍动物,在反刍过程中,会排放出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倍。畜牧业造成了全球64%的氨排放。畜牧业还带来了其它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土,如地沙漠化、能源滥用、空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可见,将土地、水、能源和人力用来生产肉类,不是有效使用地球资源的方式,素食能减少畜牧业规模,减少畜牧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三)佛教素食观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价值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冰川融化水源短缺、海平面上升、旱灾水灾频繁,发展趋势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人为因素。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全球气候变化就是人类的“共业”,是人类欲望膨胀产生的,要消除“共业”需要更多的人实践慈悲之道,实践素食,这是有效的解决之道。魏德东分析佛教业报论:“有业就有报。‘业’有‘共业’与‘不共业’之别,报分‘共报’与‘别报’。‘共业’是众生共同造作的业力;它影响大众,招致大家共同受的报应,称作‘共报’。‘不共业’指众生个体的个别业因;它只影响自身,感召自己受用的报应,称作‘别报’。‘共报’又称‘依报’,指众生所依止的山河大地承受的果报。人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并且影响环境;人不仅要关心自己行为对个人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大众环境的作用。佛教的共报、依报概念,突出表现了它对生态环境的关怀。”
(四)佛教观素食对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价值
佛教不仅从戒律的角度阐述吃肉的弊端,并为避免乃至消除因食肉导致的今生及来世之恶报而坚决戒杀断肉,重视以佛子的悲心,大慈的积极态度,投身到关爱有情、救护众生的行动中。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中所言:“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大佛顶首楞严经》中:“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佛教认为不杀生、从慈悲出发才能修行成佛,素食有利于佛子的灵性成长。这为人们提供了解决生态恶化根源的方法,只要人们实践素食,人们的灵性就会成长,从而过得幸福,每一个实践素食的人都能得到快乐的回报,这样欲望过度也就得到修正,人类破坏生态的根源也就解除了。当代西方动物保护和素食思想从动物、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与人一样平等的权利出发,突出动物及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的存在价值和权利,提出素食有利于保护动物和生态系统,有其特色与针对性。但佛教素食观认识到每一个个体实践素食给他的回报,为人们实践素食保护生态提供了更好的动力 ,是从根源上着手, 无疑是更为深 刻的。从佛教素食观来理解,素食不仅可以拯救受苦的动物、解决环境危机及气候变暖,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个实践个体变得更高贵、更慈悲,从灵性上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使人类社会更和谐,使人和自然更和谐。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