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佛教道德面面观

发布时间:2019-11-13 10:11:56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佛教是一种宗教,一种探索人生意义到达深处与极处的宗教,一种完善行为与思想到达究竟圆满的宗教,一种完成人格、净化人性到达正觉解脱的宗教,一种有自己特定含义与意蕴的道德的宗教。佛教道德不同于一般道德,它是建立在因缘因果的基础上,虽然表现了一般道德合法合理的思想与内容,但更重要的是以思想的创觉性与内容的圆融性超越了一般道德,从而达到自我解脱与正觉涅槃的目的。

一、道德的思想层次

就一般世间道德来说,其思想是一维的,仅仅表现了人与人相互交往的行为尺度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伦理准则的关系的总和。就一般宗教道德来说,其思想是二维的,除了表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外,更多的是表现人与神、人与造物主以及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的关系。而就佛教道德来说,其思想则是多维的,由浅到深,由理论到实践,表现出了独特的丰富性与多层次性。

1、由神到人

一般神教的道德是神本的,认为人类道德的根源是神灵,道德只是人怎样服侍神,怎样顺从神的意思去对待人。如果离开了神,道德就无从说起。这样,不仅神灵的意旨看作是道德的,就是迷妄的宗教行为与宗教礼仪也认为是道德的。与此恰恰相反,佛教道德是人本的,认为人类前途的苦乐,决定于自己的善恶行为,决不会因为天神或者祭师的祈祷而有所改变。而且,佛教把道德涵盖的对象扩大到所有的种族与阶级。历史上,无论是传统的婆罗门教、印度教,还是后起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种族优先和阶级至上的思想,认为升天与永生只是一部分人的自由与权利。佛教则认为人类原本是相互平等的,种族与阶级的产生不过是职业分化、社会分工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结果。所以,不论何种族,不论何阶级,都可以出家学道,都可以获得理想的自在与安乐。

更进一步,佛教认为男女虽然有生理的区别、形体的差异,但从信仰、智慧、修道解脱等方面来说,却是男女平等,没有差别的。本来,重男轻女,抑女扬男,一直是一般道德的主要思想内容,即使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思想仍然大有市场。但佛教却横空出世,极力澄清这种对正法的歪曲与误解,大力弘扬男女平等的精神与思想。

2、从人类到一切有情

佛教不但认为人类平等,而且认为众生平等,一切有情平等。有精神有作用的一切有情,佛教把它分为五类:天、人、畜生、饿鬼、地狱。这五类有情,虽然有着苦乐的差别、寿命的差别、福报的差别,但都具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这五类有情,是相互平等的,都处于佛教道德的范畴之内。

\

但是,佛教虽普度一切有情却以人类为本,因为人间有其它四趣所没有的殊胜之处。首先,人间苦乐参半,环境特殊,有利于人类在趋利避害、知苦求乐的本性的作用下走上修学之道。其次,人类有惭愧心、智慧心、坚忍心,有利于走上修学之道后为达到目的百折不挠地走下去。

3、从无明到正等正觉

一般来说,道德的目的是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自己与他人和平安乐的共处共存。然而,这种道德目的只是佛教道德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佛教道德继续深化,继续广化,既要求依真理发起道德,又要求依道德去证悟真理,从而达到真理与道德的统一。

有情由于“无明所缚,爱结所系”,不知世间诸法本性空寂的道理,拘泥于狭隘的我见与我欲当中,从而在痛苦的生死迷流里轮转不停。佛教道德的崇高之处,就在于提供了依于正法而最终契入正法的中道行,依着中道行去躬耕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就能把困苦的生活转化为自在的生活

二、道德的心理要素

\

佛法以有情为中心,而有情是身心平等和合相应的存在者,其心理要素与行为要素既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又相互抑制、相互影响。佛教道德从善心所生发出来,然后表现为合理的、有益于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同时又依合理的善行而净化内心,使内心趋向完善。具体地说,佛教道德心理要素表现为道德的根源、道德的意向、道德的努力、道德的纯洁四个方面。

1、道德的根源

道德的根源是无贪、无嗔、无痴。无贪是指对有情的身心自体以及有情身心赖以依存的环境不起贪爱之心。其深刻之处在于,不仅不贪求现在的自体与境界,就是对未来可能更加美好的自体与境界也不贪求。无嗔是指对生命的痛苦以及造成这些痛苦的原因不起仇恨与敌视的心理。无论是来自身心的苦、社会的苦,还是来自自然的苦,首先是坦然接受,然后想方设法灭除,从痛苦中接解脱出来。无痴是指对宇宙真相与人生实相认识得清清楚楚,没有一丝一毫的无明与痴暗。这样,在正见的指引下,人类就不会有不道德的行为,而是时刻合乎道德的要求,

总之,人类之所以有不道德的行为与心理,就是因为这无始以来的三毒在起作用,如果灭除了三毒,人类就会从不道德的状态回归道德的本来状态。

2、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意向是惭与愧。惭愧是人类不同于禽兽的地方,是人类在相互依存的生活中,自己觉得要“崇重贤善,轻拒暴恶”,自己觉得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人类的这种道德自觉,常常与无惭、无愧纠缠在一起,要使它依据正确的道德判断充分展开,必须借助三方面的助缘。第一,人类要自尊自重,努力纠正自己身心的错误,完成自己的人格。第二,要尊重真理、顺从真理,这样,人类对善恶的抉择以及止恶行善的惭愧心就会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第三,要在一定程度上随顺每个社会与时代的特定的公德与共同意愿,这样,惭愧心才能与世间相应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上面看来,道德是缘于人类的道德本能,而它从引发到增长、完成,必须重人格、重真理、重世间。在这三者中,重真理是主要的,因为只有在真理的指引下才能去掉自我的执着,促进世间的向上。

3、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努力是精进与不放逸。精进是破除前进的障碍,从而勤奋勇猛地去圆满善业。不放逸是克服惰性,摆脱后面的羁绊。应该注意的是,精进是正精进,是中道的精进。精进如果太急躁,容易让人产生疲惫的心理,如果太迟缓,又容易引起懈怠的行为,所以,应该从容地努力前进,既不取相,也不着相。而不放逸,就是要警觉一切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心情与环境,时刻鞭策自己,这样就能不断地增进自己的德行。一句话,如果没有这种心理要素,道德行为的进修就不容易取得明显的进步与成就。

4、道德的纯洁

道德的纯洁是净信。净信不是盲目的信仰,而是内心纯洁到没有丝毫的主观与个人之见。它可以分为信顺、信忍、信求、证信四个阶段。信顺是指对三宝、四谛、业果等全部虚心接受,没有将其拒之门外。信忍就是在信顺的基础上去求取深刻的理解,得到明确的正见,从而对其产生坚定不移的崇敬与认可。信求就是由于信得切,见得真,从而身体力行地追求目标,实现理想。证信就是理论与实际达到完美的统一,亲身证悟了真理,证实了所信不虚。总之,只要这样的净信现前,就能使内心的一切归于道德的清净。

当然,佛教道德的心理因素还有很多,但以上面所说的八种为主。

三、道德的实施原则

佛教道德既是心理的,又是行为的。从心理出发,引发人类的道德本能,使道德通过口头语言、身体动作表现出来,才能成为善的行为,才能在世间实现和乐、清净的人生理想。由于众生根性与习气各不相同,佛弟子有不同的种类与类型,所以道德的实施原则因人而异,在遵循共同的道德原则的基础上,就表现出差异性与多样性。

1、在家众的实施原则

对在家众来说,既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更要过殊胜的修行生活,所以在家众的实施原则就应该从一般的世间行与殊胜的信众行两方面来说。

就一般的世间行来说,包括正常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社会生活、德化的政治生活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为了拥有正常的经济生活,应该四法具足。首先是方便具足,即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从事正当的职业,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生活。其次是守护具足,就是对自己的财物要妥善保存,不要丢失。然后是善知识具足,意思是说要以贤善的人为朋友,不要跟阴险狡诈的恶人来往,因为这也是财物损失的原因之一。最后是正命具足,即日常生活中应该量入为出,既要避免浪费,也要防止悭吝。第二,为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过上合理的社会生活,应该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也就是四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布施就是用自己的财物与知识去提高别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爱语就是用充满爱意的语言跟别人说话、交谈。利行就是做事是必须考虑别人的福利事业。同事就是与别人一起承担任务,同甘共苦。第三,为了政治的安定繁荣,使国家处于德化的状态中,就为官者而言,应该陶冶私德,培养公德,就为民者而言,应该修身养德,以德治心,这样,传说中的轮王政治就会在世间实现。

就殊胜的信众行来说,主要是五法具足与六念具足。五法具足是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闻具足、慧具足。这样,以对佛法的净信为根本,以布施、持戒为立身社会的事行,以闻法、智慧为趋向解脱的指导,最终就能正觉真谛。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是在五法之外对心性怯弱的人而说的,因为信众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化情,以智导行,心中常怀阴影而恼乱不安,所以教他们念三宝的功德,念自己持戒与布施的功德,念自己必会升天而得到安慰,这样,就能巩固他们的信心。

2、出家众的实施原则

舍俗出家,参加僧团,就要依戒律而过僧团的集体生活,一种平等自由的生活。一个僧团要达到融洽健全,必须以和合为基础,以“六和敬”为纲领。六和中,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分别从思想、律制、经济表现了和合的本质,而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悦分别从行为、语言、精神表现了和合的现象,这样,出家众就能在如律如法的生活中担当起续佛慧命的重任。

除此以外,出家众更应该依八正道修行来实现正觉的解脱。从修行的目标来说,只有得正定才能离惑证真,所以前七支是正定的根基与助缘。从修行的先导来说,正见是道德的根本,对于道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出家众应该以正见为首,以正精进、正念为助伴,从身、口、意三方面如实修行,依戒生定,由定发慧,最终完成由凡夫到贤圣的道德的完善过程。

3、菩萨众的实施原则

出家众与在家众,是就声闻弟子来说的,菩萨众虽然不能超出出家与在家的范围,但却发扬了释尊的本来情怀与根本精神。菩萨行的开展,应该依止三心而修六度万行。三心是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一切智智相应作意是菩萨行的志向,就是为了象佛陀一样成就无上大觉,从内心生起悲智相应的意志力。大悲为上首是菩萨行的动机,就是为了救济世间一切苦难众生,生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情感来。无所得为方便是菩萨行的善巧,就是以一切缘起有的理智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三心与六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既要依三心修六度,更要依六度圆满三心。就依三心修六度来说,只有依止三心,菩萨众的六度完行才能以纯正的动机和适当的技巧如理施行。布施的时候,不仅财物不看作自己的,就是身体也否认是私有的。持戒的时候,不是机械的、消极的以不杀、不盗等了事,而是为了普救一切,怀着慈悲心灵活地运用戒律,该杀则杀,该盗则盗,即使自己堕入地狱也无所谓。忍辱的时候,难忍能忍,经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难。精进的时候,不是为了个人的目标,而是为了无限广大的空间与无限众多的有情。禅定的时候,不是从枯坐死守中去定,而是从济世利人的言行作为中去定。智慧的时候,不仅重于胜义智的追求,也重于世俗智的追求。就依六度圆满三心来说,菩萨众修行六度出发于三心,又在进修的过程中归结于三心。换句话说,菩萨众就是通过利他的道德行为的开展与完成,实现净化世间、净化人生的理想与目标,从而在人间即人成佛。

四、结语

今天,社会道德标准的混淆与国民道德素质的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幸运的是,国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针策略。但是,一般社会道德如果没有宗教道德作为依托与扶持,它的实施与开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所有的宗教道德中,佛教道德是最究竟最圆满的,必定会在社会的现代生活中大放异彩。(信息来源:戒幢佛学教育网)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