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发布时间:2019-10-11 10:06:25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证严法师著

  缘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著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上人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著作。

  十年来,上人的著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过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著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

  静思文化谨识

  《上篇》佛陀和他的弟子们

  目犍连救母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在七月间结夏安居打坐时,突然想起生身的母亲;因为母亲在世间时贪、瞋、痴的行为三项具足,对人、处事都有非常不好的举止,他非常担心,不知道母亲往生后,到底会落在何处?目犍连急于想知道他的母亲生在何处,于是进入定中看到一处很恐怖的地方,原来那里就是地狱。

  在地狱中,目犍连尊者看到被行刑的罪人,样样刑具都有,每一个都非常的可怜,真的非常苦啊!再走到饿鬼道的境界中,他看到的饿鬼模样都是:圆又大的肚子、细又长的脖子、干如柴枝般的手脚,每个都在哀嚎、饥饿难耐,那种境界令人惨不忍睹。当他看得十分不忍时,忽然看到日日夜夜思念的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也如同饿鬼道的众生一样,愁容满面、泪水涟涟,饥饿正煎熬着她,目犍连尊者看了内心非常痛苦。目犍连问她的母亲受了哪些苦报?她的母亲说:「我非常饥饿,没有水、没有食物可吃:肚子里好像有火在烧,我急需要水,还有粮食!」目犍连尊者在佛陀的弟子中号称神通第一,他立刻运用神通,变出一钵饭、一壶水,恭恭敬敬地送到母亲面前。他的母亲十分欢喜,尽管双手无力,也急急忙忙伸手来接,她忍着颤抖和痛楚,将食物拿到嘴边,想先喝口水再吃饭;可是,饭与水才一到嘴边,她的口中就吐出一团大火,瞬息间水干了,饭也变成了焦炭。

  目犍连看到了这种境界,非常痛心也觉得万分无奈,尽管他的神通广大,但是母亲的业障如此深重,让他无能为力,因此带着万分的失望从定中醒来。

  当他出定后,赶紧去请教佛陀,在佛陀面前恭恭敬敬、五体投地礼拜说:「佛陀!我心里很痛苦!到底我的母亲曾种下什么业?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救她呢?」他泪涟涟地诉说。

  佛陀说:「众生的业力确实是自作自受啊!你的母亲生时造下了贪、瞋、痴的恶业;她贪图别人的劳力与财力而造业;除了贪业之外,且有憎恨心,不懂得赞叹他人、时时毁谤造业。她心中的瞋火十分旺盛,生前也不懂得尊重三宝、不肯修行,反而毁谤三宝,这样的痴业使她无法得救;自己造的业必须自己承受罪报,业如须弥山,任何人都对它无可奈何啊!」

  目犍连尊者听了佛陀的开示,心里觉得很无奈,但他仍请求佛陀给他力量,教他如何救度自己的母亲。他的一番孝心,令佛陀感动,佛陀说:「要救你的母亲,光凭你的神通是不够的:因为你的母亲业障太重,必须靠许多有修行且已证果的僧众,将清净的福业累积在一起,用心力一起回向来帮助她。」

  目犍连尊者说:「我要去哪里找这么多有清净福业的人呢?」

  佛陀说:「这倒不难!从四月结夏安居到七月期间,许多清净的比丘专心致力于去除烦恼,增长智慧,在这段期间已探讨了真理,透彻了妙法,这些僧众就具有最清净的福德;如果能请这些人同心合力为你的母亲祝福,那么她就可以得救了。」

  目犍连尊者听了,内心非常欢喜,他就向每位僧伽、比丘一一顶礼请求。佛陀又告诉他:「你应该为你的母亲造福,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也就是解夏那一天举行供僧与大家结善缘;以这分清净心加上欢喜心,共同为她祝福,这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唯有这股力量才能转她的业。」

  于是目犍连尊者,在七月十五日那天,准备了很丰盛的素斋,并且在每一位比丘面前准备了一盆清水,并亲自奉上让比丘们净手因为印度人用手抓饭团吃。他用最虔诚的心来供养,这一场供养非常的殊胜庄严。之后,大家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同心为他母亲祝福,因为每个人平时勤于修行,福德具足,这股福慧、欢喜凝聚的加持力量确实非常大。

  目犍连尊者在当天晚上初夜时分,于定中看见一位很庄严的天人从远处飘飘然而来,向他顶礼,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的母亲。她向目犍连尊者答谢说:「蒙受你的力量和孝心以及众多尊者的慈悲愿力;更承受佛陀的慈心加持,我已超越饿鬼的境界,现在要生天道了。」目犍连尊者见到此一境界,非常高兴,出定后赶快去向佛陀礼谢,也向所有的比丘顶礼。

  目犍连尊者孝心殷切,又承受着众人的慈悲、智慧及清净福业的帮助,所以他的母亲得救了,目犍连非常的感恩。因此,故事就这样被流传下来,从此大家认为要为亡者祈福,必须在「结夏安居」结束的七月来供僧,这也是孝心及感恩心的表现。

  鸠摩罗迦叶母子的故事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对母子一同修行,其中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僧团里大家都很高兴地为鸠摩罗迦叶尊者庆祝,因为他在静坐中看到一群白蚁,他很用心观察这群白蚁的生态,结果忽然彻悟了;他发现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生活的形态,也都有尊贵存在的意义。为何佛陀尊重众生的生命?因为「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他深深体会到这种生命奥妙的道理。

  他出定后,即向佛陀报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佛陀很欢喜并赞叹他「教义分析第一」;能将生命融入教义之中,而且又分析得透彻圆融,佛陀很欢喜,大家也都为他祝贺。

  这位鸠摩罗迦叶尊者自孩提时期就在僧团中生活,刚才说过有一段很美的故事,主角就是鸠摩罗迦叶尊者的母亲,她原是王舍城内一位富裕人家的女儿,从小就很聪明,但是一般少女所追求的美饰华服,她却一点儿也不希求,她的心一直处在平静具足智慧的状态中,并且敏感地体会到众生的生灭迁异、变幻无常;虽然是小小年纪,心里却充满对世间事物的矛盾和烦恼,因此她有一个心愿想出家探究真理。

  她向父母亲要求允许她出家,但是父亲不答应,她父亲说:「妳是独生女,家业如此之大,怎么可以出家呢?」不论她再怎么哀求,父母都不允许。这女孩想:在家要孝顺父母,不能太忤逆他们,只好等嫁人后,再找机会向丈夫要求出家了。

  到了适婚年龄时,父母把她嫁给当地一位很有名望的青年,出嫁后过着很幸福的生活。不过,她仍守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她的丈夫也对她很好,在这段婚姻生活中她怀孕了,但她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那时正好城里要举行一个很大的庆典,这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不论是城内或城外到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家都装扮得很漂亮。那天,她的丈夫告诉她:「妳平常都穿素色的衣服,也没有装扮,可是今天是个大日子,妳应该要打扮打扮啊!」

  她却说:「有什么好打扮?人的身体都是污秽不堪的;而且九孔还常流出不净物;生命无法长久,终究有死的一天,死后身体还不是烂了、臭了,装扮身体等于是在便器上洒香水一样,有什么用?」她丈夫听了又爱又气,一不小心脱口就说:「既然这样,那妳何不干脆去修行算了!」她喜出望外地说:「啊,很感谢你,这就是我的愿望!如果你能成全我,那真是功德无量。」

  她的丈夫没想到她会有这种反应,改口一直劝她,可是已没办法改变妻子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她的丈夫万分地不舍,但也只好成全她的愿了。于是派了很多人又带着很多东西,护送她到一个比丘尼团去出家。

  在那里她很快乐,但是当她的肚子一天天的大起来,比丘尼团里有人看了觉得奇怪,问她说:「妳是不是怀孕了?妳看起来像是怀孕了,」她说:「我也不知道。」比丘尼群中有人就带她去见提婆达多,因为那个比丘尼团是属于提婆达多的团体。提婆达多看了之后,非常不高兴地说:「我的团体里,怎么可以容纳这种怀孕出家的人?这会破坏我的名声。」说完,也没让她有辩解的余地,就要将她逐出比丘尼团。她知道自己要追求的并不是提婆达多的教法,所以就站起来向他行礼,表示愿意离开。

  同行的比丘尼对她有一点同情,而怀孕的女子又央求她说:「我希望能转到释迦牟尼佛的比丘尼团中修行,妳能否好心地陪我一程,让我投靠于佛陀座下的比丘尼团?」那位比丘尼真的就陪她走了四十五由旬的路程,去拜见佛陀。

  佛陀得知她来自提婆达多的比丘尼团,也考虑了一下,心想:「如果收留她,外面的人会议论纷纷,说我接收了被提婆达多所摒弃的人;但是众生平等,也应该让她有发愿修行的机会。」佛陀即运用智慧,要将事理分辨清楚,不但要还她清白,也使真相大白。

  因此,邀请国王和给孤独长者,以及当地的护法信徒;在黄昏的时候,佛陀就派优婆离尊者主办这件事,因为优婆离持戒清净第一,佛陀就把这个任务交付给优婆离。

  优婆离尊者就在国王、大臣、居士、长者群中,请长老比丘尼陪着她,然后又请一位当地很有名望的妇女出来,告诉她:「请妳们将这位修行女带到布幔里,问她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出家?要验明怀孕的时间,如果是在夫妇的生活期间怀孕,那就是清白的;如果是出家后才怀孕那就是不清净,妳要好好问清楚。」就这样,由那位贵妇人直接和她交谈,甚至还看看她身孕的大小。了解真相后,贵妇人向大家宣布她是在婚姻生活期间怀孕,她是清白的;至此真相大白,佛陀就允许她在比丘尼团中生活,住在另外一间房子待产。

  足月之后,她生下一个男婴,很可爱。有一天,国王从尼众精舍路旁走过,听到有婴儿的哭声,国王奇怪地问:「为什么在修行的僧尼团里有婴儿的哭声?」

  随从的人报告说:「国王,您应该没忘记几个月前佛陀召集的事,那位比丘尼已经生产了。」国王听了也很高兴,心想:一个出家人,怎能带孩子在僧尼团里?于是领养那小孩,带去宫里付托给另外的王亲抚养,取名为鸠摩罗,也给他一个王子的名位,后来大家都称他为鸠摩罗王子迦叶,到了孩子七岁时,国王又将他送回僧团,让他出家当小沙弥。

  这个小孩很聪明,辩才无碍,非常伶俐。他在僧团中被养大成人,因此他的戒行和修持都很好,是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他看到万物的生态即用心体会、入定,因而开悟。在佛陀的僧团中,这对母子的故事很完整,而鸠摩罗王子迦叶的母亲在比丘尼团中也成为一位大德尼。

  由此可见,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可以包容一切众生,可以分析事理,让大众证明她是清白的,让她出家而无任何污点,这就是佛陀的大悲和大智;反观提婆达多就没有这分智慧;所以大爱、小爱、智慧、愚痴,我们必定要认清楚。

  舍利弗露宿记

  学佛最基本的是要学习互相尊重、彼此和睦,这也是佛陀教育弟子们的重要课题长幼有序。

  佛陀在世时,常在恒河的两岸教化众生,有一回来到王舍城,舍卫国的给孤独长者就到王舍城邀请佛陀,请示佛陀是否在王舍城宣讲完后能转到舍卫城弘法?佛陀很欢喜地接受了。

  当时从王舍城到舍卫城,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从王舍城往北直走,然后由恒河渡船过去,再继续往北走:经过须弥山(即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还要走过蜿蜒险要的山腰,接着再往西走好几天才能到达。他们走到接近舍卫城的途中,已近黄昏,弟子群中就有人说:「佛陀,大家都已经很累了,今天绝对无法到达舍卫城,是否在附近的精舍休息一夜?」佛陀慈悲地答应了,就在附近的精舍安顿。

  印度的气候白天炎热,晚上寒冷,佛陀睡到半夜时感觉有点冷即起身端坐。那时佛陀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而且听到外面也有人在打喷嚏,往外一看,原来树下有一个人。佛陀就问:「树下是什么人?」

  外面的人回答:「佛陀!是我,舍利弗。」

  佛陀说:「来!你为什么在树下?」

  舍利弗说:「佛陀,昨晚到达精舍后,大家都急着找休息的位置,后来没位置了,我只好住在树下。」

  佛陀听了,隔天早上就聚集弟子们说:「大家一定要互相尊重,为什么你们要争先恐后呢?你们可知道,在你们当中谁可以坐首位?谁可以喝第一杯水?谁可以受第一个施主供养的食物?」

  那些比丘们因为太年轻了,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说:「有王族身分的刹帝利族才可以坐第一位;因为他们的地位高,可以喝第一杯水、接受第一个供养。」有人说:「不对,应该是婆罗门宗教家,因为宗教家地位崇高,出家后更应该尊重他、礼让他。」有人说:「不对,应该是修行得到神通的人才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个供养。」

  佛陀说:「诸位比丘大家注意听,在这里修行的人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阶级的分别,不是其它宗教所能超越的,也不是得神通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在我的教团里,你们接受的是平等的教化,既然是平等的教化就要有彼此互相敬重、礼让之心,这个团体才会美。初出家的要知道尊重早出家的前贤,比你们年长的都要敬重;他们能够老实修行,戒行就比你们好,他们先出家,早吸收佛法,内修外行德行平齐就称作长老,你们年轻人要懂得敬重长老、尊重秩序。总之,能够修德修心,又能弘扬佛法的人就可以坐第一位,喝第一杯水,受第一个供养。」

  佛陀讲完这些话后,那些年轻的比丘们已知道佛陀教化的主题了。昨晚因为大家都走得很累,每一个人都想找个好位置安歇,没考虑要礼让、尊重长老,让舍利弗在树下过了一夜,备受霜风露水,大家都很惭愧地向舍利弗道歉;此后他们便知道要彼此尊重,尤其是要依法礼让长老,因此僧团一片和气。

  佛陀的教育就是在境界中随境「观机说法」,让弟子们去恶向善,知道什么人才可称为「长老」,应该如何尊敬他人,大家应如何互相体贴;像舍利弗露宿这件事,当时彼此若相让一点,即可空出一个位置,不是皆大欢喜吗?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会「去贪」,不要贪那么一点点,如果人人都能自我收敛一些,生活自然可以过得更和乐!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很小的地方也不要轻视,若疏忽了,那么我们的心就会不安定;总之,学佛要从小处着手,对于肯用心的人而言,佛法确实就在生活当中啊!

  「不残食戒」的风波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了。

  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间的一位年轻比丘还没回来,可是时间已快要过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议说:「长老,眼看时间就要过午了,您为年轻比丘留的这一份,留着也是浪费掉,不如您把它用了。」舍利弗想想也是有道理啊!因为过了正午,这食物就不能吃了,丢掉又很可惜,于是舍利弗就把那一份必须咀嚼的食物也吃了。

  正当他吃完时,那位年轻的比丘回来了,舍利弗就告诉他:「哎呀!你回来晚了,某某长者送来美食,本来也帮你留了一份,可是你太晚回来了,所以我就吃了。」年轻的比丘听了心里很不欢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吃。」

  舍利弗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只因为吃了他那份就被说得这么难听,好像说他很馋嘴一样;舍利弗就回应他:「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

  从那时候起,不管是早上或中午,他真的都不再吃须经过咀嚼的食物。时间久了,大家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心,心想:长老为了这件事而拒绝食物,要如何是好呢?大家就议论纷纷。佛陀看到三三两两的比丘在那儿交头接耳,即问道:「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其中一位弟子就如实向佛陀报告。

  佛陀说:「这是舍利弗的余习未尽啊,在久远劫前,有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一条蛇的尾巴,蛇回过头咬了他一口!没多久,那个人的脚就肿起来了。家人很着急,赶紧请医生来,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是被毒蛇咬伤的,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那条蛇抓回来,让牠把毒液吸回去,他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则须以药物治疗,不过时间上可能要比较长。这两种方法让你们选吧!」

\

  家属觉得让蛇再把毒液吸回去,这方法最快了,于是就把那条蛇抓了回来,医生想尽办法要使蛇舔回毒液,但是那条蛇不肯就是不肯。大家又想了一个办法:生起一堆火要逼牠就范。但是,蛇宁可爬入火坑也不愿意把毒舔回去。医生看到这种情形,赶紧把蛇拨开,不得已才用药物为伤者治疗。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向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当时那条蛇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位医生就是我。当时那条蛇宁死也不肯吞下一口闷气,现在的舍利弗和当时毒蛇的习性不是一样吗?年轻比丘轻轻的一句:『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想吃!』他听了就不愿再吞食必须咀嚼的食物,这种习气不是很像吗?」

  舍利弗经过累世的修行,他的智慧那么高,平常说的话哪一句没有道理?平常哪一种是非看不开呢?但也仍有余习存在。凡人也是这样,人我是非在别人身上时,我们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却往往解不开,这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习气,这些无明习气若能去除,那么距离成佛的目标就不远了。

  由此可知,我们要常常警惕自己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可以排解,可是要记得反问自己,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我们是否能够突破?修行就是要修到既能排解他人的烦恼,也能扫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真学佛者,也才是真正超凡的人!

  所以,我常说离开人群没有什么法可修,在人群中才会有很多烦恼让我们磨练;学佛,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修行就是要去除烦恼、净化自己的心思,烦恼习气尽除才是真正的「证果」,真正开智慧的人。

  阿难结集经典的因缘

  我们现在能认识佛法,让佛陀的教理句句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阿难所成就的啊!

  佛陀入灭后,经典必定要流传在人间,但是当时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发达的文具;佛陀应境说法、观机逗教,可是话一说过就没了,要怎样把佛法的精华点滴留下来呢?大家讨论的结果认为应该结集经典。所以很多人公推阿难负责结集佛陀的经典,阿难也觉得义不容辞,于是就承担下来。

  但是,当时阿难尚未证得罗汉果,迦叶尊者在五百位已证果的罗汉面前,把阿难叫起来,故意激励他,说他的心还没有清净、烦恼还没有去除,所以没资格参加。尽管阿难低声下气地恳求,还是有人起来指责阿难做佛陀的侍者时,对佛陀有欠尊重。因为有一回阿难帮佛陀折袈裟时,脚踩了佛陀的袈裟。阿难赶紧解释说:「是有这回事,那是因为我折袈裟时,忽然吹来一阵风,将袈裟吹到脚底下,我不小心踩到,不是故意的啊!」

  又有另外一位出来指责阿难做侍者没有尽心有一次,佛陀身体违和,要阿难给他一杯水,阿难却不肯为佛陀盛一杯水。阿难回答:「是有这件事,记得那时佛陀发烧,他真的需要一杯水,我从佛陀那儿接过钵来,赶紧跑到河边,我正要舀水上来时,忽然对岸来了一群牛,很快地冲过来,把原本清净的水弄得一团混浊,我不能将混浊肮脏的水拿来给佛陀喝啊!这也是不得已的事。」

  又有人起来指责说:「阿难!佛陀会提早入灭,也是你的过失啊,有一个时期,佛陀曾对你说:『佛可以住世五百年,也可以缩为八十年。」那时候,你为什么不赶快起来请佛陀住世呢?为什么你三缄其口呢?佛陀说了三次,若有人请求,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你还是不肯开口请佛陀住世!」

  阿难回答说:「佛陀曾说世间的众生刚强难调,若是需要他延长五百年,他可以住世五百年;但是那时候,我的心好像被魔遮蔽了,尽管我一直想开口,恳请佛陀再住世五百年,但是不知为何就是没办法开口讲出来,我也很懊恼啊,」那时,佛陀说了三次,无人回应,因此他决定八十岁就要入灭。阿难说这些话时,内心仍然很难过,甚至痛哭流泪;他觉得很后悔,恳切地向大众忏悔。

  迦叶尊者裁判说:「阿难!由此可见你的烦恼心还没有断除,感情这么重,既然俗气未除、烦恼未尽,你还是出去好好调理你的心态,烦恼断尽以后再来。」就这样把阿难赶出去。

  阿难离开了结集的场所回到自己的净堂,心里实在很后悔。不过他没有埋怨别人,只后悔佛陀在世时,自己为什么不知好好用功,为什么没有好好训练自己的心态,没有把污点、杂念完全去除。于是他不断地加紧用功,经过七天,他实在很疲劳,想要休息一下。那时,突然觉得整个身体很轻安,所有的烦恼顿时都空了,他满身的清净光明,那分轻安快乐,是无法描述的。

  他很高兴,赶紧回到结集的道场内。他去敲门,可是没有人要替他开门,只叫他运用智慧进入。阿难运用了神通,终于进入结经场;他的心非常平静,从内心生起感恩恭敬和尊重,向在场的五百位罗汉和迦叶尊者恭敬顶礼,并描述他现在轻安清净的心境。那时,大家都为他欢喜,并请他赶紧将跟随在佛陀身边的所见所闻,再次宣诵出来。

  阿难尊者走到中间的位置,正抬头挺胸开始要说法时,全场却有一番骚动,因为阿难站到讲台时满面风光,那分庄严的法相,让人以为是佛陀复活了;因为阿难本来就是佛陀的堂弟,他跟佛陀很相像,佛陀有三十二相,阿难已经有三十相。他站在讲堂时,那分心灵轻安所发出来的满面风光,给人的感觉真的像佛陀又站在大家的面前,所以有很多人怀疑,是不是释迦佛复活了?

  有人说:「不可能,这不是佛陀复活,一定是他方的佛来了!也许是我们大家的虔诚,使他方的佛降临了。」

  有的人说:「不可能,在娑婆世界除了释迦牟尼佛,哪还有他方的佛来呢?刚才明明是阿难从我们的面前走过,在我们面前的人明明是阿难,会不会是阿难已成佛了?」

  阿难看到有的人怀疑释迦佛复活,有的人怀疑是他方的佛到来,或者怀疑阿难已成佛了,他为了把这些疑问平息下来,所以就以「如是我闻」作为开头,要让大家知道我还是本来的我阿难。我某时、某处听到佛在为哪些人说法,现在从记忆中再次来叙述佛陀说的话。所以,他这句「如是我闻」有平息众疑的用意。

  而「如是我闻」确实也足以平息争论。若说是阿难说的法,有些人可能会觉得阿难跟我们一样啊!阿难说的话凭什么我们要相信呢?为了要让大家不要为了结集经典而互相争论,所以他用「如是我闻」;这代表「佛说的法,而我听到了,现在照样说出来。」如此大家就没什么好争论了。

  今天我们有经典可以阅读、听闻,是因为阿难他能耐怨、耐烦、耐磨,有这三种力量才能忍辱,才有办法再回到结集经典的道场,为我们「如是我闻」宣说经法。阿难在僧团里都得经过这三种考验,何况咱们凡夫在现在的团体中?因此大家要时时用心,效法阿难尊者耐怨、耐烦、耐磨的心性,才能成就我们的志业。

  佛陀对难陀的教育

  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皂宫的楼阇,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受人间的爱欲之乐,难陀看到佛陀从远处渐渐走近,佛陀的庄严使他生起一股敬重之心;因此,难陀不由自主地从楼阇下来,走到佛陀面前合掌向佛陀顶礼。佛陀很自然地把钵交给他,难陀接过之后,佛陀又说:「跟我走!」难陀就捧着钵,跟着走到佛陀落脚休息的地方。

  佛陀告诉难陀:「你不该沉迷在淫爱之乐,因为这是很危险的,你应该出家,出家才是解脱之道。」难陀受到僧团那分静谧的气氛所影响,于是真的出家了。

  但是,难陀出家后,内心不能平静,每天都想回去,因为欲念未断,心无法沉定下来,僧团中的「六群比丘」又常常使难陀掉举昏沉,犯下许多规矩。

  有一天,难陀又和六群比丘聚在一起,佛陀看到后,就叫难陀跟他走。佛陀带他来到市集,那里有卖鱼卖肉的摊子,地上有包过鱼肉的叶子,还有鱼血、鱼鳞和其它脏物。

  佛陀叫难陀把那些叶子拿近闻闻看,难陀回答说:「佛陀,那些叶子不必拿近就已经很臭了,」

  佛陀叫他把叶子卷好,扔到旁边,他也照做了。佛陀又要他闻闻自己的手,难陀说:「我的手很脏、很臭,」佛陀又叫他去擦手,他用草不断地擦,也无法去掉腥味。

  佛陀告诉难陀:「你以前享受皇宫的富贵荣华;结婚后沉溺于淫爱之乐;出家后又和不守规矩的六群比丘在一起。你的人格已像那骯脏的腥物一样,虽然已没有拿在手上,但你的手还是脏的,即使用草去擦,臭味仍然去不掉!

  难陀听了非常惭愧,起了忏悔之心,佛陀运用这生活化的教育使难陀彻底知错。佛陀叫他去洗手,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这双手不要再去摸脏的东西,要像现在一样,忏悔则清净。」

  他们又前行一段路,经过卖香的店铺,佛陀告诉难陀:「去要一个盛过香的盒子!」难陀依言而行,把盒子拿到佛陀面前。

  佛陀问:「感觉如何?」

  难陀说:「好香!由此可知店里有许多香材价值连城,虽然这是空盒子,却仍然很香。」

  佛陀应机地说:「这就像人格的熏陶,香盒虽然是空的,但从香店取出的就很香;修行人也是一样,虽然还没有什么修为,尚未彻底了解真理、体悟本性,但在僧团中,若经常和清净的大比丘相处在一起,也能很快得道,像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若多亲近他们,也会使你渐有德风。」

  这是佛陀对弟子们的生活教育,他知道弟子容易沉迷、心不稳定,于是用智慧配合实际的生活,对弟子循循善诱,让他了解熏习的重要。学佛就是在修心,如何调伏心念?一半要靠同修者的力量,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

  梵德比丘的故事

  世间人有的具有「一闻千悟」的智慧,有的人则很愚痴,连一句偈也不会背。但是,愚痴和智慧没有绝对的分别,只要肯用心,智慧就能显现。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当时有二干多人在佛的僧团中修行,其中有一位是梵德比丘,他出家后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跟着大众生活起居修行,平日都很守规矩,但只有一项缺憾,就是记忆力很差。大家听完经后都能理解,而他在听时似乎能了解,可是听完后却全忘光了。

  佛陀就教他背诵,但是他听了就会忘记,怎么会背呢?佛陀就派五百位罗汉轮流教他。但是,经过三年后还是一偈不通,大家都认定他是极愚痴的人,所以法一听过就忘了。佛陀觉得人的智慧是平等的,差别在教学方式要领不同;教的人要用心,学的人要有耐心才能突破困难。佛陀很慈悲地告诉他:「你要耐心、用心地学,现在只要记得一偈就好。一佛陀叫梵德比丘眼睛注视着他,将心摄受在一起。佛陀循循善诱加以教导,要他记住:「守口摄意,身莫犯非,如是行者,得道是矣。」

  佛陀的意思是要他口业要守好,意业要摄住,身体不要犯规矩。如果能够这样,修行者自然能得道。梵德比丘看到佛陀慈祥的面容,听到佛陀的宏大慈音和谆谆的教诲,更深深体会佛陀的苦心。他知道不能孤负佛陀教诲的大恩,所以就很有耐心、不断地背诵和记忆,终于记住了这首偈文,而且可以琅琅上口,背得很顺。佛陀很欢喜,又叫他到面前背给大家听,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会背了呢?

  佛陀又说:「你的年龄已不小了,只背一偈不算什么,最重要是必须了解这首偈的内容,要认真听身三、口四、意三,这三样是凡夫心生灭的源头,我们的心要顾好,否则这十种不善的业报会使人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而行十善业则会上天堂,所以要好好观照自己的内心,体会心念是如何兴起、如何消灭,其生灭方法是如何?确实要好好观照、把握每一分钟内心的事相生灭,才不会造身的三恶业、口的四恶业和内心的贪瞋痴等恶业。」

  梵德比丘听了解说之后,才恍然大悟,深深体会内心生灭的道理:宇宙「生住异灭」的四项法门,他也体会到了,所以世间一切的道理都能豁然通达。

  当时有一群比丘尼离开僧团到别处居住,佛陀就让五百罗汉轮流去向他们讲学。有一天,佛陀派梵德比丘去讲课,那些比丘尼看到梵德来了,不禁相视而笑,大家都知道他一首偈都记不住,为什么佛陀要派他来讲课?大家都抱着作弄他的心,心想:一定要让他难堪!于是表面上他们依礼请他进来,也请他上座,可是大家都用轻视的态度、傲慢地坐在他面前。

  梵德尊者不在意别人给他的脸色,他还是很自在地坐下来。他开口就说:「我愚钝有加所学很少,能背诵的偈很浅,如果有说错的地方,请大家多包涵。」然后就开始将佛陀传给他的身三、口四、意三的道理和守口摄意的方法很顺口地一一解说。

  当时想反驳他的比丘尼听了,想说也开不了口,那堂课上得很成功,结束时所有的比丘尼都法喜充满、皆大欢喜,因此都非常恭敬地礼拜、再送他回去。由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一个愚钝的人,只要教他的人用真诚的心去教导,对方自然会感恩而真正用心来接受,接着就有耐心去琢磨;也就是不论学或教,双方都必须有耐心和用心。

  佛陀对梵德比丘的教法,就是循序让他知道人生无常、心念生灭不定,不只是大自然的生灭不定,人的内心也是如此:如果能体会瞭解分秒刹那无不是生灭的道理,自然会爱惜时间,更加精进,进而追求「常、乐、我、净」的境界。这就是佛陀的智慧,也是人生和大自然的真理。

  善说法的毗阇提比丘

  佛陀对于能够时时说好话的弟子经常加以赞叹,假若有人犯两舌恶口,佛陀也会加以严厉鞭策。在僧团中,有的人可以将佛陀的教育不断地向外弘扬:也有人非常的沉默,什么话也不说、不听;有的看起来非常沉静,但却能出口成章;但偶而也难免有一些评头论足的杂音。总而言之,在僧团中,各种形态的口业也很多。

  有一天,佛陀看到一群僧众围绕着一位比丘,大家都非常认真地听他说话,看得出那是心灵净化的交流。佛陀看在眼里、欢喜在心底,此后几天都是同样的情景,佛陀感到非常安慰。有一天,佛陀就问一位年轻的比丘:「你们常围绕在毗阇提比丘的周围,听他说什么呢?」

  有位年轻的比丘面带欢喜的笑容说:「佛陀!毗阇提比丘平常很沉默,大家原以为他是一位不善言词的人,没想到他一开口说法,却能句句深入人心!」

  佛陀问:「你们对他的印象如何?」

  他说:「我们对他非常恭敬,他是一位不贪利养、不爱名利的修行者。平时他沉静平实、平易近人;但是,一开口说法却能滔滔不绝,佛陀的妙法好像从他的口中再度涌出一般,这是我们恭敬尊重他的原因。」

  佛陀就说:「你去找毗阇提比丘来。」

  于是,年轻的比丘就去找毗阇提比丘,告诉他:「佛陀很关心你,正在找你。」

  毗阇提比丘赶快来到佛陀面前礼拜,佛陀说:「毗阇提,我以前看你在听法时全无反应,原来你都很认真地将法听进去。听说你常在年轻的比丘群中,将自己的心得拿去教化他们,有这回事吗?」

  毗阇提比丘说:「佛陀,您所说的法,我确实都很认真听,然后又在内心经过思考,把精髓妙法时时谨记在心。如果有人迷失或无法理解您所说的话,我就为他作一番说明,所以大家最近常围绕在我身边。」

  佛陀说:「很好!很好!你能够将清净的妙法再源源宣流,达到净化的教育,这应该要持续;因为好话、妙法要多说。除此之外,其他的言语就不必多谈,要远离世俗之言,远离是非之事啊!」佛陀对毗阇提比丘的优点加以肯定,然后又对他细心叮咛,这即是佛陀的智慧和爱心。

  许多人易犯的是利口辩辞或者话说得很好听却不实在:有的还会批评人,甚至作人身攻击,这都是口业啊!因为会说话的人不一定都说好话,所以佛陀叮咛毗阇提比丘要多说好话,平常就应沉静不可多言,尤其要远离世俗事,世俗话也不要说,不批评人我。疋非。佛陀对毗阇提比丘的教育,我们也要如同亲受一样,虽然我们离佛已二千多年,但是只要用心,佛法的妙用时时都可以发挥在生活中啊!

  息思比丘的故事

  人生不能离开日常生活,而日常生活不能离开与人相处,人与人相处,最令人欢喜的就是人人和睦,对人和睦才能过着欢喜的日子:反之,将会是满腹的怨气。而学佛,就是要先学习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什么样的人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就是具有宽阔的胸襟、充足的爱心和懂得善解、包容的人:而心胸窄小、我慢的人,往往无法与人和睦相处。

  在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是净饭王妹妹的儿子,叫做息思。他出家后,还带着王宫里的习气优越感和我慢心。在僧团中,原本大家都很尊敬这群王子,而其它的王子们遇到人也都很高兴地与人打招呼,唯有息思,每次别人与他打招呼,他都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因为他看不起别人。有人跟他说话,他总是动不动就面红耳赤、无法和颜悦色地对待人,他自以为高高在上,别人都算不了什么,所以一向都以这种态度对待别人。

  佛陀好几次远远地看到他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态度。有一天,佛陀就问一位年轻的比丘:「你们大家相处得是不是很和睦呢?」

  年轻的比丘回答:「还好。」

  佛陀再细心地问:「在僧团里面,有没有人比较特别,不能合群?」

  那位比丘说:「有啊!息思比丘我慢心强,在僧团里面很不快乐,因为没有人敢去招惹他,他很孤单。」

  佛陀说:「你去叫他来吧!」

  息思比丘听到佛陀找他倒也不敢怠慢,很快地来到佛陀面前,也很恭敬地顶礼。佛陀慈祥地问他:「你在僧团里的生活快乐吗?」

  息思无法回答,自己是否快乐呢?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佛陀又说:「你是不是不快乐啊?」

  他低下了头,佛陀就说:「你回头看看僧团的那群比丘?」

  他向外看到一群群的比丘都那么和颜悦色,相处得很和睦融洽。他回过来,低头忏悔说:「佛陀!我知道错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自己的贡高、瞋怒之心所引起的,所以无法与人群相处,才会过着不快乐的日子。」

  佛陀问:「为什么无法与人合群呢?你自己仔细再想想。」

  他自己静静地想了以后,向佛陀说:「佛陀啊!对别人我总是抱着轻视和我慢之心,而且每次看到别人欢喜地在一起,我就会生闷气,怒气不由自主地从心中生起,因此无法体会那分对人和睦的快乐。总之,可能是我傲慢、瞋怒之心太重了吧!」

  佛陀说:「既然你的身分在俗家和我有这分亲缘,那就更应以身作则,谦让和气,你身为王子还愿意出家实在很难得,应该好好把握时间用功;因为人身难得、世事无常,所以才会想来出家。既然出家了,更要时时抱着体念无常的心态;既然知道人生名利富贵都不是实在的,那还有什么好贡高傲慢的呢?你应该好好克服自我这种无明习气,要不然一失人身、万劫难再啊!」

  佛陀语重心长地说了这番话后,他深深地从内心忏悔。于是在佛陀面前说:「我一定会改过,从此刻开始我要痛改前非,过去的都是错的,从现在起我要用心学习,用智慧和慈悲来面对人群。」

  当时,在僧团中的修行人,有很多人难免都有偏差的心态,佛陀必须不厌其烦地一一开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能看到形形色色不一样的人生。一个常爱发脾气、看到人事物都无法起欢喜心的人多么可怜,即使再能干,但是若心量狭窄与人不和,别人虽然口服心却不服,惹得大家心中都有怨气,试想这样会和睦、快乐吗?这就是人格上的大缺点。

  我们学佛必须用平常心来学,不可贡高傲慢,瞋怒的习气也不要那么重;若有这种毛病,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我们会让自己孤立起来,这是多么不愉快的事。修学佛法若想立群处众,必须让人人欢喜,被人人所接受,如此才能度人。

  所以,学佛法行菩萨道,必定要将贡高、我慢、瞋怒的习气去除掉,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多用心!

  那芬比丘的故事

  佛陀教育弟子就是教大家把「心」的观念调正,教弟子们在人群之中要懂得彼此感恩。从前有一个小国叫那螺,那个国家的人民都以采珍珠或者采檀香贸易为业。虽然只是个小国,但富有的人很多;不过也有不少贫困的人。

  那时有两位兄弟,父母刚刚往生不久,大哥认为兄弟应该分家,各自去奋斗才不会互相拖累。大嫂就问:「那么要怎么分家呢?」

  大哥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分才算公平,那位大嫂就说:「以财产和奴仆来划分:一个得到全部的财产,一个分得一位奴仆,就这么决定了。」大哥当然是得到了所有的财产,而弟弟也只好接受一位奴仆的分配。

  这位奴仆名叫那芬,他既年轻又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这个家庭。他很能知足,知道自己因家贫而被卖为奴隶,但老主人对他照顾爱护有加,所以他很感恩。现在他又被当成财产分给小主人,他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只是一个人,不只没有什么贵重的东西可以给小主人,而且还要吃饭增加开销,所以他知道要赶快多努力来为小主人效力。

  小主人带着家眷和那芬,两手空空的出门了。他心里很烦恼,因为一无所有,人海茫茫,出去了要住哪里呢?一家大小要如何生活呢?那芬就安慰小主人:「您不用烦恼,有朝一日我要让您的家财胜过您的大哥。」

  小主人说:「哪有可能呢?我什么都没有,你要用什么去赚钱?现在我们连生活都出问题了,怎么有可能以后家产会比我大哥多呢?」

  正发愁时,小主人的太大忽然发现自己手上还有一些一玉环金饰,她就把手上的珠宝拿下来,对那芬说:「我们现在只剩这些东西比较值钱,就让你拿去打点一切吧,」

  那芬拿着金饰、玉环立即去想办法运作,他到市区去,看看有什么可以买的,然后再设法卖出去。这少许的本钱到底能做什么呢?他看来看去没什么好买的,于是就往城外走去。

  走出城外时,他看到有一个人担着一捆木柴要卖,他发现那一捆木柴之中有一根很有价值的檀香。檀香可以治百病,而卖的人却不知道。那芬就以便宜的价钱买了那捆木柴,因为他识货,所以他非常欢喜地把柴扛回去了。

  没多久,当地村里有一位富翁病得很严重,虽然他很有钱,却苦于找不到好的檀香来和药。那芬知道了就把檀香送过去。那位富有的的长者因为有了檀香和药,因此把病治好了。他很欢喜就把一大半的家财送给那芬。

  那芬得到财产后,他就运用自己贸易的天分,几年的辛苦经营之后,果然让小主人的财产比他的大哥还要多。生活稳定、家财富足之际,他的小主人就和夫人商议:「我们要如何回报那芬呢?」

  夫人说:「人生最有价值的就是自由,我们就让他回复自由之身,这可能是他最高兴的事。」小主人也觉得很有道理。

  有一天,小主人就把那芬叫来,说:「你给我的已经太多了,我不知要如何回报你,我想让你回复自由之身,甚至也拨出一部分的财产给你。」那芬听了千分万分的感恩,感激小主人能让他除去终身为奴的身分,让他得到自由。

  他对小主人说:「您不用给我财产,只要有自由之身我就很满足了,我要赶快去修行。因为我知道今生成为贫贱之人,很可能是我过去生欠修行:现在能得到自由,我想去佛陀的僧团、求佛陀收我为弟子:因此,一切的家产我都不需要。」

  小主人也很欢喜地送他出门。那芬得到自由之身,立即前往佛陀的僧团,求佛陀引度他出家。佛陀当然很欢喜,立刻让他现比丘相。从那时起,那芬比丘非常殷勤求道。几年之后,那芬比丘修行有成,佛陀说的佛法,他一点都不遗漏地加以吸收,而且已能琅琅上口。

  他严持戒律、又论道第一,当时他就想:「我应该回报以前的主人,因为他给我自由之身,我才能享受到佛法的妙境。」他很感恩,所以向佛陀请假,暂时离开僧团,前往主人的住处。

  主人看到那芬已现出家相,而且变得那么庄严,相见之时,彼此都很欢喜,主人就准备了很丰盛的宴席来供养那芬比丘。用餐之后,那芬比丘就把自己所得到的佛法妙乐和主人一起分享。主人闻法后非常欢喜,他说:「听你讲这么多难得的妙法,我恨不得能身历其境;也能亲闻佛陀的教诲。」

  那芬比丘说:「佛陀很慈悲,您准备一下,我回去可以代您向佛陀请求,请佛陀来应供、说法,如此也能利益这个国家的人民啊!」

  主人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对啊,不应只有我得到佛法的妙乐,我应该向国王报告,请国王向全国的人民宣告:佛陀会来我们的国家,让大家都有机会得到法益。」

  那芬比丘一回去即代为向佛陀请求,佛陀慈悲答应了。那芬比丘以前的主人也去向国王报告,请国王来参与盛会;国王以前也听过佛陀的盛名,因此很欢喜地来参加供养的盛会。当国王见到佛陀时,即从内心生起恭敬,很虔诚地作揖礼拜。

  佛陀应供之后即为大家说法,国王和小主人心里都想:今天能有这个因缘都是那芬比丘促成的。那芬比丘原本是个奴隶,可是却能修得妙法,为什么他会这么有福呢?

  佛陀就说:「能够感恩图报的人,就是有大福的人。人与人之间必定要互相感恩;那芬比丘就是因为抱着感恩心,所以福德具足了,因此他能够得道!」

  人与人之间真的要互相感恩,像这故事中的人身为奴仆的知道感恩主人;王人也懂得感恩奴仆,因此才有这么祥和圆满的境界;所谓「和则兴」,有感恩之心才有德行,这就是我们所要学的。

  慈心的拘那罗王子

  过去,佛灭度之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这孩子的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度的一种美目之鸟拘那罗鸟。因为国王很喜欢这种鸟,便以「拘那罗」来为儿子命名。

  太子长大后,生得剑眉星眼,相貌堂堂,而且行为端正,非常慈悲。国王开始为王子找对象,有一天,他带着太子到寺院去礼佛,并请长老耶舍尊者开示。尊者看看年轻的王子说:「人生无常,身体有生、老、病、死之苦,还有种种的不净,有谁能永远年轻永保俊美?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就像王子这对眼睛,虽然看起来很美,其实是最垢秽不净,招灾惹祸之源。」

  尊者这一番话,令王子感到疑惑:大家都赞叹我的眼睛很美,为何尊者却说它是垢秽不净之物,招灾惹祸之源?这些话不断在太子的脑海中盘旋。

  国王的宫中有很多嫔妃,其中有一位很年轻的嫔妃,被王子的仪表深深吸引,对王子早有染着之心:有一天,她看到王子一人独处,就百般献媚,向王子求爱。王子为人端正,怎会做出乱伦之事呢?他深自警惕,摆脱了她的纠缠。后来,王子结婚了,那位年轻的嫔妃看到梦中情人跟别人结婚,不免妒火中烧,由爱生恨。

  王子婚后不久,国王忽然得病,那位嫔妃细心地照顾国王,直到国王恢复健康。国王感念她长时间的照顾,于是问她:「妳照顾我这么久,心中有什么愿望,我愿意成全妳。」

  她说:「我只要求接掌国政七日就好了。」

  国王心想:君无戏言,我既然答应她在先,怎能食言?何况只有七日,并不算什么,于是答应了。

  这嫔妃登位之后,写了一封爱恨交加的密函,派人送给太子,要太子挖掉双目不要让她再看到他的眼睛,唯有如此,她的怨恨才能消除。太子看了信,终于明白耶舍尊者开示的用意了。只不过一切似乎已经太迟,现在嫔妃的话就如国王的旨令,是不能违抗的。

  不得已,太子挖下一颗眼珠,他把眼珠放在掌心而恍然大悟:「原来它这么腥臭,为何这么不净之物,会得到许许多多的赞叹,又惹来这场大祸呢?」他想:既然要我的两眼,就全挖掉吧,

  两眼挖掉后,他眼前一片黑暗,但是他的内心突然一片光明,身心清凉,那分安稳自在已是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太子妃听到通报,赶来时看到太子已经失明,她痛哭失声,心痛彻髓。而太子却很自在,反而安慰她,甚至向太子妃说法,他说:「人生无常,不要怨不要恨,也毋须忧愁,因为怨恨忧愁才是心中的大敌。」

  那时,王子身边的侍卫向太子建言,说:「太子,您如果仍住在宫内,恐怕连性命都很难保!」太子当然有自知之明,而且为了不让嫔妃继续造业,于是带着太子妃逃出王宫。从此流落民间,用心习琴,以卖唱维生。

  经过几年后,他们又回到京城。有一天,他们来到宫外,弹琴卖唱。国王听到如此凄美的琴音,不由得想起失踪已久的太子;于是,派人去请那位弹琴的人。

  国王看到弹琴的人,原来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太子。如今竟然双眼失明,沦落到以卖唱为生,国王非常痛心,激动地问太子:「是谁害你如此?是谁让你失去双眼?」但是,太子绝口不提,只把心中所悟的真理告诉父王,希望父王能息怒消怨。

  最后,王子身边的大臣和侍卫忍不住了,异口同声向国王说明原委:国王听了之后勃然大怒:立刻传唤嫔妃,欲下令处死。但是,太子却不断哀求父王,怜悯他已是残废之人,希望父王让他保有完整的大爱,不要再伤害他人。

  国王被太子的慈悲所感动,于是勉强赦免她;但是,这位嫔妃自己却受到良心的责备,而觉得无地自容,于是撞墙自杀。国王的嫔妃因为心中不清净的爱,而生烦恼、怨恨,甚至伤害别人,毁灭自己,这是何苦呢?

  爱,如果能像清水一样清净、自在,普润一切众生,那该有多好。我常说,要照顾好这颗心,才能发挥大爱的精神:切莫存有杂染、埋怨,更不可让心染上非分之念,这需要我们多用心。

  宾头卢应供记

  佛陀在世时,五百弟子中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他非常聪明,也很有智慧。有一段时间,他喜欢显露神通,佛陀就制戒禁止弟子显异惑众。

  有一次,他又为一位长者现了神通。佛陀知道后就对他说:「你故意显神通,罚你不能进入涅槃,要在末法时代传法给众生,将来若有人很虔诚地邀请,你就必须现身为他们证明佛法。」因此,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没有趋入涅槃。

  过了将近百年的时间,当时印度的佛教徒,知道佛陀的一位弟子还没有入涅槃,所以,若盖新房、新浴池都会虔诚地设斋供僧,希望宾头卢尊者能降临。

  在印度有能力盖浴室的家庭都是很富有的,因为当地多数人都是「天浴」,过去的出家众也是用天浴净身就是等到下雨才能洗浴或者用天然的溪流洗浴。所以,当地富有人家把浴室盖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供僧,邀请宾头卢尊者莅临,他们如仪迎接,当作真有一位高僧大德来临一样。

  那时,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他也想邀请宾头卢尊者,所以,办得非常铺张。为了表示尊重、虔诚的心,他又请人插了很多鲜花,预备许多水果,结果一天下来,花就凋谢了。

  他们有一个传说如果宾头卢尊者亲临应供,水就很清、花也艳丽清香,不会凋谢。长者看到花都谢了,心里非常懊恼。他想:我很虔诚呀!为何宾头卢尊者不来呢?他请示一位法师,法师回答说:「因为你的虔诚还不够!」

  他说:「那我再来一次吧!」

  第二次,也是非常隆重,这次的花和水果,比上次更多更新鲜,但是,一天还没过去,花也一样凋谢了。他心里很难过,又去请教许多法师,法师回答仍然是:「你的诚意还不够!」他说:「既然如此,那我还要用更多的物口,用更庄严的布置来邀请他!」

  那天,他家里到处布满花果,并邀请数百位僧伽尊者,更有非常多的宾客到来,那时有一位很老迈的尊者也来应供,富人一一供养他们。虔诚供养之后,他抬头一看,全部的花果都还清新如故,他很欢喜地向大德僧众叩谢:「前两次我也是用这么虔诚的心、邀请宾头卢尊者,这次我相信他已降临应供,可是,为何前两次不来呢?」他心里很疑惑,所以向大众僧请示。

  那老迈的尊者说:「你已连续请我三次,第一次我就来了:但是,你家门禁森严,只准许庄严的出家人进来,我衣衫褴褛,他们就不让我进门,我告诉他们:[是你们的主人很虔诚地邀请我来的。』但是他们非但不让我进门,还被他们打伤:第二次邀请,我仍然来了,但又再次挨打。这一次我是换掉褴褛的僧衣,才得以进门啊!」

  富有的长者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为了庄严会场,希望来的人都服装整齐,结果求好心切,反而弄巧成拙:凡夫往往有分别心,而忘失那分虔诚的心,我们待人更要保有平等心与平常心。

  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

  学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知道点点滴滴皆不离因缘果报。

  佛陀对僧众的教育,是希望大家从日常生活中去注意言行,并互相关心、彼此照顾。有一次,阿那律陀不小心将针线掉到地上,佛陀便亲自为他捡起来,为他穿线,可见佛陀非常关心弟子,而且也身体力行。

  那时弟子们很感动,也想知道阿那律陀的过去因缘。佛陀即说:「在过去燃灯佛的时代,有一位长者子,每当燃灯佛讲法之时,一定会到僧团听法。那时燃灯佛在讲述:『六神通』,其中有一种称为『天眼通』,这位长者子对天眼通特别感到好奇和兴趣,于是在佛前发愿:『愿我于来世修行得天眼通,而且要天眼第一!」从那时起,他就非常用功修持。」

  「长者子在那一世结束后,生于穷困的家庭,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因生活煎熬,顿时生起盗心,想去偷东西。有一天黄昏,他穿戴好后出门,走到一舍利塔旁,鞋带突然断了,于是他走进塔里;塔内有人燃灯礼拜舍利,而人已离开了,留下油灯。他为了修整鞋带,把灯心用一根竹片挑高一些,又加了油,让灯光更明亮一点。当他整理鞋带后,心也静下来,那盏灯照亮了他的心:『为什么我只因一时的贫困,就想去当贼,偷人家的东西呢?看看周遭贫困的人那么多,都已饥饿得无法维生,我怎能忍心再偷别人的东西?』他觉得自己的心念很可怕,为何会有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念头?那时,他就在舍利前发露忏悔,并发愿:『从今开始我要修行,而且要得天眼通!希望能点亮心灯,照视天下,』他发现一时糊涂,心地黑暗即容易犯错,所以希望眼前的这盏灯能永远照亮他的心,让心光能引发天眼通,使心地光明、时时能分辨事理。甚至发愿自己将来能遇上佛陀,生于佛世,得到真正究竟的境界。从那时起,再困苦的环境,他都不再起盗念。」

  佛陀说:「那位穷困的年轻人,前生是长者子,也就是现在的阿那律陀。过去生他有这些因缘,又发善心善愿,所以,现在他能在我的座下,发心出家而修行证果。」他道心坚固,只是听法容易昏沉、打瞌睡,因此遭到佛陀的鞭策,故废寝忘食,目不交睫而导致失明。

  佛陀教他以耐心训练开拓心光而引发天眼通,并以此因缘教育他的弟子们,发挥大爱,彼此互相帮助,并且照顾好心念。因为有了过去的因,加上现在的缘,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分因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