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西方确指》刻定期限,持咒礼忏

发布时间:2019-10-14 10:04:31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西方确指》刻定期限,持咒礼忏

菩萨示常摄曰:“汝向持大悲神咒,祈观音冥加,速得入道,甚好。但不得一向延缓,使志事不立。要须并日而作,兼程而进。自今当刻定期限,约准数时,杜绝人事,安止一室。每咒百卷作一时。兼礼四明所立《忏法》一卷,忏诸业障,助发胜功,为一时。昼夜分为六时,以五时持咒,一时礼忏。余时安坐修禅,深入不思议慧。何言乎不思议慧?了知心外无法,法法无名,直下纤尘不立,一念圆融,不可以思思,不可以议议,故名不思议慧。依此妙慧,则心摄于微。摄无摄相,所谓摄无所摄而不碍于摄,名善摄心也。由心摄故,无事不办。总而言之,无时无在而不心心流入,为持咒摄心之本。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现,或得三昧开发,契本妙心。庶无虚縻岁月,可以刻期进道。不然,今日明朝,来年后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保汝百年后,仍自目前行止,断不能移易寸步也。慎之勉之!”

\

请掀开文本第三十二页,现在是谈第四十二段:刻定期限,持咒礼忏。这段是觉明妙行菩萨对常摄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也就把修行的具体方法非常细致地做了一个开显。常摄他平时好乐持诵大悲神咒,祈祷观世音菩萨冥地里加持——快速地契证佛道:这是常摄的一个修行方法。觉明妙行菩萨有六种神通,一看,就能知道众生的根机、平时修什么法门。所以对他持大悲神咒给予一个正面的评价“甚好”——你这样做很好。我们对大悲咒的功德要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每天我们都在诵大悲咒,这出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里面——属于密教里面的一部经典。在这部经典当中,所说法的地方是“在补陀落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当时释迦牟尼佛准备“演说总持陀罗尼”,就在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放光现瑞,十方世界现出金色的颜色。当时与会的有一位总持王菩萨,就以偈颂的形式来问佛为什么会现出这样的瑞相。那么佛就告诉总持王菩萨说:“有观世音菩萨,他有神咒要宣说。”是观世音菩萨放光现瑞——现出稀有的瑞相。这样观世音菩萨就从座位而起,向佛合掌,禀白释迦牟尼佛:“我有大悲心陀罗尼今当欲说。”欲说大悲神咒——这个就是大悲心陀罗尼。

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真是从大悲心流现出来的:利益众生的大利益,为诸众生得安乐故。一切众生都在恐惧不安当中,说这个大悲咒:第一为众生得安乐;第二就去除一切众生的病苦;第三是让一切众生得到长的寿命,得到富饶——财富,灭除一切多生多劫的罪业——恶业重罪,令众生在修道的过程当中离开障难,增长一切善法和诸多的功德,成就过去和现在一切诸善根,远离一切惊恐怖畏,速能满足一切所求的愿望。你看这个大悲神咒就能达到这么多的目的。观世音菩萨祈愿世尊“慈哀听许”:希望你能够允许——慈悲哀怜众生故——允许我来宣说。那么这个咒,它的来历无量因缘哪!这不是观世音菩萨自己创造的一个咒。观世音菩萨自己陈述,在过去无量劫前他在千光王静住如来座下,是千光王静住如来所说的。当时说这个神咒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在他座下是一个初地的菩萨,听到这个神咒顿然就到了第八地。那这个咒也不是千光王静住如来自己创造的,乃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宣说的。所以这个咒就是大不可思议了。观世音菩萨当时得到了从初地到八地的殊胜法益,自己就发愿——要利益众生故:“如果我将来能够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当愿我现在就能现出千手千眼。”这一发愿,观世音菩萨真的就现出了千手千眼。

这个咒呢,就是在诵持的时候——因为它是大悲心的一种体性,大悲心的体性的相状也就是大平等心、惭愧心、感恩心——这样的一些智慧心,所以要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要发愿——发菩提愿:至一切法,开智慧眼,成佛度众生。要发这些愿,发了愿之后,至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也说应当也要“专念我本师阿弥陀如来”的名号。然后这个咒一天诵五遍。诵五遍就能得到种种的法益:治疗一切疾病,开发一切智慧,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临命终时随愿就可以往生净土。所以这个咒确实自古以来持诵得到灵验的非常多。上次有人说:“我的果园里面要喷洒这个农药,不喷洒就不行,怎么办?”其实这部经里面就说,如果能用净沙、净水或者净灰,能够持诵二十一遍大悲咒,你喷洒在果树上、田四边,一切毒虫、一切昆虫都不会损害。经典当中都这样明确地告诉了方法。而实际上我们现在有些居士这样做,还真的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但是他得到利益,这里特别谈到,对这个咒要有决定的信心。如果你有怀疑,这个咒就不灵了。他的咒灵不灵,就看你信心的程度。这是观世音菩萨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允许在这个法会上宣说的,也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的。所以诵持大悲咒的时候,当下不仅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冥加”,乃得到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的加被,令我们无论是修道还是世间的方面都能吉祥如意。所以我们这些念佛行人也可以兼念大悲咒。

好,当产生了这种信心,知道大悲神咒的功德之后,你就得当下撩衣便行,落实在行动中,就不要“延缓”。你一延缓,就使你修大悲神咒的功德利益不能成立。所以一定要“并日而做,兼程而进”。并日而做,就是两天的功夫放在一天去做完,就像一个部队急行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兼程而进。快速去做:任何一种信解,一定要落实在行持上。信、解、行、证,你相信了,理解了,就落实在行动上,就有悟入,就能证到。那么怎么做呢?具体的比如持大悲咒,刻定一个期限,比如闭关七天,或者二十一天,或者三个月,或者半年、一年,你刻定这个时间。“约准数”,就是一天念多少遍,要有数量。在刻定期限来修这个法门的时候,你就杜绝人事,不再跟人来往了。最好不要见人了,不要开手机打电话了,一切外缘截断,安心地坐在一间屋子里面。坐在一间屋子里面怎么修呢?它分六个时辰来修。一个时辰就念一百遍的大悲咒。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兼礼四明所立《忏法》一卷”——就是可以修忏法。“四明”就是四明法智大师——天台宗的祖师,他是做过《观经妙宗钞》的。这个“《忏法》一卷”现在已经找不到了,没有留下来。都竟然得到了觉明妙行菩萨的认可,说明这个忏法还是很殊胜的。

我们从记载当中只是知道,法智大师虽然在天台教观上是一个祖师,然而他确实仰承着智者大师的遗风,对修净土法门一往情深。他曾经聚集了十个比丘一起发誓共修三年:修忏法、念佛,在这三年当中决定往生净土。当时他请了一个斋主,是个护法的功德主,叫杨亿——杨文公。杨文公是朝廷的大臣。当时他听说四明法智大师决定三年往生,还专门写了封书信——《请四明法师住世书》,希望他三年不要走,还要留下来弘法利生。四明尊者还有很长的回答杨亿公请住世书的一篇书稿。这篇书稿写得很精彩,主要是谈到他为什么要决志修忏求生净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虽能一心三观——妙观殊胜,但是自己的根机不够,所以还是要先求往生,再回来做弘法利生的大事。这个是非常正确的知见。并且四明尊者还发心广大,他结了一个万人念佛社,要引一万个人都修念佛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四明尊者跟慈云遵式大师也是同一时代人,他们有过书信来往。现在忏法有慈云遵式大师的一个净土忏,在《净土十要》里面。我们现在看不到四明尊者的忏法,可以按照慈云遵式大师的净土忏去做这样的一个忏法。那么忏法就是忏除我们今生乃至多生多劫的业障。我们无论是善业、恶业、无记业,都会构成我们修圣道的障碍。有业障,我们本具的如来藏的德性开发不了。忏除了这个障碍,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就会显现出来——不由他悟,不从外得。这就“助发胜功”。那么昼夜分为六时:日三时,夜三时。这六时的分配呢,以五个时辰来持大悲咒,一个时辰来做礼忏——忏法。那除了这样做之外,余下的时间就怎么呢?就“安坐修禅”,就是坐禅。通过持咒又礼忏,这时候心就相当的宁静了,你就得要回光返照,要住显观慧——“深入不思议慧”。这个“不思议慧”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表现为无师智、广大智、自然智。这些智慧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但是由于我们心都在五欲六尘里面分别,执著,住在外境里面,我们的般若智慧就显现不出来。如果我们不住在外——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这个般若的智慧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智慧。那么这个智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对心性智慧的一种描述。就是明了知道“心外无法”。心外无法,当然法外也无心了,也就是即法即心。了知外境的一切法都是我们心的一种显现——万法唯心。“法法无名”,所有的——无论心法、色法,它是没有名相的,也就是自性本空的。一切法的建立都是建立在我们念头基础上的。念头是生灭法,是缘起法,所以显现的法也是缘起性空的。这就要有点天台讲的一心三观里面的真观——就是空观。法法无名,都是自性本空,当下就“纤尘不立”。“纤尘不立”就是不染一尘,不立一法。“一念“——当下这一念,就“圆融”,就绝待,就契入到不二的心体。般若智慧是不二的。这样的一个不可思议的智慧你很难去把捉它,不可以用我们的心意识——逻辑思维去思惟,不可以用我们的语言去描述,去议论。离言语相,离心缘相,这就叫不思议慧。

\

好,依托这样不可思议的妙慧,那么当下这一念心就契入到微密的状态当中。摄于微密——一精明,最后连一精明也把它空掉。阿赖耶识——无论是它粗的相分,乃至它显现的见分,都是我们妙真如性的显现形态。那么见分、相分都是如空中华,如水中月,自性了不可得的。能摄和所摄都打成一片了,摄就没有摄之相——没有能摄所摄之相。虽然能摄、所摄都没有,但也并不妨碍它摄心。这就是“摄无所摄”。你能把控它自性理体的空,但又不妨碍它的摄。而空中又能出假,又能在不立一法的空里面建立一切法,这就是从体启用。无论是空和有,它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就是“中”——中道。能契入到这样的中道,不落两边,不住中流,这就是善巧的摄心。这样的摄心,实际上是一心三观。这样的由空出假,由假显中,实际上就是佛的智慧,就是不可思议的智慧。由于心摄,显发不可思议的智慧,我们自性本具如来藏的德能就会显现,神通、辩才、光明等等都现前,你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的事情、事业都能成办。所以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那么总括来说,你通过持咒、礼忏——修忏法,又能够深入到自性的般若智慧,一切时、一切处心心念念都跟佛的智慧——跟自性清净心相应,心心流入萨婆若海,那么这就是持大悲咒摄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法界。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回归到我们自性本源的根本,那自然我们实相的心现前,无量劫虚妄造作的虚妄业障就像冰雪遇到了太阳一样,自然就消灭了。这样,我们禅定的心就朗然现前,就能得到正受正定——三昧的开发,无量三昧就会现前。那么念佛三昧是诸三昧之王。这个三昧王呢,就是以念佛心契入到不生不灭的实相理体。这实相理体就是我们的妙湛真心。本觉妙湛真心,我们就契入进去了。如果能这样做才不会虚度岁月,可以刻期精进办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要因循苟且,今日复明日——今日的事情等到明日去做,又想到“来年后月”,觉得时间还很多。想去做,实际又没有行动;想要向前进,又挪不开步子。实际上这就把一切众生修行的毛病显发出来了。虽然也想做,但又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又有很多的挂虑,所以他就动弹不了他的步子。这就是懈怠放逸了——因循苟且。如果你是这样的一个行为,敢保你百年之后——临命终时,乃至于多生多劫还是像目前这样凡夫的“行止”,断断不能移动寸步,还是在轮回里面打滚,在五欲六尘里面:“沼泽地带”挣扎,越陷越深。所以这桩大事你要明白,要谨慎。如果你因循苟且就一定轮回不休;如果能够像前面一样——并日而做,兼程而进,杜绝人事,精进办道,就能够长揖生死,快速成佛。这是要勉旃、要勉励的一桩大事。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