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是释迦牟尼佛三时所说的教法,从《解深密经》上释迦牟尼佛自己判别教来看,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共分三个阶段:第一就是声闻藏法,属于阿含教,这是第一阶段称为初时说教;第二就是为舍小转魇诸大菩萨讲的,是般若教,如《金刚经》佛陀给须菩提讲,《心经》是给舍利弗讲的,可见般若经是二时给诸大菩萨说,属于二时教;第三时就是讲的非有非空的中道了义的方广教,尤其又是以《解深密经》为代表的方广教,这 佛陀第三时所说,听经的人是属于等觉位的大菩萨,如解甚深义密意菩萨,如理请部菩萨,慈氏菩萨,观自在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都是倒驾慈航的或等觉位的摩诃萨。这部经的品目首先讲序,然后讲题,再讲译师,最后讲正文,这部经共有八品。
第一序品,主要讲述了释迦牟尼佛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给哪些人物宣讲的这部经,是属于一经的法会缘起部份。首先介绍了佛陀净土有十八圆满,在说《解深密经》时,与前面说般若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或者在其他经或在王舍城,是有所不同的,此经是在他受用身的净土里,为见道以上的诸大菩萨众讲的,所以净土有十八圆满。接着就介绍了在法会净土里面,听法的有哪些大菩萨,再接着讲了有哪些阿罗汉,皆是大阿罗汉,不是小乘阿罗汉,因为他们没有资格生到他受用身土里面的,一定要舍小转大,通达学修了般若之后,已经成了圣位菩萨,才有资格一诸大菩萨一道,在十八圆满的净土里面,聆听他受用身佛,为他们开讲圆满的一乘法,同时还有天龙八部在法会上护持正法,庄严道场,也接受佛陀教化。
第二胜义谛相品,在胜义谛相品中,讲了四种胜义:一胜义是不二之性,二胜义谛要远离寻思,三胜义谛远离一异性相,四胜义要远离增上慢。主要围绕着这四点在讲,这一品把它列在第二,说明一个道理,佛法尤其是大乘菩萨方广教法之所以不同于世间一般世法,外道的邪法,也不同于声闻藏法,就是由于他首先显示了人生宇宙的胜义实相,而这种胜义实相唯有诸佛如来方能圆满证得,才能平等流出宣说,也只有诸大菩萨才能依于这个胜义谛的道理,来认真修学,将来成就菩提,所以他要把胜义谛的道理,除了序品之外说在卷首,说明了佛说与世法不共的地方,说明真正的佛法,必须首先显示诸法的实相真理,能宣说这个真理的人就佛,依于这种实相真理修学的人就是菩萨。
第三心意识相品,就是讲的世间因果,也就是介绍的心即阿赖耶识,意即第七末那识,识即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也就是讲的八识。本品讲了心意识秘密善巧,心意识秘密善巧菩萨,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心意识一切秘密善巧菩萨。
第四一切法相品,也就是介绍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即三自性。三自性就把一切诸法的法相,圆满的显示出来了,依于依人起迷而不觉,便生遍计所执,这就是世间;依于依他起远离遍计所执,证得圆成实,就是出世间。所以世出世间都可以用三自性来加以统摄,这也是属于佛法,佛陀在第三时所讲三自性,与在第二时讲般若二谛说上又进了一步,也就是圆满地把一切法相道理,世出世间的因果,完全的和盘托出了。
第五无自性相品,根据三自性建立的三无性,依遍计所执建立的相无性,依依他起自性建立的生无性,依于圆成实自性建立的胜义无自性,最后又依三无性的道理,建立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一乘法。在《唯识三十颂》中讲:一切法无性是密意说,而在此经中,佛陀就把一切法无性具体的用显了的道理提示出来了,说的非常具体明白。遍计所执的无自性是体相俱无,依他起的无自性,是缘生的法,无自然而生的无自性,圆成实自性是胜义而有的胜义无自性。三无性是各有不同,是丰富多彩的,是非常具体的,而不是笼统含糊的无自性。
第六分别瑜伽品,此品是释迦牟尼佛,给他唯一的接班人慈氏菩萨宣讲的,共讲了二十六门修学止观的道理,也就是大乘菩萨如何修定,如何修慧,如何才能达到定慧定持,如何才能依于定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讲的非常具体,非常精细,非常透彻圆满。首先教导学佛者,佛教不同于外道的止观,外道者邪慧憨定。第一介标准要依于菩萨藏法来修学,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修止观要悟入总空性相,在依他起圆成实上远离增益损减二边。修止观要依于三藏十二部经,作为所观境界身心安住的处所,才能如法的引发定慧等持的功德。也讲了要缘小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缘大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缘无量总法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也介绍了七真如的道理,说明了凡夫、圣者染净诸法,是平等一味相,以上都是本品的要点。
第七地波罗蜜多品,释迦牟尼佛专为观自在菩萨讲了十地,讲了六波罗蜜及助伴四波罗蜜,也就是十波罗蜜。在十地中是如何修波罗蜜多的,是如何使福慧圆满的,是如何来与证真如断除诸障的,这些都如实的圆满的提示出来了。
第八如来成所作事品,此品是释迦牟尼佛专为文殊师利菩萨讲说的,主要讲了成佛过后,解脱 后,法身的情境,报身的情境,化身所作诸业,广度众生的情境,也就是依于一乘法修止观,修六度,依于十地圆满成佛,最终能够成办诸佛所应作的事,广度无边众生,建立无边法门,所以叫如来成所作事品。
把以上八品归纳一下,胜义谛相品是胜义谛所摄,心意识相品属于世俗谛所摄。这两品显示了真俗圆融的道理。第四品叫一切法相品,第五品法无自性品。前者显示了一切法非空,后者显示了一切法非有,两品结合显示了圆满的非有非空的中道。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就是依于前面真俗圆融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正理,如何修止观,如何在见道后,断障证真,直到圆满成佛修的正行。最后一品如来成所作事品是依于正理正行修学,最终能够成就圆满的大菩提、大涅槃的正果。前面胜义谛相品、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一切法无自性相品,讲的是大乘佛法境的部份,分别瑜伽品、地波罗蜜多品讲的是行的部份,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是讲果的部份,所以这部经讲了境行果,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体有用,圆满无上,为诸大菩萨宣说的,甚深最甚深,微妙最微妙,唯通达极难通达的经典。
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皆是缘起性空,缘起就是依他起自性,性空就是圆成实自性。凡夫于依他圆成上颠倒妄执种种实我实法,就是增益而有的遍计所执自性,如是三性,遍计所执自性体相俱无,是空非有,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是客观事理,是有非空,三者结合,便是非有非空的中道,此三自性当中,遍计所执自性体相俱无,是相无性,依他起自性从缘所生,无自然而生,所以是生无性。圆成实自性是诸法清净无相,不可分别言说的实相,是胜义无性。如是三无性,总括起来,便会形成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的一乘法。此一乘法是人生宇宙的绝对真理,是世出世间的诸法实相,一切众生若欲破迷开悟解脱出离,只有依此光明大道,除此一条光明大道别无他路可走,故佛陀称炎这一乘法。《解深密经》的核心正理,就是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依三无性建立一乘法,而后依一乘法的道理来修菩萨行,最终成就圆满的大菩提果。《解深密经》主要是讲一乘法的,在第二品讲胜义谛相,着重阐发一乘法的道理,在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这三品中,完全都是围绕着一乘法的道理在讲。
什么是一乘法呢?主要是指依三自性建立三无性,依三无性建立一乘法。所以一乘法就是,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个就叫一乘法,一乘法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是依于三自性而建立的,而三自性又以依他起性为根本,依他起就是缘起性空,依于缘起性空的道理就建立了世间和出世间。由于凡夫没有智慧,不通达依他起的道理,不通达性空的道理,故生遍计执,这样就形成了世间,形成了染法,形成了凡夫,凡夫对缘起性空这四个字不能通达,反之圣者能够通达一切诸法都是缘生,无有实体,自性本空,在缘生法上不执有实我实法,这样就证圆成实,而成为出世间的圣者,也就是出世间清净的无漏世间由此建立,所以世出世间就依因缘生法缘起性空而建立,世出世间染净诸法都是缘起性空,依于缘起,就建立的依他起性,依于性空二字就建立的是圆成实性。空性是缘生法所显示的空理,犹如《心经》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色就是依他起,空就是圆成实,色即是空也就是说依他起就是圆成实,但是凡夫不懂这个道理,才对缘生进行执著,认为他是实有,所以在依他起上,就不证圆成实,而得出一部份虚妄分别的执著。圣者知道缘生法无有实体,对缘生法常时都能圆满的通达其真实相,心里清净,念念无住,这样就能证圆成实而不得遍计执。所以世出世间染净诸法凡夫圣者皆以缘生二字建立。在《大般若经》讲“若知缘生,则知法性,若知法性,则知空性,若知空性,则见导师”。由此佛陀出世主要就是讲两个字缘起,他着重讲缘起,不单独讲性空,因为性空是缘起法的真实相,如果又另外讲性空就成了遍计所执,所以《心经》说空就是色,空也就是有为法缘生法,所以圣者只讲缘起不讲性空,通达缘起就能通达性空的道理,凡夫不通达缘起,所以才不得性空的圆成实。由于迷和悟缘起的道理,就形成了遍计执和圆成实,由此三自性就这样建立。三无性就是依于凡夫对俯他缘生似我似法而生起的实我实法的执著,这个实我实法体相俱无,是空非有,如龟毛兔角,就建立相无自性,依于缘生依他起的道理,就建立的生无自性,因为一切诸法无有自然而生的实体,无有自然而生的诸法,完全要待因积缘方能生起,所以就依于一切皆是缘生这个道理就建立的生无自性,同时因为圆成实是我法二空的真理,圆成实是清净无相胜义而有,仍然是无有自体,无有实在的体性可得,所以依于圆成实就建立的胜义无性,他是言忘绝胜义而有,犹如虚空,是属于我空法空的道理,但是他仍然不是实有之法,不是有体性的法,本性同样空,所以依圆成实就建立胜义无自性。在《唯识三十颂》中世亲菩萨说“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如果讲一切法都无自性,是密意说,不是显了说,为什么呢?依于三自性就可以看出遍计所执是体相俱无的空,是无自性,与依他起的无自性不同,依他起不是体相都空,而是相有体无的确良空,圆成实既不是体相俱无,也不是有相无体的空,而属于胜义而有,如太虚空,清净无相的空。由此说明一切法的无自性,要具体分清楚,有体相俱无的无自性,也有有相无体的无自性,了有清净无相如太虚空胜义而有的无自性,所以说一切法无性是密意说,此处所讲的无自性,才是最为具体最为深细,最为圆满的无自性,由此以三自性建立三无性,才是显了说,既把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公开的明显的完全和盘托出,开显的非常的明白,所以说不是一切法都无自性,不能把依他起圆成实也说成体相俱无的无自性,这样就会堕入断见、顽空、拔无因果,就会堕入损减,所以说讲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说,不能把依他起也说成体相俱无。圆成实是真如、是实相、是无为法,而真如实相的无为法如像《心经》所讲“是诸法空相”,空相就如太虚空清净无相,也与遍计所执体相俱无的空不同,也与依他起有相无体的空不同,他是清净无相之相,是由依他起上无有实我实法的这咱绝对清净道理显示出的真如实相,所以称为胜义无自性,遍计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所以讲一切法无自性是密意说。
一乘法是依三无性建立的。“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这四句话就叫一乘法,这四句话的一乘法,首先依相无自性讲遍计所执既然无体又无相,体相都空,哪有生和灭呢?所以无始时来就没有生灭,所以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说明一切实我实法彻底皆空。无始时来本无有生本无有灭,如以前外道问佛陀,神道有灭无灭?三问而佛陀避而不答,因为本来就无有神,又怎样说有灭无灭呢?所以佛陀用舍置答,不直接答。遍计所执的法体相俱无,是空非有,依于此理建立了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第二依依他起生无自性的道理建立一乘法,既然一切法都是待因积缘而生,只有幻相无有实体,幻相的生就不叫实生,幻相的灭就实无有灭,无有实在的生灭,故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第三依于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建立一乘法,既然是胜义,要言思道断心形处灭,既然是无自性,就说明言思道断心形处灭的法,也就是指的无分别智与无分别理仍然无有实体,自性本空,所以依于圆成实胜无自性的无分别智和无分别理的道理,他本性也空,犹如虚空,清净无相,哪里有个生和灭可得呢?所以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这就是依于三无性建立一乘法,说以这个一乘法是最具体的,不管是依遍计执讲依依他起讲,依圆成实讲完全以一贯之,通用无滞,所以说从这三方面综合弄来建立了这个一乘法即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本来不是佛陀出世他才寂静,佛不出世亦复如是,这个道理是永恒的真理,不是谁来创造发明的,本来如是。本来就寂静,自性者本性,本性就是涅槃,一乘法是甚深最甚深,微妙最微妙,难通达极难通达,故言深。第二个意义是佛陀方便善巧能够隐密的以一乘法的道理,不是公开的把全部真实义讲出来,而是把当中的部份真实义来给他宣讲,如初时讲阿含教,讲我空法有,如说世间是绝对的快乐,必须要舍弃世间的诸苦,有绝对的苦有绝对的乐就是法执,但佛陀没法给他讲我空法也空的道理,因为讲他接受不了,所以就只识我空不讲法空的道理,所以就有阿含教的问世,这也是属于佛陀依于一乘法来对机给众生宣讲,是他善巧方便智慧的表现,唯有佛陀方能圆满做到。二一点他又能够根据一乘法的部份道理宣讲我空法空,使这些舍小向大的诸大菩萨来受学听闻,所以才有般若教的问世,这也属于密意言教,不是显了教,第三时就完全公开显了的以一乘法的道理就讲非有非空的中道,这时是给见道以上的大菩萨宣讲,他们对这个道理才能圆满领悟接受,这就是说佛陀能够以一乘法对机宣讲不同的教法,所以这当中有隐密有色开,所以初时二时皆是密意言教,称为密。密是佛陀般若智慧能够以一乘法的道理或部份宣讲,或圆满宣讲,这就是密,深密不是一般凡夫能够通达的,也不是一般无有大智慧的愚者二乘能够通达的,也不是一般新学菩萨能够通达的,只有佛陀能够以此经解了深密二义,故称解深密。
经字的含义,鸠摩罗什对这个经翻译为修多罗,玄奘认为是错误的翻译,他翻译为素呾览,汉语叫契经,以区别于佛说的经与世俗上的经,儒家道家也有经,有权威性的论点,一般就称经,如难经、皇帝内经、诗经、易经、道德经、兰花经。为了区别外道年说的经,加了个契字,契者契理契机,一般说有三义,一是上契佛义,中契合真理,契合一乘法或部份或圆满的以一乘法来说,不能离开真理而宣说,下要契合众生之机,因佛陀说法是因病与药,对机施教,如对人天有情你讲我空法空的道理他接受不了,如果是声闻独觉根基而讲小乘法也不对机,俱有这三契合的意义就称为契经。另外还有两个意义,一是贯穿义,佛陀所说的经是贯穿于世出世间,贯穿于染净一切诸法的,他说的是真理,无处不遍,无处不圆满,一部经也可以贯穿诸经,二者摄义,摄为收摄、摄受,摄持就是应该对所化的有情进行摄持,所以俱有贯穿真理,摄持众生二义,也名叫契经。
介绍译师
是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个版本,玄奘法师于公元602年至公元664年,活了62岁,一生辛劳,为法为众生为佛教事业呕心沥血,在家姓陈名袆,是河南省缑氏今偃师县人,曾祖父叫陈清,在南北朝时作过后魏的上党太守,他的祖父叫陈康,在齐朝作过国马博士,他的父亲叫陈惠,不求功名,潜心学问,很为当世人所景仰,玄奘是他的第四个独生子后来玄奘受他二哥当和尚的影响,在十三岁时在当地的净土寺出家,后来遍游诸地,参诸名师,曾经在四川成都的大慈寺受具足戒,在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7年)赴印度求法,因为他在全国各地学习佛法,对涅槃经、对般若学、唯识法相学都有很深的研究,不过他发现同样是一部经,同样一部论,由于译师翻译不同,在其内容上,在体裁形式上就大相竞庭,就拿解深密经来说,由于译师翻译的不同,其中许多内容同样是一品,有些残缺不全,有些夹杂了一些译师个人的意见,就使佛经走样,变质,又如《集论》、《摄论》由于译师翻译不同,内容悬殊很大,他觉得佛经有重新翻译的必要,同时他也想把真正的大乘佛法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他在贞观元冬月曾给唐太宗李世民上书,请求出国到印度求法,但未得到允许,次年贞观二年,由于国内遭灾荒,朝廷允许学法的僧道可以自由出门化缘,玄奘就借用这个机会,也当时在印度贩丝绸的僧人一道,离开长安前往古西域东印度那烂陀寺去求法,古时交通不便,靠步行,有时骑马,曾在途中被劫一空,九死一生,发下大愿宁愿西行一步死,也不肯东退半步生,缍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步行数万里,到达了东印度的那烂陀寺,跟着那烂陀寺有一七旬长老戒贤大论师,专门学习《瑜伽师地论》,据说戒贤大论师给他讲过三遍,又遇当时印度有一位在家大居士叫胜君论师,学习唯识抉择《摄大乘论》,还与当时印度许多高僧大德学修唯识和中观方面的佛法,在印度现学精研,对当时印度的文化如波罗门的典集也有研究,对小乘佛法了有深入的造诣,故一时在印度名声大振,曾经在曲女城无遮大会上以他所著的两部论,一部叫《会中论》,一部叫《制恶见论》来立宗,任人难破,经过十八天的时间最终获得大胜,无一个人能胜他,因为他对小乘外道的邪见进行有力的破斥,叫《制恶见论》他把唯识与中观二者有机结合,做了一部论叫《会中论》,当中的中观及小乘均不能破,后来小乘称他为解脱仙,大乘就称他为菩萨,所以玄奘当时名震五印,得到当时界日王苦苦的挽留在印度弘法,他的师父也留他,他是戒贤论师的十大弟子之首,由于他非常爱要,他觉得我国经书翻的很多都有问题,他到印度的目的是想把概括大小乘经律论三藏的大论《瑜伽师地论》取回中国加以翻译弘扬。同时也想把许多唯识方面的经论还有般若学方面的经论如六百卷大般若经取回来加以翻译弘扬,使真正的佛法在我们中国的大地上闪光。谢绝了真诚的挽留,回到了东土,带回了许多梵本,具说有六百五十七部,回国后得到唐太宗的大力支持,译出了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法师对我们中国佛教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翻译佛经的同时,据说唐太宗还下过一道圣旨,命他把我们中国的《道德经》、《兰花经》以及《大乘起信论》用中文翻译成梵语,又从中国传到印度去,这是有典记载的,他就成了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出色人物,一生事业辉煌。玄奘法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值得我们学习。玄奘法师刚出家时师父问他,你小小年纪,你来干什么?他说“远绍如来,近光遗法”,他确实做到了,他是我们中国四大译师当中首屈一指最著名的译师,他译的经称为新译,以前译的经称为旧译。后人多以新译的佛经为标准。玄奘法师译经主张直译而不是义译,让后人直接与佛经把交通,自己不加任何主观意见。(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纤尘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