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万峰时蔚禅师悟道因缘

发布时间:2019-10-19 10:06:14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万峰时蔚禅师悟道因缘

  万峰时蔚禅师悟道因缘

  苏州邓尉万峰时蔚禅师,婺州千岩元长禅师之法嗣,俗姓金,温州乐清人。时蔚禅师刚出生时,红光满室,他的母亲非常害怕,以为是妖怪,想把他扔掉,他的姑姑于是将他收养起来。时蔚禅师在襁褓中时,每见僧人,辄合掌微笑。十一岁时,从演庆昇法师受业,因诵《法华经》有省,遂入杭州受具足戒。后投杭州虎跑止庵德祥禅师座下参学。

  止庵禅师于是令他参究南泉禅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之话头。时蔚禅师虽然用功精勤,参究了一段时间,最终却迷闷无所入。于是他便前往明州达蓬山,于佛趾寺侧,卓庵隐修,奋志参究三不是公案,以至于废寝忘食,目不交睫。

  一日,时蔚禅师入室礼谒寺主宗律师,宗律师遂为他举沩山踢倒净瓶之因缘

  灵祐禅师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司马头陀告诉百丈禅师道:顷(前不久)在湖南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百丈禅师道:老僧住得否?司马头陀道:非和尚所居。百丈禅师问:何也?司马头陀道: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设居,徒不盈千。百丈禅师道: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司马头陀道:待历观之(待我一一观察)。当时,华林觉禅师为百丈手下第一首座,其德望很高。百丈禅师于是让侍者把他请来。百丈禅师问司马头陀:此人如何?司马头陀请华林觉禅师謦欬(qing kai,咳嗽)一声,然后走几步,说道:不可。于是百丈禅师又令侍者把灵祐禅师请来,当时灵祐禅师为典座(负责寺院伙食)。司马头陀一见就说:此正是沩山主人也。当天晚上,百丈禅师便召灵祐入丈室,嘱咐道: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后来华林觉禅师听说了这件事,心中颇为不平。于是,他找到百丈禅师,问道:某甲忝居上首,典座何得住持?百丈禅师道: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如果你能当众对我的问题下得一出格的转语,我当把沩山的住持位子交给你)。说完,便指着净瓶问道: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华林觉禅师道:不可唤作木□(tu,树兜子)也。百丈禅师于是问灵祐禅师,灵祐禅师便一脚将净瓶踢倒,径直走了出去。百丈禅师笑道: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时蔚禅师一听,当下便恍然大悟,遂作偈云:

  颠颠倒倒老南泉,累我功夫却半年。

  当下若还亲荐得,如何不进劈胸拳。

  于是时蔚禅师便前往台州华顶,参礼无见先睹禅师,请求印证。无见禅师看了他写的悟道偈,遂予印可,并嘱咐道:尔年小,且居山去!

\

  时蔚禅师于是又重新回到达蓬山,孤身一人,隐居了十年。后听说千岩元长禅师住伏龙山,道望昭著,遂前往参礼。

  元长禅师一见时蔚禅师,如同旧识,问道:将甚么来与老僧相见?

  时蔚禅师便举起拳头,回答道:者(这)里与和尚相见。

  元长禅师又问:死了烧了,向何处安身立命?

  时蔚禅师道:沤生沤灭水还在,风息波平月印潭。

\

  元长禅师道:莫要请益受戒么?

  时蔚禅师一听,便掩耳而出。

  第二天,时蔚禅师随众参加普请(全寺大众一起参加劳动)。

  见到元长禅师,时蔚禅师便从地上拈起一块圆石头,作献珠状,说道请和尚酬价。

  元长禅师道:不值半文钱。

  时蔚禅师便道:瞎!

  元长禅师道:我也瞎,你也瞎。

  时蔚禅师又道:瞎!瞎!

  说完,便呈偈云:

  龙宫女子将珠献,价值三千与大千。

  却被旁观人决破,谁知不值半文钱。

  元长禅师一听,非常高兴,回头告诉左右侍者道:蔚山主颇有衲僧气息!于是令时蔚禅师于席下充当第一座。

  一日,元长禅师升座说法,举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之话头,诘问大众。

  元长禅师话音未落,时蔚禅师便从大众中走出,震威一喝,然后拂袖而出。

  于是,元长禅师便作偈印可。偈云:

  郁郁黄花满目秋,白云端坐碧峰头。

  无宾主句轻拈出,一喝千江水逆流。

  时蔚禅师悟道后,即辞元长禅师,前往静嵩山,住山九年。其间,元长禅师多次致书招请,最后时蔚禅师终于前来分座说法,并受法衣。元长禅师嘱咐道:汝缘在浙西,可往化导,吾道有寄矣!

  时蔚禅师于是谨遵师命,前往苏州邓尉山,开创伽蓝,一时法席兴盛,前来参学者络绎不绝。

  关于如何用功参禅,时蔚禅师曾作过极精彩的开示

  大凡参禅做功夫者,不得安然静坐,忘形死心,澄空守寂,昏沉散乱。须是抖擞精神,猛著精彩,急下手脚,剔起眉毛,咬定牙关,提起话头,立地要知分晓,不得今日也恁么,明日也恁么。便就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上,大起疑情,疑个一归何处。即将此一则公案,尽平生气力,提在手中,如一柄铁扫帚相似,佛来也扫,魔来也扫,邪来也扫,正来也打扫,是也扫,非也扫,无也扫,有也扫,扫来扫去,扫到无下手处,无著力处,正好著力,无扫荡处,正好扫荡。忽然扫破空,突出一个扫帚柄来,□!元来却在这里。在这里,依前即是个张上座,一翻翻转山河大地,明暗色空,尽是自家珍宝,草木砂砾,尽是自己法身。到这里,说甚么一归何处,只这一柄铁扫帚,亦乃和身放下,坐断常寂光,超出无生界,唤作无为无事人也。若是打不透,彻不过,切莫匆匆草草道我会禅会道。不用参疑,我问你,腊月三十日到来,从前会得底道禅,用得着么?所以参须实参,悟需实悟,不可弄虚头,认光影,不求正悟。须向这里,将本参公案,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并作一个疑团,顿在眉毛眼睫上,看定通身是个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行也如是参,坐也如是参,静也如是参,动也如是参,参来参去,通身是个话头,物我俱忘,心识路绝,澄澄湛湛,寂静无为,蓦然疑团子爆地一声,直得须弥粉碎,大地平沉,迸出一轮杲日,照耀山川,遮藏不得。那时却来嵩山门下吃痛棒!

  大凡参学做功夫者,先将平日所知所见,人我利名,尽情扫却,然后将本参话头,顿在目前,行住坐卧时也参,著衣吃饭时也参,屙屎送尿时也参,静闹闲忙时也参,喜怒哀乐时也参。但于十二时中,心心无间,念念相续,不忘这个话头。须是大起疑情。大疑即大悟,不疑即不悟。悟即悟自本心,明即明自本性。古人云,佛见法见,是二种铁围山;若有所见,尽成其障。所以《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此事不论根性利钝,只要信得及,行得切,时节到来,忽然触著磕著,洞明大事。祖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法界元(原)来无一物。佛者觉也。如何是觉?□!呵呵!方知此语,实无妄也。且道笑个什么?经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然虽如是,须经大善知识炉煹煅炼,将来方可续佛慧命。谨参!谨参!西来直指正单传,自念参疑意廓然。今古上乘无别法,尽皆心悟未生前。

  这两段开示,可作为后世参禅者用功之指南。

  时蔚禅师圆寂于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春秋七十九岁。临终有辞世偈云:

  七十九年,一味杜田。

  悬崖撒手,杲日当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