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三摩地

发布时间:2019-10-20 10:05:47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三摩地噶玛天津仁波切开示时间:86.09.15地点:台北道场本讲次分为解行二门,为次第性严谨之教授。在此有个重要的要求,在听闻之前,先将过去所听闻的暂时摆一边,绝对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为前导,以致无法完全了解上师所说。同时,切忌最后把自己所听到的、与过去所学综合起来,成为自创的东西。如果有此情况,则在实修的部分,就不宜教授,因为会伤害到你。本讲次根据竹巴噶居大学者札西南甲仁波切所造的《了义经》而阐述。札西南甲仁波切把所有不同传承的大手印全部结集,而造《了义经》,堪称大手印的百科全书。任何一句话皆有其出处;若是作者的观点,一定特别注明「这是我的见地」。大家过去所听闻的,怎么修禅定止息、怎么修观照,也许比较缺乏次第性;而今我们有严谨而殊胜的根据,故堪称有次第的教授。何谓三摩地?「三摩地」、「禅定」、「等持」、「止观」,乃同义异名,名相虽不同,但所指同一。「禅定」,梵文为「禅那」,分为两种:「无别定」(也称为止)和「辨识定」(也称为观)。至于「等持」的诠释,「等」:平等——让心专注于一处,称之为等。「持」:持有——持有专注一处的心。因此,简言之,「保持平等的心」就是等持。但是光保持平等的心,还是不够,应进一步诠释——保持平等之心,离一切造作。什么是造作?举凡不自然的、起心动念、一切所思、依因缘、分别,这些都是。此外,呼吸也算造作,但不呼吸不代表不造作,甚至可能造作另一种造作。不修禅定之过患不修禅定,轮回不断;不修禅定,智慧不生。修学禅定之前,应当先问自己,为何要修禅定?许多人把修禅定视为开发潜能的捷径,也有人将禅定视为获得神通的方法。两者都是对禅定的误解。为什么要修禅定?不修禅定就好像没有脚一样,不能走路。亦如被囚禁于黑牢,不得自由。不修禅定,心如跳蚤,无有定时,烦恼不断。《华严经》云:「圆满的佛教并非听闻。」亦即,圆满的佛教不是听闻的佛法;所听闻之法,尚属不圆满。何谓圆满的佛法?对于所听闻的法,要能彻底实修而证果,才算圆满。闻法却不实修,犹如望水止渴;善说佛法者,即使舌灿莲花、辩才无碍,自己不修,则如施食与人,自己不吃,终不得温饱。又譬如同样居住在王侯将相之宅,主人所享用的财富珍宝、锦衣玉食,若为仆人,无一可得。换言之,面对丰富珍贵的佛法,若不能成为佛法的持有者,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佛法的仆人罢了。如此,将得不到佛法真正的利益。「闻法不修,烦恼不灭,其害无尽」——听闻佛法若不勤加修持,烦恼就不可能消灭,祸害难以停止。(以上种种譬喻见于《华严经》之广述)谈到修、怎么修?「修」,在于心行。云何心行?就是思惟、用心去想。然而,平常内心已充满生灭不断的念头,念头一刻也未曾在心中静止不动。谈思惟,岂不是念上加念吗?是的!思惟佛理,若不能运用正确方法,就会烦上加忧、妄上加妄,所以一定要有方法;至于到底该用什么方法?以下逐步讲解。所以听闻之后,可别像流水一样,任其空流而过。必须口诵心惟、念兹在兹,如牛反刍。禅修时,先依止息让心安定,安定之后就要观照;观照就是对听闻过的内容详加思惟,直到你能够决定「就是这样」!己经决定了、坚固不动了,这个过程就是修行。所以,修行不是坐在那里念经或抄经,当然我们不能说念经、抄经不是修行,然而,那只是修行的方便之一。「若人不修禅定,不见自性,烦恼必恼之。」此言可作不修禅定的警语。不修禅定,必将产生困扰不断的烦恼;烦恼不断必堕恶道。因为烦恼不离五毒:贪、瞋、痴、我慢、嫉妒。这些念头不断生起,最后必将影响、主宰我们的行为,甚至种下堕落恶道的种子。一旦堕于恶道,轮回无尽期。所以简言之,修禅定就是为了灭绝轮回、超越轮回。反之,则是不修禅定的过患。禅修之功德利益《摄真实义经》舍利子问佛:「若人闻法一劫、若人观照自性剎那,何者为胜?」(如果有人听闻佛法一劫,另一人观照自性剎那,何者功德较为殊胜?)所谓「观照」,就是止观之中的观;剎那是一弹指时间。佛告舍利子,后者更胜前者,亦即「剎那观照自性,更胜闻法一劫。」此即为修三摩地的功德利益。何以如此?因为剎那观照自性,可胜生、老、病、死苦。闻法不能解脱,那只是解脱的资粮;观照自性得以解脱,故观照自性之功德,更胜闻法。佛曾说,「修等持一座,更胜舍身千次。」一座的时间,依各人证量而异。何谓「一座」?能观照心的体性,无有造作,直到念头生起,这安住禅定的时间称为「一座」,而不是盘坐在那儿五分钟、十分钟。阿罗汉之定境,至少可持续四十五分钟以上;这一定无念,是我们凡间的四十五分钟,而于定者是一念。一念有多快?凡夫一念,有时连一秒都不到。初地菩萨的定境长达一天;而过去、现在、未来皆安住定中,即是佛。何以修等持一座,胜过舍身千次?先了解「舍身」的定义。当佛降生为净饭王王子悉达多之前身,曾示现舍身饲虎。他看到小老虎、母老虎,饥饿瘦弱,气息奄奄,于是削竹刺身、引身血为乳让小老虎舔舐,然后又割肉喂食。舍身饲虎的圣地,目前都还有人前往朝圣。汉地显教有「燃指供佛」的仪式,亦属舍身供养。为师较推崇的舍身,是舍弃执着世俗之身,而愿将此身供养三宝、利益众生,如此舍身之意义,远胜燃指。(另,自杀不算舍身)。舍身千次,仍逊修等持一座,因为修等持可以舍离贪爱执着、于佛法不生疑心、增长五根力、增胜慈悲心、见诸法实相、引导众生入正道,可聚千种功德……此乃修等持之殊胜。《法集经》佛说:「菩萨善修等持,见诸法实相;瞭诸实相菩萨,自在常生慈悲。」一切菩萨善修等持,故能见诸法究竟,所以菩萨之心常住于自在、慈悲。凡夫的自在慈悲就不一样了。凡夫以为自在就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误以为放任就是自在、不在意别人感受,就是自在。这种自在是业流——流水潺潺不断,就算滴下墨汁,也在瞬间消失;如流水的业,就是这么难以察觉。另一方面,就行善而言,很多人以为自己心甘情愿、很自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批评。然而这种自在,还是有染污。众生往往以为「慈悲」就是对别人好,殊不知对别人好,经常隐藏自己所未察觉的自私。我们常愿意帮助别人,但也为此沾沾自喜——「啊!我真的很慈悲。」可是一旦曾受惠于你的人,需要他纾困的时候,对方却袖手旁观,你就生气了,「为什么我以前帮助你,都不求你的感激;现在我需要帮助,你竟然无如此无情。」不平和怨怒,泄露了当时未曾发现的染污。如是每每发生在我们身上,应该深自警惕。阐述了不修禅定之过患、以及修禅定之利益功德,接着谈如何实修禅定?然此处所谓实修,仅止于解门,只是一种以理论作基础的方法和次第;至于真正的实修,还有其要诀。如何修禅定?禅定可分两大类:「三乘共同」与「三乘不共」。三乘是指小乘、大乘、金刚乘。三乘不共的部份,堪称金刚乘法教之精华。既然称不共,即不被其他二乘所接受,好比祖传秘方。有关传授三乘不共之法教,传法上师、受法弟子都必须很谨慎;必得如法上师所传授、如法弟子来听闻方能相应。而且,最基本的要求,闻法者必须是皈依入室弟子。否则,不是疑心满腹、就是毁谤——因为功德不具。为何功德不具?因为你与上师之间没有法缘;再者,传承的护法,不允许你承受如是法教,所以会让你自然产生怀疑。所以,进入不共的部分,为师将言明,以下做何讲授,你自己决定要不要听闻。但不要听到大手印就欣喜若狂,大手印不像传说中那样,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修学。首先,谈三乘共同的法教,分为三部份:第一、何谓等持?第二、如何修止息?第三、如何修观照?何谓等持?广义而言,等持就是止观。但究竟来说,等持不是止观,既不是止、也不是观,而是止观双运之境界。《解深密经疏》佛说:「止观,三乘等持皆含摄」。止观是因,等持是果,三乘等持皆含摄止观。换言之,三乘禅定所修结果——等持,都含摄了止观。小乘的等持有止观、大乘的等持也有止观、金刚乘的等持也有止观。「止观,三乘等持皆含摄」反向诠释,即是「三乘等持皆含摄止观」,在语法上更容易了解。《修道次第论》共有三部:上部、中部、下部。于其中部,佛说「修等持,止观必修。」又云:「三乘修定皆依止观,如树依根,诸等持如花果叶皆依根。」同时解释了止观与等持的关系和差异:止观犹如树根,等持就是树的花果叶。所以三乘所修等持,境界不同。「修止观如树依根」,譬如树依着根来吸取养分、水分。「等持如树之花果叶」,所以不能将树的花、果、叶均视为同一,但也不能说三者相异,因为同在这棵树上。札西南甲仁波切在《了义经》,针对《解深密经疏》所言「止观,三乘等持皆含摄」而提问:「如前所说,不同行者修不同的定,那么不同的定所依方法不同,诸如有依、无依、或显或密、或大手印、或乐空无二……等等,如何含摄?」对此,我们做一探讨。何谓「有依」?就是修禅定的时候有所依凭。「有依」分为两种:「依息」和「不依息」,也就是「依呼吸」和「不依呼吸」。「数息法」属于「有依」中的「依息」。「有依」之中的「不依息」,又分「依清净」和「依不清净」。就「依不清净」来说,噶居、宁玛、格鲁、萨迦所依的对象各不同:例如我们噶居巴所凭借的是一块石头或木头,你就看着它做止息、修禅定;宁玛巴则会取一朵蓝色的花,告诉行者这就是「有依、不依息之中的依不清净」。什么是「有依、不依息之中的依清净」呢?佛像!而宁玛巴也可能依水晶。这些将在实修的部分加以解说。(本段文字请参照表解如下)依息(依呼吸)——例如「数息法」有依依清净(依佛像,宁玛依水晶)不依息(不依呼吸)依不清净(噶居依石头或木头,宁玛依蓝色的花)此外,大圆满与大手印的修定方法也不一样。大手印直接内观,大圆满则外观,观虚空明点。不同的行者、不同的根基,选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既然三乘修止观的方法都不一样,诸多修定法门,如何含摄、全部包括在其中呢?札西南甲仁波切以自问自答的方式阐论。他说:「观与不观、有依或无依,都只需专注一处,这就是止。」不管你修不修观照,无论有依、还是无依,最终只要你能将心专注于一个地方,即称为「止」。将心专注一处,其实很难。能专注一处,心不涣散,就是「止息」;行者审视、省察、分析心的能所(或言:心之体性),就是「观照」。只要你专注在任何一点,不管是外还是内,「专注」,这个就是止息。随喜一切善,也是一种止息。要能随喜,你的心一定专注在对方所行的善业功德之上,故心生欢喜,其间无有任何念头侵入干扰,故亦可称为止息。进一步分析「欢喜」的体性,就是观。譬如分析「随喜」一事,随喜他人之善,内心充满喜悦。快乐原本从那里生起?住在什么地方?快乐最后又跑到那里去了?它的成份到底是什么?进行这些分析,即是观照。又如男女朋友吵架,非常生气,那就应当开始思惟「忿怒」的体性为何?这也是观照。但若分析忿怒体性的同时,陷入悲哀忧恼,就不是观照了。因为你的心有所执,而且执「受」。故,依此见地,当可明白三乘等持皆含摄止观。如何修止观?修等持、修定,唯有依止观。止观的实修次第分为七种。第一:善因。第二:障碍。第三:明辨。第四:差异。第五:境界。第六:双运。第七:妙果。阐述如后:止观实修七次第之一:善因什么是止观的善因?《解深密经疏》中,弥勒菩萨请示佛陀:「何为止观因地?」(什么是止观的种子?)佛说:「止息依清净持戒。」要修止息,唯有依持戒清净。「观照依多闻正法,思惟自性。」自性就是心的体性。冈波巴祖师云:「善哉!(承上句佛说)此为止观因。然实修时,依上师加持、承上师开示,积聚善资粮,得清净身心,亦是因。」冈波巴祖师的观点,乃依据大手印而来。他认为,不能说持戒清净、广学多闻、思惟自性是不圆满的,佛说的绝对正确,故称「善哉」表示赞叹。唯实修的时候,必须依上师的加持、上师的开示,加以实修,并且积聚善业功德,才能获得清净的身心,这也是修止观的因地。《修道次第论》中卷提到「止息六因」,也可视为修止息的六个条件。说明如后。止息六因之一:处所僻静修止息必须远离嘈杂,选择清净安静之处。理想所在,首先被排除的是家里。在家里很难得到平静,一下子电话铃响、一下子小孩子闹、先生喊、或是老婆哭,怎么平静?又是电视机,又是音响的。如果在家修,必须在书房;卧室其实也可以,若是夫妻房怕会影响对方则不宜。处所僻静之外,还要有下列条件:1.物质所需不匮乏 2.无仇敌 3.没有野兽出入 4.不吵杂 5.非疫区,无传染病 6.靠近行者、善知识。修行不是在享受,不需富裕豪华,所以住所要简单。但生活必备之所需,也不能缺乏,否则,喝个水还得下山挑水,花工夫经营日常所需,就浪费时间了。所以,生活物质不虞匮乏,也很重要。至于仇敌,仇敌包括什么?当然包括自己,止息就是要灭自己的妄念仇敌。但此处的仇敌是指外在而言,例如与人结怨、积欠债务,对方找上门来必然干扰清修。止息六因之二:减少欲望欲望越多、心越不能平静,止

\

息越难修。要有所谓安贫乐道的精神,这连天主教修女会都强调。而且应远离美色、华服、玉食佳肴之引诱:修止息的地方,男女众要分开,以减少诱感。男女双方具有吸引力,彼此都算美色。其次,不要拥有华丽漂亮的衣服,否则容易对身体产生执着,穿着以素雅、宽松为宜。此外应避免美食佳肴引诱,这只会把胃口养大。修行者食物要清淡,以防饱暖思淫欲。止息六因之三:知足满足现况、降低欲望、减少比较,是知足常乐的方法。人要能满足现况,避免经常感到不满。内心不满,血压起伏会特别大;满足感洋溢,血压就降低而平稳。如何减少欲望?欲望通常来自对身体的执着。三天不洗澡看看,还会贪执眷恋吗?异味熏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要经常思惟无常,以降低欲望。再者,不要老是心生比较,一比较,就会分别高下,无法知足。止息六因之四:减少杂务所谓的杂务是什么?放着正事不做,去做些没意义的事,就称为杂务。但家庭主妇可不要为了学习止息,以「减少杂务」为由,跟先生说:「老公,上师说,修止息要减少杂务,所以从现在开始,扫地、洗衣、煮饭都由你来做,我要修止息。」打扫家内,是家务、是责任,不是杂务。此外还应注意四点:一、不做生意交涉,包括买卖股票。二、修止息的地方,闲杂人等禁止出入。三、拒绝无聊汉(包括自己)。四、僧侣僻静处及道场,严禁学习占卜、医药、地理、风水、算命。佛曾经明文规定,严格禁止佛子学占卜、医药、地理、风水、算命。因为这些容易令自己与别人产生执着,而且以佛教徒对因果律的了解,应该心离外道。当然生病用药是应该的,去看医生就好。可是现在哪位师父如果不懂这些,就没有人会去亲近,真是时代的悲哀。止息六因之五:具德即具足德行。德行的标准不一,以佛教来讲,心要柔软、慈悲,德相自然显现。如何才能具德?作者提出应受「别解脱戒」。别解脱戒共有八种:在家居士受优婆塞、优婆夷戒;加上出家众的沙弥戒、沙弥尼戒、正学女戒(受过沙弥尼戒之后,在受比丘尼戒之前,当受正学女戒,观察是否怀孕)、比丘戒、比丘尼戒……合为「别解脱戒」。并且要持守清净,若有违反,当下忏悔。守戒清净,才能具足德行。止息六因之六:不攀缘「攀缘」

\

与「广结善缘」有什么不同?广结善缘是将ㄧ切美善事物,毫无保留地与人分享,或乐意帮助他人,甚至广及不相识者。攀缘则是内心有所目的,贪图某些利益,而刻意攀结缘份。以道场为例,有人来访,看他穿着佩饰,珠光宝气,心想,「这人大概经济能力不错。现在道场正四处化缘,如果对他好一点,或许有利下一步的劝募。」这种动机,就称为攀缘。广结善缘则是以无量的平等心,不管今天来的是谁,一律以礼相待,为之介绍本寺特色,把我们的利生事业和护持功德让他了解。至于对方是否捐助,那就看缘份了,这才是广结善缘。奉上一杯桂花茶,也是广结善缘。所以刻意的、造作的,企图认识人家,就称为攀缘。攀了众多因缘之后,将反为所累。以医生而言,有人住院找你,开刀也要找你。但如果知道对方发生什么问题,或急着就医,门诊额满排不到,刚好你可以透过关系帮忙,这就是广结善缘。要学习如何不攀缘、如何避开贪欲?一切世俗皆无常,能断世俗贪欲,止息自然就能修得好。谈毕止息六因,下以讨论观照三要。观照三要观照三要之一:依明师何谓明师?具足德相、持戒圆满、戒定慧三学具足、如理如法、有修有证的上师,方为明师。明师不是名嘴,辩才无碍者未必是明师。观照三要之二:勤多闻学佛当勤多听闻,可有时听多了,也会造成困扰和障碍。常有学生问我,「仁波切您教了什么方法,以前谁也教了什么方法,我现在到底要听谁的?」通常这时候,我会说「你听他的。」(案:这是针对非入室弟子而言)也有弟子提问,「我用了仁波切您方法之中的某一部份,跟某位上师所说的某一部份,两者合并起来,可不可以?」绝对不可以!就像干面汤面掺杂一起,恐怕难以下咽。勤多闻,就是广闻「直接」与「间接」的佛法。直接的佛法,依胜义谛实相而说,又称「圆满的佛法」;以「俗义谛因缘法」而说,则称间接佛法,又名「非圆满佛法」。非圆满佛法,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众生比较容易接受世俗因缘法。观照三要之三:依次第依观照的次第。所谓次第,就是深浅进阶的方法,一年级、二年级逐步而上,不能越级。即便资优生跳级,并不表示他从一年级跳三年级,而是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二年级所应学的都学会了,才可不按一般学制,而直升三年级。至于如何依次第?就是依所修所证的次第,容后再述。以上「止息六因」与「观照三要」是修止观的善因;六因三要具足,方能修好止观。止观实修七次第之二:障碍止观的障碍,这部分很重要,因为很多人把修止观遇到的障碍视为境界。我们从两方面研究:1.如何明辨。2.如何对治。止观五盖障——《解深密经疏》,佛说《解深密经疏》之中,弥勒菩萨请示佛:「何为止息的障碍?何为观照的障碍?何为止观的障碍?」所以障碍可分以上三种。佛说有五盖障(所谓「盖」就是障碍):1.掉悔盖:止息的障碍。2.瞋恚盖:止观的障碍。3.昏睡盖:观照的障碍。4.贪欲盖:止观的障碍。5.疑法盖:观照的障碍。修禅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各种现象出现;遇此状况,却以为是境界时,便可依佛的开示,对应现前的状况加以分析,来判断是止息的障碍、或观照的障碍、还是止观的障碍?阐明如下。五盖障之一:掉悔盖即掉举和后悔。《俱舍论》的上分法中,曾为掉举做一譬喻(《俱舍论》的上分法属于大乘,下分法属于小乘):白天见到美好的事物(例如美色),晚上修禅定时,有关这女子的念头不断出现,内心有点兴奋,此为掉举。为什么内心会有点兴奋?因为心执取念头。念头可分为当下的念头和回忆的念头,通常掉举所执取的是回忆的念头。许多人忆念佛菩萨也会产生掉举,甚至误以为自己可以跟佛菩萨沟通了。其实这如果不是掉举,就是个人妄想。后悔,有信心退转之意。《俱舍论》诠释:「心已作意、或不作意,造种种业,而心生悔意。」修禅定时,向外攀缘的心,已经转为内住,渐能察觉自己的念头。某些邪恶的念头你没有刻意想它,却自然跑出来;有些是故意去想,而生起某些恶念。当发现这些恶念时,质问自己为何这么龌龊、邪恶?心想不修还好,修了之后,实在难以面对自己、接纳自己,于是产生后悔的心态,畏惧因禅修而发现自己的黑暗面。既然每次禅修便生懊恼,干脆不要修了。后悔、退转,是修止息的障碍,其原因,是受无明染污。欲界众生在修止息时,欲念特别容易生起。然而对任何念头、意境、感受、念多念少,均不作任何分别,这种定,就是「无别定」。五盖障之二:瞋恚盖即瞋恨心。强烈的怀恨、怨尤、愤怒、不平等念头,都可称为瞋恚心。不明了「念头本来没有作用」,以为念头就是我,故而执取念头者,常生瞋恚心。路见不平,好拔刀相助者,也容易产生此障碍。五盖障之三:昏睡盖即昏沈。睡眠有三种:善的、非善的、非善非恶;也分适时与不适时(该睡与不该睡)。昏睡盖一产生,则无法明辨一切事物。禅修昏沈、似睡非睡、加上妄念造作,有时容易误以为灵魂出窍。五盖障之四:贪欲盖「对世俗法极欲得之」,对世俗一切强烈渴望拥有,这就是贪欲。五盖障之五:疑法盖什么是疑法?依《俱舍论》之说,就是对胜义谛怀疑。认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却没得到好报;自己非常护持佛教,却遭受诸多障碍。怀疑因果、怀疑法的真实性、不相信四圣谛、经常怀疑有没有佛……这些都是观照的障碍。修止息如何称为圆满?克服掉举,就是止息的圆满;克服昏沈,就是观照的圆满;克服昏沉掉举,就是禅修的圆满。如何对治昏沈?禅修遇到昏沈的现象,就要观照能让自己高兴愉悦的事,如此有助于心的集中;达到目的就好,赶快再修止息。止观是双运的,止中有观,观中有止。如何对治掉举?例如修止息时,心中出现本尊,应观一切无常、本尊亦无常、非真实,自然不再执着。诸如此类的障碍,均可从反方向观照对治。止观五障——《解深密经疏》佛说《解深密经疏》中,弥勒菩萨再请示佛陀,「何事障碍修止观?」佛也开示五种障碍:外缘、内念、形色、业力、思虑。1.外缘:经常攀外缘,当然没时间禅修;禅修时也不该想着外面的俗事。2.内念:禅修时执着念头。3.形色:禅修时专注身体而感到酸痛麻木,名为形色。禅修应专注于心,然而大家不是专注在眼睛,就是四肢。一旦禅修时发现腿麻了,表示我们的心当时住在腿上,心若能离,就无此困扰。4.业力:业力深重会产生诸多问题,譬如身体不适、禅修驼背导致呼吸困难……等等。5.思虑:过度罣碍,想太多事情了。等持五障——《辨中边论》,弥勒菩萨所说《辨中边论》,弥勒菩萨云:「修等持有五障:懈怠、忘失、掉沈、不作行、自然(作行)。」1.云何懈怠:懈怠有三:第一懦弱、第二同恶、第三轻凌。这是属于五十一心所之中的二十种「随烦恼」之一。懦弱就是妄自菲薄,或是借口身体不好无法禅修。同恶,就是心向着俗法;就俗义谛而言,世俗有善恶,但是禅修乃为证得心的体性,所以一切世俗的善恶皆不清净,故言同恶。就算是禅修中生起助人的念头,都是过失。轻凌,就是拖时间、懈怠懒惰,禅修中最容易犯此过失。2.云何忘失:所谓忘失,就是经常忘记上师的教授与嘱咐,特别是上师的开示。对于禅修中的各种状况,要对照上师的教授,保持敏锐的警觉性,切莫将掉举误以为法喜充满,以免偏离正道。3.云何掉沈:掉举和昏沈。(除佛之外,菩萨讲述禅修障碍,一定会谈到掉沉)掉举,简言之就是心不安,经常浮动;昏沈就是身心经常感觉沉重,迷迷糊糊。4.云何不作行:心散漫,无法专注一处。5.云何作行:心能安住一处,但过于造作。自己觉得现在心处无念,然后一直想着无念,其实那个无念也是念。清明之中,一直念着清明,那个就是造作,而以为是自然。《辨中边论》弥勒菩萨说:「修等持止息九次第定,有六定力可以引发等持之助力。」「九次第定」是修止息的九种结果,它可依六种定力而增胜。云何六定力?1.闻力:听闻的力量。2.思力:思惟的力量。听闻之后要经常思惟。3.念力:专注的力量。思惟之后,进一步要专注,切莫思惟之后仍忘失。4.正知力:具足正知见的力量,包括对禅修的认知,以及清楚自己禅修的动机。5.精进力:禅定不二法门——唯有靠永恒不断地精进。6.熟练力:亦名成熟力,就是熟悉前述之法要:止观有什么障碍……等等。止息九住心「止息九次第定」也称为「九住心」,可做为自己修止息的参考指标,明白现在到底修到什么程度了。所谓三界九禅定,九禅是指「预流禅」、「四禅天」、「四处」。「预流禅」共有下列九个次第,分为四种境界。止息九次第定之一:内住(依闻力摄心)依闻力调伏摄心,令心专注不涣散。我们的心习于向外求驰寻伺,并依六根、六根识执取六境,就这么向外寻找猎取的对象,很少往内观。修止息能把心由外转而朝内,所以称之为「内住」。内住是修止息的第一步,其结果是妄念增盛。止息九次第定之二:续住(依思力摄心)持续做,大概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续住的结果,念头会逐渐减少。在这阶段,心时而平静,时而浮躁。(以上内住、续住,属于四种境界之第一:「励力运转作意」。)止息九次第定之三:安住(依念力)念力就是专注,谨记上师的教诲。这时候心逐渐轻安,以为已经自在了,其实离自在还有一段遥远距离;虽渐渐轻安、感觉清凉,但无确切目标。止息九次第定之四:近住(依念力)念力的力量逐渐增强,听闻过的上师教诲、研读过的经典,渐渐拥有过目不忘的功力,乃因念力增强之故。此时心逐渐犀利敏锐,很容易察觉昏沈、掉举,妄念一生起,马上能发现。同时心也渐能专注于一点。「安住」是专注于一处,例如专注于佛像;「近住」则专注于佛像的眉心一点。止息九次第定之五:调伏住(依念力)此时思惟的力量增强,心逐渐平静。第四次第的「近住」是心很敏锐、觉察力很强;「调伏住」则是观察力很清楚,但心不再造作,渐渐平稳,同时念头也会逐渐增加。然而,己经能够察觉念头,并加以调伏,所以心初生喜悦,此时可称为「三摩地」,具足初定喜。所谓定的意境,在「调伏住」的阶段才会产生。所以何谓三摩地?等你达到调伏住,自能明白。止息九次第定之六:寂静住(依正知力)凡修止息达到寂静住,内心定的喜悦将会增盛;寂静住的结果就是「盛喜」。凡是能亲尝三摩地,大概就不会再有任何比禅定更快乐的事可诱惑他了。所以禅喜从调伏住开始产生,而且源源不断,内心安详。到了寂静住的阶段,这种禅定法喜又逐渐增盛,能明白一切念头皆是昏沈、掉举,且常生警觉,不随念头来去。止息九次第定之七:极寂静住(依精进力)其结果:心明如镜。(以上安住、近住、调伏住、寂静住、极寂静住,属于四种境界中的第二种:「有间缺运转作意」。此时「定」还是很少的,念头仍较多,还需再努力。)止息九次第定之八:专注一境(依精进力)专注一境的结果为「心得自在」,昏沉掉举无法干扰,极易令心在禅定中住于一处,故称为「一境」。(专注一境属于四种境界中的第三种:「无间缺运转作意」——中间已无任何间断。)止息九次第定之九:等持住(依成熟力)心不再作意,心如明镜,明白一切。达到「等持住」的时候,自然会有神通,已能善用自己的心,不被念头所转。(「等持住」属于四种境界中的第四种:「无功用运转作意」。不需要特别去做,即能很自然地安住于等持定之中。)大小二乘修止息,同样依九次第定为基础。超越第九次第定之后,大乘直接观照空性,观照心的体性;小乘则进入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到无色界:「空无边处」、「四无边处」、「无所有处」、以及「非想非非想处」等四处。非想非非想处,也称为「灭尽定」,大概跟石头一样;又称为长寿天。什么是「空无边处」?心安住于无边的空际。或是说,心安住于无边空,观照心如虚空、无有边际,但仍然执着虚空,称之为空无边处,属于外空。「四无边处」则属于内空,执着「心没有边际」。前者「空无边处」是执着心如虚空无边际,而「四无边处」则取心无边际。「无所有处」是指内外皆空、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是指「非实有想、亦非非实有想」,有想又好像没有想。「九住心」简述如上,务必要熟悉。各位修止息时,千万不要刻意从后面往前修,以为自己已经达到等持住,这是不对的。修止息之前,要把这些内容空掉,修完出定了,再回想刚刚有那些现象产生?检验什么现象属于哪一种结果?有些人修禅,会直接跳过内住、续住、安住,而达近住,可是修了很久仍停留在近住,这种现象是有的。总之,休止息的时候,不要先预设立场,也不要假设自己已经修到那一个次第!进入实修时,我们会再谈真正实修的方法,现在只要把解门法要全部理解、熟悉不忘即可。以下探讨修止观时,造成昏沈和掉举的原因。昏沈有七种成因,掉举有八,说明如下:昏沈七因:1.不守身口意戒律。2.饮食不调:例如饭后禅修,容易昏沈。3.作息不定:晚睡熬夜,自然精神不济。4.荒废时日:两天捕鱼,三天晒网。间断式的做止息,是不会有结果的。5.常行无义事。6.贪睡嗜眠。7.懒惰成性。另「自以为不行」也是原因。很多人抱怨腿盘不起来,一盘就痛。我也经历此一过程,勤加练习必能克服。掉举八因:1.不守身口意三门之戒律:以居士而言,不行十善业,就是不守三门之戒律。2.经常意淫。3.生活忙碌。4.不舍缘法:所谓缘法是指因缘法、世俗法。5.不聪明:虽不是过失,乃未积聚资粮所致。6.不精进:自我放逸,造业还以为游戏人间。7.不背诵:未能背诵上师传授的法要,诸如昏沉掉举的障碍、如何禅修之口诀。8.执着亲情:一般人最容易犯此过失。对治昏沈的四种方法莲花戒所造《修道次第论》云「对治昏沈有四法」:1.专注光明处:观想佛像眉心处放光,专注其上之光明,乃能对治昏沈。2.以妙观察智观诸佛功德:能确信诸佛具有无上功德,即为妙观察智。3.择居高山、海边宽阔之处:许多人修止息习惯闭上眼睛,错了!应该张开眼睛,而且最好能在高山、海边宽阔之处,放眼望去,没有任何障碍物。4.乐愿禅修:自己要喜欢禅修,才能对治昏沈。如果不喜欢禅修,一坐就昏沈了。很多人认为静坐禅修不错,因为禅修易于入睡。如果你睡不着,藉由禅修而入眠,是最不好的缘起,从此你一禅修就是睡觉。也有人认为打坐两小时,胜过八小时睡眠,这种见地也极不可取,那都只是一时的。此外,修禅定的时候,如果感到十分昏沈,可下座经行。绕佛像、绕塔,只要心止于一处,就是止息。所以止息不一定要坐着修,经行亦可修止息。如果连走路也想打瞌睡,唯一方法就是洗冷水澡。这是业障现前。对治掉举的四种方法《修道次第论》对治掉举的四种方法如下:1.观想无常:通常我们执着念头为实有,才会产生掉举;甚至以为念头就是境界。所以不管是否境界现前,都要观照无常,明白一切非实有。2.观俗法无益:世俗法究竟没有任何利益。3.观照妄念之害:妄念害处无穷,让人徒增执着与瞋恨,甚至行恶业。4.观照心的体性为空。《波罗密多经心要》之中,也提到对治掉举的三种方法,譬如调伏身口意。调伏自己的身体,若身体不顺畅,掉举的现象就更容易发生。有些人一坐就感觉身体自然晃动,甚至变成灵动。其实属于掉举的现象。什么时候不晃动?心脏停止的时候。心脏未停止之前,身体绝对会动,只不过外在粗重的行为胜过身体的内动,故一时未能察觉。因此,静坐若无上师教授方法、讲述心要,将有多重障碍。为何自己不动、身体却不由自主晃动?原因是,气脉运行若不顺畅,身体就会偏一边,某些部分便自然跳动,这是气脉和血液的循环,在某处受到阻碍,产生冲击力所致,但有人却误以为具有神力。很多人教人静坐把注意力放在眉心。其实专注眉心,只要超过十分钟,一定会见到光,这是视网膜的自然作用。然而许多人竟把这种现象,当作见到自性明光,或是本尊的光明,甚至以为自己已经获得第三眼神通,都是错误的!有人则喜欢闭上眼睛修止息,感觉身体浮起来,这也是妄动;甚且有时身体会无限浮大,此乃气虚涣散。这些现象,只要做禅修,一定会碰上。遇到状况,不要执取,它自然消失。误将障碍视为境界,还沾沾自喜,则谬矣!止观实修七次第之三:明辨止观的体性体性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只能用心体会。譬如:花香的体性是什么?没有人可以真正描述,但只要拿花给你闻了,哦!原来这就是花香的味道,这味道就是它的体性。体性是本来具有的特性,而非刻意增添。又如蜂蜜的甜美,也唯有亲尝才能体会。体性也可以用「非和合」来形容——非因缘造作,无法加以分析。虽然体性无可言喻,此处仍试着讲解,究竟止息、观照的体性为何?《宝云经》中佛说:「心住一处曰止,明辨诸法体性曰观;当心住一处,无有动摇,其性是山,此即为止。」安住于一处,无有动摇,其性如山,就是止的体性。简言之,安住寂静处,而生信心、不受动摇便是。「观」的体性为何?就是观照诸法性空,如虚空。止息与观照,两者体性无二。但方法有别,见地不一。修止息的时候,不加任何分别;修观照的时候,则必须审视、分析。何谓止息的圆满?佛说:「胜昏沈就是止息的圆满。」何谓观照的圆满?「胜掉举就是观照的圆满。」这是大乘的见地;小乘的见地认为身心轻安,便是止观圆满。止观实修七次第之四:止观的差异《经庄严论》中,佛说:「止息可分世间与胜世间」。换言之,禅定不是佛教才有,任何宗教都有禅定(外道禅定属于世间禅),但唯独佛教禅定超越世间止息而胜之。修止息可获三种结果:一、成就世间止息之力,能证得神通,或达四禅天境界。二、成就胜世间止息之力,超越轮回,止轮回于一时。「胜世间止息」能止轮回于一时;「世间止息」则无此功德,但能具神通(所以神父有神通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们修止息、也做祷告。)三、调伏凡夫之心,令心安宁,亦即九住心。所以要灭烦恼,唯有修止息;不修止息,烦恼不能灭。但若欲根除烦恼,唯有依观照;不修观照,烦恼无法连根断除。止息犹如冬天在田野放一把火,把草给烧了,可春雨滋润大地,草又重新萌芽。观照则是将草连根拔除,来年春两,草即不生,如是彻底断除烦恼。观照因小乘大乘而不同。小乘观四圣谛、十六行相;大乘则观空性。观照的力量与功德不可思议、无法衡量,然而若将观照以次第细分,则易落入世间法。因此观照没有次第,并无观照到什么程度,将有什么结果之说。观照最圆满的结果就是:确信空性,并且证得空性。止观实修七次第之五:止观的次第(境界)札西南甲依显教契经而主张,要先修止、而后修观。《经庄严论》亦云:「止是基,观是果。」龙树菩萨在〈劝戒亲友书〉揭示:「无止做础石,观照难成就」。寂天菩萨于《入行论》明言:「先修止息,后做观照」。若无止的基础,心就无法安住一处、不动如山;如此观照就像流水,没有任何力量可言,而且一旦各种障碍现前,你无力对抗。所以缺乏止息基础,直接修观照是很危险的。譬如修生起次第本尊法时,没有止息基础,就直接观想本尊,很容易把本尊拟人化或形象化,而产生偏差与障碍。以上是显教经典对止息与观照的概述。若依大手印、大圆满,止息与观照的见地,两者并无次第可修。如果要说先后顺序,就是先依九住心修止,而后再修观。至于止息要修多久?我的老师说,起码要修九年。要有九年以上的止息基础,每天精进,才可修观照。为什么?因为思想的力量不可思议,如果心无法止于一处,就直接修观照的话,所观万一落入所知见,很容易产生执着,而影响你一切如常的思考和判断力,非常可怕,简直跟疯子一样。而所谓精神病,正是强烈执着某些念头。大手印主张:「修止可通达观,修观可通达止。」此言乍听之下,似与前面所述有所矛盾,其关键在于,大手印全在上师的教导之下修学,所以安全。犹如学开车,听过理论,就把车子丢给你开,当然危险。可是教练坐在旁边指导,就安全多了。密续也提及,「生起次第就是止,圆满次第就观。」反之亦可。止观实修七次第之六:止观双运关于此,作者特别加注:「止观双运若无止息之力,观照则如流水」。止观要双运,如果缺乏止息的力量,观照就好像流水一样;反之,若无观照的力量,止息将无作用。因此说「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依方便说,在修止息时,特别强调止息、不作任何分别;然而一旦止息的障碍产生,仍要以观照对治,此即「止中有观」。而修观照,必须专注,才有观照的功德;因此,观照仍需止的力量。诚如打太极拳,首重扎马步,马步扎不稳,就成了花拳绣腿;马步扎得稳,打起拳来柔软如棉,却有四两拨千金之力。扎马步就是止息,拳路比画就是观照。只修止息而不修观照,只能成就世间法,不能成就胜世间法。《修道次第论》中卷提到:「若无止息,行者心如风中烛」。如果你不修止息,心将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若不修观照,止息将成世间果。止息修得好会有神通,可是却只能止染污于一时。因为禅定中的无分别定,定中染污不生,但不能根除烦恼,不能断生死老病苦。所以,专修止息不能究竟断烦恼;然不修止息、烦恼则不灭。在修止息时,当然不会受到烦恼的侵害,可是你不能二十四小时都处于止息定中,你要吃饭、要做事,一旦下座,烦恼就来了。经常有人觉得亲近道场,心很清净;离开佛寺,心就又开始混浊,道理是一样的。《解深密经疏》云,「止息能止染污于一时,观照则是从根断烦恼。」所以止息和观照必须双运。止观实修七次第之七:妙果修止息与观照,将能究竟成佛,所以也不用对修止观的结果多加着墨了;只要勤加实修,自然能证妙果。以上对修止息的七个次第,做此概要性解释。虽讲止观,但重点在止息,观照为附带说明。往后还有更高深、更精辟的教授,愿大家精进入法。沐恩弟子噶玛慧陀整理
 ◎本文转自: 显密文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