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妙庄王,他的王后宝应夫人为他生了三位公主,长公主叫妙颜,二公主叫妙音,三公主叫妙善。三位公主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后,大女儿和二女儿高高兴兴出嫁了,只有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嫁人,执意出家。妙庄王勃然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从此妙善就在深山修行。
后来妙庄王不幸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做药引。长公主、二公主都不肯做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
千手观音历史传说中的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即应化无方。所以观世音菩萨相状颇多,以二臂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为菩萨示现神变自在化身,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则有准提、青颈、香王、十一面、如意轮、千手千眼、不空罥索等。
观世音菩萨不仅相状颇多,而且在随类应化上不局限于男相和女相。在唐代以前的观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但到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开来之后,中国的观音形象越来越趋向女性化。因为观世音菩萨的特殊美德是大慈大悲,而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为日常行为中即是爱,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所以女身观音形象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民间甚至视其为至高无上的东方女神。
但佛门认为,观世音菩萨虽化身无数,但其实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幻化假相,正如佛祖具三十二相,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以《楞严经妙心疏》才会说,以为观世音菩萨是男是女都是错误的,观世音菩萨的真像是寂灭的无相之像,而能现一切相。
历史是沉重的,信仰的出现,至少能让世人的心灵逐渐趋向于平和。观世音菩萨应化无方、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所以,众生心似水,修行即修心。
据说苦难的修行者只要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声音,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才叫做观世音。
或许正因为善于聆听,观世音菩萨才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以致佛教曾壮大到令统治者都忌惮的程度,所以历史上才会有“三武一宗灭佛”的事件发生。其实,历史上的统治者大可不必排斥佛教,你们若也能认真地聆听百姓的声音,那你们何尝不也是观音?若是世间真的无苦无难,无有待救之民,又何需佛教,何需观音?慈悲,不仅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更是一份无私的关爱。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