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中对酒作》赏析

发布时间:2023-02-27 06:06:38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张谓《湖中对酒作》赏析 湖中对酒作

张谓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余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翁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孤负东园花。

赏析:

题为“湖中对酒”,表现盛唐人豪迈的胸襟,乐观通达的生活态度。

诗从湖上风光写起。从全诗看,这显然是一个春天,湖上风光到了最美的时节,白天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月夜,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浮光耀金。诗人抓住昼、夜不同的山光水色,一开始就写出“总也看不够”的意思。“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句中运用重复,写出了即使夜以继日地游览,仍是“相看两不厌”的旅游情趣。“人间万事细如毛”,凡人俗世纷扰诸多,而面对湖光山色,这烦恼就消去一半。另一半就只能靠借酒浇愁了。一杯下肚,百虑皆空:“眼前一樽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又长满”,是十分惬意的语气。

紧接着写湖上豪饮和主人的好客。“主人有黍百余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主人是富有而又非常谦和慷慨。“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两句象是席间主人劝酒的话,说得那样的恳切、实际、而又动人。它没有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般的狂放,接近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样的深情,但更为平易,更能表现盛唐时代一般人的现实而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写饮酒尽兴,当夜宿于湖上。酒过数巡,客人探问天色时,多情的主人又殷勤相邀,以“茱萸湾头归路赊”为由,劝其当夜投宿湖畔人家。

于是客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说的是不要辜负相聚共处的时光,此处也指不要辜负大好春光:“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孤负东园花。”全诗以湖上景色作结,首尾呼应。

这首湖上饮酒诗,并没有李白诗那样的沉重复杂的人生感喟,也不大重视景物的细致描绘。它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了和平时期谐调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乐趣,尽管放歌纵酒,却一点儿也不颓废,反使人感觉精神充实。诗人运用的是近乎口语和散文的语言,风格与内容相适,疏朗自如,洗尽了初唐七古的华丽辞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