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竖”中秋 盼“月破”

发布时间:2022-10-13 09:05:14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竖”中秋 盼“月破” “竖”中秋

  《礼记》是记周代祭礼的书,中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之句,即春天拜太阳,秋天祭月亮。因为“秋”字从“禾”及“火”,寓“庄稼成熟”意。有好收成,自然要多谢月亮了。流传至民间,就有赏花灯、制饼果、宰鸡鹅、吃团圆饭、拜月、祭月、赏月等贺中秋的文化习俗。

  往昔广州人也不例外,且自有地方特色——“竖”中秋:八月十五中秋夜,竖旗杆于楼台上,挂点上灯笼,摆开茶果饼饵,一家人聚吃行乐,叫“竖中秋”。挂灯笼有“添丁”之意,小孩结伴提着各式灯笼到处巡玩。

  吮田螺:相传张古老精于编织草鞋,赠送给无鞋穿的穷人。

某财主得知,认为是生财之道,要张古老给他的家丁传授织鞋技艺,张不允,被打至吐血。张临死前恐艺失传,乃于八月十五夜叫穷邻居过来,在月下授编鞋艺,教至刚织好鞋底便身亡了(所以草鞋有底无面,前后安耳,用绳穿成)。张古老生前喜食田螺,故广州及珠三角一带的人们每年中秋节以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说吮螺会使眼睛更明亮。

  征对联:中秋征联不知始于何时。老广州多知道,1933年谭杰南、陈伯绮将位于第十甫的关姓大宅改建经营饮食,店号“陶陶居”。后为宣传其制作中秋月饼之精,举办月饼征联,请名士黄慈博阅评等第。评出第一名为闻谷音,其联云:“明月不愁珠馈夜,中天高望练横秋。”此活动一直传下来。(注:黄慈博,即黄佛颐,编着《广州城坊志》。) (刘文澜 )

  盼“月破”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多数人都盼中秋月圆的时候,在我国有些地方却是盼望“月破”。居住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土族,就有“打月亮”的习俗:中秋之夜,家家院子里放一盆清水,当圆月的倒影出现在盆中时,人们便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直把那轮圆月打得“体无完肤”。在鲁西北的临清一带,过去也有“铰月亮”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这风俗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其妻为穷神。封后又对她不放心,担心她坑害穷人,便令她“见破即回”。因此,人们撕破月亮,是为了让穷神望而却步,让生活富裕美好。

  盼月圆也好,盼“月破”也好,都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目标是一致的。这种民俗的差异,正好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戴永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