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皇帝叫你提建议,你还真提?那么你基本死定了!

发布时间:2022-11-19 09:11:10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皇帝叫你提建议,你还真提?那么你基本死定了! 1

洪武九年,也就是公元1376年,因天象出现异常情况,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钦天监奏“五星紊度,日月相刑”。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面对这种奇异天文现象,大家找不到科学的解释。当时的官员和普通老百姓都认为是上天在示警,标志着国有大难或天下有不平之事。

你想,朱元璋夺取天下当皇帝没有几年就出现这种星象,是不是上天不容他啊?他心里肯定有点心虚,怎么办?肯定要做出一定姿态啊!什么姿态?广开言路!我朱元璋要当明君啊,不怕你们说!

于是,朱元璋遂下诏“求直言”,要天下人士上书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处,提出批评或建议。

其实皇帝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少见。汉武帝在错杀太子、穷兵黩武搞得民不聊生的时候也搞了一个“罪己诏”,真心罪己吗?作秀而已。

那么这个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又是几个意思呢?敢给皇帝提意见,那些官员不怕死吗?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明朝所谓的言官制度。

2

明朝,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监察部门,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说话,提建议,提看法,甚至可以骂人。

在明朝,御史的职责就是说话(或者骂人),而且对象比较广泛,从皇帝到七品小吏,从国家大事到个人隐私,都可以拿来说,拿来骂。御史说话主要内容可以归为三类:说别人不能说的话;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说要掉脑袋的话。

这么看来,这个言官(监官和谏官)好危险,完全高危职业啊!这是提着脑袋说话的职业啊!

这话对了一半!

一般说来言官们是风闻奏事,就是听到什么就可以奏报什么,奏报的事如果出错的话,一般(注意:一般,绝对有“二般”的)不予追究。

为显示自己的明君风范,为了让这些人没有顾忌达到有话就说的效果,朱元璋同时还用诏书(正式文件)颁布了一项规定,监察部门的监察御史无论说的什么都不能够定罪,也就是言者无罪。所以很多时候皇帝的举动并不自由,虽然决定权在自己手里,但是要让人不议论不发牢骚是很难的。

看样子,言官可由肆无忌惮了!

但,我们说一般是这样,那肯定就有意外!其实,杀和不杀是皇帝说了算。看皇帝的心情嘛!因为最终决策权永远在皇帝手中。

3

朱元璋既然“下诏言事”, 就坐在龙椅上就天下奇人异事们来提意见啊。大家都在犹犹豫豫的时候,远在山西平遥的教育局从七品官员叶伯巨同志“应诏陈言”了。

他好天真啊!你一个教育局低级官员凑什么热闹啊!

叶伯巨官小,但是也是有来头的。

他是宁波宁海县人,是南宋右丞相叶梦鼎四世孙。到他这辈肯定算家道中落了,不然不会只混了一个从七品。但文化底蕴还在,家教还在,从小他就是读书刻苦,聪慧过人,在元末时就已经有一定的名望了。

后来在明洪武初年以通经学入国子监学习。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朱元璋下诏,选国子监学生分赴北方任职,宣政教化,废元末轻文之陋俗,振兴民间读书风气。伯巨被分发山西,任平遥儒学训导。

之前据说又在皇陵(凤阳)开荒种地(什么原因被罚不清楚,但委曲和牢骚不少),给人感觉此人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但仕途不顺的人。

可能一看到朱元璋的这个“下诏言事”,他估计就有点热血沸腾,认为以身许国的机会到了。

实事求是地说,叶伯巨为写这建议报告,也是遍查民情,论点和论据都是充分的,他的这个好建议朱元璋只要不是糊涂蛋就会虚心接受的。当然,朱元璋肯定不是糊涂蛋,不然也不能从一个讨饭的和尚成为明朝开国之君。

叶伯巨决定用上言书实现“以身许国”的理想,可是当朱元璋看到他的建议书后,愤怒之下,决定用“吾手射之”的方式让叶伯巨“献身”了。

为什么会这样?

叶伯巨到底说了什么?

4

叶伯巨上书之前,就和朋友说过:“今天下惟三事可患耳,其二事易见而患迟,其一事难见而患速。纵无明诏,吾犹将言之,况求言乎。”

叶伯巨这话的中心意思就是,当今天下所能造成大祸患的有三件大事,两件事容易看清但爆发迟,一件事难以看清却爆发早,即使皇帝不下诏求言,我也有心上书言明,何况皇帝明白下令要人们大胆直言 ,我决心上书奏明所看到的问题。

叶伯巨给朋友说完这话后,便写了《奉诏陈言疏》,疾呼"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 ,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而第一重点就是“分封太侈也”。

对于“分封太侈”一事,叶伯巨认为,古代圣王分封诸侯,其目的是“强干弱枝,遏乱源而崇治本”,而今天“裂土分封诸王”,是“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叶伯巨指出:“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

叶伯巨说:“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他认为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八王之乱”及刘渊、石勒扰乱中原都是“分封逾制”造成的。叶伯巨建议:“愿陛下及诸王未至国之先,节其都邑,减其卫兵,限其疆域,以待诸王之子孙。此制一定,世为屏藩,与国同休。割一时之恩,制万世之利,消天变而安宗社,莫先于此。”叶伯巨的意思是赶在诸王赴国就任之前,把他们的封地分成若干份,只给他们一份,其余先空置下来,留待以后分封给他们的子孙。

但恰恰这也是朱元璋的痛点。

老子打下的天下,理所当然是老子的子子孙孙继承,永远姓朱才行!管你P事,你劝老子削藩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原本,叶伯巨所以逃过这一劫的,因为他的建议书第一次交上去以后,居然如泥牛入海,毫无音信。估计朱元璋的“求直言”也是客气而已,也没有太在意。

但在皇帝不在意,搞教育工作的叶伯巨那是非常在意,认为不看不回复,这很没礼貌,完全是看不起人嘛!

当时有人劝他,既然建议书都递上去了,至于有没有结果就不要太在意了,咱不求这虚名行不?可是,叶伯巨认为他的建议关乎江山社稷,皇帝不看不行,看了不答复也不行!

于是,他赶紧发出第二份建议书。很幸运,朱元璋在百忙之中居然看到了,当然,很不幸的是朱元璋认为这建议书“大逆不道”!

5

自古以来,领导,特别是大领导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时,大家就打起十二分精神,一定要特别小心。皇帝搞点“罪己诏”开展自我批评那还好,大家跟着鼓掌,称颂皇帝谦虚谨慎,这种“批评”皇帝心里是舒坦的。但他要求大家对他开展批评,你就要悠着点,千万不要以为就真正就“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了。

那是幻觉,更是错觉!

其实我们仔细看,叶伯巨同志的建议那是相当的忧国忧民,提得相当地好啊,充满前瞻性。可惜,他遇到的是朱元璋,一个对权力极度自恋的皇帝。那么,一切对他的江山指手画脚的人和事,都是危险的。

比如,一心一意要让朱元璋看自己建议的叶伯巨。

朱元璋看到“亡我之心不死”的叶伯巨的第二份建议书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勃然大怒!并说出“小子间吾骨肉,速逮来,吾手射之!”这话,你说他气到什么程度了!

其实对大领导说,工作太繁忙不注意身体,看都有感冒了,责怪忘我工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样的批评皇帝是完全接受的,而你叶伯巨弄的“分封太侈也 ,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三条,条条诛皇上的心啊!

后两条也还可以暂时忍受,但第一条就犯大忌了。

皇家的事,尔等岂能胡言乱语?

6

原本等皇帝奖赏的叶伯巨的确在找死。

锦衣卫毫不含糊地以最快的速度把叶伯巨从家里直接带到京城,朝中大臣还是很同情叶伯巨的遭遇的,不想让朱元璋“吾手射之”,找了一个朱元璋高兴的时候提议将叶伯巨送到大牢,等候发落。

大臣们原本处于好心。

可是,大牢一般人是没有命去把牢底坐穿的,叶伯巨也不能!最后,叶伯巨在大牢里尝尽各种酷刑,活活被折磨而死。

这就是提建议,特别是给皇帝提建议的代价!

当然,如果他的死能稍微给朱元璋一点提醒也算死得值得!可惜了,朱元璋哪管你死活,老子就要变本加厉地封藩王!看哪个敢管老子的事!这其实就在警告其他有类似叶伯巨想法的人躲远点,不然血要沾一身!

朱元璋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 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为藩王,分镇全国各地。

这倒好,原本建议他为江山社稷着想削藩,结果,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有朱家人!

不知道是不是报应,在叶伯巨死了二十多年后,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造反了,把正统的建文帝搞得生死不明!朱棣造反很大程度上就是建文帝要削藩,但建文帝实力、能力和威望哪能和爷爷朱元璋相比,这时候削藩基本就是自取灭亡!叶伯巨预言终于成为现实。

事实证明,皇帝叫你提建议,你还真提?那么你基本死定了。

这种现象好像在每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