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端午节的来历起源新考

发布时间:2022-11-21 09:12:57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端午节的来历起源新考 端午将至,韩国称端午是韩人之节。何新先生授权本站始发此文,正本清源。

  五月五日端午,上古以为夏至之日,颛顼及殷商古历以之为尝黍之新年,彝历以为星回之节,又演变为“火把节”。

  今东亚有某国继首都更名后,又欲将端午节本国化。而国人则数典忘祖,亦很少知道年节古俗的真正来历。

  1

  端午,端,正也,始也。端午即正五,古“五”与“午”通用,故又为五月的第一个五日。

  闻一多云“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但何以设定此为祭龙祭祖之日,则前人无说。其实“端午”之设,是起源于上古之“夏至节”。上古以“夏至”(坤日)与“冬至”(乾日),为一年之两大节日。

  公历以6月27日为夏至之日,约当夏历之五月初。古历之夏至在五月略相当于端午,而夏至之节,乃是殷商古历的新年,尝新黍之日也。

  据近年商史学者研究甲骨文,夏历五月是殷历之岁首。常玉芝说:“气象卜辞证明殷历岁末岁首的交接是在夏季。殷历的岁首一月是种黍和收麦之月,即相当于夏历五月。殷人是以”大火“星昏见南中的夏历五月为岁首,所以殷正建午。”

  “殷历是以麦收后的始食麦、种黍及大火初昏南中之时作为岁首正月的。于农事,则称‘食麦’月;于天象,则称可标志岁首的大火为‘大辰’、‘天子大纪’。此月为夏至所在月,相当于夏历五月,借用月建称名,则可说是‘建午’。”

  《周礼·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贾疏:“冬至日阳气转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阴气转升而祭地祗物魅,魅: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墠(音扇)坛。”

  《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可见远古有夏至祭地祗的风俗。所谓地祗,就是地灵,包括田禝之神,亦即所谓“田祖”。

  殷商历法,以夏至(端午)为正月新年。西周建国后改历,以立春为正月新年。其后,汉代行太初历、三统历,历法运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确定于五月初五,夏至与端午遂分别为两个节日。

  但直到晋代,五月五日仍称“地祗节”。《道藏·岁书》:“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据《风俗通》,古时夏至原曾有煮龟之俗,“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龟,龙物也。秋字《说文》作龝,正象煮禾及煮龟。

  龟古音近秋。根据先秦古历法,夏至一阴生,此日过后,天遂交入秋令矣。

  2

  据甲骨文,夏至之日,新麦成,种新黍,故以之为食新麦之节日。西周以后,则演变为端午尝黍并以新黍献神之俗。《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是月也,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略引)

  黍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主,古时包粽子用黍。黍乃稷之粘者,有赤白黄黑数种。许慎《说文》:“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也。”魏子才《六书精蕴》:“禾下从汆,象细粒散垂之形。”“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后乃成也。”所谓角黍,也就是献神尝新的粽子。

  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称粽子为“角黍”:“仲夏端午,烹骛角黍,端,始也。”注:“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

  角黍得名,源于牛角形。上古有以牛角装酒食祭祖之俗,取牛角之形似“且”(男阳具)也。据古人说法,角黍之所以要包以宽叶,盖取义于“荫”。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尔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乃具成“阴阳之象。”

  《齐民要术》:“俗,先以二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象。”

  3

  古人认为,夏至后天暴热,易生百邪致病,如中暑、痢疾等。故于端午节,自古又有避恶之俗。

  《后汉书·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文,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绳结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以彩绳系结祈福寿绵长,这也就是近年流行国际之间所谓“中国结”的起源。)

  端午又有作药浴之俗,药用兰草。《夏小正》:五月:“煮梅。蓄兰、颁马。”疏曰:“此日蓄采众药,以辟除毒气。”蓄兰即洗兰,以兰汤作沐浴。浴兰汤、悬桃符,都是为避毒。因五月阳气至极,极阳伤人,于是要避毒。

  以夏至/端午为岁首之俗,今日早已不见于中原。但礼失而求诸野。在少数民族中,则至今仍可见此俗遗风。民族学家卢央指出,彝族太阳历的新年称“星回节”,因为在夏天的星回节有点火把的习惯,所以也称为“火把节”。

  陈久金说:“星回——就是北斗星开始回转了。这时,正是谷子成熟的时候。俗说话:星回之日过火把节。我国古代习惯于以北斗斗柄的指向来定季节。彝族也以北斗斗柄的指向来定季节,与《夏小正》以斗柄指向确定正月和六月完全一致。”

  陈久金又说:“星回节,又称‘天中节’。‘天中’者,正五月也,因为上古历法一年只有十个月,五月为中。”其实,所谓“天中”,与“端午”(端,正也。午,中也)之意义,本来完全相同。

  4

  火把节至今仍是东南一带民俗大节。据游国恩说:

  “滇中以旧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为火把节。”

  明人李元阳《云南通志》云:“六月二十五日,束松明为火炬,照田苗,以火色占农。”李元阳是明嘉靖中人,当时已有火把节之记载,则其俗由来之久可知。明人杨慎《滇南月节词》云:“六月滇南波漾渚,星回令节传今古。”(摘录《升庵全集》卷三十九)

  清人陆次云《峒志》记:“六月二十四日,祭天过岁。”清人许实撰云南《禄欢县志》:“六月二十四、五日,为火把节,亦谓星回节。夷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汉人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是节会饮至于旬余不息,犹汉人之春宴相集也。儿童执火把,梢松枝,杂煤衽而撷之,见尊者叩首,举燎逼裾,松煤燎之,火满身,谓之‘送福’。”“男女齐会,四面绕坐,脍肉,饮酒,歌舞杂喧,以趁盛节。”“大家小户俱盛酒,合家欢乐,乐为过年。”

  许印芳《五塘杂俎》卷二《星回节》谓:“节之日既夕,在所人户,同时燃木,入室遍照幽,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穷语,而农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渔猎各照所适,求利益大光明中”。

  《禄欢县志》亦谓“于野松树燎,高丈余,燃之,以照田祈年,视其明暗,卜其丰歉。”“倒树当门卧,男妇撩衣跨火过,群相贺曰:星回矣!秽气解矣!”

  由此可知,星回节、火把节即云南少数民族新年除旧之节,这种风俗与华夏族殷商古代之风俗相同。

  上古曾有“十月历法”,每年设为十个月,“天中节”在十月历法之五月。但周秦以后改用夏历,年十二月,“天中节”则成为六月矣。

  5

  秦汉以后,古礼失传。以至对端午之起源,乃有种种异说发生。

  一说端午起源于春秋时,为纪念晋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晋文公)曾落难逃亡,介子推跟随。没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于重耳。重耳复国后,赏赐随从,介子推独无所得,与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重耳请他出山,他终不肯出。于是重耳烧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烧死。于是重耳为纪念他,规定晋国以五月五日为寒食(不用火)之节。

  [东汉蔡邕《琴操》:“介子绥(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謟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

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故吴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又云:“汉建武中,长沙人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绿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其,遗风也。”

  《初学记》引用《续齐谐记》这一说法,说民间怕祭屈原之米食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为祭品,据说蛟龙怕粽子上的楝叶、绿丝。

  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认为正好相反,粽子就是喂给蛟龙吃的:“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6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传说起源于越王勾践于五月五日检阅水军。《事物纪原》引《楚传》:竞渡“起于越王勾践。”

  《荆楚岁时记》则说其俗也是来自祭祀屈原:“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以为俗。”《岁华纪丽》则综合之,认为赛龙舟之俗是来自于:“因勾践以为成风,拯屈原而为俗也。”

  实际上,上古传说舜帝南巡死于湘水。舜帝是楚人之祖,号称“祝融”。楚俗以五月五日为“祝融(火神)生日”,所以为纪念舜帝祝融,而早有龙舟竞渡之俗。

  综上所述,端午之节,起源于上古之“夏至节”,乃是殷商之“新年”日。端午食粽的风俗,来源于上古于新年日以新麦、新黍祭祀祖神。龙舟竞渡,则为纪念南游水死的舜帝祝融也。后来随历史之变迁,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的事迹亦因都死于“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但皆非其本原也。此节于秦汉以后(也许更早?)流传到东亚、东南亚地区,遂成为国际节日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