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自杀与自我

发布时间:2023-09-18 14:23:40作者:修行

  自杀与自我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有点吃惊,也许会漠然。仔细想想,你的亲戚朋友乃至周围的熟人,当然还有你本人,在生命的洪流中,难道没想到过这件事。或许,那只是短暂的几分甚至几秒钟。那一刻的感受,可能至今你还难以忘怀,那种生命本质上的痛苦给你带去的煎熬、烦躁、无奈和绝望。

  如果有过亲人自杀的经历,那对于活着的人来讲,一旦涉及相同的话题,简直就是让痛苦重演,不堪回首。

  有人说:“从凡夫的角度来看,出生与死亡是平等的,任何人也无法回避。”

  可是,人类更加关注降生,为了庆贺生,我们欢呼雀跃、我们眉飞色舞、我们……

  对于死亡,我们会本能的拒绝、抗议,尽管我们了知谁免不了,但我们还是要想尽方法延缓死神的脚步……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活在一念之间。但千万个人千万个念头,所以世间不免也就千变万化起来。

  那天喝茶,听烨珂介绍,经过分析,自杀的人群从决定实施行为到结束只有2秒多一点。当然,在这之前,也一定酝酿了许久。可是,想到一瞬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走到了终点。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杀已经成为较高的死亡原因之一。在世界各地,无论是富裕的国家还是贫困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以此来解决生命的困惑。

  中国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自杀人数则占世界自杀人数的四分之一,为全球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自杀死亡,至少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死亡,8人自杀未遂。

  中国人有句话“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当世间的一切对于你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时候,当你已经不再留念世俗的一切的瞬间,当你没有信心抵抗身体和心理的痛苦之时,当你觉得已经走到生命最美丽的那个镜头的当下。这时,这句话就会成为你行动的指南。

  自杀的原因千奇百怪,报复别人、否认自己。根本上来讲,希望自己可以获得或者抓住些什么确是毋庸质疑的。这也很正常,人活者就是想握住些东东。

\

  金刚会上,那些发菩提心的众生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时?佛的回答可能会让我们这些心浮意躁的人目瞪口呆。“善男子善女人,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不应住色生心、生心、不应住香生心、不应住味生心、不应住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在普通人看来,这简直不让人活了。凡人的心理特征就是住,住在根尘交会产生的六识中。什么都不许住,那如何才好。一旦,手中一张牌都没有了,我们会绝望。此时,没有想到绝处逢生,更不敢想象无中生有。

  那么怎么办,我们就会让他们抓住点东西,让他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告诉他们“你可以不必死,你还有许多活路可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