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讲《宝积经》第1-1集
主题:宝积经第1集
主讲人:普献法师
地点:晓光空佛院
各位同学,我们今天开始来讲《宝积经》。《大宝积经》总共有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所翻译的。一百多卷《大宝积经》并不是全部都是菩提流志所翻译,因为在他之前已经有翻译的,加上他所翻译的二十七会,编撰在一起,总共有四十九会。所以我们讲《大宝积经》就是指四十九部的经集在一起。
虽然讲有四十九会,但是它跟一般所说的不同,是由不同的经典编在一起。譬如说《大般若经》有十六会,它是一部经分十六个地方在讲;譬如《华严经》有九会说法,就是有九个不同地方讲华严经;但是讲到《大宝积经》有四十九会,它并不是说一部经里面分四十九个地方去讲,而是四十九部不同的经、不同属性的经积集在一起,所以叫做《大宝积经》。
我们讲的这部《宝积经》是属于第四十三会第一百十二卷,叫做普明菩萨会。讲到最原始的《宝积经》,其实就是这个普明菩萨会,我们称为《古大宝积经》,最先这个《宝积经》由来是这样子的。后来菩提流志把过去古德所翻译的,加上他所翻译的二十七会,加起来总共有四十九会编在一起,所以它是编在一起的一个宝藏——大宝积经,而原来的《古宝积经》,也就是普明菩萨会,就编入第四十三会第一百一十二卷里面。
我们来解释为什么用「宝积」这两个字。「宝」是指法宝。世间的人以金银珠宝做为宝,以佛法来讲,能够开展我们智慧的法宝才是真正的宝。能够使我们了生脱死,能够使我们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转凡成圣的,才称为宝。那么为什么用「积」?「积」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得到这个法宝,必须积功累德,修六度万行,多生多劫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么累积以后,才能够真正得到法宝的利益。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大致的说,可以分两方面的学分:一个是广度的学分,一个是属于深度的、智慧的学分。所谓广度的学分,就是属于福德方面的。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先修这个福来舍罪;但是如果我们修福而去执着福德的话,也是一个障道。广积了许许多多的福德以后,然后才能做深观,深度地观察身心的无我,才能得到明心见性。
这跟我们一般人修行佛法的方式有一点点不同。一般人一接触到宗教,就希望能够打坐入定,从定产生神通。这个重定的根性,在佛法来讲,是不太正常的。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从《阿含经》来讲的话,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当先净其戒。《杂阿含经》第二十四卷:「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这是阿含经里面谈到信佛学佛的一个次第。
第一个「先净其戒」,就是严持戒德,由戒的功德来保住人身,因为持戒得人身。由持戒的功德得人身,还必须得到正见,深深相信因果、业报、轮回,这是世间正见。然后再去修出世间的正见,就是缘起空、无常、无我,这样子「具足三业」,身、口、意三业清净了,再去修定的话,才不会出毛病。
一般人如果是不重戒跟慧,而注重定的话,很容易落入邪定,或者是叫做「昧定」,就是被定执着了。即使是正定的话,也会倾向于隐遁独善。重定的人,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往往很着重于内在神秘的这种定境,一旦在定的方面下功夫,很容易要不然就远离世间,要不然就是在神秘的定境当中,沉迷于定境,而对世间的一切忽略了。所以这部经是着重在戒跟慧,在戒慧当中才能得到正定。这是我们讲这部经一个重要的思想。
这部经所说的,虽然是着重在大乘菩萨戒慧的探讨,但是也附带的说明了解脱道,比丘、声闻所修的这种戒定。所以这部经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了声闻的解脱道,以及菩萨的菩提道,这两种思想在这部经都包含了,所以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部经。
接着讲到,《宝积经》还有其他的名词翻译,古代翻译的时候还有称为「宝顶」或者是「宝严」,「顶」就是很殊胜的意思。如果用「宝积」,「积」是累积众多的意思,就是我们必须广修福德、积功累德,有了这个广度以后,再进入修习甚深的空观,不是像一般人一开始就入定,不是这样子的。
因为这部经所说的法门,也就是我们必须达到空、无我,这个就是让我们转凡成圣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称为「宝顶」。另外还有翻译成「宝严」,就是福德智慧圆满了,才是真正庄严的菩萨道的圆满。
菩提流志是唐朝的时候来翻译这部经的。
为什么要选这部经?因为这个时代里面,有许多的修行者太注重神秘内在的定境,导致修行修到最后的话,是远离人间,隐弃人间的一切。着重于神秘的一种定境的时候,就有所偏了。这是我们讲这部经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也让各位同学了解到,我们信佛学佛的人,必修的学分有那些,正确的修行方法应该先从广度的福德面去深入。有了广度的基础,戒慧的基础,再去修学甚深的中观,观无常、无我、空,才能去体悟。
所以,我们信佛学佛的人,不是说一开始就是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空成圣,不是这样子的,必须有一个次第。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讲这部经,道理在这里。
接着我们来讲到这部经的序分。通常讲到经的话,有序分,然后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说这部经的讲经时间、地点、听众有哪些。我们根据的这个《宝积经讲记》,是印顺长老在妙云集上编里面,我们按着他所给我们的讲记,来做为这次讲《宝积经》的根据。
顺便一提的是,印顺长老是今年六月四日离开我们人间,一百零一岁。老法师对这部经有深入的注解,所以我们根据他所写的讲记,我这边只是一个转述而已。
通常我们研究一部经,或者是律、或是论,所谓要了解一部经的话,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要了解它的次第,叫做什么呢?「修多罗」次第所显,就是这部经的纲要、次第。我们要了解这部经的次第,才能掌握整部经的内容。如果是要了解论的话,「阿毗达摩」性相所显,有些地方讲体性或者是法相,「阿毗达摩」这个论点,是谈到性相,诸法的这种性或者是诸法的相。如果是讲究律的话,那就强调「毗奈耶」,是因缘所显。佛制定戒律是随着一种因缘,某一个时空当中,某一个比丘违反了什么戒律,这个时候佛才制戒。所以戒是随着一种因缘时节而去制定,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戒就制好。
所以,毗奈耶是因缘所显,阿毗达摩这个论点是性相所显,那我们这部经是属于次第所显。
我们要研究这部经,大致来说,首先要讲的是广度的问题,广修菩萨行。六度万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先广修菩萨道。广修菩萨道以后,中间再讲到修学甚深的中观。第三个部份,就讲到做教化众生的事业,信佛学佛的人自己得到利益了,心性上升华净化了,不是说这样子就大事已毕,还必须做教化众生的事业。
这是讲到正常的菩萨道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广修福德,广修菩萨行;然后再修学甚深的中观,是讲到空、缘起、无我的道理;证悟到空以后,必须从空出,回到现实的人生当中去广度众生,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这是这部经正宗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另外一个部分是兼说解脱道。一般讲声闻道,也就是说怎么样去修戒、怎么样去修定、怎么去修慧,所以这部经可以说是关于声闻的解脱道也讲。然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研究经,最起码要有这个认识。
这部经的次第是什么?首先讲到的是序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皆是阿惟越致,从诸佛土而来集会,悉皆一生当成无上正真大道。】
大致来说,一部经就分三大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部分就是序分,也讲这部经的由来、时间、地点、说法的人,还有听众有哪些。
首先我们讲到「如是我闻」。佛教的经典一开始都是写「如是我闻」,为什么会用「如是我闻」呢?因为阿难尊者他是做佛的随从侍者,那么佛陀灭度以后,迦叶尊者第二年就召集了第一次的结集经典,所以这经典部分是由阿难尊者诵出来的。据说阿难尊者记忆非常好,佛陀所说的经他都能够记得一清二楚,所以阿难尊者坐在台上诵这个经典的时候,大家以为这个经就好象是阿难尊者说的,而事实上不是。
所以,阿难尊者说:「如是」这个经典是「我」听「闻」而来的,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我只是如佛所说原来的这个经典,我这么诵出来,我听闻过这部经,我这样子复述让各位了解。这是阿难结集经典的时候,阿难说这是我听闻来的,不是我说的,也不是我杜撰的。
那为什么会用「一时」?这是讲到时间了。我们知道印度的历法很复杂,甚至他们也不太注重历法,不像我们中国有时代、朝代,唐、禹、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样子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一时」,也就是说这个机缘成熟的时候,说法的人愿意说法,听经闻法的人也愿意来听经闻法。「一时」就是表示机缘成熟了,有说法的人、有听法的人。
那么说法的人是谁呢?是佛。当然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佛,通常翻成觉者、觉悟的人。觉悟了生死的如实相,觉悟了宇宙万相的如实相,觉悟了人生的一切真相,不再迷糊的人,我们就称为「觉者」。我们凡夫迷惑了,对自己的身心、对这个世界迷惑了,处处留情,见景就生情就留情。所以我们这个以迷情为本的众生,老是在迷迷糊糊的过日子,就不觉了。
佛陀是真正觉悟了生死的真相,不再迷糊过日子了,我们称为觉者。当然觉者有分好多层次,譬如说对凡夫来讲,对生死轮回完全迷迷糊糊,那么解脱道像阿罗汉的话,我们就叫做正觉,真正觉悟了生死的真相。
正觉是对邪觉来说的。有些人觉得生死轮回很痛苦,就想生天堂,离开这个世界,舍一取一,舍掉一个又去执着一个什么,这个叫做邪觉。佛法认为生死不是说你逃避它就没事,而是真正的面对它、觉悟它,不再对它所迷惑,这个叫做正觉,那就是阿罗汉。
进一步的话,阿罗汉你个人的生死了断了,生死的问题没有了,这个不圆满,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叫做菩萨,这个时候叫做正等正觉。正等正觉,叫做三藐三菩提,这是菩萨的觉。就是说,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不是专为个人的生死而努力,是为了跟一切众生一起来走向觉悟的道路上。
但是菩萨的智慧还不够圆满,福德还不够圆满,一直要到成佛的时候,福德智慧这个学分整个圆满的时候,我们就叫做无上正等正觉,梵文就翻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单单「三菩提」正觉的话是指阿罗汉,「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是指菩萨,那「阿耨多罗」就无上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指佛三觉圆满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称为佛。
外国人常常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们佛像这么多?菩萨这么多?所以我常常讲,就像我们学校的这些教授、博士,你如果博士论文通过了,口试也通过了,都叫做博士,因为学分修满了。以佛教的眼光来看,所有的众生都有觉行,觉行圆满了,自觉、觉他的学分圆满了,福德智慧圆满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所以为什么佛像会这么多,就表示一种平等的意义,所有的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佛不是只有一个人专利,独有的一个专利,任何人他的觉行、智慧、福德圆满了,都可以称为佛,也就是人人可以成佛。所以为什么佛像会这么多,菩萨为什么这么多,道理在此。
接着经文说:「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这是佛说法的一个地点。王舍城是中印度摩竭陀国的首都,这个首都是国王所住的地方,所以叫做王舍城。王舍城当时在印度来讲,是文化、经济、政治的中心,而且佛也是经常在这个地方教化众生。王舍城有五座山围绕它,其中有一个就叫做耆阇崛山。「耆阇崛山」我们翻成灵鹫山,就是山的形状像鹫鸟的样子。许多大乘经都是在这个地方说,像《法华经》这些重要的大乘经典,大部分都是在灵鹫山所说的。
经文:「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这是听法的人,有那些大比丘众。「大比丘」就是已经觉悟生死、断了我执的。就像阿罗汉他生死已了,生死已经自在了,生死不成为一个问题,他的内心中没有生死的阴影,我们称为大比丘。
「比丘」,我们翻成「乞士」,乞士的意思就是「外乞食以资身,内乞法以资心」,就是往外去向众生乞求食物来养色身,但是最重要他是内在的要乞求佛法来养他的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乞士。也就是说他过着简单的乞化生活,但是专为修学佛法的出家众,我们就叫他「比丘」。
比丘大约有多少呢?有八千人俱。这是讲到听众一部分是属于出家的比丘。另外还有菩萨摩诃萨六万人俱。
我们每一个人面对着个人身心的生老病死的痛苦,还有人跟人之间的爱别离与求不得种种的痛苦折磨,以及我们人跟大自然之间,太热太冷、刮风下雨这种种天灾地变的痛苦折磨,很容易造成我们觉得出现生命实在是很痛苦、很悲哀的一件事情。如果是这种心态来信佛学佛的话,那叫做发厌离心,急着想此生断了我执我见,证到无我以后不再参加轮回的行列;以这种心态来修学佛的话,我们就叫做声闻道,或者是解脱道。
解脱生死了,没有这些生死的麻烦问题,没有人际之间关系的冲突矛盾,更没有什么人我跟身心的这种矛盾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叫做解脱道。
但是,如果我们个人解决了身心的、人事的、社会的这些问题,单单为这样去修行的话,说不过去。依菩萨道来讲的话,所有众生都是我们多生多劫以来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甚至我们的子女,这些众生对我都是有恩惠,如果我们就这么一走了之的话呢,说不过去。
所以为一切众生来信佛学佛,然后跟众生一起走向-觉悟圆满的境界,那么以这种心态来信佛学佛的话,就叫做修菩萨乘,或者是菩萨道、或者是菩提道,另外一个名词是「正常道」。如果是专为个人的修行、个人的身心、个人的生死,我们就称为「方便道」。
佛陀来到这个世间,所要宣扬的福音、所要宣扬的真理,事实上就是要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跟我们的家人、跟我们的亲朋好友、甚至我们的冤亲眷属,所有一切众生从迷迷糊糊的人生走向觉悟的人生,这个叫做「正常道」,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怀,是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来到世间最重要的思想。
但是因为当时结集经典的领导人物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是着重在修苦行、修解脱道,个人生死已了就圆满了,所以当时他还甚至不喜欢阿难尊者来参加结集经典。既然由这个修苦行的、隐遁的、厌世思想浓厚的迦叶尊者来领导的话,所以这种大乘经典一直到后来才慢慢的出现,原始结集的时候就忽略了。
这个地方讲到「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一万六千人这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我们会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听经。当时释迦牟尼佛也没有麦克风,单单比丘就有八千人,然后菩萨摩诃萨有一万六千人,总共有二万四千人,还有在家信徒呢。各位会不会觉得很奇怪,二万多人,释迦牟尼佛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事实上,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有些众生的存在不是像我们所认为那种有形体的存在。我们这个是肉报身,还有法身、化身,有些菩萨说不定是用法身或者是化身来听经闻法的,有些是他方世界来闻法,他方世界的菩萨也不见得像我们现这种人身来听经闻法。所以佛的眼光来看,世界是无量的,众生也是无量的。
不要以为说这个世界只有地球有人有生物。以佛的眼光来看,世界是无量无边,其他世界、其他的佛菩萨、其他的世界也有生物,他的形状、形态跟我们完全不同。不要以为说这个世界只有我们这个地球有人类、有历史、有文明。依佛的眼光来看,其他的世界有比我们更进步、更文明的世界,还有比我们更高层次的众生多的很。所以从这个地方让我们了解到说,我们心量要打开,不要以为世界就是只有我们人类有这个生物,有高度的文明,另外还有其他无量无边的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有无量无边的佛菩萨。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