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湛山文钞

发布时间:2023-09-27 13:13:12作者:修行

  湛山文钞

  湛山倓虚大师述

  一、学佛始能破除迷信论

  二、说明六道轮回之由来

  三、略说三种世间之因果

  四、说佛法能补教育之不足助法律之不逮

  五、知识与环境之关系

  六、论佛法大意人人应知应学

  七、平等独立大无畏之真义趣

  八、如来出世度生之三大典

  九、略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性理与事相

  一○、入佛法的捷径

  一一、略解佛之遗嘱

  一二、略解照见五蕴皆空

  一三、释真如实相

  一四、释破无明见法性

  一五、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释题

  一六、见宝塔品义疏

  一七、释二愚之底蕴

  一八、答问天台教观二则

  一九、答杨能枢居士问权实二智义

  二○、以譬喻解十如是

  二一、譬喻明心见性

  学佛始能破除迷信论

  夫信者。万物之都会。群力之中枢。古德先圣。视为事理具体之总轴也。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信岂可迷之。如人行路。信东为西。在未果决时。访问知人指正。正是破除所信之迷。而非破其能信之心也。

  即按世人论之。则无一不信。而复有迷之甚者。若以世事举其所迷者。则有过恒河沙数之多。不胜枚举。只可综诸理性论之。则可该括一切事端。凡世界中一切依他起性。不能独立者。皆属迷信。况偏计执性。不知本自平等。竟认因缘和合而生者。信为实有。岂非迷信之复甚者乎。以何见之。且论世间万物之生灭。而世人信为实有。竟不知是偏计执信。所迷甚多。且就执迷信有生灭者破之。审察生灭二相。不能并立。当有先后之别。可谓先有生乎。先有灭乎。若谓先有生相。再问生相云何先有。必转计之。谓先前无之今始生之。既计先前无之今始生之。既计先前无之。是无即灭相也。而灭相在先。则不应说先有生相也。若再转谓。先有灭相。当复如是破之。亦不能成立。若先若后。既皆不成立。而生灭又不能并立。其迷信有生灭者。其理由安在。岂非任意普偏。妄心计度。执迷不悟。自以为实。故曰。偏计执信。判为迷信。不为过也。

  中观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又云:「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我佛如来。教诸弟子。须学无生法忍。方破一切迷惑。故天台二祖。北齐大师圆悟中观论所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而世人不悟。迷之甚者。即执因缘所生信为实有。迷之浅者。悟因缘即空。自信独得。迷之再浅者。悟因缘即空。即假。自信以为彻底。岂知皆是迷信。不过迷之深浅不同耳。若破迷至究尽者。圆悟即因缘。即空。即假。即中。此四法本来不即。不离。不一。不异。非纵。非横。无高。无下。常自圆融平等。岂可分别。或因缘。或空。或假。或中耶。至此略破偏计执性之迷信。

  复破依他起性之迷。其他无知识之迷信者。则不足破之。尝闻知识分子中者。往往嗟叹。精神无有寄托之处。此言一发。道出一切迷信之根蒂。透露凡圣之枢机。转迷成悟。即在此也。何则。精者。万物之精神。神者。天心之灵慧。赋于人身。谓之知觉。(即见。闻。嗅。尝。觉。知。)换言之。精神即知觉也。谛审精神。切不求寄托之处。何则。凡世间一切万物。皆是依赖之性。以依赖之性为实在。终成危殆不安。按万物寄托于大地。大地有粉碎之日。大地寄托于虚空。虚空有壅塞之时。虚空寄托于精神之内。而精神知觉。本来不生不灭。岂有危殆不安。吾人不信空在觉中。乃知识卑劣。自局之过。

  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呕发。于此若能转识生信。方见偏真谛理。将破少分迷信。所谓。空生大觉中者。乃文殊总显灭妄归真。不得已之言。用权巧方便而说。对迷者。择轻避重而已。

  若以究竟彼除迷信。必须观大地万物虚空。乃至十法界等。同是一个知觉。知觉外再无非知觉。(一真法界。)无非知觉。对待知觉。(如水投水。)知觉亦不可得。(如以空合空。)无得无不得中。亦不泯其大地。乃至十法界等之织毫(事事无碍)。如是会之。庶可商量破除迷信。而破除迷信者。唯佛一人。故可知学佛。始能破除迷信也。

  或问。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云何为不得已之言。答。空生大觉中者。乃所说之法。如海一沤发者。以喻合法。文殊对示迹之阿难所说。并为后世之学人。转深迷而得浅悟也。故说空小觉大。空在觉中。以反其能觉之心。莫随物转。俾知物赖于心。以免其流转五道。

  若以究竟言之。在七大文中说。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及性空真觉。性觉真空。此言方是色空不二。空觉一如。究竟随智之言也。岂有大小内外之分别耶。故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任何言中。凡有带大。小。内。外。对待。等义者。皆属偏计。及依他起性。即二乘圣人。尚属依他起性。以依俗证真故。虽属依他。

  然非依赖。依赖者。乃依之相应。不得离故。依他者。依俗修真。为离俗故。故不相应。是故不依他起。方显独立。灭偏计执。本自平等。若果平等独立。始堪称大无畏之精神。此无畏之精神。即般若德。独立之行。即解脱德。平等之性。即法身德。是三德秘藏乃佛证之。

  今世界之高人博士。无不提倡平等。独立。大无畏之精神。若不读佛经。焉知真平等。真独立。真大无畏之精微善美耶。由是破人间之迷。生究竟之信。舍佛法其谁能彻底也。故曰。学佛始能破除迷信。诚哉斯言。

  说明六道轮回之由来

  今先说轮回二字之义。这轮回之义。就是人间所共知的一句俗话。乃说轮过来。又回过去的意思。若问。云何是轮过来。回过去的呢。你要观察。世界上种种样样。无一不是轮过来。回过去呀。且看这天上的日月。其昼夜间轮过来。回过去。又这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亦是轮过来。回过去‧若简单的说。就叫轮回。若这样的观察。这世界上。无一事一物不是轮回。今只说六道轮回。

  这六道。乃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此谓之六道。因什么有此轮回呢。这六道所说的是果。当然要问其因。由有因。必有缘。有缘。必有果。有果。必有报。这因缘。果报。是根据何来。乃是根据人心而来。这人心来的是什么呢。来的就是迷惑。什么是迷惑。迷惑。就是贪。瞋。痴。三毒。所谓贪毒。贪不正之名利。瞋毒。瞋无理之忿怒。痴毒。痴不明道理之是非。此三毒俱备。必造杀。盗。淫。三恶业。杀业。杀害生命。盗业。不与而取。淫业。奸淫妇女。造此恶业。必成三灾。一名。刀兵灾。二名。饥馑灾。三名。杂病瘟疫灾。若造恶业过重者。可能造成水。火。风。大三灾。不易避免。此惑。业。苦。三道。为轮回之根。以其迷惑。必造业。造业。必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业。愈造业。愈受苦。于是轮回无已。受苦无休。感动诸佛无缘大慈。又诸大菩萨。同体大悲。共驾慈航。以救诸苦。苦劝众生。速修戒。定。慧之三学。对治贪。瞋。痴之三毒。戒止杀。盗。淫之三业。以减大小三灾之苦。由戒定慧三学。有缓急不一。则贪瞋痴减去的有多少不同。于是而有三善道。三恶道之分。成六道轮回之别。乃全是根据戒。定。慧。修学之缓急。及多少而定之。

  此戒定慧三学。有世间之戒定慧。有出世间之戒定慧。有世出世间之戒定慧。今略说世间的戒定慧。先学三皈之戒体。次学五戒之戒相。其戒相受之可多。可少。能受一戒。二戒。则来生不失人身。其寿。夭。高。卑。由戒多少而定。又世间之禅定。有九次第定。分而言之。四禅。八定。等分。若修有成效。当能升天。天。有三界二十八层天之阶级。此皆世间之戒。定。慧。只享世间之福。未出出世的戒定慧。其戒体仍是三皈。戒相二百五十条。条条皆是保护戒体。故永免轮回之苦。

  又世出世间的戒定慧。其戒体仍是三皈。其戒相。有三聚净戒。及十重。四十八轻。唯一的。重在保护戒体。不见轮回之相。戒经所谓。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是也。其禅定功夫无出无入。所谓那伽(译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平日送客迎宾。搬柴运水。皆在禅定之中。所谓慧者。般若云。一切法皆是佛法。

  又法华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此皆名成佛之智慧。唯是佛知。佛见此三种三学。唯此世出世间的三学。为究竟。

  就按这世间的三学。虽然皈依三宝。但得戒体。未受戒相。不能保护戒体。不过是修世间的福。纵然有受戒相的。多是有名无实。果然能持净戒。即是菩萨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因未受戒相。就是不肯离开世间的思想也。就是因世间人的耳闻眼见等。总未离开世间。自己甘心承认我的身体。总归生(生活)。住(住世时间)。异(幼而壮壮而老)。灭(消灭于地下)。又我所创成的依止。事业。当然是成(成就)。住(住的时间)。坏(是衰败)。空(归无所有)。这是逃不开的。甘心自认。那就无可如何了。若出世的三学。就能超凡入圣。永免轮回。及生老病死等苦。若世出世间的三学呢。与前二种三学。就大不相同了。应要如是知见这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自已一个完全的清净法身。与三世诸佛同体同住一个常寂光中的世界。这是人人有分的。若以此佛法为妄诞不可信呢。也可以参考。在佛法未来中国时。我中国的圣人。他也是这样的说法。无非是名相不同。作风不同。这义理是一样。这两处的圣人。距离时间。与空间。太远又太远。当然不是两面核计好了来骗人的。就按中国的圣人所说。君子之道费而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如是之说。可为证信了可信的是不约而同。可见是同一义理了。

  略说三种世间之因果

  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此三种名相。总不出色法。心法。及性理三种。此三者。虽司造化之权。唯一心法操纵。故分开八种作用。其为主者。乃第八识恒而不审。包容一切。第七识亦恒。亦审。运行出入。第六意识审而不恒。操纵行为。支配一切。永不歇息。前五识非审。非恒。随缘任用。此第六识虽操纵行为。永不休息。劳而无功。翻成大错。错认四大假和。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执此妄心。攀外五尘。依此外尘庄饰色身。而成七情六欲。顺则成贪。多起盗业之因。逆则成瞋。多积杀业之因。迷则或痴。多集淫业之习。积成因果。则饥馑。刀。兵。瘟。疫蜂起。此小三灾尚可逃避。设纵贪。瞋。痴。横起杀。盗。淫。造成大三灾之水。火。风。则不能逃避。而同归于烬。此之谓世间之法也。

  向者所说。乃因第六意识错用。故成灾害。若知第六意识正用。则转祸为福。云何转之。乃依何而来。仍是依何而去。其祸由意识招之。仍依意识去之。如去憎爱之心。自无取舍之事。若无强取令舍之心。自无杀盗淫事。又追意识之错。根于分别俱生我执。我爱。我慢。我痴。若得分别。俱生。我执破尽。而意识即转成无尘智。则见思二惑顿消矣。此之谓出世间之法也。

  再发大心。破除分别。俱生。二种法执。方得第六意识由无尘智。而转成妙观察智。而第七识。随即转成平等性智。而第八识。即转成大圆镜智。其前五识。随大圆镜智共转为成所作智。此之谓共转八识成四智。前七识所转。皆名权智。唯一大圆镜智方名实智。此实智。唯以断德而显。故曰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所谓性德者。乃理智齐彰。故谓之实智。以权智近于世智。而理智方成实智。是故权实不二。事理一如。然非智不能见理。非理不能净习。习尽方能证性。故曰业净情空。此之谓世出世间法也。

  故法华经中以略开权显实。云如是相。如是性等。此相性等。皆指世间相信等说。以如无异相。非是离相为如。乃是相等皆如。唯在吾人之承认耳。若在相等观如。而相等皆成出缠之性。而体亦是性。乃至究竟本末。同一如如平等之性。此皆是可说之处。故皆谓之权。而说至无可说处。方谓之实智。终归不可思议。故谓之权实不二。若不如是求真。复向何处去觅佛法。此是略开权显实。以动诸声闻之疑情。方肯舍小求大。乃至广开显时。方是断疑生信。而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

  又楞严经。所立四科。七大。以便后学开佛智慧。佛命二十五圣。各述所证圆通。又请文殊检选。至最后选得观音耳根圆通。皆是俾后学大开圆解而已矣。

  说佛法能补教育之不足助法律之不逮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到卒业考试的题目。总不能出于三育之外。这体育之考试。若能身体健壮。容易毕业。智育(指学科内专立之课程)的考试。若天资优秀的亦能卒业。唯独这德育。但不知以何程度能毕业。窃想教学双方。皆不肯毅然承认德育毕业。虽出学门。亦应对于德业。当作平生之教育。德育之最完备者。唯佛法足以当之。不论世间。与出世间之德育。佛法均有透切的了解。精辟的理论。详细的指导。善巧的教化。方便的施行。圆满的成就。盖如来触无所得而成正觉。触无所得而度众生。其说法也。无非义。无非时。无非器。无非法。教理行果。佛佛说同。三世修行。了无变易。今日在校。出校之学子。与及全体之人民。倘愿受彼熏陶。奉持无背。固可各享福乐。共致升平。若有上根得之。则可上上增进而成无尽之妙果。故说佛法。能补教育之不足。国家法律。任何严密。只是治于有形。不能治于无形。如谋杀。劫夺。等类。皆是潜于心内。伺机窃发。是法律之不逮者。若待有形处分。则两败俱伤。佛法化导。是防于未然。变灾戾为祥和。救人心之陷溺。故佛法。能助法律之不逮。古德云。移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有奇功。是可为明公之谅解了。

  又孔子曰。使天假吾以年。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至释迦如来示现。三大阿僧祇劫修行。百小劫修相好。尚于果头佛卒业。况究竟佛果则去之远矣。乃可知道德性理之教育无尽。故佛制戒律。劝化众生。使身。口。意。三恶业不起。此戒律若详细分之。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总而言之。即为三业清净。学人等。若未清净。必要时时保护。乃佛久已清净。故称之为三不护。此皆是以戒律。防于未然。而法律奈难达到。故曰助法律之不逮也。

  知识与环境之关系

  吾人在世界上。欲想究竟之安乐。必须要识得环境之来源。其源有总别之分。一总境者。乃五蕴是。二别境者。乃十法界是。

  所谓蕴者。乃蕴酿之义。其十法界。皆由此总境。蕴酿而成。今先说圣人的环境有四。一者。常寂光的环境。乃诸佛清净法身所居。是无师智。以观诸法实相。是先赖以无师智。观诸法实相的知识而得证。二者。实报庄严的环境。乃诸佛圆满报身所居。是性空智。观但中理。乃先赖有此知识而得证。三者方便有余的环境。是声闻。缘觉。二乘圣人所居。亦是先赖有此知识而得证。四者。凡圣同居的环境。乃学。无学。及扶习润生之菩萨等所居。因凡圣交参的知识不齐。故难定果位。复有六种凡夫的环境。一者。天上快乐的环境。有二十八层天的天人所居。是五戒。十善。及世间禅的知识所成。二者。人间有富贵。贫贱。苦乐。的环境。乃世间人所居。是以五戒。世间善。有多少。或不实行的知识所成。三者。无定居的胎。卵。湿。化。四生。成四种竞争的环境。乃四种阿修罗所居。虽有善恶多少。苦乐不一。皆属无正行的知识造成。四者羽毛鳞甲。各有惊恐的环境。乃愚痴畜生所居。虽属高低不同。皆属下品恶业知识造成。五者。饥渴。万劫不得水浆的环境。乃悭贪众生。饿鬼所居。皆是中品恶业知识造成。六者。号叫。大叫。的环境。乃地狱中苦恼众生。幽魂所居。皆是上品恶业知识造成。此四圣。六凡。共有十种环境。总不出现前一念知识造成。此一念中。亦有总别之分。总者。只一念现量心。观现量境。乃至究竟。于无量时可得成佛。别者。乃比量。思量。忖量。度量。测量。校量。此六量虽属凡心。若推到极端。皆可入现量圣境。上可至佛。菩萨。缘觉。声闻。下可至六道。凡夫。皆是知识与环境的关系。总根于不变随缘之用。随缘不变之体。云何是不变等。此乃是天然之事理不一。绝不可偏用。随缘者。乃事实也。不变者。乃空理也。如离事。则无理。如离理。则无事。吾人多以事实。而废空理。则难免随生灭之事实。终归于忧悲苦恼。空理者。乃天性之空理也。事实者。乃心情。色相。之二法也。空理是宇宙万物之主体。心色乃空理之二用。今之唯心论者。乃以六识为主体。唯物论者。乃以事实为主体。岂知色心二法。不离于空理。空理不离色心二法。盖凡夫观世废理。声闻缘觉(二乘圣人)观理废事。大乘圣人。观事理不二。以成中道理体。或观但中理体。息两边。而独显中道。或观圆中理体。以边邪皆属中道。乃一中道。一切中道。而中道外。无有非中道。无有非中道。对于中道。而中道亦不可得。此是圆理之中道也。

  按世界之万物。虽然是化化无尽。总不出一个理体。理体从本来亦未离开一切作用。学佛者。必须要由用究体。然后方可从体起用。果然究见本体。而诸用自然向趣。是趣者绝无越过其大体也。故佛法云。由不变之体随缘。故一体散于万殊。万殊自然全归一体。故曰随缘不变。更须知。在随缘之用时。而未须臾离开不变之体。又在不变之体时。亦未超然离开随缘之用。其体用从来亦未分离剎那之顷。故谓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也。知识者。于事实而观不变之空理。环境者。从空理而成随缘之事实。可谓得其环中也矣。

  向者所说。十法界之环境。以五蕴为总境。所以者何。乃十法界之四圣。与六凡。皆是观五蕴所成故。如凡夫。以妄心观五蕴。成垢秽之浊体。以之为洁净。起惑业苦。成六道轮回。佛教小乘声闻。以五蕴结成。四念处之修法。观身等。为污浊不净等俾生厌离心。起三十七助道品。以对治之。又天台教之修法。有观识蕴之巧。如舍尺就寸。以为善巧方便。又三藏教。观色蕴之身。为众苦之根。令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以为渐修之初)又通教。为大乘初门。对依正二报。观当体皆空如幻如化。将证无生法忍。(以为渐教之中)又般若经。照见五蕴皆空。(以为渐教之后)又法华经方便品。十如是。(为略开权显实之圆教)亦是以五蕴。观真空妙有。故五蕴为十法界环境之总相也。其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无一不是。知五蕴为所观之境。而成十法界之环境也。故略说知识与环境之关系如此。

  论佛法大义人人应知应学

  这佛法为什么要应知应学呢。当然是有根据的。就按这佛字。原是人心的知觉。法字。本是万物的理性。这就是应知应学的要务。因世间这些明人。专研究知觉。而废弃物质。即创成一家的唯心论。再说这法字呢。是宇宙人生各样的物质形相。因世间这些智人。专研究物质。而废弃知觉。即创成一家的唯物论。又唯心论。将其知识。研究的大有考据。可能维系人心。而能防于未然。唯物论。化验的有声。有色。能勘验当时的利害。顿成奇功。而能救于已然。已然者。如救火灾。当然不避焦头烂额。可立奇功。防于未然者。须要人心念念自警警人。如同防火之计。等于曲突徙薪。而不图人之感恩报德。亦无显其恩泽于物。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有奇功。此是唯心唯物明显的比较。姑就利益方面而言。孰高孰低。孰优孰劣。自有世间的公论。

  然两说皆是角立而起。互不相容的。其流转影响所及。足使心物两歧。交相为患。今说佛法大义者。并不如是。此乃是世出世间之法。虽似近于唯心论。而非世论之明智。执常。执断。执无。执有者。可能自通。何以故。佛唯说无始虚伪妄想习气。种种诸恶三有之因。不能觉知自心现量。故佛经有成言。一切唯心造。其言唯心造者。有理具事造。圆融无碍之义。而与其他的唯心。唯物。两论。祇是摄受贪欲。不摄受正法者。大相径庭。所以者何。乃以应观法界性。方说一切性。所谓法界者。万物也。性者。性理也。一切者。万事也·唯心造者。乃理具之心造也。而心不能独造。何以故。因有理具。方成事造。而理具亦非孤起。因有事造。方显理具各无始终。方信有圆融心理而造也。心者。性之用也。物者。性之相也。性者。心相之体也。其心与物。乃性之一体。而起两用。若竟以两用。而立宾。立主。误也。故佛法以明心为先务。见性为澈底。若上根利智者。明心时即能见性。若中下之士。多有以明心即作见性。亦误矣。其见性者。必定明心。而明心者。未必见性。其儱侗心性为一者。皆是不明教义故。悟自心(明心)者。乃知自知也。见自性者。见外无余物。乃皆性也。

  何谓见外无余物。心心寂乎物性。物物彰乎自心。心外不见有物患也。何谓皆吾自性。心性如如于法位。性德充沛乎物心。所谓万物一体也。教中见性之义。大抵如此。吾人孰无心性。孰不应知。孰不应见。此佛法之大义。人人有分。而应以澈底之知见。方可观世界平等。庶不致自误。误人。其最可庆幸者。早有世界太平之先兆。在数年前。常闻中人以上者。多有向慕于世界平等。独立。大无畏之说。此说出于法华经。方便品中。即是开佛之知见。乃我佛。为未来之诸佛所说。就按现在。吾人共知有五大洲。洲中一切众生。孰非未来诸佛。设若不然。云何平等。既然平等。自无对待。既无对待。当然独立。既已独立。自无对象。有何可畏。所谓大无畏者。其孰能之。唯性能之。其孰无性。而孰不能之。夫性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而大小内外。皆是佛性。皆已成佛。或曰。我不知如何成佛。答曰。孰令你不知成佛。你若少净我见。则成佛久矣。有如是之知见。为开佛之知见。又谓之明心见性。吾人果能如是信解奉行。一人信行。则一人平等。独立。无畏。多人信解奉行。则多人平等。独立。无畏。若人人如是奉行。则人人平等。独立。无畏。则世界何患其不得太平呢。不求太平而太平自至矣。可不自勉乎哉。

  平等独立大无畏之义趣

  近代已来。有立唯心论者。有立唯物论者。其唯者。独义。然若独重其心。弃舍其物。则心之知觉。无从显现。而亦无寄托之处。若独重其物。弃舍其心。则物之名相。无从分别。而亦灭其支配物者。如是推之。则心物二法。各无独立之能。就此二法。验出世界一切诸法。皆是依他而起。吾人不知依他起者。却是归根返本之机。反成偏计情执之惑。而立世间种种对待离间之名言。所谓种族贵贱。荣辱得失。亲疏远近。是非邪正。寿夭穷通。祸福利害。种种妄执名言造出。而成十缠。十使。积成无边烦恼系缚。要皆不出色心二法之所转变。互为同缘也。问曰。佛法亦说三界唯心。是何意义。答。佛法说心不执心。其言同旨异故。不同世人执物迷心。及学论家。执心为心。并外道之心外求法之心。乃是一法不执。而法法皆是唯心。复不执。亦不执。谓之明心。而明者。非能明性。非所明性。方成见性。如是之旨。谓之明心见性。与其执心。迷心。有求之心。则大相径庭矣。又佛法说唯心者。不但与世无争。犹能息世界之有争。又能根本解决人人之烦恼业苦。可恢复一切世间法之本来平等。本来独立。本来无畏。方是世界本来面目。好在吾人皆知赞成。希望平等。独立。无畏之说。而不知如何可能作到。然亦有发心欲作到者。多成南辕北辙。致吾人现在仍皆处于不可能中。何以故。以现前所见故。其不可能者有三。即以世界人类之身形相貌而言。无一双能同样者。于是之不同。如何能成平等之大同。此不能者。是其一也。又人类之生活。皆赖衣食。由此一事又生出许多之依赖。于是所迫。岂能独立大同。如此不能。是其二也。又衣食之生产。皆赖于大地。大地虽是能生。最畏天时气侯不正。况且附带。水火风三灾八难。从此种种问题。生出种种可畏。焉能无畏大同。以是悬念忧虑。是其三也。就此三点。即吾人皆在不可能中。其实欲恢复世人本来平等独立大无畏之真面目。必须从吾人之玄心作起。所谓玄心者。乃了了然无所得义。明此玄心。方见妙性。不明玄心。难成独立。不见妙性。难成平等。有此二难。则无畏更难作到。天台智者大师。六即法门。显佛法于不平等中。建立究竟之平等。故指明进行平等之程度。及以平等之理性。转不平等之阶级。其阶级并理性之名相者。曰理性即平等。名字即平等。观行即平等。相似即平等。分证即平等。究竟即平等。仍复于本具之理性平等。始得事理一如。今吾人不得平等大同者。同病于重观事实。而轻废于理性。以致互相同受不平等之苦。及依赖之辱。并无边之畏。都因其不知返观理性。时随物转。致其理性。自为理性之平等。反与吾人无关。岂知仍未出理性之中。此之谓理性即平等。若能穷究理性。了然即是自性。本自平等。当体即是。复待何求。因未起观行之功。不得受用。有名无实。故谓之名字即平等。若再加观行。观诸法之性。原无真假之名。亦无性相之分。于是勿忘勿助。又无终身之违。故谓之观行即平等。如是观行既久。自然先任运脱落四住烦恼。一者脱见爱住地。正报尽时。能升六欲天。二脱欲爱住地。升色界天。三脱色爱住地。升无色界天。四脱无色爱住地。证圣果阿罗汉。既脱四住烦恼。我执已破。而法执尚存。(即是无明住地。乃尘沙惑。及无明惑)谓之相似即平等。于是加行不住小果。进行至豁然大悟。一切事理。湛然融通。于四十二分。不平等之无明。始得破除一分。谓之分证即平等。由是精进行之。其下余之四十一分无明。由是分分破。则一切平等理性随分分显。乃至破尽无明。始知原来将本具之真平等。妄作不平等之虚妄。今始澈底明了其机。因执之者。真即成妄。不执者全妄皆真。别无一法可得。亦非过去未来之造作。乃但复本时无今古之平等理性。岂是更有一法而新得哉。此之谓究竟平等圆融。法法无碍。人人本有之佛果也。一人证平等大同。净土现前。则大地秽土。顿然消逝。多人同证。则多人如是。人人同证。则人人如是。不用绸缪其他原料。只是现前。一念观成。以如是故。谓之唯心。或问。其平等。独立。无畏之名义。本于何经。答。本于妙法莲华经。共有二十八品。皆为平等说起。其意义遍于各品之中。显理于方便品中。结名于重颂文中。且略拣其文。便知结名之处。如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故佛于十方。独立无所畏。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

  问。既说妙法。何必又说平等之名。答。诸佛说法。本无一法可说。而说者。无非随情说法。补偏救弊。所立之名。岂止妙法与平等二名。说妙法者。指心不可思议。平等者。指物不可分别也。今说妙法说平等者。名异而旨同。佛住世时。吾人已多迷自心。偏执物相。佛故就心说妙。以救其偏执之弊。何则。妙者。乃不可心思口议之义。以破其执迷。今者去佛时遥。世人迷之更深。放弃心理。唯重物相。故仍循佛说之义理。平等名相。随顺人情而补救之。何则。平等者。于物相不可分别故。

  问。云何物相平等。不可分别。答。物之名相者。皆因于物上。而记偏计执故。妄作分别。皆以对待。假借订名。且如有物必有相。有相必有名。有名必起分别优劣。憎爱。取舍。竞争也究其实。名者。皆由对待假借而立。如对上。而立下之名称。对尊而立卑之名称。如是推及一切。皆属单对立名。尚有偏对立名者。如风。对一切非风者立名。一切非风者。对风而立名。则可知通是假借偏计而订名。由名相而妄起争端。若推至究竟。本不可分别其他上下尊卑等。以是义故。故名平等。不可分别。

  问。云何心理妙法。不可思议。答。皆属依他而起故。且如思者。心思也。议者口议也。推之必先心思。而后口议。随举一物。任尔思而议之。先后皆归了不可得。就此心思与物相两端。推究以证之。可谓物因思有。抑思因物有。若谓物因思有。当然思先物后。既是思先物后。定是思前无物。既然思前无物。以何起思。起思不成。云何物因思有。若谓思因物有。当然物先思后。既是物先思后。定是物前无思。既然物前无思。以何名物。名物不成。云何思因物有。推究一切心理。无一不然。故曰。妙法不可思议。

  问。妙法与平等。云何名异旨同。答。妙法者。随迷心胜者而立名。故曰。不可思议心之生灭也。平等者。随迷物胜者而立名。故曰。不可分别物之优劣也。而心与物。本来不可分别。不可思议。何以故。以离心无物。离物无心故。又不可思议。与不可分别者。亦本无差别。若有分别。必成思议。思议即是分别。于是有何参差耶。此之谓名异旨同也。

  问。云何因迷心迷物者。而立妙法平等之言。有何利益。答。利莫大焉。若迷心。根钝。而障轻者。闻说不可思议之言。多有法尔现证者。若迷物。障重。而根利者。闻说不可分别之言。多有顿悟无生者。若心物不迷。障轻根利者。闻说妙法平等之言。则顿超直入萨婆若海。若心物具迷。障重根钝者。闻说妙法平等之言。虽种远因。终成佛种。及其成功一也。若痴心不信。则失之远矣。若再加毁谤。则造苦业。苦报难免。

  问。云何是根之利钝。障之轻重。答。障者五浊依正二报也。根者乃宿世之慧根有利钝也。五浊者。一劫浊。二见浊。三烦恼浊。四众生浊。五命浊。以浊而障清故。问。云何迷心根钝。障轻者。闻不可思议之言。有法尔现证者。答。根之利钝者。指心言之。障之轻重者。指境言之。吾人。居娑婆世界。五浊障重。环境陋劣。不易法尔现证。假若在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虽然根钝。而环境障轻。则多有循境而得自在者。故曰。法尔现证。现证之义。乃谓之环境诸法现前。即证实相故。或证真空等故。

  问。云何迷物障重。根利者。闻不可分别之言。有悟无生者。答。宿世根性利者。在尘不染。虽居浊恶环境。不于境界分别。返观自心无相。了不可得。轻观环境性空。归无所得。于是。亦有悟心无生灭者。有悟心。境。同无生灭者。

  问。云何是悟心无生灭。及悟心与境同无生灭者。答。吾人之心性。元无生灭。由自误认为生灭。且以心之知觉。譬如明镜。照一切物。而影在镜光之中。故有来去生灭之相。而镜光本无生灭。以如是之譬喻。则可悟心见物时。如镜照物。而可知心无生灭矣。若再悟飞潜矿植。动不动物等境。亦各有心性如镜照影。互现生灭。而物不自知。吾人知之。吾之心悟与物之性何别。故曰。悟吾心。与物境。皆无生灭也。

  问。云何是证诸法实相。或证真空等故。答。诸法实相者。乃谓世界之所有诸般样样。若名若相者皆是也。因世人迷之甚久。自不承认。本来是佛。甘心在世受苦。佛运大慈。悲悯众生。循循善诱。随人迷情由栈入深。故立法相名言以导之。同入性海。共成佛道。

  所谓实相者。乃非有相。非空相。非亦有亦空相。非非有非空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方谓之实相。何以故。佛以大权示现。现初成道。先说大乘华严经。作诸法实相之先声。度尽上根利智者。而声闻。小乘根性者。闻之若聋若哑。不能接受。佛不得已。于鹿野苑。说非有相之小乘法。以灭有归空。证偏真理。所说之时间。约有十二年之久。后于方等会上。演非空相证但真理。为大乘初门。令小乘声闻众。耻小慕大。约说八年之久。至般若会上。又说非亦有亦空相乃成妙有真空。会一切法。皆归大乘。佛令声闻弟子。转教菩萨。约说二十二年之久。今至法华高会。说非非有非空相。即显真空妙有。成绝待之妙。乃强立假名。曰诸法实相。其究竟之义。唯是一法不执。不执境。境是实相。不执心。心是实相。而心境赅一切法。若果心境不执。则法法皆成实相。复于何处寻佛法。执情破尽。佛法现前。岂非诸法实相者乎。

  问。纵如是说。当如何起用。答。即明其体。而全体皆能起用。若会用世间法。则即会用佛法。何则。唯一观念耳。且察宇宙人生。兴衰治乱。无一不是从观念所成。观理用事。则兴则治。观事废理。则衰则乱。而学佛修身心者亦然。若将观名利之诚心与力量。匀一半而观念佛理。用于佛事虽不能顿证佛果。决能造到圣域贤关矣。

  如来出世度生之三大典

  所谓三大典者。何也。一者示现降生立言。乃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而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说毕遂现婴儿状态。二者夜睹明星悟道立言。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三者临入涅槃。因阿难问。回答立言。所结一切诸经之首。皆用如是二字。此三者。即是立言之要义。其一者是何意义。以警吾人之本来。皆要自知。自尊。自贵。其二者。乃是褒德自勉。革命复命。其三者。只以如是二字之义。别无一法与人。其所说一切经。无一不是破除妄想执着。以复其如来智慧德相而证吾人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本有。

  或问。云何而有妄想执着。答。乃因众生有生以来。不知保守自性。而起妄想执着。云何而有执着。以自性寄托于六浮尘根。寄托于眼根见性。随各色尘。而变眼识。造诸色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寄托于耳根成闻性。随各声尘。而变耳识。造诸声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寄托于鼻根成嗅性。随各香尘。而变鼻识。造诸香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寄托于舌根成尝性。随各味尘。而变舌识。造诸味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寄托于身根成觉性。随各触尘。而变身识。造诸触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寄托于意根成知性。随各法尘。而变意识。造诸法业。而成诸善恶。及不动业心所执着。

  由于唯我独尊的清净法身。寄托在浮尘六根。将此见闻嗅尝觉知。六种胜义根性。着于六尘。变成六种认识。谓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竟将唯我独尊清净法身。作了个天然的。长期有位无权的主人公。唯是恒而不审的职务。其最有权力的审而不恒。第六意识。尚有前五识。虽然非审非恒。而常随第六识同起。复有一个帮忙的亦恒亦审。名第七识唯是传入传出的职务。如是迷惑愈深。造业愈多。受苦愈重。所以如来出世。就为此一大事因缘。不为别事。专为教化吾人类。须要认识。唯我独尊的自己。只因吾人类。皆错认此一色身。为我自己。随此色身轮转生死。千万劫来。受苦不已。实为可怜悯者。是以如来出现于世。现身说法。最初一降生时。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一句话。包括无穷的意义。乃表示无量大千世界。唯是与我一体。故称我为独尊。若是执之各有一体者。则不足为尊矣。奈世人。多错解了一个我字。以为佛要各自的一小我。去尊重佛之身体。则大错而特错矣。何则。盖实在吾人皆是唯我独尊。乃不承认自性之我。反认此但以四大假合之少分一点微物为我。牢不可破。遂成我见。我爱。我慢。我痴。竟成分别我执。及俱生我执。故佛对此小乘声闻根性。教之先修无我观。及不净观等。以破分别我执。及俱生我执。以证四果阿罗汉为初步。其后教之以方等部。三权一实之教义。故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俾之耻小慕大。待至般若会上。方教之行大乘。度化众生。行菩萨道。以破分别法执。最后至法华会上。俾诸弟子。同破俱生法执。始破无明。开佛知见。共破分别我法二执。及俱生我法二执。以是之故。如来示现。

  当世尊初成道时。所说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所谓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者。乃谓性中各自本具。非是修造而成。若果如是。我众生无故受苦。又何须令修行离苦呢。须知所谓修行者。非同另造之义。乃因我众生无知。将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清净法身。放弃已久。但撮其一点独尊的余荫。尚不如沧海中。毛头一滴之水。而又作践的太不象样了。但随妄想一直堕落到六道轮回。凡夫皆有执着。其最高上的执着。二十八层天上的天人执已为我。其次执着的世间之人。争名夺利的亦是为我。其次。三恶道中的畜类。驴骡牛马。飞潜动植。及其他一切畜生之类。均执己为我。又饿鬼道中。于久远时期。虽不得闻听饮食之名。受此饥渴之苦恼者。仍不舍弃为我。其最后地狱道中。大端如其八寒八热地狱。以受苦之声立地狱之名。略说其类。有号叫地狱。有大叫地狱。受苦难过。仍执此号叫大叫者为我。(号者乃有泪有声。叫者乃有声无泪。可知泪也哭干了)唯天上与人间。尚有善根存在。有得度机缘。故佛于常寂光中。非生现生。非灭现灭。以应身示现。行婴儿行。乃至老比丘相。而度化之。引导众生。去其污染。即是修理之义。非是另为造作。故立化法四教。又开出种种法门。皆是随顺众生机缘引导。专去其妄想执着。俾恢复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清净法身。决非另行造作也。

  略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性理事相

  夫不变者。性理之体也。随缘者。事相之用也。此性体相用。互相假借。不相离故。而宇宙山河。森罗万象。群汇之元机。总归一体而两用。一体者。乃天然之性理。两用者乃人心与物质是。吾人不知究其底蕴。各执片面。互相是非。故走偏峰。造极端。竟至互残骨肉。不知回头观察。已往者之祸端。万死千伤。前车之鉴。曾有一个安全存在者么。何不思之。复可能安心于是吗。何不重思之二千余年之前。我佛在世时。悲愍众生愚痴之苦。故现身说法。此法。乃人人本具。现成的安乐之道。祇在信之。觉之。行之。而已。故说此不变之体者。非是另有其体也。乃以随缘之用(是人心与物质)而显也。又随缘之用者。亦非但有其用也。乃以不变之体(是天然性理)而发也。如离体则无用。如无用则靡体。因其在随缘时。即不变。不变时。即随缘。故曰。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何以故。以世间相。现前所见故。且如江河之水。乃随江边河沿之因缘。而成或曲或直之相。但其水之本体。丝毫未变。故谓之随缘不变。又如以红色投于水中。其水随缘变为红色。而水之本体未变也。故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也。如是譬喻推求。则可知矣。又如以矿质之钢炉。镕造佛像。则佛像随匠人镕造之因缘而成。而铜质仍不变也。亦可申明。随缘不变。此不过以此事相。而形容性理。盖言性者。尚属强立其名。若按性理。不但名不可立。而亦形容不得。何以故。若立名。则当体昧性。若形容。则当时害理。所以者何。以其形容。则成对待。再立名目。是以声代色。皆非妥事。必须离执名。绝着相。而名相当体即是性理。所谓超伦绝待。离过绝非。皆是言外思义。教外明宗。能如是。而若名若相。无一而非性理矣。若归此理。即复天命。天命既复。万德共趣。是趣者皆不超过是性也。故谓之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复有何而不随顺。此乃天然之势。非专由造作而成者。可不自勉趣向也哉。

  或问。向者所说。总不过全事具于理。全修造于性。以示性相不二。事理一如。纵然如是。此事造理具。于修证。云何入手。答。别无异法。乃归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所谓全性者。乃一性即一切性。性外无有非性。无有非性对性。而性之名。亦不可得。于性名无得处。下一观行。即谓之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故智者大师云。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此不思议者。即是观诸法实相。复云。实心观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续。自然入实理。

  入佛法的捷径

  研究佛法者。具有三大纲领。纲领既得。乃易入手。三大钢领者。一性理。二心识。三万物。性理是体。心识与万物。是用。性理者。乃天然之性理。在天谓之天理。亦谓之天性。在人间谓之理性。亦谓之理体。或谓性体。若赋之于心物。谓之心性。及物性。盖一切物。莫不有性。此心物等。皆奉于性理。故统称之一体二用。体者。乃永世不变之性体。用者乃随因缘之变化而作其用。又此性体与作用。不相离故。其用虽随因缘变化之时。而永未离不变之体。何以故。因此天埋本体。尽虚空。遍法界。无朕兆。无形相。无始终。无内外。而无大不充。无小不入。所以者何。十方无量微尘数法界。无一非此理体所成故。此体如虚空。虚空无微不入。虽邻虚微物。亦有坏时。虚空不坏。纵虚空有壅灭之时。而性理不坏不灭。故曰真空。

  世间所有一切巨细等物。皆可勘验。吾人为动物之一。察人性之感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发于心识。心识发于物相。物相出于四大。(地水火风)四大成于四微。(色香味触)微色为地大之因。微香为风大之因。微味为水大之因。微触为火大之因。又四微由何而生。曰。舌识生其味。眼识生其色。鼻识生其香。身识生其触。然在识从何而生乎。曰。觉性生身识。嗅性生鼻识。尝性生舌识。闻性生耳识。见性生眼识。知性生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审而不恒。前五识是非恒非审。尚有第七摩那识。亦审亦但。第八阿赖耶识。但而不审。第七识又名传递识。以之而传入传出。以第八识。为含藏之主体。又名之为含藏识。此第七第八两识。皆依真如性理而起始。又第七识。传入现行之事实。含藏于第八识中。熏成种子。遇有因缘。传出时。谓之种子发现行。现行之性。普遍法界。随处而生心识。心识又生四微。四微生四大。(地水火风土木金石摄予地大之内)以显虚空。而生起宇宙山河。森罗万象。飞潜动植等物。是乃巨细隐显循环。因之种子又成现行。而熏种子。如是轮转不息者也。六道轮回之名实。即摄在此循环轮转之中。此是略说佛法大钢。入手之梗概。以便由粗入细。由细入微。由微入玄。由玄入妙。妙者不可心思口议。玄者了不可得。妙者无可说。在此无得无说处。但反心光觉照。于此清净无为心中。有何法尘缘影耶。再于清净心中。放出无尘智。遍观宇宙万物何者是我。何者非我。那里还有是身非身。复向何处问菩提。在此不可捞摸处。于妙观察智可得商量。则转八识成四智。有日可期矣。

  向者所说。有赖四悉因缘。引导背尘合觉。消灭忧悲苦恼。所谓忧悲苦恼者。是由根本错误。迷本性理。错用心识。如同认贼为子。那能有好日子的生活。本来无贼。起初时即错用心识。如同养民成盗。若正用心识。如同将匪招安。即是背尘合觉。盖宇宙万物等。皆是意根外之五尘。及是意根内之法尘。共成六尘。皆成色相。吾人及动物。若依佛法用之如法。皆能成贤成圣成佛。若用之不当。则如造就贼匪。自盗家宝。自害自受。其用之当与不当。唯在心识。心识对于六尘之色相有迷悟深浅之分。其色尘有可对可见具足之色。只一也。其不具足之色。可对而不可见之声香味触之四也。又不可对不可见之色。无可表示者。乃法尘之一也。吾人对此三种色尘。嗜好之者。各有深浅不同。又贤人对此色尘舍之。圣人远之。佛陀不取不舍。惟我世间人。与二十八层天上之天人。无一不对此六种色尘。迷为真实。由此起惑造业不休。故成苦乐之阶级。而天上人间之贤人。圣人。佛陀。则超然而不在其列。果能正用心识。背尘合觉。而反观诸尘之性理。可谓之照见五蕴皆成妙有真空。乃即天理之本然。万物之趣向。不思而证。不勉而中。岂非从世法而入佛法之捷径者哉。总而言之。观诸法妙有。性空而已矣。

  略解佛之遗嘱

  佛入涅槃(译寂灭。义谓究竟寂静。灭尽一切无明烦恼)时。阿难(译庆喜。乃诞生于世尊之成道日。意谓可庆可喜)请问后事。谓佛在世时。四众弟子。依佛为师。若佛入灭后。以谁为师。佛答。以戒为师。又问佛入灭后。恶性比丘。攫群乱众。应以何法调服。佛答。默摈。复问佛入灭后。所说大法甚多。当以何法为住。(意问佛法在世。久住不灭之义。)佛答。以四念处为住。最后又问。佛所说法。集经之时。起首应用如何文义。佛答。以如是为首(按如是二字。为一切经律论之法体。)以上所问四义。为后世学佛人。切要之方箴。

  第一答问。以戒为师。夫戒体者。为成佛之法身。戒律者。为护戒体之律条。后之学佛者。于戒之一字。可轻乎哉。故佛嘱以戒为师。良有以也。

  第二答问。恶性比丘。扰乱僧众。以默摈为法。虽佛在世。亦无特法。唯默忍之为摈而已。如善星比丘。及提波达多等。可为前鉴。

  第三答问。以四念处为住此四念处。为声闻小乘人。修行入手之利器。能破分别我执。及俱生我执。云何是分别我执。因吾人自产生以后。将开知识。即执此形相之色身为我。故名分别我执。又依我执之身。必须有受。如衣食住之受用。复发生想行而为认识。一时俱依之而起。故谓之俱生我执。于以上种种妄想迷惑。认以为真。而又起贪。瞋。痴。慢。疑。邪见。六种根本烦恼。致造成五浊恶世。所谓五浊者。乃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是自三代以下迄至于今。渐所演成。甚至民不聊生。苦不胜言。故佛出世于度化之时。佛已称之为五浊恶世。而况于今。尤可知之。虽然如是。而一般实行学佛皈依佛法离苦得乐者。亦大有人在。即今之学者。唯依佛嘱。若声闻根性。依四念处修行。皆能证果。云何是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不净有五。一种子不净。二住胎不净。三生前不净。四死后不净。五究竟不净。)二。观受是苦。(受有三。一。苦受。现前衣食住不足之苦。二。乐受。衣食住虽足。难免生离死别之苦。三。舍受。平时虽不感觉是苦是乐。然而一至觉时。其苦反重。)三。观心无常。(乃指凡夫意识之心。变易生灭。剎那不息。是为变易生死之因。后为分段生死之果。若不执此妄心。久之自然养成常住真心。)四。观法无我。(以想蕴遍行一切相应行法。又以行蕴遍摄一切不相应行法。此想行二蕴之相应与不相应诸法。皆名观法无我。)以破俱生我执。后三观念同破俱生我执。连同前一观念。观身不净。皆破分别我执。若同破尽分别俱生二我执。即得超凡入圣。证四果阿罗汉。了一层分段生死苦。此乃佛第三答问。嘱以四念处为住。是正破分别我执及俱生我执二者。

  又第四答问。佛嘱以如是为集诸经教之法体。如者。能成一切无异相也。如则是。不如则不是。不是则非。乃非顿教。非渐教。非秘密教。非不定教。非藏教。非通教。非别教。是乃超伦绝待离过绝非。独一无二之圆教。以圆教之如是。而启诸经教之全体。是则诸经教。多是趣体之四悉檀。义为四种成就。一。成就世人欢喜。二。为人种善。三。破恶。四。令人入理。故诸教之起端。而皆冠以如是也。又以圆教不能久住于世。纵然机缘成熟。亦无非如昙花之一现耳。因是之故。佛嘱以四念处为住。盖因其能通前七教之悉檀方便。乃能久住于世。

  或曰。圆教何其难乎。曰。非难也。乃其太易故。以世人之习惯染深。轻其易而重其难。就按如之一字。破尽分别法执。乃至破尽一切俱生究竟法执。法执破尽。则佛之三身四智。圆理现前。何其易耶。呜呼。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三身四智。奈自甘放弃。而尽昼夜寻思颠倒梦想等事。空劳身心。是自取其难舍其易。可谓愚乎智乎。何时得了。

  或问如何是圆理。答。圆理本自现成。法法具足。非造作而有。唯彻底看破世事。放下一切有无。及是非对待等。则何法不圆。再回心反观。看破是谁。放下的是个甚么。又不执不着看破是谁。复有什么放下。那还有什么能所存在。岂不是单独的自在么。这就是平等清净法身。这样的放下。就是解脱。这样看破。就是般若(妙智慧。)复向何处寻觅三德秘藏之圆理耶。又佛说一大藏教。无非破执之具。而执之大端。唯有四相。一者分别我执。二者俱生我执。三者分别法执。四者俱生法执。若此四执破尽。法法皆是三德。究竟佛果。

  或曰分别我执。俱生我执。二者我知之矣。无非执五蕴之色蕴为我身。成为分别我执。若执受想行识之四蕴。随分别我执而俱起。认为是我所有。是成俱生我执。但不知分别法执。及俱生法执二者由何而起。愿闻其详。答。分别法执。由于偏计而起。俱生法执。则由于依他偏计分别又再起。所谓偏计者。在上古原始时代。本无名字。而古人欲记其事。故普遍核计。假订音符。于是后人执着以为标准名之为偏计执。复次所谓依他起者。乃偏计之变相。盖佛所说诸法。若不能依法脱执。虽是佛说。亦成法执。如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古德解之。以不思议心。观不思议境。是诸境者。无一不是实相。后学之人。若念存执一不思议之心。即成分别法执。若起不执之念。而仍执此不执。则是依他分别法执又起俱生法执矣。要知俱生法执。是依他偏计之分别而起。若于法执不加分别。即得之矣。又如以真如而论。无论认为是受熏抑不受熏。皆为分别法执。若于念中以不执受熏与不受熏为是。则即成俱生法执(所知障)。盖佛说一切大乘法之究竟。皆不落言诠。令人言外思义。教外明宗。故禅宗之宗匠。指证后学。唯是曲引旁征。以现乎隐。又如画师之工巧。烘云托月之作。以显乎微。噫吁。洋洋大法。遍一切处。何在不是隐微。考吾人自性。具一切法。而那里缺少当人。因吾人生生世世之积习已久。故永不自认全体全能。叩其实。转身即是。可转什么。就是要转个错认执着的事实为真。

  或曰。然则不错认执着事实为真。又如之何。答曰。如是则事事皆归真矣。所以者何。吾人以错认而起执着。而执着之最重者。莫过于我。及我所有的是。我者即是分别我执。我所有的。即是俱生我执。于是执重情深。执一弃众。有己无人。人人如此。自立主义牢不可破。则世界不乱何待。究其实。必致忽得忽失。遂存遂亡。如此事实。非假而何。若果改变执着错误之事实。则各个人自毅然去其分别我执。及俱生我执。事既归真。则人心根本亦自然归真矣。同时自然的从根本上扫净一切贪瞋痴慢疑邪见六种根本烦恼。人人皆得成圣成贤。岂不是转成一个太平的大同世界吗。此仅破除分别及俱生我执烦恼的障碍。竟收如是之功效。若进而再破除所知障则开佛知佛见。即是成佛之正因。所知障有二。一是分别法执。二是俱生法执。若要破除法执。必须自利利人。久行菩萨道。度化众生。直到破除尘沙迷惑。方能去尽分别法执。若再破除俱生法执。方破根本无明。圆教有四十二分无明的阶级。若能破除最初一分俱生法执。则证圆教初住之佛果。即能在一百法界现身。一时分身于一百法界。若此等世界。较之圣贤大同世界。相差何啻天壤。而况究竟的佛果。其上尚有四十一个阶级。但无论至高至上。吾人个个有分。乃至十二类众生。亦是个个有分。无例外者。若吾人不知不信。少见多怪。冤何如之。按释迦佛。自甘舍弃王位。修道成佛。以作引导。愿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盖其确知人人有成佛之分也。若疑其诳言骗人。所骗何为。又骗到一个什么。实无可疑之点。再吾人若自信有成佛之分者。当是多生多世之福慧宿根所致。岂偶然哉。若再细察世间营求富贵功名之流。以及逞英称豪之辈。终能满其愿者万人中难见一二。比之修道成佛。万修万成。则难易之分。概可见矣。只要看得破。想得开。则人人皆可跻于圣贤成佛作祖之境。猗欤伟哉。何取乎争得一剎那梦中的名利为。明代古德。憨山大师有云。三界梦宅。浮生如梦。逆顺苦乐。荣枯得失。乃梦中事。观乎此则迷途不远。回头是岸。翘企望之。

  略解照见五蕴皆空

  这个五蕴。就是造世界的原料。又这原料的来源。是从天然的性理。这性理有立名为天理的。也有立名为天性的。更有立名为道理的。因这性理。本是不可名。不可相。不得形容。不得称赞的缘故。而世人假立了种种名称。到底仍是形容不出来所以然的实在。虽然如此。再观察此世界上一切所有。无一不是他成就的。他还仍不是一切所有。他又任何时间。永远也未离开。这一切所有(是色法)并及一切所无(是心法)。佛教中勉强就其实义。立了一个名辞。称之为诸法性空。亦有单称为性的。更有单称为空(普通称为真空或称空理)的。简直的说吧。他就是为五蕴的元始。这五蕴。方称为造世界的原料。

  这原料本是十一个色法。合成一个色蕴。又将一个心法。分为受想行识成四蕴。故共名五蕴。为什么又分又合。费这些事呢。就为的是教人明白这不可名。不可相的自己。不但是人人的自己。亦是一切非人的自己。若明白了这个自己。就称为见性成佛。所谓人若想成佛。必须要从这五蕴上作起。

  无论其大小乘人。皆要从五蕴上入手。无非是作法不同。按小乘人。皆因执着心重。入手依佛所说。先观四念处。就是五蕴的变相。其观身不净。即是色蕴。观受是苦。是受蕴。观心无常是识蕴。观法无我。是想行二蕴。可知是五蕴了。将此五蕴。又作不净。是苦。无常。无我。乃专破其执。以其执身为清净。执享受为快乐。执妄想为真常。执现行不住为我。若将其错悟执着破尽。则空智自成。名生空智。又谓之析法真空。乃是作为与其五蕴诸法。分析离开。不受粗重的执迷。这就离开见爱住地。顿断三界八十八使。即入圣流。证须陀洹初果。再破欲界九品思惑尽。证三果阿那含。从此后再不来欲界受生。专在上界。任运破七十二品思惑尽。方证四果阿罗汉。为小乘中极果。这是略说一种小乘修法。不离五蕴。

  若大乘以成佛为极果。其修法。亦是不离五蕴。然悟理观法。与小乘不同。这境智各有三谛三观。且不论。但说妙有真空。必要略为拣择。先拣出凡夫所见之顽虚空。次拣外道之断灭空。再拣藏教之析法真空。析离五蕴诸法与上说相同可知。尚有通教。体法真空。与五蕴法。不相析离。知当体全是真空。故曰体法真空。唯不知五蕴是妙有。故通教为大乘之初门。今般若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当然是妙有真空了。这佛法修行。最重要的要务。就是两个字。一是照字。是心上的功夫。要时时觉照。莫忘了自己的心。一是见字。是环境上的功夫。要时时观见所有境界。皆是自己的性。故坛经云。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可知这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修行。那有第二个方法。乃就是照见这些五蕴。皆是妙有真空。妙有真空就是种种的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就是诸法性空。故曰照见五蕴皆空。

  真如实相

  如来出世之本怀。惟愿将此大家业。付与吾人及一切众生。故未入灭时。谆谆付嘱一切菩萨。应各尽其责。普告一切众生。平等享受。

  何谓大家业。曰。举凡眼见者。耳闻者。鼻嗅者。舌尝者。身觉者。意知者。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无一而非自有之物。亦无一而非大家业也。

  特众生执有执无。偏憎偏爱。或尔攘我夺。而妄起争端。或彼是此非。而不知享受。致受命于佛者。尘说剎说。竖说横说。苦口婆心。唇焦舌敝。亦鲜有能究竟接受者。

  其所说者何也。曰。菩萨依经造论。祖师向机语禅。善知识述说了义诸经。若经。若禅。若论。总不外乎真如实相之义理。而此义理之中。已括尽一切世人之最大家业。何以故。随世人之知识。皆欲认真求实。故立名而说真实也。彼溯物质之来源。研至无所有处。穷精神之底蕴。推至非非想处。山穷水尽。已无去路。若非我佛如来以真如实相作最后之叮咛切嘱。仿徨四顾。宁有归宿所耶。

  所谓真如实相者。以如即真。则相相皆实故。原义以如无异相。其异相分别者。皆是互相假借。假借非真。乃如而真。故曰真如。夫如以相表。曰是相如。相由如来。曰如是相。若如若相。亦属互相假借而成。由此观之。谓之真乎。抑谓之假乎。将谓之非真非假乎。要皆不可说耳。盖真假同时。相如并立。故曰相如是也。

  且如者。空也。相者。假也。是者。中也。一而三。三而一者也。所以者何。曰。观空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无非空对空。则空不可得。观假。观中者。亦复如是。以此三观智。观照法界一切所有之境。无非真俗中三谛之理。由悟真俗中三谛之理。而起空假中三观之智。以智观理。乃行乃止。仍止于谛。空假中谓之真如。真俗中谓之实相。而止在其中。此三三者。一不可废。故曰真实也。

  智者大师为弘扬佛最后所说之妙法莲华经。煞费悲心。建立天台三大部。唯以根本摄受。方免枝末折伏之法。曾云。实心缘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续。自然入实理。所谓真如实相者此也。夫此大事业。大家当。自修自享。庸有逾于此者乎。

  惟此最大家业。受用究在何处。曰。一言以蔽之。唯转识成智而已。识者。了别义。智者。无分别义。若心无分别。则法界性之群力统一。于是性复本然。应用无方。将无为而无不为矣。

  法华经云。此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惟有诸佛乃能知之。是故溯穷物质及精神者。乃有境所趣也‧其不可思量分别者。乃无所趣而心自歇也。楞严经云。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旨哉是言。

  破无明见法性

  夫诸法实相。本自如如。无无明。亦无非无明。无法性。亦无非法性。奚必待破而始见。乃众生拘于习气。妄自思议。而初研教理者。又非如是不足以开悟。故随宜而申其说。然则无明者何。曰。对明而立之名也。若孤明独立。凡境不缘。则无无明可立。反之。倘孤明不自独立。逐境攀缘。以随顺所明之境。是谓所明。所明既立。能明并起。则孤明泯矣。故曰无明。

  破之云者。乃扶起本自孤明。双亡能所。而无明自泯。故谓之破也。然无明破无所破。以明破之。若有所破者。而所破即无明。能破亦无明。则是宛然增上无明。而无明岂有消灭之日耶。

  噫。万象森罗。惟一孤明独露耳。心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楞严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维摩经云。不断淫怒痴。而证菩提果。无作四谛云。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永嘉云。无明实性皆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说虽不同。其义一也。

  然则法性者何。曰。如法华所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又云。如是相。如是性等。皆为法性。所谓见法性者。见即自性。法亦自性。而见与法同一自性。复何有所见之性耶。故所谓法者。乃代表万物之相。诸事之称。众义之名。住法位者。以各事。各物。各义。各有本分地位而各住各之本位也。世间相常住者。乃谓宇宙一切之物。从无成住坏空及生住异灭之变化相。何以故。乃转众生之常识。开佛知见故。盖生有生之本位。乃至灭有灭之本位。成有成之本位。乃至空有空之本位。如是各住本位。自不互假名相。既各不受名相。无可称表而焉有分别。世间无常之相。皆常住而不变矣。

  或曰。生者生而灭者灭。分明无常。云何常住。曰。生有生之世间本位。灭有灭之世间本位。若各住本位。则生不借灭。以何名生。灭不借生。以何名灭。生灭既无。非常而何。故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如是相。如是性等。皆法性也。要而论之。所谓明心者。破无明也。见性者。乃见法法皆自性也。无明不破。则法性难见。法性未见。则佛慧难开。故必于法相之本位。顾名思义。随义入观。斯为得之。然此真实妙义。非真参实学者。未易解也。

\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释题

  一释经题妙法莲华经五字。是一经之题。安乐行品四字。是一品之题。此一经共有二十八品。经者。乃经常之道。为人必经之理路也。品者。节也。类也。此一品系敷演本经。行持妙法之法门。故详说于第十四品中。欲释此品。今先略解经题。经名妙法莲华者。用莲华以譬妙法。以其具妙义甚显故。而又华果同时。不分先后。根污华洁。染净一如故。乃以代表一切世界。及其中之形形色色。森罗万象。飞潜动植。乃至矿类微尘。虚空等物。是皆不可分别思议者。如是法等。统言其思想不到。议论不逮。任尔分别测量。终不能彻共底蕴。于是佛说八年之久。所集贝叶甚广。摄其要者。集成七卷灵文。而全文独归一妙。因是之故。乃名妙法莲华经。故本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盖思量分别。乃吾人之常情。若无思量。则等于木雕泥塑无情之物。于安乐行品。又如何行持。所以者何。以知者有三义故。一曰所知。一曰能知。一曰本知。因吾人。皆昧其本知。迷其能知。唯以所知用事。故曰非思量之能知。亦非分别之所知。乃指本知。法尔现证。以如是之究竟知。如是之究竟行。故谓之安乐行也。本知者。不偏能所两边。即是中道。法身也。常观于中道。即般若也。常行于中道。即解脱也。即诸佛之三德秘藏。故儒典亦赞中道曰。天下国家可均。白刃可蹈。爵禄可辞。中庸之道。不可能者。亦此谓也。此三者。虽属智。仁。勇。而未离能知。所知故。故不可能也。佛说诸了义经。其大旨。皆归能所双亡。二执方泯者。亦此义也。

  或问。不可思量分别。云何名为妙法。答思量不能到。分别不能及。是乃天然之势。理之原具无可言之。故谓之妙。且举色法心法两端。可赅括一切世界无量诸法。皆在不可思量分别之列者。按佛经所谓色法。即指世间一切物质是。心法。即指世界一切感觉是。此色心二法。原非一。亦非二。故谓之不即。不离。非一。非异。其义在色不即心。心不即色。色心非一。心色非异。此义谓。说即。说离。说一。说异。皆不可能。故谓之妙也。又以离色法。即无心法可得。离心法。亦无色法可得。于是了不可得故。谓之玄也。又以互相假借。故有色心二法之成立。故谓之假也。乃以假名。而显玄义。以玄义而入妙理。于是可谓之假乎。玄乎。妙乎。终不可思议。于此绝待之妙。故作安乐行品。究竟之归宿也。二释品题。一者。依事释。身无危险谓之安。心无忧恼谓之乐。身安心乐。故能进行。乃说法讲经之行也。

  二者附文解释。上文第十品云。着如来衣。则法身安。入如来室。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般若行进。又本品文云。住忍辱地故身安。而不卒暴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

  三者。以明法门解释。不动名安。无受名乐。无行名行。所谓不动者。六道生死。二乘涅槃。所不能动。乃名大安。无受者。不受凡夫之五受。乃至圆教中。五受生见。亦皆不受。有受则有苦。无受则无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无行者。若有所受。即有所行。不行凡夫行。不行贤圣行。而行中道。是故名菩萨安乐行也。

  见宝塔品义疏

  世界众生。因种种惑。造种种业。受种种苦。诸佛菩萨。发种种慈悲心以救护之。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夫受苦由于惑。救苦本于慈。如一生慈心。则业苦顿息。如惑业一起。则八苦随之。缘众生常溺八苦之中。是其惑也。于是诸佛。遂发悲心。俾令断惑兴慈。乃至离苦。突然而见宝塔矣。塔之突见者。盖耸其心耳。塔者尊其相。宝者贵其称。欲令众生。触类旁通。令后同得。转变旧习种种观念。故以异动其常。于常显其异。异常原无本。对待互相起。常灭异即无。异久成常见。则可知异常两端。表示一切对待之法。皆平等也。但此平等久为惑业所障。若了悟平等真义。即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矣。如是久观诸法。则恩怨自然远离。冤亲熏成平等。平等大慈。根本离苦。自无论矣。今不避烦琐。再申言之。

  所谓众生之惑者。何在。噫。众生之惑。无处不是。无时不是。多生多世。从未离惑。乃以惑为常习而不觉矣。若举细相。罄竹难书。今姑摄尽一切细惑。举其大端有三。一执物为己。二执空为己。三执识为己。所谓执物为己者。乃自吾人类。及下界鬼畜地狱等。以至上界。六层欲界天人。并色界十八层天人等是。执空为己者。乃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天人。及无所有处天人。乃至非非想处天人等是。又执识为己者。乃识无边处天。及一切修练识神之外道等是。故佛经分为三界。曰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也。至执物为己。而兼欲者。摄于欲界也。执物为己。而无欲者。摄于色界也。至执空。执识。为己者。摄于无色界也。如是三界之众生。皆在见思迷惑之内。故轮回生死。于三界之中。虽出世之圣人。如声闻缘觉。已破除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纵超出三界之轮回。只了一层分段生死。尚有变易生死在。仍住尘沙迷惑之中。又三贤之菩萨。虽破尽尘沙惑净。尚有根本迷惑。四十二品无明在。即别教中之佛果。仅破除十二分无明为极果。尚有三十分无明惑在。必待证到同圆。始破尽四十二品无明。证到圆教妙觉果海。

  以上略说迷惑之梗概。是我众生既执迷三种自己。习以为常。兹简举三贤。十圣。别圆佛果之因缘。无非破除执迷之深浅。乃至于尽。除此破执之外。岂有一法别施与人哉。究其执迷之源。皆由吾众生。妄执对待之故。其实对待无根。妄执其异。以此为本耳。于是佛在方等部中。会说八不。四对。以破执迷。后经荆溪大师说不二十双。为显其妙。的示诸法平等。至宝塔之突见者。令其惊奇。以警众生。广演平易。同会平等。是诸佛之本怀也。旨在众妙现前。同证实相。谓之见宝塔也。实相者。诸法皆妙是也。世之七宝。由七大成故。而十法界。亦是七大所成。佛界为十法界之首。故佛之依正二报。皆以七宝表之。塔佛亦皆名多宝。所谓见者。乃指法会。凡圣同见。而塔又是七宝庄严。以名实相符。俾见塔与佛。具表十法界依正二报。悉是地水火风空根识。七大现前。各自具足七宝。为显生佛平等。二报一如。法法皆妙故。今则荆溪大师十不二门。即证法法皆妙。现前七大分明。前五支地水火风空。属于色法。后二支。是根与识。根者。乃胜义根见分。即见闻嗅尝觉知是。识者。乃意识等是。是二者。皆属于心法。虽皆属于心法。而亦未离色法。以离色无心。离心无色。互为所观之境。无非七大。皆七宝故。乃色心不二。显境妙也。明了塔之内外。是佛身塔相。塔内多宝佛。佛外多宝塔。无非七大。皆七宝故。互成内外不二。显智妙也。以智观境。全性起修。以境显智。全修在性。若智若境。无非七大。皆七宝故。性修不二。显行妙也。毋忘毋助。历行伏断。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无非七大。皆七宝故。因果不二。显位妙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如。佛如。众生如。一如一切如。如外无非如。无非如对如。如不可得。无得无不得。无非七大。皆七宝故。染净不二‧显三法妙也。身名正报。身居于地。地名依报。共名依正二报。此二非离非合。亦离亦合。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非七大。皆七宝故。依正不二。显感应妙也。自行因果。化他能所。回佛法之生。换世法之熟。无非七大。皆七宝故。

  自他不二。显神通妙也。身口意三。三业无失。一致清净。无非七大。皆七宝故。三业不二。显说法妙也。开权显实。开述显本。普利群生。无亲无疏。无非七大。皆七宝故。权实不二。显眷属妙也。一云所雨。一地所生。甘露均沾。互相受益。无非七大。皆七宝故。受润不二。显利益妙也。

  解释佛经。大端有四。一释名字。二释文相。三释文义。四释义理。其名字与文相可知。今解文义。与义理。二者。文之义。重在见宝塔。见之突然。开佛之知见。唯在突然。不落思惟耳。如惊醒睡梦之人。若在凡夫。则仅知合眼有短梦。而不知睁眼无异长梦。于是一惊。或令豁然一醒。若在声闻缘觉。则仅知长短之梦皆醒。而不知证析空悟体空。仍在真谛梦中。于是一惊。亦或豁然一醒。若在三贤菩萨。自知真谛梦醒。而不知仍在尘沙惑梦之中。于是一惊。亦或豁然一醒也。

  向者文义之中。无非佛之作用。旨在引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者。乃觉自知也。佛之见者。觉自见也。换言之。知自知也。见自见也。亦可云觉自觉也。若再求其充分明了胜义根性妙理。则可用六离合释释之。助其本见根性理体。以免余疑。六离合释者。一依主释。二持业释。三相违释。四有财释。五邻近释。六带数释。依原释之句解为标准皆是令人了义会理。

  一依主释者。句解云能所依彰也。乃以能知见。及所知见。皆依本知见而彰之。以有所。方有能。若无能焉有所。而能所之知见。乃互相假借。自无本体。是无形中依本知见之主体而彰起也。能所属用。固依体方彰。究其实则为藉能所。正彰显本知见之主体(性理)也。以其名言难诠。故用依主。能所依彰。

  恐未了然。再用第二。持业释释之。句解云体持业用。凡有一物。必有所用。既有所用之物。当有能用之业力。其业力不能自主。必有体持。则可知用不离体。凡有业用。必有体持。所谓体持业用也。例如吾人营一事业。思想行为无穷。是无穷之思想从何而生。生理学者或谓之从心脏而生。或谓之从脑筋而生。而心脏脑筋。从何而生。如是穷究无尽。强言之从不可名相而生是不可名相。体即在兹。恐仍不明了。则以第三相违释释之。句解云。两别双举也。如十不二门中。双举色心两别。以色法有相无知。别于心法有知无相。虽属两别。双举其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所以者何。虽两别而不可离故。以其色相。如离开知见之心。则无识别之为色相者矣。又如知见之心。离开色相之体。再离身外一切环境。则知见之心。一无寄托之处。二无所见之相。以何显其有知见之心耶。所以两别双毕。其相违而又统一。不可名为一相。亦不可名为二相。故前言不可名相。而表其理性之体。即在兹焉。总不外乎。言语道断。义理全彰。由是乃至受润不二。皆属两别双举。可谓开佛知见。十种妙门也。

  如再不了解。则以第四。有财释。或谓多财释释之。句解云。将他显己故。例如有财。多财。则显其有财之人。称名财主。有地之人称为地主。等义。以例佛之名。称正遍知。觉行圆满。故称之为觉者。或名之为大觉世尊。以勉世人。孰无知觉。谁不是佛。俾人顾名思义。吾人之本知觉。妄用为所知。所觉。遂成世务之知识矣。自暴自弃。冤何如之。

  如再不了解。则以第五。邻近释释之。句解云。居近邻强。令其自警也。义在彼亦丈夫。我亦丈夫。有为者亦若是。何不自强。禅门大会其义。多用邻近释之。令其顿悟。如试问其念佛的是谁。于是多有当时顿悟。可见其比邻接近。并可同强。又如净土宗。简捷之言。强调其语。念佛忆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成佛。何其速也。以其居近邻强故。又佛者知觉义。吾人皆有知觉。以我之知觉。念彼之知觉。何其敏捷。可谓之邻近。何其有力。可谓之邻强。又教下常谈。终朝常对面。相亲不相识也。又密宗。陀罗尼。即身成佛。又律宗。佛云。我是已成佛。汝是当成佛。又云。众生持佛戒。即入诸佛位。如是等释。最近最强。

  若不能如是信此。简易方便。则无可如之何矣。只可以第六带数释释之。句解云。体挟数量也。如五蕴等。以蕴为体。以数为量。其蕴体。所挟数量。如法行之。亦能证佛之常乐我净。四德果位。列表以明其来源。

  五浊世中。以我之所想。不离烦恼浊。我之所行。不离众生浊。欲慕寂灭之乐。必先观想行二法无我。始谓之修道。再发弘愿学无量法门。如学至极端。至无道可修。则方达到边邪等见。皆属中道正理。法法皆我也。

  五浊世中。求寂灭清净者。必先观识蕴。不离命浊。为无常。欲证寂灭之果。须发弘愿。成无上佛道。如成至极端。无灭可证。则达到生死即涅槃(不生不灭)的然处处皆常也。

  五浊世中。欲断迷惑。必先观色蕴。不离劫浊。为不净。如欲断此招集惑业。须发弘颐。断尽烦恼。如断至极端。无集可断。则达到烦恼即菩提。时时清净也。五浊世中。知苦欲离。必先观受蕴。不离见浊。为苦本。欲离苦本。须发弘愿。度尽无边众生。如度至极端。无苦可舍。则达到五阴。六入。皆是真如。则种种安乐也。向者。乃依表所解。无量四谛。故以次序释之。而显无作四谛也。由五蕴始。乃至无量四谛。故先以道谛解之。谓修至无道可修。始证边邪皆中正之我德。以灭谛修至无灭可证。始证生死即涅槃之常德。以集谛修至无集可断始证烦恼即菩提之净德。以苦谛修至无苦可舍。始证阴入皆如之乐德。此属别教。渐修后。始得证道同圆。

  以上借别教所显。色蕴本自具足圆教。圆行。圆理。圆顿。证之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不待渐修。妙证乐德。乃至下及识蕴命浊等。无一不同证。妙果乐德也。如是四德。照例推知。则无须多辞矣。再说五浊之因缘。亦来于五蕴实法。一由众生。妄执色身为洁净。故情爱生。逐五欲之情境而昧性理。集成劫浊。二由众生。妄执享受为安乐。贪婪无息。穷奢极欲。造成见浊。三由众生。妄执思想为常在。被声色货利所转。迷不知返。积成烦恼浊。四由众生。妄执四心流动为我法。遗传物类劣种。身形薄弱结成众生浊。五由众生。妄执业识为主。参合暖息为生命。识骋不歇。劳损暖息(精气)。酿成命浊(寿命短促)。

  上云五浊。本由妄执五蕴而成。仍由五蕴而起对治之方。故治五蕴。必须四念处起观行。始能收其效果。故佛将入灭时。答阿难问。以四念处为住也。

  释二愚之底蕴

  所谓二愚者。一曰真实义愚。一曰异熟果愚。夫愚者。痴也。根本无明之别称也。故凡有所执。皆谓之愚也。

  何谓真实义愚。以世间一切法。皆作真实之义故。如世人见水则以水为实有见火则以火为实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又如二乘圣人见真谛理。以真谛为真实。菩萨见俗谛理。以如幻化为真实。别教菩萨见但中理。以但中为真实。是皆各有所执。未能究竟明其义焉。能不谓之愚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