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心的妙用

发布时间:2023-08-07 12:18:22作者:修行

心的妙用

  成功与否,最终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在于你是否明白自己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亦即你是否在做事的过程中迷失过自己。这种“迷失”,在佛教中被称为“无明”,是指因不明白事物的真相而感到无所适从。

  当我们的内心不喜乐、不阳光时,工作就成为一种负担,处事了无生趣,人与人的相处会让你感到倍加疲倦。大家从事的是美容行业,平时接触的同事、客户都是女孩子,而女性的心理本来就比较细腻、敏感。别人对你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都可能在你的心中掀起波澜。我们应当要突破的就是这种过度的细腻与敏感,改变自己的思维状态,否则就很难从原本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每一个人的生活总是由各种不同的境遇组成的,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我一直都处在顺境之中,有的人却抱怨自己总是“命途多舛”呢?真的是命运如此不公吗?还是我们的心所照见的境遇不同,因此产生的心态也不同呢?

  心态对于人生的影响非常显著,如果总是带着负面的心态,会令你的生活陷入绝望的枯井,看山看海都是阻碍。这是由于我们无明的心带来的。和大家分享一个“驴子和井”的故事。

  曹山禅师问强上座:“佛的真法身,就像虚空一般,应物而现形,好比水中之月。你倒是说说,这个‘应’到底是什么?”

  强上座说:“就好像驴子观井。”

  曹山道:“你只说到了八成。”

  强上座:“那师父您怎么说?”

  曹山:“我说好比井观驴子。”

  这两个比喻的差别就在于“驴子观井”,只见井中之驴,这种局限就造成了人在思维上的定见和我执,由此生出无限烦恼和挂碍。而“井观驴子”,才真是应物现形,来何物现何形,有无限多的维度可以来思考生命的种种可能,此时便不再有顺境与逆境之分,而能化一切境为喜乐、宁静的心境。

  这种心灵的改变诚然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即使我们的心中明白某些想法是负面的,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一定能够要求自己改变过来。但是我们可以不断要求自己通过学习,通过生活中的磨难所赋予你的经验来突破心灵的畛域。

  比如大家平时在某一个环境中工作,这个环境中的同事就是有限的几个。如果你和其中的某个人闹别扭,对他十分看不惯,这时就形成了佛教“八苦”中所说的“怨憎会”。你越是不喜欢的人就越是在你的眼前时时刻刻晃动,这时你就会觉得非常痛苦。有时甚至为了考虑是不是要和对方打招呼,还是当作没看见,都要琢磨好长时间。这就是我们的内心被仇恨所蒙蔽的结果。很多时候无论是我们使别人误解,还是我们误解别人,你找个时间请她吃一个冰淇淋,和她好好谈一谈,就能够马上和好如初。生活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问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

  佛教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个人能够来到你的身边,成为你的同事,那是多么不容易的缘分。缘分有逆缘和顺缘。当两个人处在顺缘的阶段时,就会发现两个人的磁场非常合拍,什么话都可以对她说。这时,她就是你的所谓“闺蜜”。这人就是与你顺缘而来,可能是你前世对她有恩,今生她才来你身边报恩。人生真有因果。既然顺缘是你从前积德所致,今生你便不要去积累逆缘,否则来世便会造成巨大的困扰。

  为什么我们到一个新环境中,在许多许多的人里,我们只会觉得其中的某一个人特别亲切,特别可爱,她的气质特别动人,嗓音特别有感染力呢?可能在别人看来,她也不怎么样。但你就会觉得她和你特别契合,这就是缘的作用。心理学家说,每个人的心里对于伴侣或者朋友,都会有一个原型。其实,这个原型很可能就和你无量世以来所形成的偏好和旨趣相投。司汤达在《十九世纪的爱情》中写道,一个男子喜欢一个脸上疤痕犹存,形销骨立的女子。他非常爱这个女子,以至于这个女子死后,男子悲痛欲绝。后来,男子又在一个宴会上遇到了一个气质、长相类似的女子,他花了很短的时间说服自己爱上她。后来,这个形貌平平的女子拒绝了他,他花了一生的时间忘记她。其实,那个男子要忘记的不是某一个女人,而是他心中的原型。这个原型因为深重的因缘而被植入我们内心的最深处,使人难以忘怀。

  人与人的缘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尽量不要去结恶缘。遇到问题,就敞开心胸去解决问题。当我们解开一个恶缘,心中的一块石头便放下了。我们便会觉得非常轻松。即使对方暂时不接受你,你也会持续不断地给予她笑容,直到融化这座冰山。

  人从生到死,归根到底就是一个过程。你现在的青春,最终会过去;你今天的种种不顺心,也一样会过去。每一个今天都会变成昨天,每一个明天也都会变成昨天。所谓“楚王楼台空山丘”,一切有形的,最终都要消逝。这就是世界残酷的真相。但是一切有形的事物,又可以化而为山川草木,它的形体改变了,却一样还是某个存在。这同时又是世界美妙轮回的一部分。

  我们必须要懂得从人生终结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当下所做的事情;从当下所做的事情来看自己的心态;从自己的心态来反观每一个念头的升起与落下。我们应当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反思,那么就不能很好地解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和对方都沉浸在仇恨和别扭的关系中,那么为何你不能够比她站得更高一层,主动去冰释前嫌呢?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生命的意义时,才不会因为老马开跑车,我还在骑自行车而感到不平衡。那时,你就会明白,他的财富与他所承担的风险和压力都是成正比的。

  无论我们处于怎样的地位和角色中,都可以主动选择将自己的生命展现到最佳的状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面若莲花,这并不是仅靠外在的修饰便可以达成的,内在的修养对于气质塑造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比如你是一个按摩师。那么你凭什么在工作中展现出最为自然而自信的笑容呢?这就要依靠你对于专业的深研。你必须很好地掌握人体经络、穴位的架构,深知每一个手法的意义。一个初学者与一位资深的师父在工作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要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需要有高远的梦想和坚定的学习力。

  《庄子·养生主》一开始就讲到“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经过不断地钻研,最后在解牛的过程中由“术”上升到了“道”的层面。当他解牛完毕的时候,他“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这种悠然、释然的审美境界,就是“道”的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不懈地精进,决非一日之功。

  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专家是怎么来的呢?他不也是一日日不懈地积累而来的么?每天的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将它用在什么地方,你便在哪里得到收获。这就是一个有心人的所得:九层之台,始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我们的能力还不具足的时候,就应该好好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凝神静虑,在现有的平台之上学习得更好。我们的文化资本要转化为经济资本,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坐得住冷板凳的人,才能够最终成功。只有当你某一方面的能力超越一般人的时候,别人才有可能在你的身上发现与众不同的特点,这种人也才是最有魅力的。而一个内心充满愤怒和怨怼的人,怎么会有人欣赏呢?

  有一次,我在萧山上课时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一生都在弘扬瑜伽。她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举止、表情都充满着纯真,若如少女一般,使人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欣赏她,而忘却她的年龄。这就是童心的奇迹。在她看来,世间的一切仍旧是那么美丽动人,她完全不会抱怨和憎恨别人。她的心是纯粹的,因此她的身上所散发的就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一般的魅力。

  心念产生行为,行为决定状态,状态散发出无限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一个女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嫉妒心。嫉妒产生不平,不平产生怨恨,怨恨使人状态扭曲,毫无美感。这种对比心一生起,马上就使人忘记自己。此时的心就如同乞丐一般贫穷而一无所有。而防止这样的心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和别人对比。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正如牡丹和兰花,有何可比性呢?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当我们迷失自己的时候,生起嫉妒心的时候,其实最痛苦的就是自己。

  有些朋友认为,我现在成为一个和尚,肯定是身处绝境以后不得已的选择。否则,一个正常人为什么要当和尚呢?他们说,和尚甚至可能连进酒店都会被阻拦下来。那么,是否因为这样,我们就应该自怨自艾呢?我认为,我们不应当用别人看待我们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应当做到“举世皆誉而不加劝,举世皆谤而不加沮”,好好地精进而不要在意外界的毁誉,这才是一个有心者的作为。

  一个有心者,如根系茁壮的树木。即使它表明看上去柔软安详,却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脱离正道,他永远是一个志意坚定的修行人,坚定而不偏执,精进而又随顺,这就是面若莲花的根底。

  人生中所遇见的每一次挫折,每一个问题,都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最宝贵的经验,为什么不选择去接受它呢?我们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人生不也是同样的吗?

  从前我在普陀山佛学院教书,过着十分简单的生活。每个礼拜只要给学生上两节课,其余的时间就看看书、写写字,找朋友聊聊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回过头想想,却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尽管我也带过许多学生,负责过图书馆,但是由于过程十分简单,总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印象深刻。仿佛模糊之间,几年就过去了。

  回想一下,我们的人生中最令人回味、最有价值的,不就是那些在当时看来是问题,是磨难的所在吗?

  比如在工作中,只有当老板给你的销售额度没有办法完成,被扣了奖金的时候,你才会得到深刻的印象。如何销售好产品呢?我也可以顺便给大家几点建议:第一,自己销售的产品一定要认真试用,记录好使用感受与效果。第二,要清楚解读产品的特色,从研发到销售再到客服,每个环节的特色都要读透。第三,曾经使用过的所有客户的反映,都要做认真研究。第四,学习销售技巧作为补充。第四,积极向前辈和同侪中的精英学习,不要嫉妒和排斥别人。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沟通技巧优秀的同事,认为她只是会溜须拍马。我们必须学会赞美别人。

  除了赞美,还要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当你的客户今天对你爱答不理的时候,你就应该要关心她,试图去问问她:“你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吗?我可以帮助你吗?”

  这些都是沟通的技巧,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心胸开阔,要不断地接受他人,接受问题。如此才有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成长。我们可以随时记录《生活日记》或《工作日记》,把自己一时难以解决的事情记录下来,想想如何解决;也把自己顺利解决事情的方法记录下来,以便作为今后行动的参考。还可以把自己生活中的难题放到微博上,也会有人帮你出主意。而以上所有的方法,总是基于一点:你是否愿意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只要愿意改变、提升、面对,便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每件事都会得到圆满地解决。反之,则永远都没有办法跨过心灵的门槛,就会永远处于困境当中,难以自拔。

  在日本,曾经有一位毕业于贵族女子大学的女生,刚出来实习的时候,到了一家高级酒店。那里的主管竟然让她负责清洗马桶。她顿时觉得非常羞辱,但又不好意思当场拂袖而去,就决定先干一天活,第二天再离开这个酒店。当她正坐在洗手间里愁眉不展的时候,她的师父走了进来,教她怎么清洗厕所。她的师父非常认真地将厕所彻底清洗了七次,最后还将马桶里的水舀了一杯,喝了下去。见到这一幕,这位女生彻底震惊了。她从师父的行为中领悟到,无论是多么微小的事情,只要竭力去做,一样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她暗暗发誓,即使一辈子打扫厕所,也一定要扫出世界上最干净的厕所。她正是一直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后来才成为了日本的邮电大臣。

  当我们不能从一定的高度上思考问题,人生就会处处受限。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做的这件事情有多么要紧,而在于你能不能将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最好。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才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我们在完成日常事务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到超越所做之事的高度上来看待问题。而不是所谓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得过且过地生活。注意每一个细节,超越自身的格局,站在宏观的、长远的、发展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突破原先小我的局限。

  美容业门槛不太高,从业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未来这一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强。如果现在大家还没有宏观与长远的计划,没有危机意识的话,周围一旦有劲敌出现,你的店面很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受到冲击。只有当大家都紧紧团结在一起,一致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同时又将最高的标准落实到每一件日常的小事上,才能够在行业的竞争中占领先机。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人生的格局=心量+坚持+利他。而我执、嫉妒、猜忌、攀比等则是我们最应该捐弃的东西。

  这一切归根到底,来自于我们的心如何看待世界,如何面对问题。

  之前所谈的所有问题,想要解决或提升,都要通过主动地学习。一个脱离了学习的人,他的人生都会聚焦在一些生物本能的需求上,比如空虚了就会开始开电视,无聊了就会开始聊八卦,寂寞了就会出去泡吧等等。这些消遣的方式偶一为之可以,一旦形成习惯,人的灵性就会遭到严重的毁绝。

  一个人把自己业余的时间投到哪里去,以后的人生道路就会在某一方面受到巨大的影响。我之所以能够去许多地方讲课,最大的益师就是持续不断地主动学习。我们所学的佛学专业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佛学如海浩瀚,我们即使穷尽一生,又能够领悟多少呢?加之我们身处现代社会,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需要去学习。对知识和形而上的追求,对人生修养的追求,教我们一生都不能懈怠,一直勇猛精进。我们是僧侣,要和社会中的大众沟通交流,其中需要学习的技巧和准则就更多了。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也绝少出去玩,80%以上的课外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到了周末,就带着两个馒头和一瓶水,到山里去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面对自然,学习的心态静好而阔达,学习的悟性似乎也比平时坐在教室里高了一大截。到了毕业的时候,我的书已经非常之多,用青岛啤酒的箱子装了20多箱,让一辆五吨的卡车帮我带了回去。

  青春、貌美、财富,这都只是一时的。带领你的人生一直在正道上行进如驰的,就是学习。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主动地多读一些好书,参加一些培训或者报考一些学位。

  而且,如果不读书,人的品位都会停留在比较低级的层次上。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这些都是人作为生物的原始品味,它指向炫目的色彩,指向悦耳的声音,指向美味的盛宴。而卸去以上一切伪装之后,人之为人的终极意义又在哪里呢?五音、五色、五味,哪一个是你呢?这时,我们的生活便会完全被感官所驱动,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当我们的人生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以后,我们不拒斥,同时也不狂热地追求那些外表艳丽的事物,不会刻意追求名牌,也不会因为别人使用比我们更好的东西而感到一丝不快。有修养的人,他的内心是丰足的,他不再将自己的精神聚焦到这些物质的东西上来。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婚姻不是很幸福。我就问他原因。他告诉我说:“当初喜欢她是因为她身材高挑,长得非常动人。后来结婚了,发现双方在志向、理想和性格上的差异实在太大了。她要求我每个月给她三万,我就按数给了她。后来,她不满足,又想要开店。可是她并不懂得经营,一切又都要我帮她打理。也不好好带孩子,成天和朋友出去吃饭、喝酒、唱歌……”我回答她说:“的确,你们在各方面差异都很大。但是一个女孩子,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给你了,还帮你生了孩子,你就不应该只看到她的缺点。而应该多多地赞美她,帮助她。多想想当初欣赏她的原因。”

  大家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要尤其注重培养自己高雅的心性。这个社会,在平等的背后,文化资本的积累使得一些与众不同的圈子形成。如果我们不注重对自己心性、学养的积累,那么这些高雅的圈子便是毕生难以进入的。但是也不要因为自己目前所在的环境而感到自卑。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不俗的成就。出身、教育,不是我们应当用来否定自己的原因,而相反是我们上下求索的动力。

\

  学习并不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中,生活中人们说话的方式、走路的动作,微笑的表情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自然中的一切无不值得我们为之服膺与参省终生。只有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后,才可能得到大彻大悟。到那时,做事情、看问题,无不是清楚明了,历历分明。

  今天我对大家所说的话,并非教育与培训,而只是分享我在人生中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共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