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读书班带给我的最深体会,应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关心国家大事,深入了解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另一个是关心教内的发展,做好以戒为师的工作。这两项内容,前者牵涉到爱国主义精神,后者事关续佛慧命大事,说到底,仍然离不开爱国爱教这四个大字,出家人只有在这四个大字上真正做到贯彻落实,那么我们国家与佛教都会处在一个良好地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情况之中。爱国爱教是一个统一的关系,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已经好久没有参加这样的学习活动了。这次读书班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终身受益。朱维群部长、叶小文局长和专家学者的讲课,对我来说既打开了眼界,又坚定了信念,历史的机遇给我们带来了大好的局面,国家的强大让我们这些出家之人更加有了信心与依托。我自己觉得,这次读书班的重点不仅在于读好书,而更重要的是增长了见识,生成了智慧。不管是领导同志还是专家学者的讲课,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联系实际,把深奥枯燥的道理变得鲜活起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回想读书班带给我的最深体会,应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关心国家大事,深入了解党的十七大的精神;另一个是关心教内的发展,做好以戒为师的工作。这两项内容,前者牵涉到爱国主义精神,后者事关续佛慧命大事,说到底,仍然离不开爱国爱教这四个大字,出家人只有在这四个大字上真正做到贯彻落实,那么我们国家与佛教都会处在一个良好地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情况之中。爱国爱教是一个统一的关系,两者不能截然分开。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在这里只就“爱国”,谈一些我自己的粗浅看法。
朱维群部长给我们作的报告里,详细地介绍了十七大召开的过程与十七大报告的重点。他特别提到十七大报告中专门谈到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党和政府对我国宗教界的最新的期望,也是未来宗教界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主要方向,把佛教提倡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佛教过去一直给人留下的是出世宗教的印象,出家人在深山与寺庙里面茹素修行,因此留下了方外之人的名声。特别是到了近代,佛教一蹶不振,被人看作为“死人”和“鬼”服务的宗教,红墙黄瓦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青灯古佛伴随着出家人的一生。但是这并不是佛教的实质,历史上的佛教一直是在以求世度人的面貌出现于世的。佛教自成立伊始,就强调了要度世度人,我们的教祖佛陀生前就明确表示过:“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得善利者生正见家,与善知识从事,于如来法中得正根。”因为佛陀是人,他来自于人间,人间得的利益与善处都是人间最好的东西,只有与善结缘,与有正见的善知识相交往,才能得到解脱,所以“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佛教徒一直以入世的精神做出世的事情,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就说过:“如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六祖慧能更直接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中国佛教的品格,也应该是始终是随顺世间的,佛法要永远与广大群众相连,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佛教非常重视与世俗社会的联系,东晋道安法师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所处的时代,正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时期,军阀之间的战争,连皇帝都不能维持朝纲,何况出家住寺的僧人。人人朝不保夕,旦夕之祸随时都会发生,由此也使道安深深地体会到,佛教不能离开社会,出家人不能离开人间,只有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才能有一个发展。东晋慧远虽然主张沙门不敬王者,认为出家人不应向帝王跪拜,保持佛教的出世性。但是他也仍然强调了佛教不能脱离王权,指出“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斯与王制同命,有若符契。”慧远着重强调了“处俗”的重要性,指出了在家的佛教徒要奉上之礼,尊亲之敬,行忠孝之义,彰于圣典等事都是与“王制同命”一样重要,表明了佛教不仅不能离开社会,而且必须尊重社会的法度与礼制,唯有这样,佛教才能长住人间。亦正因为佛教的人间性,让出家人始终在参与世间的活动,他们发挥大乘佛教利他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地普渡众生,给了无数的人心灵慰藉,让他们安心地走完了人生之路。如今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时代,佛教依然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在的佛教,除了仍然在发挥传统的治心,教人为善的功能之外,还在直接为社会主义经济事业服务,中国佛教界利用寺庙的独特旅游资源与对治人心优势,在为发展中国旅游事业与地方经济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又在为积极改善社会风气与增进社会道德,以及行使慈善,赈灾救济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有功能。为此,中国佛教界人士多次受到了政府的表彰,同时也得到广大信教群众的拥护。
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国的宗教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是在当代新时期国家和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现在正在以发展经济、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全国人民都在围绕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佛教徒,同样要为这一根本目标而努力为之,积极为发展国家的经济,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正如赵朴初居士所说:“我们新中国的佛教徒,首先是新中国公民。从我们信奉的佛教教义来讲,尤其是从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天职讲,佛教徒应该而且必须热爱、维护世世代代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可爱的祖国。爱国,在现今历史条件下,就是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是要为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总之,中国佛教就是一部与世间融入的历史,人间佛教的道路一直是中国佛教徒奉为圭皋的至胜法宝。佛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社会,佛教僧人也无法完全自度,只有将自己的生命与事业融入到整个社会,与广大人民打成一片,这时才是现大丈夫身,进入真正桶底脱落、佛性自现解脱之期。佛教融入社会,出家之人为广大群众服务,度人度世,就是爱国的表现。佛教的发展,要得到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更要得到政府的外护,没有这些就谈不上发展,所以国家是我们赖以生存之根,没有国家就没有佛教。弘一法师说,“念佛必须爱国,爱国尤须念佛”,讲出了我们佛教徒的心声,为了我们的伟大祖国繁荣,为了民族自强发展,许多前辈先贤,其中包括我们的祖师,奋斗不止,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光辉事迹,激励着我们更加奋勇直前。
最后,我再讲讲深圳弘法寺与爱国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深圳是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城市,也是当前我国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26年的结果,铸就了深圳人,也成就了弘法寺。弘法寺从无到有,并且成为现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寺院之一,这其中得到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有力支持,不知浸染了多少人的心血。特别是她的发展与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和深圳市政府、宗教局等领导部门的支持与关心是分不开的。每当弘法寺碰到困难的时候,各级政府都会出面帮助解决,使我们顺利渡过难关。佛教讲报恩,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弘法寺能有今天这样的业绩,更要百倍地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弘法寺方丈——当今佛门泰斗、恩师本焕长老以他的百年经历和新旧社会生活的对比,现身说法地告诉我们这些弟子,没有国家的支持,就没有佛教的今天。他一再谆谆教导我们:“我们是佛教徒,信仰佛教,但我们还是人民的一分子。作为人民一分子,我们都要爱护国家、爱护社会、爱护人民,还要爱护佛教,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要大家发心去做,齐心协力地去做,只要坚持,就会做好,还要做得更好。现在,我们国家好了,社会好了,人民好了,所以佛教才好了。……爱大家也是要爱社会、爱人民、爱佛教。具体地说,就是办好国家的事,办好社会的事,办好人民的事,办好佛教的事。”7 佛教讲慈悲,恩师所说的“爱护”,就是慈悲,用一颗慈心与人间之爱去施予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全人类,这是超越了个人小爱之大爱。弘法寺近些年来正是本着这一大爱与慈悲的精神,在恩师的领导下,一直在实践“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贯彻十七大精神,倾其所力,普济施善,广结善缘,报效祖国,报答众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短短的读书班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它留给我的思索是无尽的。通过读书班的学习,我的思想境界进一步提高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与日俱增,正确理解了当前的世界与国家的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向。我庆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能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爱国事业发挥自己的一点菲薄的能量;也为我有一位受人尊敬的恩师而感到无尚的光荣,能够得到恩师的指导而生起正见。
祈愿国家繁荣富强,祈祷恩师长寿无量!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