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今论自序
在师友中,我是被看作研究三论或空宗的。我曾在「为性空者辨」中说到: 我不能属于空宗的任何学派,但对于空宗的根本大义,确有广泛的同情!
空宗──圣龙树的论典,对我可说是有缘的。早在民国十六年,我开始阅读 佛典的时候,第一部即是中论。中论的内容,我什么都不明白,但一种莫明其妙 的爱好,使我趋向佛法,终于出了家。出家后,曾一度留意唯识,但不久即回归 空宗──嘉祥的三论宗。抗战开始,我西游四川,接触到西藏传的空宗。那时, 我对于佛法的理解,发生重大的变革,不再以玄谈为满足,而从初期圣典中,领 略到佛法的精神。由于这一番思想的改变,对于空宗,也得到一番新的体认,加 深了我对于空宗的赞仰。三十一、二年,时断时续的讲说中论,由演培笔记,整 理成『中论讲记』的初稿。关于初期──阿含、毗昙──圣典的空观,曾作广泛 的考察。三十三年秋,为妙钦、续明等说,由妙钦记出。这可以名为『性空学探 源』,与我另一作品──『唯识学探源』同一性质。经这一番考察,对于性空的 理解,增明不少,确信性空为佛法的根本教义。三十五年春,曾以『性空导论』 为题,开讲于汉藏教理院。原拟定分「性空的发展史略」,「性空的方法论」, 「性空的实践」三编。但为了匆促的东归,连性空的发展史略部分,都没有完成 ,这是非常可惜的。三十六年冬,在雪窦寺编纂『太虚大师全书』,应海潮音社 的稿约,决以『中观今论』为题,随讲随刊;听众能听懂的,仅有续明与星森二 人。我本想写(或讲)一『性空思想史』,上编为阿含之空,阿毗昙之空;中编 为性空大乘经之空,中观论之空;下编为真常者之空,唯识者之空,中观者之空 ──共为七章。『性空学探源』,即初编约十万字。后五章,非五六十万字不可 处在这社会极度动乱的时代,学友时常劝我,要我略谈中观正义,所以先摘取 「中观论之空」而讲为『中观今论』。但体裁不同,不免简略得多了!今论并不 代表空宗的某一派,是以龙树『中论』为本,『智论』为助,出入诸家而自成一 完整的体系。本论完成于社会变动日急的今日,回想『中论』与我的因缘,二十 多年来给我的法喜,不觉分外的欢喜!
中观学值得称述的精义,莫过于「大小共贯」、「真俗无碍」。龙树论以为 :有情的生死,以无明为根源,自性见为戏论的根本。解脱生死的三乘圣者,体 悟同一的法性空寂,同观无我无我所而得悟。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印,三解脱门同 缘实相。这样的三乘共空,对于从来的大小相诤,可得一合理的论断。声闻三藏 与摩诃衍──大乘,一向被诤论着。一分声闻学者,以阿含等三藏为佛说,斥大 乘为非佛说;现在流行于锡兰、暹罗、缅甸的佛教,还是如此。一分大乘学者, 自以为不共二乘,斥声闻为小乘,指阿含为小乘经,以为大乘别有法源。如唯识 学者,在「爱非爱缘起」外,别立大乘不共的「自性缘起」;以为菩萨所证法性 空,是声闻所不能证的。中国的台、贤、禅、净,在大乘法中,还自以为胜他一 层,何况乎小乘!这样,对大小的同源异流,由于宗派的偏见,再也不能正确的 把握!今依龙树论说:三藏确是多说无我的,但无我与空,并非性质有什么不同 。大乘从空门入,多说不生不灭,但生灭与不生灭,其实是一。「缘起性空」的 佛法真义,启示了佛教思想发展的实相。释尊本是多说无常无我的,但依于缘起 的无常无我,即体见缘起空寂的。这所以缘起甚深,而缘起的寂灭性更甚深,这 所以缘起被称为「空相应缘起」,被赞为「法性法住法界」。一分学者重视事相 ,偏执生灭无常与无我;一分学者特别重视理性,发挥不生不灭的性空,这才互 不相谅而尖锐的对立起来。他们同源而异流,应该是共同的教源,有此不即不离 的相对性,由于偏重发展而弄到对立。本来,初期的大乘经,如『十地经』以悟 无生法忍为同于二乘的;『般若经』以无生法忍能摄二乘智断的,以先尼的因信 得解来证明大乘的现观;『金刚经』以「若以色见我」颂明佛身等,都确认三乘 圣者成立于同一的理证──法性空寂,那里如执小执大者所说?所以『中论』的 抉择『阿含经』义;『智论』的引佛为长爪梵志说法,『众义经』偈等来明第一 义谛,不是呵斥声闻,不是偏赞大乘,是引导学者复归于释尊本义的运动。惟有 从这样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来,能指斥那些畸形发展而遗失释尊本 义的乱说!中观学能抉择释尊教义的真相,能有助于佛教思想发展史的理解,这 是怎样的值得我们尊重!
如果有人说:佛法偏于理性,偏于出世,那佛弟子会一致的出来否认,因为 佛法是真俗无碍的。真俗无碍,是生死即涅槃,世间即出世的。独善的、隐遁的 ,甚至不乐功德,不想说法的学者,沈醉于自净其心的涅槃,忽略自他和乐、依 正庄严的一切。在他们,世间与出世间,是那样的隔别!释尊的正觉内容,受到 苦行厌离时机的歪曲。一分学者起来贬斥他,揭示佛法真俗无碍的正义。真俗无 碍,可从解行两方面说:解即俗事与真理,是怎样的即俗而恒真,又真而不碍俗 。行即事行与理证,怎样的依世间褔智事行的进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 不废世间的福智事行。无论是理论、实践,都要贯彻真俗而不相碍。依中观者说 :缘起法是相依相成而无自性的,极无自性而又因果宛然的。所以,依即空的缘 起有,安立世间事相,也依即有的缘起空显示出世。得这真俗相依的无碍解,才 能起真俗相成的无碍行。所以菩萨入世利生,门门都是解脱门。缘起法是「处中 之说」,不偏于事,不偏于理;事相差别而不碍理性平等,理性一如而不碍事相 差别。在同一的缘起法中,成立事相与理性,而能不将差别去说理,不将平等去 说事,这才能恰合事理的样子而如实知。一般自以为真俗无碍的学者,不知「处 中之说」,谈心说性,每不免偏于「相即」,偏于「理同」。这或者忽略事行; 或者执理废事;或者破坏事相的差别性,时空的局限性,落入破坏缘起事──是 非、善恶、因果等的大混沌!自以为无碍,而不知早是一边。不知缘起法,不能 从缘起中去统贯真俗,这也难怪要不偏于事,即偏于理了!
近来有人──好象是牟宗三说:辨证法但于本体论有用。这只是说得一边, 与唯物论者的辨证法,偏于事相一样。须知缘起法,近于辨证法,但这是处中而 贯彻事理的。从正而反而综合的过程,即顺于世俗假名的缘起法,开展生灭(变 )的和合、相续的相对界。即反而正而超越(反的双遮)的开显,即顺于胜义性 空的缘起法,契合无生的无常、无我的绝对界。相对的缘起相,绝对的缘起性, 不即不离,相依相成而不相夺,这真是能开显事理的无碍。如法则而偏于事相, 或偏于理性,或事理各有一套,这那里能理会得事理的真相!对于这,中观能抉 择释尊的中道,达到完成,使我们相信得这真是一切智者的正觉!
智能与慈悲,为佛法的宗本,而同基于缘起的正觉。从智能(真)说:一切 是缘起的存在,展转相依,剎那流变,即是无我的缘起。无我,即否定实在性及 所含摄得的不变性与独存性。宇宙的一切,没有这样的存在,所以否认创造神, 也应该否定绝对理性或绝对精神等形而上的任何实在自体。唯神、唯我、唯理、 唯心,这些,都根源于错觉──自性见的不同构想,本质并没有差别。缘起无我 (空)的中观,彻底否定这些,这才悟了一切是相对的,依存的,流变的存在。 相对的存在──假有,为人类所能经验到的,极无自性而宛然现前的不能想象有 什么实体,但也不能抹煞这现实的一切。从德行(善)说:缘起是无我的。人生 为身心依存的相续流,也是自他依存的和合众。佛法不否认相对的个性,而一般 强烈的自我实在感──含摄得不变、独存、主宰──即神我论者的自由意志,是 根本错误,是思想与行为的罪恶根源。否定这样的自我中心的主宰欲,才能体贴 得有情的同体平等,于一切行为中,消极的不害他,积极的救护他。自私本质的 神我论者,没有为他的德行,什么都不过为了自己。唯有无我,才有慈悲,从身 心相依、自他共存、物我互资的缘起正觉中,涌出无我的真情。真智能与真慈悲 ,即缘起正觉的内容。
缘起性空,本于生灭的不有不无、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生灭的 因果诸行,是性空的缘起,缘起的性空。这在一般有情,是不能正确理解的,一 般总是倒觉为自性实有,或由实有而假有的。所以佛说一切从缘有,一切毕竟空 ,就有人大惊小怪起来。甚至佛法中,也有有宗起来,与空宗对立,反指责空宗 为不了义,为恶取空。有宗与空宗,有他认识论的根本不同处,所以对于两宗认 识的方法论,今论特别的给以指出来。中国学者一向是调和空有的,但必需对这 一根本不同,经一番深刻的考察,不能再泛泛的和会下去。如根本问题不解决, 一切似是而非的和会,终归于徒然。我是同情空宗的,但也主张融会空有。不过 所融会的空有,不是空宗与有宗,是从即空而有,即有而空的中观中,使真妄、 事理、性相、空有、平等与差别等,能得到相依而不相碍的总贯。本论末后几章 ,即着重于此。我觉得和会空有,空宗是最能负起这个责任的。即有而空,即空 而有,这是怎样的融通无碍!在这根本的特见中,一切学派的契机契理的教说, 无不可以一以贯之,这有待于中观者的不断努力!
三十八年五月二日,在厦门南普陀寺大觉讲社校读毕,附序。
P1] 中观今论 ──民国三十六年冬在四明雪窦寺说──
中观今论引言
「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敬礼佛世尊,无比最胜说」(回诤论)!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缘的关系下存在的;相依相缘的存在与生起 ,称为「缘起」。凡是缘起的,没有不是受着种种关系的局限与决定;受种种关 系条件而决定其形态与作用的缘起法,即不能不是无自性的。「自性」,即自有 或自成,有自体存在或自己规定自己的意思。现在说:一切都是关系的存在,是 依缘所起法,这与自性──自有、自成、自体存在的含义,恰好相反。所以凡是 [P2] 缘起的,即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即名之为「空」。缘起即空,是中观大乘最 基本而最扼要的论题。自性,为人类普遍成见的根本错乱;空,即是超脱了这自 性的倒乱错觉,现觉到一切真相。所以空是毕竟空,是超越有无而离一切戏论的 空寂,即空相也不复存在,这不是常人所认为与不空相待的空。然而,既称之为 空,在言说上即落于相待,也还是假名安立的。空的言外之意,在超越一切分别 戏论而内证于寂灭。这唯证相应的境地,如何可以言说?所以说之为空,乃为了 度脱众生,不得已即众生固有的名言而巧用之,用以洗荡一切,使达于「萧然无 寄」的正觉。『智论』曾这样说:「为可度众生说是毕竟空」;『中论』「青目 释」也说:「空亦复空,但为引导众生故以假名说」。缘起无自性而即空,如标 月指,豁破有无二边的戏论分别而寂灭,所以空即是「中道」。中道依空而开显 ,空依缘起而成立。依缘起无自性明空,无自性即是缘起;从空无自性中洞达缘 起,就是正见了缘起的中道。所以,缘起、空、中道,在佛的巧便说明上,虽有 三语的不同,而三者的内容,都不外用以显明事物的本性。圣龙树在『回诤论』 [P3] 中,既明白地说到三者的同一;在『中论』也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观四谛品)。缘起、空、中道的同一,为信解佛法 所应当先有的正确认识。中观学,就是对此佛陀根本教法,予以深入而严密的阐 发者。龙树深刻的把握了这个,窥见了佛陀自觉以及为众生说法的根本心髓;惟 有这,才是佛法中究竟的教说。龙树在『中论』中,标揭八不──即中即空的缘 起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 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观因缘品)!依于八不的缘起,即能灭 除世间的一切戏论而归于寂灭,这是佛法的究极心要。所以说:「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吐露他对于佛陀敬仰赞叹的深意。
龙树学,当然是发扬一切皆空的,但他的论典,即以他的代表作『中论』来 说,不名此为空而名之为中。可知龙树揭示缘起、空、中道的同一,而更以不落 两边的中道为宗极。在『中论』里,每品都称之为观,如「观因缘品」乃至「观 邪见品」等。观就是观察,正确的观察缘起、空、中道,从论证的观察到体证的 [P4] 现观。所以后来都称龙树学系为中观派,或中观宗,称中观的学者为中观师。
龙树的中观学,在公元五百年初,由鸠摩罗什三藏传来中国。在中国旧有佛 教和适应时地思潮的发展中,在长江以南曾有过相当的宏扬。其中可看作中观的 正统者,就是三论宗。此外,天台宗也是根据缘起即空、即假、即中的要义,发 挥它独到的圆宗。龙树系的中观学,给予中国佛法的影响,非常普遍深刻,即使 不属于中观的学者,也多表示崇敬,或依附于龙树的教门。因此传入日本,即有 龙树为「八宗共祖」的传说。在西藏,也传有中观学,是公元八百年代,由印度 传入的。据说:藏传的中观学,有佛护、月称的「应成派」,和静命、清辨的「 自续派」。传入西藏的时候,虽各有因缘,然经过长期的流传,佛护、月称的应 成系,已取得了中观正统的权威。藏传的中观教典,近来始有部分的翻译为汉文 。同时,由于中论梵本的发现,日人曾从文义的考订中,获得许多新的理解。中 观的特质,将来在藏传、汉传和梵本的相互参证中,必将更为正确圆满的发扬起 来。 [P5]
第一节 中道之内容
佛法,是对于人生向上发展以至完成的一种实践。众生(以人为本,可称为 人生)无始以来,生死死生,生生不已的存在,是人生现实不过,迫切不过的根 本问题,也惟是佛法才能彻底处理的问题。佛法对于人生──生生不已的存在, 开示它的真相,使我们从人生实相的正见中,知道我们应如何增进此人生,净化 此人生,超越一般的人生,达到更圆满更完成的地步。这一佛法的核心──人生 进步、净化以及完成的实践,佛典里称之为道。释尊在波罗奈的鹿野苑中,初为 五比丘转*轮,即提示以「中」为道的特质。如『转*轮经』(巴利文本)说: 「在此诸欲中耽于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 [P6] 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离此二边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 即开眼、开知,至于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比丘!于何名为依于如来所 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佛在开宗明义的最初说法,标揭此不苦不乐的 中道。中道即八支圣道,这是中道的根本义。这何以称之为中?有以为佛法之所 谓中,是不流于极端的纵欲,也不流于过甚的苦行,在此苦乐之间求取折中的态 度。但这是断章取义,不能正解八正道的所以为中道。要知道:一般人的人生观 ,即人生历程的路向,不是纵我的乐行,就是克己的苦行。研考这二端的动机, 都是建立于情意的,即是情本的人生观,情本的法门。世人感觉偏于纵我的乐行 不可通时,于是就转向到专尚克己的苦行。人生的行为,都不过在这两极端以及 彼此移转的过程中。不晓得纵我的乐行,如火上加油;私我的无限扩张,必然是 社会没法改善,自己没法得到解脱。或者见到此路不通,于是转向苦行,不知苦 行是以石压草的办法;苦行的折服情欲,是不能成功的。叔本华的悲观,甚至以 自杀为自我解脱的一法,即是以情意为本的结论。依释尊,纵我的乐行和克己的 [P7] 苦行,二者都根源于情识的妄执。释尊否定了二者,提供一种究竟彻底的中道行 ,这就是以智为本的新人生观。自我以及世间,唯有以智为前导,才可以改造人 生,完成人生的理想。因此,不苦不乐的、智本的新人生观,是佛法唯一的特质 。佛说离此二边向中道,中道即八正道。八正道的主导者,即是正见。一切身心 的行为,都是以正见为眼目的──『阿含经』以正见为诸行的先导,『般若经』 以般若为万行的先导。所以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不是折中,而是从正见为本的实 践中,不落于情本的苦乐二边。由此,佛法是以「以智化情」、「以智导行」为 原则的。以智为本的中道行,包括了最初发心乃至向上达到究竟圆满的一切过程 。
正见为导的中道,即是从正见人生的实相中,增进、净化此人生以及解脱、 完成。正见人生的实相,佛在处处经中,也即说之为中道或中法。如『杂阿含经 』(大正藏编号二六二经)说:「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迦旃 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P8]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 释尊开示「正见」的教授,说明世人不依于有,则依于无,佛离有无二边而说中 道法。然所谓离有离无的中道,不是折中于有无,而说亦有亦无或半有半无的。 释迦所说者,为缘起法,依于缘起的正见,能得不落有无二边的中道。
释迦所说中道,还有不一不异的中道,如『杂含』(二九七经)说:「若见 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无有;若复见言命异身异,梵行者所无有。于此二边, 心所不随,正向中道。贤圣出世如实不颠倒正见,谓缘生老死,……缘无明行」 。还有不常不断的中道,如『杂含』(三00经)说:「自作自觉(受),则堕 常见;他作他觉,则堕断见。义说、法说,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 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与不有不无一样,都是依于缘起而开显的不落二边的 中道。正见缘起的中道,为释迦本教的宗要。不苦不乐是行的中道;不有不无等 是理的中道,这仅是相对的区分而已。实则行的中道里,以正见为先导,即包含 [P9] 有悟理的正见中道;惟有如此,才能不落苦乐两边的情本论。同时,悟理即是正 行的项目,正见缘起,贯彻自利利他的一切正行,两者是相依相待而不可缺的。 依于正见缘起,能离断常、有无等二边的戏论,发为人生的实践,自然是不落苦 乐二边的中道。
还有,释尊的开示缘起,缘起的所以是中道,即不能忽略缘起的空相应性, 这在经中多有说到。如『杂含』(二九三经)说:「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 缘起随顺法」。缘起是与空相应的,空的独到大用,即洗尽一切戏论执见。缘起 与空相应,所以能即缘起而正见不落两边的中道。
第二节 中道之意义
中道,当然是不落二边。但不落二边──中道所含的意义,还应该解说。中 的本义,可约为二种:一、中实:中即如实,在正见的体悟实践中,一切法的本 相如何,应该如何,即还他如何。这是彻底的,究竟的,所以僧睿说:「以中为 [P10] 名者,照其实也」(中论序)。二、中正:中即圆正,不偏这边,也不偏于那边 ,恰得其中。如佛说中道,依缘起法而显示。这缘起法,是事事物物内在的根本 法则。在无量无边极其复杂的现象中,把握这普遍而必然的法则,才能正确、恰 当的开示人生的真理,及人生的正行。中即是正,所以肇公称『中观论』为『正 观论』,中道即是八正道。此中实与中正,是相依相成的:中实,所以是中正的 ;中正,所以是中实的,这可总以「恰到好处」去形容他。
龙树发扬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以「中」为宗而造论。他严格地把握那修 道中心的立场,对于中道的解说,也不出于中实与中正。中实,本以正观缘起性 而远离戏论的寂灭为主。这中实的寂灭,从实践的意义去说,即是不着于名相, 不落于对待。一、不取著名相:这如『大智度论』卷六说:「非有亦非无,亦无 非有无,此语亦不受,如是名中道」。中道,不但是非有非无,更进一步的说: 「此语亦不受」。「受」即新译的取。凡称之为有、为无、为非有非无,都不过 名言的概念。非有非无,本表示观心的不落有无戏论,如以为是非有非无,这不 [P11] 能恰合中实的本意。所以必须即此「非非」的名相,也不再取着。二、不落于对 待:我们所认识的,所言说的,都是相对的。凡是相对的,即不契于如实绝待的 中道。如『大智度论』卷四十三,说到种种的二边,都结论说:「离是二边行中 道,是名般若」。这里所说的种种二边,如常无常、见无见等,都是二边。进而 至于能行能证的人──菩萨、佛是一边,所行、所证的法──六度、大菩提是一 边;甚至般若是一边,非般若是一边,要离此二边行中道。这不落对待的中道, 即入不二法门,是顺于胜义,依观心的体悟说。
关于中正的意义,龙树也有很好的发挥。依佛陀所正觉的,为众生所巧便言 说的,在佛陀,都是圆满而中正的。如缘起是中正的,空也是中正的,至于中道 那更是中正了。但世俗言说的施设,不免片面性的缺陷,所以古德说:「理圆言 偏」。众生对于佛的教法,不能圆见佛法的中道,闻思或修行,在任何方面有所 偏重,就会失却中道。如『智论』卷八十说:「若人但观毕竟空,多堕断灭边; 若观有,多堕常边。离是二边故说十二因缘空,……离二边故,假名为中道」。 [P12] 毕竟空与缘起有,那里会堕于一边?这因为学者有所偏重的流弊──世谛流布, 什么都有弊的,所以特说明缘起与空寂不偏的中道。即空的缘起,不落于断边; 即缘起的性空,不落于常边。缘起与空,印度佛教确曾有过偏重的发展。到极端 ,如方广道人偏空,是堕于断灭边;萨婆多部偏于一切法有,即堕于常边。为了 挽救这种偏病,所以龙树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缘起即空的中道 ,以拯拔那「心有所着」的偏失者,使之返归于释迦的中道。学者不能巧得佛法 的实义,多落于二边,所以特称此综贯性相空有的为中道。龙树的中道论,不外 乎不著名相与对待(宗归一实),综贯性相及空有(教申二谛)。中观大乘的特 色,实即是根本教义完满的开展。 [P13]
第一节 龙树论略说
约在公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间,龙树出现于印度的佛教界。他本是印度 南方的学者,长养于大乘佛教的环境中。据传记上说:他出家后,曾到北方的雪 山等处修学。这个环境,造成他综贯南北、空有思想的特质,成就了他的伟大! 龙树以前,一味的佛教,向东南方发展的是大众(又分别说)系,向西北方开展 的是上座系。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为小乘;活泼而进取的大众系,渐渐 的开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锐的对立着。南空北有,各趋一极。北方已 完成极端实有的『大毗婆沙论』;南方的偏重理性者,于因果缘起的事相,也不 免忽略。这种偏颇的发展,决非佛教之福。龙树出世时,佛教正倾向于从分化而 [P14] 进入交流与综合的新机运,于是综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 的中道;但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
龙树造的论典,中国内地以及西藏,译传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为两类 :一、深观论,二、广行论。深观,如『中论』、『十二门论』等,以探究诸法 的实相为中心,为迷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之为深观。广行,如『大智度论』、 『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这是以菩萨的广大行果为主的。这两类 ,有的以为:菩萨行包含归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证化他的果德,主要 为引发信愿,以及积集福智的资粮。资粮具足了,成为可能解脱的根机,这再侧 重于慧行的深观。这即是说:先以广大行的资粮为基础,再进而深入究极彻证的 深观。但另有人说:般若为三乘之母,三乘学者都依此深观而证悟与解脱的;广 大行才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特色。如实的说:声闻、缘觉、菩萨的中道行,都以 出世的正见为主导的。依正见而后有信解,依正见而后能修行趣证,就是悟证了 以后,也还是不能离此正见的摄导。故深观虽共于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彻始彻 [P15] 终的,惟佛所究竟的。本文,即是关于深观的论述。
关于龙树深观的论典,罗什三藏所传,有长达十万颂的『无畏论』。五百颂 的『中论』,即出于『无畏论』中。罗什除译有青目释的『中论』外,还有『十 二门论』,也是龙树造的;这部论,可以说是中论的入门书。『十二门论』引证 过『七十空论』;『七十空论』近由法尊依藏本译出,确乎是龙树的作品。考西 藏所传,也有『无畏论』,但这是中论的注解,与什公译的青目释论相近。有人 说是龙树作的;也有人说不是龙树作的,因为论中引证到龙树弟子提婆的『四百 论』。但传说龙树的年寿极高,也可能有转引提婆论的事情。然这与公元五世纪 初传来中国的古说,说『无畏论』有十万颂,『中论』出在其中,仍未能完全相 合。这也许藏传的『中论无畏注』,即为青目或某论师摘集龙树『无畏论』意而 注释『中论』的,多分根据『无畏论』,因此也名为『无畏』、如『净名经集解 关中疏』。但这究不过一种推测而已,不能作为定论。有人依「中论出在其中」 ,推想『无畏论』为编集的丛书,如真谛所传『无相论』的性质,也无法确定。 [P16]
关于龙树的深观论,西藏有「诸中论」之称。凡抉择胜义空性的,都可以名 为「中论」,中论不是一部的别名。平常流行的「中论」,名为「根本中」。根 本论与支论,总有五正理聚:即一、『根本中论』,二、『回诤论』,三、『七 十空论』,四、『六十如理论』,五、『大乘二十论』。这五部论,为印度后期 中观师所依据的,认为都是龙树造的。在中国,根本中论都随释论译出,有什公 译的「青目释」四卷,唐波罗颇密多罗译的清辨释『般若灯论』十五卷,宋惟净 译的安慧释『中观释论』十八卷。汉文所没有的,藏方有传为龙树释的『无畏注 』,佛护的『中论注』,月称的『明句论』。『七十空论』,最近依藏文译出。 『回诤论』,中国的译本,是元魏毗目智仙译的。『六十如理论』与『大乘二十 论』,赵宋时施护所译。施护所译的龙树论,非早期的中观学者所知,而且有「 唯识」的倾向。如『大乘二十论』的末二颂说:「此一切唯心,安立幻化相。… …若灭于心轮,即灭一切法」。『六十如理论』三十四颂说:「宣说大种等,皆 是识所摄」。又施护译的大乘破有论说:「由此心为因,即有身生」。印度后期 [P17] 有随瑜伽行的中观师,即引『六十如理论』颂,此下更为解说。
汉藏一致的传说:传龙树中观的正统者,是锡兰的提婆论师。提婆的主要作 品,名『四百论』;奘译的『广百论』,即此论后八品的护法『释论』。什公所 译的『百论』,婆薮开士释,也即是此论的略本。此外,还有『百字论』。提婆 论以「百」为名,不仅是数目的,古人解说为「无邪不摧,无正不显」,即完备 的意义。月称从语言学的见地,解说为「遮遣分别邪执」;提婆论确是侧重破邪 的。其后,青目释中论的八不说:「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 以中论的八不,偏重于广破一切,也许是受有提婆论的影响。龙树的『中论』, 固然能遮破一切戏论,但『中论』的正意,决非以摧破一切为能,反而是为了成 立一切法,显示释迦的缘起中道。
第二节 中论为阿含通论考
探求龙树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主要的当然在『中论』。『中论』的中道 [P18] 说,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龙树菩萨本着大乘深邃广博的理论,从缘起性空的正 见中,掘发『阿含经』的真义。这是说:缘起、空、中道,固然为一般大乘学者 所弘扬,但这不是离了『阿含经』而独有的,这实是『阿含经』的本意,不过一 般取相的小乘学者,没有悟解吧了。所以,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是通论『 阿含经』的根本思想,抉择『阿含经』的本意所在。这种说法,不要以为希奇, 可从三方面去加以说明:
一、『中论』所引证的佛说,都出于『阿含经』。一、「观本际品」说:「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这出于『杂阿含』卷十(二六六经等)说:「无始 生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生死无始的教说,龙树引归「何故而戏论 ,谓有生老死」的空义。二、「观行品」说:「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以 有为诸行为由妄取而成的虚诳──即虚妄相,以涅槃为不虚诳,是『阿含经』所 说的。但龙树以为:虚妄即是空无自性的,所以说:「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 」。三、「观有无品」说:「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 [P19] 无」。这出于『杂阿含经』,己经引述过。离有无二边的缘起中道,为『中论』 重要的教证。四、「观四谛品」说:「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 是故不欲说」。这如『增壹阿含经』卷十说:「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 觉知!……设我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须 说法」!各部广律,在梵天请法前,都有此说。五、「观四谛品」说:「是故经 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见缘起法即见佛,出于『增壹 阿含经』卷二十九须菩提见佛的教说。见缘起法即见四谛,出于『中阿含经』卷 七『象迹喻经』。六、「观涅槃品」说:「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这如『 杂阿含经』卷九(二四九经)说:「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 亦不应说,……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阿含经的本义,一般声闻学 者不能深识,专在名相上取执,所以龙树与他们论辨,似乎龙树在极力破斥小乘 ,而不知是为了成立阿含的真义,成立四谛、三宝、世出世一切法。
二、从『中论』的内容去看,也明白『中论』是以『阿含经』的教义为对象 [P20] ,参考古典的阿毗昙,破斥一般学者的解说,显出瞿昙缘起的中道真义。这不妨 略为分析:一:「观因缘品」,观「缘生」的不生(灭)。「观去来品」,观此 诸行的「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此二品,总观八不的始终,「不生」与「 不去」。此下别观四谛。二、「观六情品」、「观五阴品」、「观六种品」,即 观察六处、五蕴、六界的世间法。这三者的次第,依『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 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昙』、『法蕴足论』,也都与此相合。「观六情品」中说: 「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四取等诸缘,云何而得有」?从内六处、外六处, 引生六识、六触、六受、六爱──六六法门,再说到四取等,这是『杂阿含经』 六处诵中常见的缘起说。这三品,论究世间──苦的中道。三、「观染染者品」 ,论烦恼的相应;「三相品」,明有为──烦恼所为的生住灭三相。在蕴、处、 界以后,说明相应行与不相应行的三相,本于阿毗昙论的次第;如『阿毗昙心论 』。「观作作者品」、「观本住品」、「观然可然品」,明作者、受者的不可得 ,这更是『阿含经』的根本论题了。与上二品合起来,即是论究惑招有为,与作 [P21] 即受果的道理。四、「观本际品」,引经以明生死本际不可得。「观苦品」,说 明苦非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是依『杂含』卷十三(三0二经)阿支罗迦 叶问等而作的。『十二门论』的「观作者门」,也引此经以明空义。五、「观行 品」,明无常诸行的性空,进而空亦不可得。「观合品」,明三和合触的无性。 「观有无品」,从缘起法的非有论到非无,这是依『化迦旃延经』说的。「观缚 解品」,从生死流转说到还灭,从系缚说到解脱。「观业品」,更是生死相续中 的要义。从观染染者到此,共有十二品,论究世间集的中道。六、「观法品」, 明「知法入法」的现证。无我无我所,为能见法性的观门,这是『阿含经』的要 义。所契入的诸法实相,即缘起的寂灭,即声闻与辟支佛所共证的。七、「观时 品」、「观因果品」、「观成坏品」,分别说明三世因果与得失。这是当时内外 学者重视的论题,特别是修行历程中的要题;如要经过多少时间,怎样的从因到 果,功德的成就或退坏。八、「观如来品」,如来为创觉正法的圣者,超越常无 常四见,边无边四见,有见与无见,这都是『阿含经』十四不可记的意义。九、 [P22] 「观颠倒品」,明所破的颠倒,否定三毒、染净、四倒的实性,归结到「如是颠 倒灭,无明则亦灭」的缘起还灭。「观四谛品」,明所悟的谛理,批评实有论者 的破坏四谛、三宝,引证『阿含经』,成立「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 灭道」的自宗。「观涅槃品」,发挥『杂含』卷十二(二九三经)所说:「一切 取(受)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是「无为」法的真义,说明无为、无受 的涅槃。「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等,扫尽 十四不可记的戏论。从「观法品」到此,论究世间集灭的中道。十、「观十二因 缘品」,全依『阿含经』义。「观邪见品」,即破除我及世间常无常,我及世间 边无边的邪见,明我法二空。正观缘起,远离邪见,这二品即论究世间灭道的精 义。
三、从『中论』开首的归敬颂来说:缘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论』以中为 名,即以八不显示中道。不常不断的中道,不一不异的中道,出于『阿含经』, 上来都曾引证过。不来不去,在『杂阿含经』的『第一义空经』,也曾说到。在 [P23] 显示缘起的有因有果而无作无受时说:「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这即是 在缘起的生灭中,指出不来不去的中道。不生不灭,据『阿含经』义,指无为法 而说,无为法是不生不住不灭的,无为即涅槃寂灭,即缘起的寂灭性。龙树以此 八不的缘起说,为止息戏论而寂灭的第一教说:「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 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归功于瞿昙,这也可见与『阿含』的关切了!
这样,从引证的圣典看,从本论的内容看,从八不的根据看,都不难看出『 中论』的意趣所在。龙树的思想,不仅『中论』如此,『大智度论』也还是如此 。他解说八不的第一义悉檀,是三乘所共的。『智论』卷一,除了八不而外,又 引『众义经』,汉译名『义足经』,即『义品』,巴利藏摄在「小部」里。又如 三门中的空门,广引『阿含经』来成立我法皆空(智论卷十八)。卷三十七中, 也引七经,证明声闻藏的法空。所以,依龙树的见地,空相应的缘起、中道,虽 菩萨与声闻的智能不同,声闻如毛孔空,菩萨如虚空空(智论卷三十五),但这 到底是量的差别,不能说空性寂灭中有什么质的不同。所以「声闻乘多说众生空 [P24] ,佛乘说众生空、法空」(智论卷四)。「若了了说,则言一切诸法空;若方便 说,则言无我」(智论卷二十六)。这都不过是侧重的不同,详略的不同而已! 这样,中论确是以大乘学者的立场,确认缘起、空、中道为佛教的根本深义,与 声闻学者辨诘论难,并非破除四谛、三宝等法,反而是成立。抉发『阿含』的缘 起深义,将佛法的正见,确树于缘起中道的盘石。 [P25]
第一节 无生之共证与大乘不共
龙树依空而显示中道,即八不缘起。其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的缘起,即使解说不同,因为『阿含经』有明显的教证,声闻学者还易于接受。 唯对于不生不灭的缘起,不免有点难于信受。因此,这就形成了大乘教学的特色 ,成为不共声闻的地方。不生不灭──八不的缘起,声闻学者中,上座系的萨婆 多部,是不承认的。进步些的经部师,也有缘起的不生不灭说,但他们是依「唯 法因果,实无作用」的见地说,还不是大乘学者说缘起不生不灭的本义。大众部 说缘起是无为法,因为缘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 。他们说缘起常住,不生不灭,而把缘起作为离开事相的理性看,也与大乘不同 [P26] 。关于这些,清辨的『般若灯论』,曾经说到。依中观者说,缘起不生不灭,是 说缘起即是不生不灭的,这缘起寂灭性即是中道。佛陀正觉缘起而成佛,在此; 声闻的证入无为无生,也在此。这缘起的不生不灭,本是佛法的根本深义,三乘 所共证的;但在佛教教义开展的过程中,成为大乘学者特别发挥的深义,形式上 成为大乘的不共之学。一般声闻学者以为缘起是无常生灭的,现在说:「不生不 灭是无常义」(维摩经卷上),这似乎不同,成为一般声闻学者与大乘学者论诤 的焦点。然依释迦创开的佛法说,生灭与不生灭,本来一致。
不生不灭,『阿含经』是指涅槃无为而说的。涅槃,决不是死了,也不是死 了纔证得涅槃。涅槃,玄奘译为圆寂。梵语含有否定与消散的意味,又有安乐自 在的意义。
佛所说的涅槃,是指那超脱了纷乱的、烦嚣的、束缚的一切,而到达安宁的 、平和的、解放的自在境地。这一解脱自在的境地,是佛教正觉的完成,充满了 丰富的内容,即解脱了愚痴为本的生死,而得到智能为本的解脱。涅槃又称为无 [P27] 为、无生(无住无灭)。因为佛称世俗的一切为有为,即惑业所感成的,动乱、 相对、束缚的生灭,是他的根本性质;突破了这种烦扰、差别、束缚的有为生灭 ,在无可形容、无可名称中,即称之为不生不灭的无为涅槃。这本是中道行的成 果,然依此为正觉所觉的法界而说,无为又成为究竟的理性。涅槃,正觉的解脱 ,不问菩萨、声闻,是一致企图实现的目的。声闻行者达到了此一目的,即以为 到达了究竟,「所作已办」,更没有可学可作的,称为「证入实际」。大乘行者 到了不动地,也同样的体验此一境地,但名之为「无生法忍」,而认为还没究竟 的。如『十地经』第八地中说:菩萨证得无生法忍时,想要证涅槃了。佛告诉他 说:「此诸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 ,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无生法,是三乘所共证的,诸佛并不以得此法 而名为如来,即说明了大乘没有把它看作「完成了」,还要更进一步,从大悲大 愿中去广行利他。关于这点,『智度论』卷七十五说:「得无生忍、受记,更无 余事,唯行净佛世界,成就众生」。依于此义,故卷五说:「无生忍是助佛道门 [P28] 」。这可见大乘在正觉解脱的──自利立埸,并不与声闻乘不同。不过一般声闻 行者自利心切,到此即以为一切圆满了,不能更精进的起而利他,所以大乘经中 多责斥他。大乘是依此声闻极果的正觉境界──涅槃,得无生法忍,不把他看作 完成,进而开拓出普度众生的无尽的大悲愿行。
第二节 声闻常道与大乘深论
正觉体悟的无为、不生,是三乘圣者所共证的,已如上述。为了教导声闻弟 子证得此无生法,依『阿含经』所成立的教门说,主要是三法印: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此三者,印定释迦的出世法,开示世出世间的 真理。此三者,是可以随说一印,或次第说此三印的。次第三法印,即是以明解 因果事实的生灭为出发点,依此而通过诸法无我的实践,到达正觉的涅槃。这如 『杂阿含』(二七0经)说:「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 我慢,顺得涅槃」。三法印的次第悟入,可看为声闻法的常道。但大乘佛教,本 [P29] 是充满利他悲愿的佛教行者,在深证无生的体悟中,阐发释迦本怀而应运光大的 。在这无生的深悟中,以佛陀为模范,不以为「所作已办」,而还要进一步的利 他无尽。本着此无生无为的悟境去正观一切,即窥见了释迦立教的深义,因之与 一般凡庸的声闻学者不同。所以大乘佛教的特色,即「诸法本不生」,即是依缘 起本来不生不灭为出发的。『文殊师利净律经』说:「彼土众生了真谛义以为元 首,不以缘起为第一也」。这虽在说明彼土与此土的立教方式不同,实即说明了 佛教的原有体系──一般声闻学者,是以缘起因果生灭为出发的;应运光大的大 乘学,是以本不生灭的寂灭无为(缘起性)为出发的。
从释迦的由证而立教说,本是正觉了无生法性,圆证了法法不出于如如(无 生)法性的。他的从证出教,如先从最高峰鸟瞰一切,然后顺从山谷中的迷路者 (众生),给以逐步指引,以导登最高峰的。后来的一般声闻学者,在向上的历 程中,为路旁的景色所迷,忘却了指导者的真意。大乘学者,即是揭露这鸟瞰一 切的意境,使他们归宗有在而直登山顶的。所以。大乘不仅不与释迦的本教相违 [P30] ,而且真能窥见释迦本教的真义,非拘泥名相的一般声闻学者所及。如佛在『阿 含经』中,从缘起的生灭相续而说诸行无常;从缘起的因缘和合而说诸法无我; 无我我所的执见而悟入无生无灭的涅槃。释迦的方便善巧,使众生从现实经验到 的因果生灭相续和合中,离执到达正觉的体悟。实则此涅槃并不在一切现实的以 外,不过为了引迷启悟,而相对的称之为无为、无生。
一般声闻学者,为名相章句所迷,将有为生死与无为涅槃的真义误会了。如 萨婆多部,把有为与无为,看作两种根本不同性质的实体法。这由于缺乏无生无 为的深悟,专在名相上转,所以不能正见『阿含』的教义,不能理解释迦何以依 缘起而建立一切。涅槃即是依缘起的「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法则而显示 的,如何离却缘起而另指一物!又如经部师以无为是无,有为才是实有;那末佛 法竟是教导众生离开真实而归向绝对的虚无了!要知道:生灭相续的是无常,蕴 等和合的是无我,依无常无我的事相,说明流转门。能够体悟无我无我所,达到 「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的涅槃,这是还灭门。这虽是释尊所教示的,但这 [P31] 不过是从缘起事相的消散过程上说。这「无」与「灭」,实是有与生的否定,还 是建立在有为事实上的,这那里能说是涅槃──灭谛?所以古人说:「灭尚非真 ,三谛焉是」?还有,大众系学者,误会不生不灭的意义,因而成立各式各样的 无为,都是离开事相的理性。所以不是将无为与涅槃看作离事实而别有实体,即 是看作没有。尤其生灭无常,被他们局限在缘起事相上说,根本不成其为法印!
大乘学者从无生无为的深悟中,直见正觉内容的──无为的不生不灭。所以 说无常,即了知常性不可得;无我,即我性不可得;涅槃,即是生灭自性不可得 。这都是立足于空相应缘起的,所以一切法是本性空寂的一切。常性不可得,即 现为因果生灭相续相;从生灭相续的无常事相中,即了悟常性的空寂。我性不可 得,即现为因缘和合的无我相;在这无我的和合相中,即了悟我性的空寂。生灭 性不可得,即生非实生,灭非实灭,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相 ,必然的归结于「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由此「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的事相,即能彻了生灭的空寂。大乘行者从「一切法本不生」的无生体悟中, [P32] 揭发诸法本性空寂的真实,直示圣贤悟证的真相。因此,释迦的三法印,在一以 贯之的空寂中,即称为一实相印。一实相印即是三法印,真理是不会异样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二说:「有为法无常,念念生灭故,皆属因缘无有自在;无有 自在故无我;无常无我无相故心不着,无相不着故即是寂灭涅槃」。又说:「观 无常即是观空因缘(「观心生灭如流水灯焰,名入空智门」),如观色念念无常 ,即知为空。……空即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及生灭,其实是一,说有广略」。 诸法生灭不住,即是无自性,无自性即无生无灭。所以生灭的本性即是不生不灭 的,这即是不生不灭的缘起。这是通过了生灭的现象,深刻把握它的本性与缘起 生灭,并非彼此不同。依此去了解佛说的三法印,无常等即是空义,三印即是一 印。
无常等即是空义,原是『阿含经』的根本思想,大乘学者并没有增加了什么 。如『杂阿含』(二三二经)说:「眼(等)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尔」。二七三经也有此说,但作「诸行空」。常恒不变易法空 [P33] ,即是无常,所以无常是常性不可得。我我所空即是无我,所以无我是我性不可 得。无常、无我即是空的异名,佛说何等明白?眼等诸行──有为的无常无我空 ,是本性自尔,实为自性空的根据所在。这样,一切法性空,所以纵观(动的) 缘起事相,是生灭无常的;横观(静的)即见为因缘和合的;从一一相而直观他 的本性,即是无常、无我、无生无灭、不集不散的无为空寂。因此,无常所以无 我,无我我所所以能证得涅槃,这是『阿含经』本有的深义。释迦佛本重于法性 空寂的行证,如释尊在『小空经』中说「阿难!我多行空」。『瑜伽论』解说为 :「世尊于昔修习菩萨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卷九 十)。这可见佛陀的深见所在,随顺众生──世俗的知解,在相续中说无常,在 和合中说无我,这名为以俗说真。释迦的本怀,不仅在乎相续与和合的理解,而 是以指指月,是从此事相的相续相、和合相中,要人深入于法性──即无常性、 无我性,所以说能证涅槃。可惜如来圣教不为一般声闻学者所知,专在事相上说 因果生灭,说因缘和合,偏重事相的建立,而不能与深入本性空寂的无为无生相 [P34] 契合。彻底的说,不能即缘起而知空,不能即生灭而知不生灭;那末,无常、无 我、涅槃,也都不成其为法印!
第三节 三法印之横竖无碍
明白点说,三法印的任何一印,都是直入于正觉自证的,都是究竟的法印。 但为听闻某义而不悟的众生,于是更为解说,因而有次第的三法印。在佛教发展 的历史中,也是初期重无常行,中期重空无我行,后期重无生行。如「诸行无常 」,除了事相的起灭相续相而外,含有更深的意义,即无常与灭的含义是相通的 。佛为弟子说无常,即说明一切法皆归于灭;终归无常,与终归于灭,终归于空 ,并无多大差别。依此无常深义,即了知法法如空中的闪电,剎那生灭不住,而 无不归于一切法的平等寂灭。无常灭,如从波浪汹涌,看出他的消失,还归于平 静寂灭,即意味那波平浪静的境界。波浪的归于平静,即水的本性如此,所以他 必归于平静,而且到底能实现平静。佛说无常灭,意在使人依此而悟入寂静,所 [P35] 以说:「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所以说:「诸 行无常,是生灭法。以生灭故,寂灭为乐」。使人直从一切法的生而即灭中,证 知常性本空而入不生灭的寂静。差别的归于统一,动乱的归于平静,生灭的归于 寂灭。所以说:「一切皆归于如」。这样,无常即究竟圆满的法印,专从此入, 即依无愿解脱门得道。
然而,在厌离心切而拘泥于事相的,听了无常,不能深解,只能因生灭相续 的无常相而起厌离心,不能因常性不可得而深入法性的寂灭,这非更说无我不可 ──也有直为宣说无我的。由无我离执而证知诸法的空寂性,因之而得解脱。依 『般若』及龙树所宗,诸法本性的空寂即是不生,不生即是涅槃。『心经』「色 即是空」的空,即解说为无生的涅槃。空是本性空;空亦不可得,即是无生。如 『智论』说:「诸法性常空,心亦不着空,如是法能忍,是佛道初相」(十五) 。这是把空亦复空的毕竟空,与无生等量齐观的。如『解深密经』说:初时教说 无常令厌,中时教说「空无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也是以空 及无生为同一意义的。如从此得证,即依空解脱门得道。 [P36]
然而,若着于空,即不契佛意,所以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 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有所着,即不能体证无所着的涅槃──无生法忍。因之 ,经中也有以空为不了,而以不生不灭为究竟的。如从不生不灭而证入,即依无 相解脱门得道。空与不生,如『大方广宝箧经』说:「如生金与熟金」。龙树也 说:「未成就为空,已成为般若」。又空着重于实践的意义,而无生多用于说明 法性寂灭。然在中观的诸部论典中,处处都说空,空即不生,空即是八不缘起的 中道。事实上,取着无生,还是一样的错误,所以『智论』解说无生,是无生无 不生等五句都遣的。空与无生,有何差别!
总之,凡成为世谛流布,或以世俗的见解,依名取义,无常教会引来消极与 厌离;空会招来邪见的拨无因果或偏于扫荡;无生会与外道的神我合流。如能藉 此无常、无我、无生的教观,彻法性本空,那末三者都是法印,即是一实相了。 依众生的悟解不同,所以有此三门差别,或别别说,或次第说,或具足说,都是 [P37] 即俗示真,使契于正觉的一味。从缘起生灭悟得缘起不生不灭,揭开释迦『阿含 』的真面目。能于空相应缘起中,直探佛法深义而发挥之,即成为后代大乘教学 的唯一特色。
第四节 缘起之综贯性
声闻常道以缘起生灭为元首,大乘深义以无生真谛为第一,这多少是近于大 乘的解说。如从『阿含』为佛法根源,以龙树中道去理解,那末缘起是处中说法 ,依此而明生灭,也依此而明不生灭;缘起为本的佛法,是综贯生灭与不生灭的 。所以,这里再引经来说明。『杂阿含』二九三经,以缘起与涅槃对论,而说都 是甚深的:「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 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 ,不生、不住、不异、不灭」。这说明在有为的缘起以外,还有更甚深难见的, 即离一切戏论的涅槃寂灭──无为。又『杂阿含』二九六经,说缘起与缘生。缘 起即相依相缘而起的,原语是动词。缘生是被动词的过去格,即被生而已生的, [P38] 所以玄奘译作缘已生法。经文,以缘起与缘生对论,而论到内容,却都是「此有 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十二支,成为学派间的难题。萨婆多部依缘起是主动, 缘已生是被动的差别,说因名缘起,果名缘生。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 老死,凡为缘能起的因说为缘起,从缘所生的果说为缘生。缘起、缘生,解说为 能生,所生的因果。大众部留意经中说缘起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 法界常住」的特点,所以说:各各因果的事实为缘生,这是个别的,生灭的。因 果关系间的必然理性为缘起,是遍通的,不生灭的。
今依龙树开示的『阿含』中道,应该说:缘起不但是说明现象事相的根本法 则,也是说明涅槃实相的根本。有人问佛:所说何法?佛说:「我说缘起」。释 迦以「缘起为元首」,缘起法可以说明缘生事相,同时也能从此悟入涅槃。依相 依相缘的缘起法而看到世间现象界──生灭,缘起即与缘生相对,缘起即取得「 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性质。依缘起而看到出世的实相界──不生灭,缘起即与 [P39] 涅槃相对,而缘起即取得生灭的性质。『阿含』是以缘起为本而阐述此现象与实 相的。依『阿含』说:佛陀的正觉,即觉悟缘起,即是「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 缘起,即当体摄得(自性涅槃)空寂的缘起性;所以正觉的缘起,实为与缘生对 论的。反之,如与涅槃对论,即偏就缘起生灭说,即摄得──因果生灭的缘起事 相。缘起,相依相缘而本性空寂,所以是生灭,也即是不生灭。释尊直从此迷悟 事理的中枢而建立圣教,极其善巧!这样,声闻学者把缘起与缘生,缘起与涅槃 ,作为完全不同的意义去看,是终不会契证实义的。若能了解缘起的名为空相应 缘起;大乘特别发挥空义,亦从此缘起而发挥。以缘起是空相应,所以解悟缘起 ,即悟入法性本空的不生不灭;而缘生的一切事相,也依此缘起而成立。三法印 中的无常与涅槃,即可依无我──缘起性空而予以统一。大乘把握了即空的缘起 ,所以能成立一切法相;同时,因为缘起即空,所以能从此而通达实相。大乘所 发挥的空相应缘起,究其实,即是根本佛教的主要论题。缘起法的不生不灭,在 『阿含经』中是深刻而含蓄的,特依『智度论』而略为解说。 [P41]
第一节 中观与中论
悟入缘起中道的方法论,即中观与中论。
先说中观:观即观察,此名可有三种意义:一、指观者说,即能观的主体。 约观者的总体说,即是有情;约别体说,即与心心所相应的慧心所。佛典所说的 止观,即是定慧,故知观体即是慧。二、指观用说,从观慧所起的能观察用,即 名为观。用与体,佛法中常是通用的,如说:「思量为性相」,「了别为性相」 。性即是体性,相即是用相;即是在思量或了境的作用中,显示其体性。今也是 依观察、思惟等作用,显示观慧的体性。三、指观察的具体活动说,这包括的内 容很多。说到观,即是依所观的对象而起能观,以能观去观察所观,所有的观察 [P42] 方法,观察过程等等,同为相依相待的缘起。这在『般若经』中,曾分为五类: 一、观,二、所观,三、观者,四、观所依处,五、观所起时。若离了这些,观 就无从成立了。所以,依于缘起的相依相待法则,才有内心的思惟与考察的中观 。
再说中论。论有两种:一、语言的文字,依音声的「语表」来论说的。二、 「表色」──间接的文字,即一般的文字,依形色的文、句、章、段以论说的。 两者都名之为论,都是论述内心的见地,表示而传达于他人的。观与论,同是对 于事理的记录,但观是内心的思想活动;不仅是记录正理,而且是以种种方法去 发现事理的深密。论是思想活动的方法、过程、结论,表现于声色的符号,以传 达于他人、将来。虽各有特长,而观察与语文的对象,大体是同一的。因此古德 说:「存之于心为观。吐之于口为论」。
中观与中论,同是以中道为对象的:用观察的方法去观察中道,即中观;用 论证的方法来论证中道,即中论。中观与中论,同为研求发见中道的方法。然而 [P43] ,无论是观察或论证的方法,都不是离开中道──真理,凭自己的情见去观察论 证的。观察与论证的法则,即为中道诸法最高真理;为中道本有的──法性,必 然的──法住,普遍的──法界,我们不过顺着中道──最高真理的常遍法则, 而观察探求,去发见诸法的真理──中道。所以论证与观察的方法,都是中道的 。观、论与中道,是相依相待而非隔别的。离中道,即没有中论与中观;离了观 与论,也无法发见中道、体验中道。这点,中观学者必须切实记取!
第二节 因明与中观
中观与中论,是观察中道、论证中道的方法,是体悟中道实相必不可无的方 法。所以中观与中论,是中道──真理的方法论;用世间的术语说,即是论理学 。
一般所说的印度论理学,称为「正理」,渊源很早。梵语尼夜耶,译为正理 ,正理即是真理;后来,即转用为论究考察真理的方法,成为印度论理学的专称 [P44] 。这和西洋的逻辑,从逻格思的术语变化而来一样。印度的正理学派,约成立于 公元之初。其后,佛教学者也加以采用,特别是法相唯识学,即发展为著名的因 明。正理学派的论理方法,总凡十六句;他的论式,是五分论法。到世亲及弟子 陈那,把五分论法加以改善,成为三支论法。因明是佛教所用的术语,因为考察 事理真相的三支论法,主要是以理由──因支来证明宗义,因支特别重要,故名 因明。然也没有忘弃正理一词,如陈那师资所着的『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 正理门论』等是。
现在说中观,中论即是中道的方法论、论理学,这不但事实如此,在名称也 是如此的。如正理是真理,在印度早成为论理学的专名,而龙树的『中论』等五 部论典,即被称为『五正理聚』,这可见中论等即是以论理方法探究真理之学。 又如『菩提道次论』,即每称中道观察为「正理观察」。法相唯识家的因明,与 龙树学系的中观,虽同为论理方法,而因为中观本源于佛陀的缘起法,因明却仅 是正理学派方法──可说是常人的方法论的修正。所用的方法不同,所以对究竟 [P45] 实相的中道,也不免有所不同。这也是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处,所以要特别的揭 示出来。中国的古三论师,并未使用因明式的方法。到了唐代的新三论宗,即贤 首承日照三藏的学系,也采用了因明(不过,也说他是不究竟的),如『十二门 论宗致义记』所说。中观学在印度,龙树论是没有承认正理学系的方法论的。到 了清辨,大概是为了争取唯识学者的同情,完全采用因明的论理法,造『般若灯 论』及『掌珍论』等。这是没有确见中观的深义所在,难怪为月称所破。为了辨 别论理方法的不同,从二方面来说明:
一、中国古三论师教导学人,有入门的「初章义」与「中假义」。初章,譬 如读书的先学字母,就是第一课的意思。要学中观,第一步必须明解初章,即破 斥外人的立义;然后进一步修学中观家的正义──「中假」。常人、外道,有所 得小乘,以至有所得大乘,对于诸法都有一根本的错误,根源于此种错误而影响 一切思想学说,无不成为错误的。非将这一根本错误破除,是不能正确的理解中 道,进而体悟中道──中观的。初章,为一根本而共同的错误的论证法。今举「 [P46] 生」「灭」二名而论:「他有生可生,有灭可灭。有生可生,生不由灭;有灭可 灭,灭不由生。生不由灭,生非灭生;有灭可灭,灭非生灭。生非灭生,即是自 生;灭非生灭,即是自灭。自生即是实生,自灭即是实灭」。他,即是中观者以 外的一切。他们认为某一事理的存在,是有它的独立存在性。如生,即不是由于 灭、不离灭而有此「生」的,所以说他不由灭而生,不是待灭不离灭的生。这样 ,即违反缘起的相依相待而有的真理,而成为反缘起的实有了。在三论师说的实 生实灭,即是不合佛法的倒见。实体的生灭,即说明他的生灭反真理而不能成立 了。反之,中观的正义,即中假义,论说的方法如此:「今无生可生,无灭可灭 。无生可生,由灭故生;无灭可灭,由生故灭;由灭故生,生是灭生;由生故灭 ,灭是生灭。灭生即非生,生灭即非灭。非生非灭为中道,而生而灭为假名」。 今,即是中观者。无生可生,无灭可灭,即本着中观的毕竟空义,否定有「生」 「灭」的自性,也即是不执有实性的生灭。因此,生是由于灭、待于灭、不离灭 的,是依于缘起法的相依相待而成立。即生的灭,即灭的生,即否定「生」「灭 [P47] 」的实性,契人非生非灭的空性──中道,因而成立「生」与「灭」为因缘的假 名。初章与中假的要义,在指出外人与中观者,对于一切的一切,有着根本上的 认识不同,而成为方法与结论的不同。如上所说的生灭,中观宗彻底的确立,缘 起法是即生即灭的,这是『阿含经』的根本论题──是生也是灭;相对性与内在 的矛盾性,为缘起法的根本性质。然这在中观以外的学者看来,是难得理解的。 中观以外的佛学者,以及一般人,他们以为:生是生起,灭是消灭;生既是生, 即不是灭;灭既是灭,即不是生。生与灭,简直是隔别无关的。佛说的「即生即 灭」,是怎样的困恼他们!
本来,这是世间普通的思想方式,和西洋三段论法的形式逻辑相同。如生是 生非灭,灭是灭非生,这近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与矛盾律;不许生而可灭灭而即 生的;即是排中律。这种含有根本错误的认识及其方法论,西洋的形式逻辑如此 ,印度的五分作法以及三支论法都如此,都不过是庸俗的浅见。若依中观的论理 说:生是生,也可以是灭的;离了灭是不成其为生的。灭是灭,也是生,灭是由 [P48] 于生,离了生是不成其为灭的。这从无自性的缘起法,说明如幻的生灭。这种论 理方法,近于辩证的逻辑。(自然有他根本的不同点)。古三论师的初章、中假 义,是明显地划出二种认识的不同;因认识的不同,所以论理的方式与结论也不 能相同。主张有自相的学者,虽也明因果,说缘起,而因他们不能如实的明见缘 起与依据缘起法则,故结果不免于反缘起而流于断常二边。所以要如实的体达中 道,对于这种反缘起反中道的认识与论理法,必先加以破斥,纔能引生如实的中 道。这二种认识方法的不同,也即是空宗与有宗的方法论不同,明显地划出了两 宗的根本差别。彻底的说,这种差别,就是圣凡、迷悟的差别。破迷启悟,转凡 成圣的根本关键,就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是否正确。要革新以往含有普遍成见── 俱生法执的世俗认识,势非从中观的方法论着手不可。
这可以附带一说空宗与有宗的不同根源。空宗与有宗所诤的,主要为对于空 的论法不同。空宗说:一切法是本性空的;因为一切法的自性本空,所以一切法 是缘起有的。「空中无色」而「色即是空」,所以空与有不相碍,一切空而可能 [P49] 建立一切因果、罪福,以及凡圣的流转和还灭。这点,中观以外的学者,都难以 承认。他们以为空是空的,即不是有的;有是有的,即不是空的。听说「一切皆 空」,就以为是毁坏一切的恶见,以为一切因果、罪福,甚么都不能有了,所以 至少非有些不空的纔对。依这种认识而开展的思想,不但外道、小乘,就是大乘 的唯识学──有宗,也不免如此。因之,对于经中的「一切皆空」,不是根本的 反对它,就给以非本义的修正:空是不了义的,这是依某种意义说的,其实某些 某些是不空的。总之,他们势必寻出一些不空的作根基,才能建立他们的宇宙观 与人生观,建立他们的流转论与还灭论。空有二宗的诤论不已,根本即渊源于此 种认识以及论理方式的不同。所以假如说:中观的论理方法,处处合于唯识家的 因明,那简直是大外行!
二、由印度传入西藏的中观,也有这一分别。这在月称论师对于清辨批评佛 护的反驳上,可以看出中观者与一般学者是怎样不同的。月称曾提出两个名字: 一、自续──或译自立量;二、应成──或译随应破。清辨批评佛护:不能专于 [P50] 破他,要以因明的论理方式建立缘起性空的自宗。这如他的『掌珍论』,曾成立 二量:「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这种自立 比量的方法,在月称看来,是根本没有理解佛护的意思,没有理解中观者与一般 人的认识方法如何不同。因为因明的三支比量,有一基本原则,立敌间要有共同 的认识,即宗支的有法及能别,必须彼此极成。如立「声是无常」,那末「所作 性故」的因,和「如瓶」的喻,也要彼此有共同了解,这纔能以彼此共同的成立 彼此不同的自宗。月称在『明句论』里,对清辨用因明量成立自宗的批评,指出 「有法」与「法」,以及「因」「喻」,中观者与外小等甚么都不共,这如何能 用自立量呢?这是正确不过的。即如清辨『掌珍论』的「真性有为空,缘生故, 如幻」。唯识家就可以说:空不是真性有为的法,真性有为是非空非不空的。「 缘生故」的因,不但不能成立中观的空,反而成立唯识的不空。「如幻」,唯识 家也不承认如幻是空的。这可见月称批评清辨的自立量,是非常正确的。对于一 般非中观者而自立比量,根本不可能;仅可以他人所承认而立他比量,即揭破他 [P51] 本身所含的矛盾,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所以月称主张随应破。这虽在 与清辨辨论是否可以自立比量,其实即说明了中观者与一般人的认识有根本不同 处:即中观学者所信解或悟入的如幻缘起,与常人执着实有的因果法,或者也名 为缘起,根本不同。差别的根源,即在于彼此的认识不同,因而论理的方法也不 能一致。
因明等形式论理,是不能用以论证中观深义的,不能用为通达究极真理的工 具。这在唯识家,也未尝不知「真如无同喻」。如『楞伽』等经,都对五支论法 有所批评。但这是说它不能把握究极的真理,在相对的世俗真实上,依旧是有其 作用的。这如依地球为中心以观测天象,有它范围内的正确性,若依之扩大观察 ,它的正确性就渐渐消失了,不能不加以修正。用因明等论理来成立世俗的事象 ,而不能用来探求究竟真理,也如此。不能依于即空的缘起法的论理法,不能用 以论究真理,不能破邪显正,『中论』「观五阴品」即早已说过:「若人有问者 ,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若人有难问,离空说其过;是不成难 [P52] 问,俱同于彼疑」。离了法性本空,即不能理解无性的缘起,这在答复他宗和难 破他宗时,即不能成为正确的答复和真正的破除。怎样成立自己,他人也照样的 可以成立他;用某种方法去破斥他人,他人也可以使用此同一理由来反问自己, 也就无法成立了。同一的认识以及大致共同的方法,是会遭遇同一命运的。如佛 弟子用无常去破斥外道的常,外道也可以用常来破斥你的无常。你若以理由来成 立无常,外道也可以理由来成立他的常,究竟谁是真理?因明中的「相违决定」 ,康德的二律背反,完全暴露了此一论理的缺点。所以,唯有能了达诸法是即空 的缘起,本着诸法本性空寂的见地,展开缘起的论法,这纔能彻底难破,彻底的 答复别人;纔能真正破除他人的错误,真正的显示真理。所以说:「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所以在方法论的立场,通达中道实相,非依于即空的缘起法不 可。
第三节 闻量?比量?现量
[P53]
上来说,中道是诸法的如实相,是无作无为本来空寂的,离文字相,离心缘 相的。这离一切能所相待,唯证方知的中道实相,如何可以文字去论证,以观慧 去观察呢?因明的方法论,不能探究深理,中观的方法论,又焉能观得到真理? 依语言文字及观慧去观察离言的实相,这是极重要的问题。现在,就以现量、比 量、至教量──也名声量或闻量的三量去说明。
修学佛法以及中观,初步应从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下手。所听闻的。虽不是 诸法的实相,但这名言章句,是佛、菩萨体证实相,为应众生可能了解的机宜而 建立的;我们依此方便,可以渐次升进,以到达与佛同样的证悟。佛所说的正法 ,称为「法界等流」,这并非与中道实相──法界无关,而是中道的影像教,如 指月的手指不是月,却确有标指明月的作用。了解法界等流的教法,须具有纯正 的信心,以信心去接受古圣先贤的指示。要知道:不单是对于寻求正理,需要听 闻(此听闻,实不仅是用耳闻的。如说:「般若从三处闻:从佛闻,弟子闻,及 经典闻」。所以这是包含听受师友的教授,以及自己从经典中去参研),就是世 [P54] 俗的学识、技能,也没有不需要听闻的。小孩以父母的是非为是非,学生以师长 的指示为正鹄。即成年后自己得来的知识、技能,虽不从父母师长处得来,一部 分为自己经验的发见,因而修正父母、师长的意见;然而主要的,还是由于社会 共同思想的熏陶得来。所有的知识,十九从听闻得来;听闻得来的正确知识,即 是闻量。在佛法,即主要的要从流行于社会中的佛教思想,以及由佛弟子展转传 来的教导。我们于佛法以及中观的认识,就必须从听闻正法入手。这在三种般若 中,称为文字般若。如信心不具,不能根源于教典的多闻熏习,即不能于甚深的 佛法有所了解。离此至教量而专谈现量、比量,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世间的正 确知识,虽无不合于现量及比量,然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决非一一经过现量与 比量的证明。如对于古代传来以及现代的社会思想,概不轻信而一一要经过自己 的现比证成而后信仰,这是怎样违反世间的现实?所以闻量的文字般若,可能有 缺点,但永远是修学佛法的始基。
由听闻正法,进而如理思惟,法随法行。即从闻而思,以便从思而到达修证 [P55] ;即以思慧为主而兼摄闻慧、修慧──实际观察的阶段,名为比量。中道的正见 ,即由比量而来。三种般若中,此即观照般若。观慧的寻思、抉择、审察阶段, 如为世俗事相的观察,不净观、慈悲观等,即因明式的论理方式,也是可用的; 但在探究究极真理的抉择、观照,那非使用中观的方法不可。中观法,不是从形 式的差别去考察,而是从内容的彼此关涉中去考察;是从缘起法──内在相依相 待中,更深入到事事物物的本性去观察的。由缘起法以观察无自性的因果事相, 即从缘起到缘生,这是随顺世俗的中观法。依缘起法以观察法法无自性的本性, 洗净众生的一切错谬成见,即从缘起到寂灭,这是随顺胜义的中观法。随顺世俗 的中观法,是基于缘起的相依相待,相凌相夺以观察一切,也不会与因明的方法 全同。特别是:依缘起相依相待,相凌相夺的观法,随顺胜义的中道而倾向于胜 义──「一切法趣空」的观慧。观慧虽也观察不到离言的中道胜义,而依此缘起 观,却能深入本性空寂,成为深入中道的不二法门。中道离一切相,但即为成立 缘起的特性,中道即缘起的中道;缘起的因果生灭,当下显示这空寂的真理。譬 [P56] 如江水在峡谷中,反流而激起狂浪,然同时他即反归于平静,而且直趋于大海。 在这怒浪狂跃时,虽未能想见海水的一味,但能顺此水势而流,即必有会归大海 的可能。从缘起法以观察中道,也即是如此。文字(即总摄一切名相分别)性空 即解脱相,趣入离言是不能离弃名言的。所以说:「言不是义,而因言显第一义 」。有些人以为真理离言,甚么也不是,任何观察也观不到中道。于是无闻无慧 ,要离一切的论法、观法而直入中道。那里知道这是不能到达中道自证的,这只 能陷于无想的定境而已!惟有中观的观法,是随顺缘起性空的中道观,是缘起而 性空的方法论,也是随顺胜义的方法论。莲华戒在『中观光明论』里也说:「何 等名为了义?谓有正量,依于胜义增上而说」。「言胜义无生等,其义通许一切 闻思修所成慧,皆名胜义,无倒心故」。『中观庄严论释难』说:「何谓无自性 性?谓于真实。言真实者,谓随事势转比量所证真实义性」。中观的教法,即我 们的闻思修慧,虽不是离言的,而能顺流趣入离言的中道。
依此深入中道正观,精勤修习,将根本颠倒的自性彻底掀翻,直证真实,此 [P57] 即无漏现量的自证,也即是中道的现观。三种般若中,此为实相般若。此实相般 若,才是真般若;前二般若,是达到此实相般若的方便,所以因得果名,也名之 为般若,为中观。要到此田地,须依中观的方法论。所以我们应以信顺中观教为 本,进而运用中观的方法以观察真理,以趋入中观的现证。闻量、比量、现量三 者,在正观真理的过程上,是有着连贯性的,必然的关系性的。忽略此点,纵以 为理事圆融,而实际上必然落于两边! [P59]
第一节 缘起
『中论』说:「因缘(即缘起)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即 是寂灭性」。『十二门论』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缘起,所以是无 自性的;无自性,所以是空的;空,所以是寂灭的。「缘起自性空」,实为中观 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的法则。缘起、自性、空,到底是什么意义呢?
佛法以有情的生死相续及还灭为中心,所以经中说到缘起,总是这样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阿含经』说缘起, 虽多从有情的流转还灭说,实则器世间也还是缘起的。阿毗达磨论中说四种缘起 [P60] ,即通于有情及器世间。『十二门论』也说内缘起与外缘起:内缘起,即无明缘 行等十二支;外缘起,即如以泥土、轮绳、陶工等而成瓶。可知缘起法,是通于 有情无情的。依『智论』说:不但内外的有为法是缘起的,因待有为而施设无为 ,无为也是缘起的。这样,凡是存在的因果、事理,一切是缘起的存在;离却缘 起,一切无从安立。
缘起为佛法最主要的术语。从经义的通贯生灭及不生灭,依学派间的种种异 说,今总括为三点来说明:
一、相关的因待性:起是生起,缘是果法生起所因待apeks!ya的。约从 缘所生起的果法说,即缘生;约从果起所因待的因缘说,即缘起。萨婆多部等以 缘起为因,也有他的见地。但他们关于缘起的解说,专作事相的辨析,考察无明 等的自相、共相、因相、果相等,忽略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因待性 ,不免有所偏失!克实的说:此有故彼有二句,是缘起的主要定义;无明缘行等 ,是缘起的必然序列,也是举例以说明其内容。惟有在缘能起果中,把握缘起相 [P61] 关的因待性,才能深入缘起,以及悟入缘起法性的空寂。所以,缘起约因缘的生 果作用说,但更重在为一切存在的因待性。若用抽象的公式来说,缘起即是「此 故彼」。此与彼,泛指因与果。彼之所以如此,不是自己如此的,是由于此法而 如此的,此为彼所以如此的因待性,彼此间即构成因果系。例如推究如何而有触 ──感觉,即知依于六入──引发心理作用的生理机构而有的;六入对于触,有 着此有彼可有,此无彼必无的必然关系,即成因果。但缘起的含义极广,不单是 从缘而生起,也还是从缘而灭无,这又可以分为两点说:一、如由惑造业,由业 感果,这是相顺相生的。如推究如何才能灭苦?这必须断除苦果的因缘──惑, 即须修戒定慧的对治道。此对治道能为断惑的因缘,即相违相灭的。如『杂阿含 ﹄(五三经)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世间灭」。世间集,是由惑感苦 ,相顺相生;世间灭,是由道断惑,相违相灭的。这相生相灭,都是依于缘起的 。二、一切法所以能有生,有法的可以无,生法的可以灭,不仅由于外在的违顺 因缘,而更由于内在的可有可无、可生可灭,此可有可无、可生可灭的可能性, [P62] 即由于缘起。存在──有与生起的本身,即含有生者必灭,有必归无的必然性。 例如触是依于六入而有而生的,那么,触即不离六入,没有触的独存性。一旦作 为因缘的六入,起了变化或失坏了,触也不能不跟着变化及失坏。这即是说:凡 是依缘而起的,此生起与存在的即必然要归于灭无。所以佛说缘起,不但说「此 有故彼有」的生起,而且说「此无故彼无」的还灭。依他而有而生,必依他而无 而灭,这是深刻的指出缘起的内在特性。『阿含经』说:人是地水火风空识── 六大和合而成的。但这性能不同的六大,一失均衡,即有病、老、死的现象,这 即是具体的说明了由此而生,必由此而灭。所以缘起法有此二大定律:即相依相 生的流转律,又相反的有相依相灭的还灭律。依于缘起,成立生死,也即依之成 立涅槃,佛法是何等善巧!
二、序列的必然性:佛法说缘起,不但说明「此故彼」的因果关系,而且在 因果中,抉出因果生灭的序列必然性。如悟入十二有支,这决不止于别别的因果 事实,而是从一切众生,无限复杂的因果事相中,发见此因果的必然程序。如发 [P63] 见日月运行的轨道,看出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从前,大众学者特别重视这点, 因此说缘起是不变(无为)的因果轨律。佛说「得法住智」;经说「是法住法位 ,世间相常住」,都是说明缘起序列的必然性。但依中观义来说:缘起的序列必 然性,决非离事说理,在缘能起果的作用中,现出此必然的理则。生死相续,似 乎依照此理则而发展,佛也不过发见此因果事中的理则而已。
三、自性的空寂性:从缘起果的作用,有相关的因待性,有序列的必然性。 此因待与必然,不但是如此相生,也如此还灭。如进一层考察,一切法的如此生 灭,如此次第,无不由于众缘。那么,此有无生灭的一切法,即没有自体,即非 自己如此的。这即能从如此生灭次第中,悟入此是即空的诸行,并非是实有实无 实生实灭的。彼此因待,前后必然,世间的因果幻网,似乎有迹可寻,而自性空 寂,因果幻网即当体绝待,了无踪迹。所以说:缘起是「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 空而宛然有」。
第二节 自性
[P64]
缘起是无自性的,甚么是自性呢?自性svabha^va是专门术语,如『壹输 卢迦论』说:「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 性,或言法,或言物,或言事,莫不皆是有之差别。正音云私婆婆,或译为自体 (的体),或译为无法有法(的法),或译为无自性(的)性」。所举的名字虽 很多,而意义是同一的。所谓体、性、法、物、事,皆即是「有」的别名。但它 又说:梵语的私婆婆,或译为体、法、性。依梵语说:婆婆(bha^va )即是「有 」。此字,什公每译为法,也或译为物。『般若灯论』也有译作体的。「有」前 加sva ,即私婆婆,即自性的原语。或译自体,含有自己有、自己成的意义,是 自己规定自己的。凡是法,即有其特殊的形态与作用,其所以有此形态与作用, 依自性说,即是自己如此的。此自性的另一特性prakr!ti,什公译为性,意 义为本源的性质,即本质或原质。所以,自性是自己如此的,也是本来的性质如 [P65] 此的。如哲学上所说的实在、本体、本元等,皆与此自性的含义相合。
要明了「自性」一语的意义,请听萨婆多部所说。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 八说「如说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应知亦尔」。萨婆多部的学者 ,把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看成同一意义。尤其所谓「分」,最值 得注意。此分,就是事物的最后原素,也即是所谓「点」,即「其小无内」不可 再分割的东西。萨婆多部以为一切法不外两种:一、假有,二、实有。假有的, 如『顺正理论』卷十三说:「是假有法,宁求自性」?假有法即不能追求其自性 的。依他们说:假有的必依于真实的。依于实有,构成前后的相续相,同时的和 合相。此和合及相续,即假有的,可以说没有自性。而在相续与和合的现象中, 分析到内在不可再分析的点,即是自性实有的。如在色法的和集中,分析至极微 ,以极微的物质点,为集成粗显色相的实质。对于精神作用,也分析到心心所的 单元。此分析出的单元,是自性,也称为我──我即自在义。如『婆沙』卷九说 :「善说法者,唯说实有法我,有性实有,如实见故」。补特伽罗我是五蕴和合 [P66] 有的,所以是假;假的所依是自性实有,所以说:「有性实有,如实见故」。这 种思想,即是假定世间事物,有实在的根本的自性物,而后才有世间的一切。他 们从「析假见实」的方法,分析到不可再分析的质素──心、物、非心非物,即 是事物的实体,也即是所谓自性,自性即万有的本元。如『顺正理论』卷十三说 :「未知何法为假所依?非离假依可有假法」。「假必依实」──自性有,是最 根本的见解。萨婆多主张有自性的,于是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照他们的意 见,追究诸法的实在,相续与和合假所依的自性法,即是三世常如其性的、不变 的,有不能无、无不能有的,甚至可以称为法我了。
假有无自性说,经部师是扩大了。但自性有的基本原则,并未改变。三世常 如其性的一切法,在经部的现在实有论中,转化为潜在于现在的种子或旧随界。 此种子与界,虽不断的从种子而转化为现行,现行转化为种子,但依旧是不变的 。这点,唯识学者说得明白,名为「自性缘起」,即色生色,眼生眼,贪生贪, 有漏生有漏,无漏生无漏。这样的因缘论,即是从一切有部析假见实得来的自性 [P67] 有,不过从三世常如而使之现在化而已。自性有的原则,完全吻合。依经部师, 蕴、处是假的,而十八界是实有的。相续和合的现行,都依于真实的界性。『瑜 伽论』在批评性空时说:「譬如要有色等诸蕴,方有假立补特伽罗,非无实事而 有假立补特伽罗。如是要有色等诸法实有唯事,方可得有色等诸法假说所表,非 无唯事而有色等假说所表。若唯有假而无实事,既无依处,假亦无有」。经部与 瑜伽论者,禀承那「假必依实」的天经地义,所以不能说一切无自性空而必须说 「自性有」的,假有的可空而自性有的不可空。『解深密经』也这样说:「云何 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名假安立(假名),自性差别乃至随起言说。云何诸法 依他起性?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在论到有自性与无自性时,即说:「此由假名 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这分为假名安立与自相 ──即自性安立:假名安立的,无自性、空;自相安立的,即是有自性了。追求 事物中的根元,看作实在的,依此而成立世出世一切,都是「自性」论者。又如 『楞严经」说:「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 [P68] ,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无自体」?这是自性论者 的另一面目。在万化中,终必有一个真实自性而不是假的,这即是「自性」的意 义。一般的宗教与哲学,无不从此自性的老路而来!
『中论』「观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 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这是『中观论 』对于「自性」的具体说明。佛法说缘起,除了极端者而外,谁都承认,但总觉 得是诸法自性有,由众缘的和合关系而发现。若依中观的看法,自性与缘起,是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