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无尽藏品第二十二
这时,功德林菩萨又向在场的众多菩萨说:“佛子啊!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藏,是三世诸佛在过去已经宣说,或未来应当宣说,或现在即将宣说的。这十种法藏是什么呢?一,信藏;二,戒藏;三,惭藏;四,愧藏;五,闻藏;六,施藏;七,慧藏;八,念藏;九,持藏;十,辩藏。
“佛子啊!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信藏呢?
“菩萨确信一切法是空的,确信—切法是无有体相的,确信—切法是无可愿求的,确信一切法是无有造作的,确信一切法是无有分别的,确信一切法是无所依的,确信一切法是不可称量的,确信一切法是无有超过其上的,确丨目一切法是难以超越的,确信一切法是无生的,也就是确f目一切法的种种实相真理。
“如果菩萨如此随顺一切法的实相,而能生起清净的信心,那么,当他听闻佛法的不可思议,心中不会怯弱退缩;听闻一切佛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众生界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法界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虚空界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涅槃界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过去世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未来世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现在世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听闻进人一切时劫的不可思议,心中也不会怯弱退缩。为什么他会毫不怯弱呢?因为菩萨对诸佛一向信心坚定,知道佛陀的智慧是无边无尽的。
“在十方无量的一切世界当中,每一个地方都各有无量诸佛,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他们或在过去已证得,或现在能证得,或未来能证得。他们或在过去已经出现于世间,或现在正出现于世间,或未来应当出现于世间。他们或在过去已经证入涅槃,或现在正证人涅槃,或未来应当证入涅槃。这些佛陀的智慧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进、不退、不近、不远、无知、无舍,平等不二的。当菩萨证人佛陀的智慧,也就成就了无边无尽的信心。
“得到这个信心之后,他的心就再也不退转,再也不杂乱,并具备了不可破坏的力量,且没有任何的污染执着,又能常守住诸法的根本;使他能随顺圣人的教诲,安住在如来之家,护持一切诸佛的种性,增长一切菩萨的信解,随顺一切如来的善根,出生一切诸佛的方便。
“这样就称之为菩萨摩诃萨的信藏。
“菩萨安住在这个信藏当中,就能听闻受持一切佛法,为众生宣说,使众生开悟。
“佛子啊!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戒藏呢?
“当菩萨成就了以下十种戒律,就称为成就戒藏:一,普饶益戒;二,不受戒;三,不住戒;四,无悔恨戒;五,无违诤戒;六,不损恼戒;七,无杂秽戒;八,无贪求戒;九,无过失戒;十,无毁犯戒。
“为何称为普饶益戒呢?当菩萨信受奉持清净的戒律时,原本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受戒,所以称为普饶益戒。
“为何称为不受戒呢?菩萨怎样都不会信受实行外道的戒律,他只依着精进的本性,奉持三世诸佛如来平等清净的戒法,所以称为不受戒。
“为何称为不住戒呢?菩萨信受奉持戒律时,他的心不住在欲界、不住在色界、不住在无色界。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并不是为了求生那些地方而持戒,所以称为不住戒。
“为何称为无悔恨戒呢?菩萨的心念从无悔恨。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呢?这是因为他不会造作重罪,也不行谄媚欺诈,更不会破坏清净戒律。
“为何称为无违诤戒呢?菩萨不批评以前的规制,也不会随便更动造作。他时常随顺涅槃戒法,圆满具足地信受奉持,不曾随意毁犯;且不会因自己持戒而心生傲慢,恼怒其他众生,使他们苦恼。菩萨只是祈愿一切众生时常欢喜,以此而受持戒法,所以称为无违浄戒。
“为何称为不恼害戒呢?菩萨不会因为戒法而学习各种密咒法术,与制造各类的方药,恼乱伤害众生;他只会为救护一切众生,而奉持戒法,所以称为不恼害戒。
“为何称为不杂戒0呢?菩萨不会执着不合中道的边见,不会奉持邪见的杂戒;他只是观察缘起的实相,而奉持出离的戒法,所以名为不杂戒。
“为何称为无贪求戒呢?菩萨不会示现特异的相状,以彰显自己修持的德行;他只是为了圆满具足出离法,而奉持戒法,所以称为无贪求戒。
“为何称为无过失戒呢?菩萨不会贡高我慢,标榜自己奉持戒律;要是见到破戒的人,也不会轻慢诋毁,让人惭愧耻辱;他只是专一的奉持戒律,所以称为无过失戒。
“为何称为无毁犯戒呢?菩萨永远断除杀害、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无义之语、贪婪、嗔恚、邪见等十种恶事,而具足受持十种善业。菩萨受持无毁犯戒的时候,心里如此想着:‘一切众生所有毁犯清净戒律的行为,都是由于颠倒梦想;只有佛陀知道众生到底是以什么因缘,生起了颠倒的念头,而毁犯清净的戒律。我也应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宣说真实大法,使他们都能远离颠倒梦想’
“上面讲的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二种藏——戒藏。
“佛子啊!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惭藏呢?
“当菩萨忆念起过去所作的各种恶事,而生起心惭的念头时,他心里想着:‘我从无始以来,与众生都曾转生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等,具备了贪婪、嗔恚、愚痴、骄慢、谄媚、欺诳,以及其余一切的种种烦恼,且更互相的恼怒、迫害、欺凌、劫夺、奸淫、伤杀,可说是无恶不作。而一切众生也都是像我这样,因为内心的烦恼而做出种种的恶事,所以彼此之间无法互相恭敬,不能互相尊重,不能互相承事随顺,不能互相谦下温柔,不能互相开启引导,不能互相爱护疼惜,反而更加地伤害对方,互相结怨生仇。想到我自己以及这些众生,在过去、现在、未来当中,都在做着无惭的事,三世诸佛没有不知道的。现在我如果不断除这些无惭的行为,三世诸佛也一定会看到我的所作所为。我现在为何还要继续做这些恶行而不停止呢?这实在是没有道理啊!所以我应当专心一念断除这些恶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以广为众生宣说真实的大法。’
“以上讲的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三种藏——惭藏。
“佛子啊!什么是菩萨摩诃萨的愧藏呢?
“菩萨心中愧对自己往昔以来,造作的各种贪婪与欲求,从不知满足,反而更增长了贪婪、嗔恚、愚痴等烦恼。此时他心里想着:‘我现在不应该再做这些恶事了!’
“他又想到:‘众生由于没有智慧,所以生起了各种烦恼,总是从事种种恶法,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恭敬、尊重,只会辗转结怨生仇。像这些种种过恶,众生没有一件不做的,而且做了之后还心生欢喜,不断追求与称叹这些恶事,可见众生的双眼如盲目一般,毫无智慧,完全是无知无见。又众生在母亲的腹中人胎受生之后,形成了染垢污秽的身体;年老之后,毕竟会有发白面皱的一天。有智慧的人知道,这些都是由淫欲所生的不净现象,而三世诸佛无不明了知见。如果我现在还继续做这些事,就是欺诳了三世诸佛。所以我应当修行愧的法门,尽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广为众生宣说真实的大法。’
“以上所讲的就是菩萨摩诃萨的第四种藏——愧藏。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