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

  在亚洲的版图上,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是两大文明板块。佛教的融入,让中国文化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全力吸收印度文明的思想养份,打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在“东晋十六...
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

论欧美佛教研究的分期与转型

  本文把欧美佛教研究学术史划为四个阶段:一、19世纪20-70年代,是起步阶段,确立了以“佛教文献学”为主导的研究范式;二、19世纪80年代到二战,是成熟阶段,在佛典校勘、佛...
论欧美佛教研究的分期与转型

美国的佛教与学术

  美国佛教徒,截止2005年约有272万,约占美国3亿总人口的0.9%。佛教徒的人数、比例虽然有限,但其种类十分复杂,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共存共荣,中国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
美国的佛教与学术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李四龙  内容提要:学界常把天台智顗的思想误判为“真常唯心系”。本文认为,智顗主张“如来藏即实相”“一念心即如来藏理”。他在思想...
天台智顗的如来藏思想述评

楚山绍琦及其“参究念佛”

绍琦(1404-1473) ,俗姓雷,字楚山,别号幻叟、荆璧 ,生于蜀之唐安(今四川省崇州江源镇),是临济宗杨歧系传人,明代中期着名高僧,被尊为四川五大禅宗派系 之一的天成寺绍琦禅系开山祖...
楚山绍琦及其“参究念佛”

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

  佛教传入汉地以后,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中国佛教,以其讲究无为静虑的佛门说教、谈玄悟空的机锋转语为上层社会、文人学士所钟爱,最终出现所谓儒释道三...
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

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什么是佛教的世界观?在大乘佛教里,中观学和唯识学是其中两大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中观学的主旨是般若性空,万法假有;唯识学的主旨是唯识无境,内识实有。这两个思想体系,分别...
现象学视野中的佛教世界观

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

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义》李四龙  南北朝时期,僧人的游学之风很盛,南北交通虽然不甚方便,但在各个佛教中心之间围绕着新译的印度佛典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学派,譬如,毗昙...
编篡《法显西行求法的目的与意

基督禅与佛教自觉

  20世纪60年代初,天主教召开“梵二会议”、主张宗教对话,当时,西方的天主教徒开始酝酿如何能把禅与灵修相结合。1971年,耶稣会士乔史顿(william johnston)发表专着《基督禅:...
基督禅与佛教自觉

南北朝唯识新学的传入

  南北朝时期,般若思想在中国佛教界深入人心,被公认是“诸佛之母”。与此同时,印度唯识法相学逐步输入中国,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出现奠定了义学基础。本文主要说明,这一时...
南北朝唯识新学的传入
  • 1
  • 2
  • 3
  • 尾页
  • 共 3 页
  •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