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的智慧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着烦恼、压力和苦闷,坛经之中的六句话其实就是参悟了人生境界的真实体现,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断修行,渐渐看清生命本相。
坛经中经典的六句话:《六祖坛经》有言:“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参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心平何劳持戒。
这里的“平”,就是说人没有贪瞋痴。苏东坡本人对于佛法有很深的造诣。一天,苏轼诗兴大发,做了一首禅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诗的大致意思就是,参拜上天佛陀,佛陀慈悲的光芒普照大千世界。
世间的或赞或讥,或顺或苦,佛陀都不为之所动,只是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苏轼自己反复吟诵,觉得自己的境界已然很高了,能跟佛陀一样,达到了心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境界。
然后就差人把诗好友佛印看看。
佛印看后,提笔在诗上批了两个字:“放屁!”就叫人送还回去。
苏东坡满心期待地打开自己的大作,却发现只有“放屁”二字,顿时火冒三丈,决定亲自去跟佛印评理。
于是乘船过江,直接到了佛印的房间,只看见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看见此句,才恍然大悟。
正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当真正遇到事情了,才知道自己竟与常人无异。
我们之所以要持戒,就是因为有贪瞋痴。
但是心平如镜,心中没有波澜惊扰,不被妄念左右,就是心中无垢,辛辛苦苦持戒律也就变得不再重要了。
唯有心平,方能八风不动、修得一清静之心,获得无上的智慧。
但要注意的是,“何劳持戒”,并不是说不需要持戒了,而是内心平和清净,这样才不会犯任何戒律。
行直何用修禅。
六祖慧能认为,修行重在心平行直而不是持戒修禅。
“行”的范畴非常广,不仅是指身体上的行动,还包括言语、念头等等。佛法认为,行为能公平正直,就是禅。
“直”,乃是道德、品行的“直”。
直心正念方为真禅者,若能一生行为正直,没有妄念虚伪,才能够说这个人真正领悟了禅意。
就如永嘉禅师说的那样,“行住坐卧皆是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个人若是行为公平正直,就是禅;禅,也就是教你把各种毛病一一去除。
恩则孝养父母。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报恩是本分,更是义务。
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十分孝顺。
早年间家中非常穷,他自己就经常去吃点野菜充饥,但是却会去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仲由坐在厚厚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大鱼大肉,他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父母生养我们,我们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的这份恩情。
我们能做的,就是趁好好地生活,才能少让父母牵挂,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义则上下相怜。
“义”不管是在佛家还是在中国儒家,都是必不可缺的德行之一。孔子曰“义者,宜也。”也就是说,行为上要正当、合时宜。
其实一般人很难有机会去立惊天之功,所以,这里的“义”,更多的是强调普通人细微的所作所为,平凡的善行义举。
佛法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守道德,重视自己人格和品德的修养,对上尊敬有礼,对下怜悯助人,不会见利忘义,甚至能做到舍生取义,就是“义则上下相怜”的最佳写照了。
让则尊卑和睦。
这里的“让”,就是要求我们有一颗谦让之心,不要过分逐利争斗,彼此之间相互尊敬礼让,这样与上与下都能和睦相处。
正如林肯所说,“一个成大事的人,不能处处计较别人,消耗自已的时间去和人家争论,不但有损自己的性情,且会失去自己的自制力。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妨对人谦让一点。
与其跟狗一路走,不如让狗先走一步,如果给狗咬一口,你即使把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伤口”。
“礼让不费什么,而得到一切。”
我们谦让,旁人会从中看到我们的谦逊知礼,会觉得和这样的人打交道是件愉快的事情,人与人相互之间的默契和友谊就由此产生。
反之,在社会中,如果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这样的人际关系,并不能实现长久的维系。
忍则众恶无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若是能忍会忍,那么人家就算有恶处,也不会经你之口给宣扬出来。
《佛遗教经》说,“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这就点出了“忍”在成就功德过程中的必要性。
佛法认为“忍”是世间的美德,不仅可以平静自己的内心,不会轻易被动摇,“以能忍之心对治所忍之境就能防止一切障碍恶业发生”。
“忍”还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怨恨敌意,像是春风拂过冰封的江水般,消融人与人之间阴暗的怨恨。
上面就是坛经中比较经典的六句话。如果世人都以佛祖为楷模,心中多忍让,心中多谦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那么这个世界就会一团和乐,这或许才是佛教“忍”与“让”的终极意义。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