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杜牧《送国棋王逢》赏析

发布时间:2022-11-26 06:22:37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杜牧《送国棋王逢》赏析 送国棋王逢

杜 牧

玉子纹楸一路饶,

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

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优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

与子期于局上销。

杜牧诗鉴赏

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诗人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起首即 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 .“玉子纹楸 ”,指棋子棋盘。苏鹗《杜阳杂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中,日本王子来朝,王子善围棋,上敕顾师言待诏为对手。王子出楸玉局,冷暖玉棋子。云:‘本国之东三万里,有集贤岛,岛上有凝霞台,台上有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冷, 故谓之冷暖玉 .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一路饶”,饶一路的倒装,即让一子。友人是国手,难以对子而弈,故须相饶。杜牧是著名才子,善诗文词,亦善书画。所书《张好好诗》,董其昌称之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所画维摩像,米芾称其“光采照人”(《画史》)。能让一子与国手对弈,说明他的棋艺也相当高 .“最宜”二 字,深情可见。“檐雨竹萧萧”,暗明秋日。秋雨淅淅沥沥,修篁瑟瑟萧萧,窗下樽前,摆上精美的棋盘棋子,请艺候教,从容手谈,那是多么幽雅又令人惬意的棋境啊。

颔联转入对枰上风光的描写上 :“羸形暗去春泉 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羸形,指棋形羸弱。这是赞 美友人绝妙的棋艺,说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进攻起来突兀迅速,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比喻形象生动,三尺之局顿时充满活力 ,无比宽广,仿佛千里山河,铁马金戈, 狼烟四起,阵云开合。

颈联承前 ,使事言棋,赞叹友人的棋风:“守道 还如周伏柱 ,鏖兵不羡霍嫖姚 .”周伏柱,指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着《道德经》五千言,后被尊为道家创始人。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这两句说王逢的棋动静相宜 ,攻防有序,稳健而凌厉。防御稳固, 阵脚坚实,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以无见有。进攻厮杀 ,首尾相应 ,战无不胜,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惊叹。围棋自来有兵家之戏的说法,如“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马融《围棋赋 》),“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 类也”(桓谭《新论》)。杜牧喜好言兵 ,非常注重研 究军事,曾在曹操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的形势虚实 ,重新注释《孙子》,还写了《战 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这里以兵言棋正得棋中三味 .这四句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 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自己真挚的友情。

诗意至此戛然而止,胜负如何呢?诗人未说,也无须说,因为纹枰手谈,大开眼界,大得棋趣,二人友情由此而深,由此而笃。于是笔锋一掉,转入送别正题:“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所谓转入正题 ,不是正面接触,而是侧面揭示,以期代送。 古人以七十为高寿,故多以七十为期。白居易《游悟真寺》:“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这两句即从白诗化出。杜牧作此诗时约 四十余岁,若至七十,尚有万余日。因此他与王逢相约,要将这万余日时间,尽行于棋局上销用!杜牧素以济世之才自负,可由于不肯苟合,仕途并不顺,故尔常游心方罫 ,寄情楸枰,所谓“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题桐叶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齐安郡晚秋》),“自怜穷律穷途 客 ,正劫孤灯一局棋”(《寄李起居四韵》)等,正是 这种围棋生活的反映。如今他遇上王逢这样棋艺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该是多么欢乐啊。可是友人就要离去了,留下的将仅仅是“最宜檐雨竹萧萧”那种美好的回忆 ,是“别后竹窗风雪夜 ,一灯明暗复吴图”(《重送绝句》)的凄凉现实。因此这两句含蕴极丰,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

此诗送别,却通篇不言别,而且切人切事,不能移作他处 ,因此宋人有“此真赠国手诗也”(马永卿 《懒真子》)的评语 .全诗句句涉棋,而又不着一棋 字,可说是占尽风流。起二句以造境胜,启人诸多联想。中间四句极好衬托,棋妙才更见别情之重。马永卿以贪怯作解,认为“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 ,则不贪也 ;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喻不贪,霍嫖姚以喻不怯”(同上),这未免过泥,难为知人之言。结末二句以余生相期作结,以期代送,其妙无穷,一方面入题,使前面的纹枰局势有了着落,一方面呼应前文,丰富了诗的意境。往日相得之情,今日惜别之情 ,来日思念之情 ,尽于一个“期”字见出,实在不同凡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