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佛教宗派林立,有着各自的民情风俗,对人们影响深远
宗教是人们崇信超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宗教认为宇宙万物的生长、灭亡、变化无不由冥冥中的神灵主宰着。伴随宗教一起的还有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等种种杂迷信。隋唐时期宗教、迷信在社会上十分盛行,佛、道、神仙思想以及巫术广泛地流行于民间,并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它的影响力大大地超过了儒家的思想与学说,由此形成种种与宗教有关的文化和民情风俗。
隋唐五代时期,佛教宗派林立,有三阶宗(普法宗)、三论宗、律宗(南山宗)密宗(真言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净土宗(莲宗)禅宗等。诸宗各说佛法,其要旨是劝说人们勤修持戒,念经成佛或祈请幸福以修来世。其说大体上是以色、相、空、悟来解说宇宙万事万物,辅以天堂、地狱、因果报应等。诸门派中三阶、三论兴于隋,但到了唐代已渐趋衰落。法相、华严、天台经说众多,意旨恢宏;律宗持戒精勤,严于律身这在少数高僧和达官贵人中颇得信仰。
但在民间百姓中,主要是流行净土与禅宗两派而已。因为净土虽依托东晋慧远为初祖,实际上是由唐代善导所创。它依《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说,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期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由于这种修行方法简单易行,自中唐以后广泛流传于民间。至于禅宗在唐五代也极盛行。相传如来以心印付嘱迦叶为禅宗初祖,传二十八世至达摩,在北朝时期来中国创教,成为东土的初祖。后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衣钵相传。至武则天时弘忍门下有慧能、神秀两大弟子分别行教。慧能之禅行于南方称,南宗。南宗又分为南岳、青原两支。
南岳之下又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家。临济以下又分黄龙、杨岐两派,号称五家七宗。诸家中后来以临济最盛。南宗又主张修佛速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又号为南禅、顿门、心宗。神秀之禅行于北方,主张渐悟,故又号称北禅、渐门。禅宗提倡坐禅时住心于一境,冥想玄理,称为禅定,是成佛的基本功。主要经典是《金刚经》。民间称为禅门,对和尚则称禅师或禅客。南禅师徒之间的授受是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不立文字,不依经卷。唐大官僚佛教信徒裴休就撰有《传心法要》加以宣传。烦琐教义的流弊会使人把它束之高阁。唐代佛教诸宗派如法相、华严诸宗虽都盛行于一时,但终不及净土和禅宗那样长期流行不息,这正是由于净土主张只要正心诚意常念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禅宗主张明心见性,自彻自悟,成佛也快。
两者修行方法简便,只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这样,它就在民间信仰中取得立足的土壤,在竞争中流传不息,并成为唐以后佛教诸宗派的主流了。人们对于佛经及其注疏也同样有一个舍繁入简的通俗化过程。在隋唐时期,佛经数量大大地超过儒书,佛经书疏不啻以千万数,但在民间最基本和最流行的不过是文字不多的《仁王经》、《金刚经》和《心经》等数种而已。《仁王经》全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译本多种,仅两卷。它是佛对天竺十六国王讲法的经文。据称念此经可以获菩萨保佑,消灾解难。
天宝初,吐蕃攻安西,安西危急求援。玄宗获悉,便命不空三藏在宫中念经化解。据称立即得到灵验,有神人相助击败吐蕃。由此统治者更加信奉。《金刚经》即《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它是禅宗南派的主要经典,仅一卷。般若喻智慧清净,金刚喻坚而不移。
金刚又是手执金刚杵的佛教护法神。据称念此经不懈可以延年益寿,逢凶化吉,且能修行成佛,到达天国。是故隋唐人不论朝野僧俗、乡城小民,男女老少都虔诚地持念此经。有的人日诵数遍数十遍,数十年如一日,有文字修养的人则口念手写。如节度使韩弘百事繁忙,每日写经十纸,即使在盛暑酷热,汗流浃背时亦不停顿。张齐丘酷信释氏,每日早晨,执经于佛像前念《金刚经》十五遍,积数十年而不懈。段成式之父念此经五六年间“数无虚日”,“受持此经十余万遍”。段成式自小即受其父熏陶,长大后曾受持讲解《金刚经灵验记》,复亲自手写。他还把朝野间念此经获得灵验的事迹集中记录下来,撰成《金刚经鸠异》在社会上流传。《金刚经》还是目前世界上有年代可考的最早印刷品。该经卷有释迦说法图,卷末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双亲敬造普施的题记。这刻印普施宣传的事实,说明了它在民间流行的广泛程度。
《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有译本多种,仅二百余字。它源于《大般若经》,因此经卷数多,内容杂,故佛家撮取其要旨而简化成“心经”。般若(智慧)由心而生,故名《心经》。它所说的是用般若观察宇宙万物皆空而悟出成佛的道理,默念口诵,十分方便,故而得到广泛流行。此外,还有阿弥陀真言,即口念“南无(音那摩)阿弥陀佛”。据称只要精诚持诵得十万遍就可以成佛。这是最最简便的念佛方法了。阿弥陀,梵文略称弥陀,意译为无量光、无量寿,系大乘佛名,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佛。
《阿弥陀经》说:念此佛号,深信无疑,即能往生净土。后世所谓念佛多以持念此六字真言。阿弥陀佛在佛说中地位很高,其像常与释迦并列而坐。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关注。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