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单亲家庭”给家庭带来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9-09-23 10:05:30作者:楞严经修行网

\

  

  2000年,由巩俐主演的电影《漂亮妈妈》,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轰动,使得单身妈妈一度成为人们谈论、关心的焦点。

  有资料显示:英国每3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美国每5个孩子就有两个孩子是单亲家庭的子女,而我国的单亲家庭数目,却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大规模统计数字。但也有一些抽样调查的数据,中南社会事务调查所对某大城市市中心小学高年级某班的调查显示,单亲家庭子女占全班学生总人数的8%。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一个家长带着一个孩子过日子的单亲家庭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单亲现象已引起婚姻学家、社会学家及心理学家的关注。

  来自民政部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从1995年以后,我国每年离婚的夫妻都在100万对以上。在当今社会,夫妻离婚也许不算什么大事,但是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亲情的拆离,却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难以抚平的创伤。

  近日,广州市家庭教育促进会通过问卷和直接调查的方式,对广州4个老市区的841户单亲家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

  ——家庭发生变故后的心态:家长心理失衡忧郁消沉、自卑沮丧、烦躁易怒的占61.43%。

  ——子女的情绪与情感状态:不正常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的占73.55%。

  ——子女的学习情况:中、下占76.93%。

  ——子女品德行为表现:中、差的占74.99%。

  尽管并非所有单亲家庭都问题重重,但上述这组数字已向社会亮起红灯:单亲家庭是残缺的家庭,它对子女的教育存在结构性的失衡;家长急需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正视家庭变故的现实,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关于单亲的“迷思”

  有些家庭由于各种因素成为单亲家庭,家庭的变故冲击着单亲父母和孩子的心灵。

  关于单亲家庭,不管是公众,还是单亲家庭成员,在认识上都可能出现过一些迷思。

  ★一般人对单亲家庭产生的迷思包括:

  1.离婚的父母都是有问题的。    2.单亲的父母解决不了问题。    3.单亲都是穷困的。    4.单亲家庭很可怜。    5.单亲家庭都需要帮忙。    6.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有问题的。    7.单亲家庭的孩子都缺乏教养。    8.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相处。    9.造成越来越多的夫妻分居或离婚的原因是女性只顾事业,只为自己、不顾孩子。

  ★单亲家庭父母的迷思:

  1.这是前世造的孽,都是我命不好。    2.一切都是我的错。    3.一切都是他她的错。    4.别人帮助我只是在可怜我。    5.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6.别人会瞧不起我。    7.孩子好可怜。    8.孩子是我的唯一,没有孩子我活着没意义。    9.孩子是我的累赘,没有孩子我可以活得更好。

  ★单亲家庭孩子的迷思:

  1.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    2.爸爸妈妈离婚,真丢脸。    3.我什么都比别人差,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4.没有爸爸(妈妈),再也没有人会爱我了。    5.这一切都是他(爸爸或妈妈)害我的。    6.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    7.家里都这样了,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8.爸爸(妈妈)分开就是不要我了。    9.别人欺负我,都是因为我没有爸爸(妈妈)。

  单亲家庭的孩子带着这些错误的想法及疑惑长大成人,单亲父母也因错误的迷思悲伤失落地活着,而别人的“标签”和负面的态度,也影响着这类人群在社会上的适应。

  单亲妈妈:为了孩子,再辛苦都值了

  “和孩子父亲离婚之后我带着小孩生活了7年,比起完整的家庭,孩子当然有缺少的一些方面。我尽力地使他过得好,弥补他感情的缺憾。我一个人工作,回来照料家务,教育孩子,之前我的家庭生活过得很不好,夫妻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给小孩心理上造成伤害。离婚之后家里平静多了,对小孩现在上学、将来参加工作心态的正常发展都有好处。有人总是喜欢将矛盾拖着不解决,实际上早解决对大家都好。现在我的经济稍微困难一些,但是心情好多了。孩子很快就要长大成人,那时候我就会觉得我的辛苦很值得。”

  一位单身母亲的自白

  梅:生活艰辛,内心幸福

  “全是逼出来的,非走这一步不可。”正红红火火经营自己副食店的梅这样告诉记者。看着有模有样的店铺、有说有笑的女老板,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承受了多年丧夫之痛,至今仍尽心赡养婆婆的女人。

  1999年,梅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当时,梅被吓倒了,好像天都要塌了。自身没有工作,又失去了家里的支柱,怎么活?看着重病在身的婆婆和年幼无知的儿女,梅在痛苦之余思考以后的出路。这个15岁就成了孤儿、饱尝艰辛生活的女人最终选择了坚强。梅告诉记者:“最艰难的日子,咬牙挺住、站起来就成功了一半,要是爬不起来,也就彻底地倒下了。”接下来的日子她拼命找活干,摆地摊、扫大街、看自行车,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干过。2002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她搞起这个副食店。

  现在的梅尽心抚养儿女、赡养婆婆。她告诉记者:“也有人劝我再找一个,但我的心思全放在老人和孩子身上了,目前还没这个念想。我虽然累,但并不孤独。”

  阿霞:单亲妈妈的辛酸路

  “开始单亲生活时,女儿才两岁,现在都已经上高中了。做单亲妈妈真的很不容易。小时候,女儿体弱多病。记不清,多少次,背着孩子上医院。到了医院,挂号、就诊、配药,抱着孩子来回跑。体力不支时,就抱着孩子在墙脚蹲一会儿。家里很多男人干的活我只能自己做,比如换煤气、修电器等等。可能单亲妈妈都有这方面的体会。”阿霞向记者道出了她独自抚养女儿的不易。

  阿霞是某私营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员,她特别重视女儿的教育,翻阅了不少的教育书籍。孩子多病,每次生病她都担心得不得了,以至于孩子好的时候也忧心忡忡,实际上这种多虑对自己和女儿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后来,她总结出生活担子分量的多少,还取决于挑担人的态度,如果放下心理负担,挑起来就省力了,对孩子不必过分照顾,这样反而“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所以,她慢慢将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告诉女儿,让她一起“分担”,女儿有时也会想出很好的建议。孩子得到生活的锻炼,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

  单身母亲家庭是指由于离婚、丧偶或其他原因造成由母亲单独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缺少父亲的形象和来自他的教育,使得单身母亲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进行性别教育颇为困难。如果生活中缺少父亲的儿子,母亲再没有相应的关注,会使孩子在性别角色确认这一环节上出现困难和混淆,表现出“男性女性化”的倾向,在性格上会表现出敏感、多疑、自卑、胆小、心胸狭窄、依赖性强等,这会给孩子的人格塑造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单亲爸爸:做个孩子满意的“好”爸爸,真难

  一提到“单亲家庭”,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单亲妈妈”,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而那些独自承当着“家长”之职的男人,则多多少少被社会视线所冷淡和疏忽。

  这是来自某媒体的一个单亲家庭的故事,单亲爸爸小时候就生活在只有父亲的单亲家庭里,在成家育子之后,自己又做了单亲爸爸……

\

  陶强6岁的时候,母亲离开父亲另有所爱。“我想失去母亲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在寻找妻子的时候缺乏参照,由于我从小就不了解女人,昏头昏脑地便拥有了一个糊涂婚姻。女儿3岁的时候,我的婚姻终于解体,前妻一个人甩手而去,留下了我和宝贝女儿。”陶强如是说。

  和3岁女儿开始单亲家庭生活的时候,女儿适应性出奇的好,她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仿佛心知肚明,在任性哭闹、拒不接受现实和“勇敢面对生活”之间,她似乎理性地选择了后者。和女儿一起生活的日子出奇甜美和宁静。

  陶强也向我们道出了他带女儿的“苦水”。“和女儿单独生活在一起,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的确会有许多麻烦和不方便。比如说,现在她只有3岁大,每天都是我给她洗澡,再大一些的时候,我必须教会她自己洗澡。和她母亲离婚后,我变得家徒四壁了,没有洗衣机,每天她换下来的衣服都要手洗,再加上接送她上幼儿园、做饭,忙得焦头烂额,也曾出现过气急败坏的情况。”

  和陶强有相同经历的“单亲爸爸”并不是少数的,甚至他们的处境比陶强还要凄惨。

  “单亲家庭”对男人,肯定不会全都意味着捉襟见肘,也不乏会安排出一份宁馨快乐的人。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男人确实比女人更拙于对付孩子和生活。

  同样是男人,单身男人的潇洒和单亲爸爸的艰辛形成了强烈反差。当爹又当妈的生活让表面坚强的爸爸们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委屈。记者从相关资料中了解到,专家的以下建议也许能帮助那些常年辛苦的单亲爸爸缓解一下生活、心理上的压力。

  一、当你成为一个单亲爸爸时,要平静下来,先来适应这样的角色,不要把抱怨、愤怒摆在生活的第一位。因为你是一个父亲,先要想到自己的责任。要去学习生活上的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比较正常地生活,丢掉“大男人”的想法。

  二、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避免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一些父亲已经开始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可以通过朋友和心理专家的帮助来改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和责任意识。

  三、多创造机会和孩子沟通。找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孩子有什么爱好,自己也试着去培养这方面的爱好;经常请孩子的同学、朋友到家里来玩儿,多让亲戚中的孩子来和自己的孩子做伴儿;和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一个放松的机会;把家里装饰得热闹一些。

  四、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孩子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注意孩子在几个关键期的教育,一是孩子在4岁到6岁之间,这时孩子对生活中的变化、一些伤害会记忆得很深,要特别注意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的关爱。再有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要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多和亲友交流。

  五、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要敢于把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向朋友和心理专家倾诉,不要让苦恼在心里越积越深。

  有资料表明,身边有孩子的单身男性,较之同样的女性或离异、丧偶却不担负抚育孩子职责的男性,再婚率明显偏低,再婚后的问题也更多。

  单亲孩子:我想要完整的家、完整的爱

  “我转到这所学校快一年了,但从来没跟同学提起我爸妈离婚的事。不光我一个人这样,班上其他单亲家庭的同学也都从不向外透露。我们心里顾及很多,总觉得低人一等……”

  一个单亲孩子的心里话

  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仅要在生活上经受比普通孩子更多的磨难,同时受家庭破裂的影响,心理更容易出现偏差,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单亲孩子不健康的心理特征

  专家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他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也现象及行为特征:

  自卑型。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尤其是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更会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要是有父母在身边,我会比你强的!这类自卑感强的孩子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也不会申请补助。

  孤独型。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

  渺茫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对于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很多都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独尊型。这类孩子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唯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有的孩子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孩子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逆反型。单亲孩子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并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

  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特征,不完全由家庭产生,但父母离异,放松管教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单亲孩子的“特殊”感受

  面对破碎的家庭,最无助的就是孩子。处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心里会有什么感受?青少年心理专家分析,孩子以下几种情绪最为突出:

  1.被拒绝感

  这是单亲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不论孩子的父(母)亲是逝世或离婚,他们都有被拒绝感。青少年对于被拒绝,不论是表现出来或感觉到的,尤为敏感。由于单亲父(母)亲必须独力应付生活的重担,大部分时间可能都不在家,也有可能缺席一些重要的节日或场合,尽管孩子知道父(母)亲已尽力而为,但在情绪上,被拒绝的感受可能仍然持续。

  2.愤怒

  在情绪混乱时,孩子会感到愤怒。当父(母)逝世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被欺骗,失去了父(母)的支持与关爱。而离婚更会加重这种情绪,尤其是憎恨离开的一方。然而,青少年很多时候都不会对离开的一方表达自己的愤怒,反而是向抚养他的父(母)发脾气,将家中的父(母)当成发泄怒气的对象。

  3.缺乏安全感或不健全的自尊

  打击他们自我价值感的有三种因素:导致父母离婚的环境、离婚的过程及父母离婚后的情形。他们可能觉得跟其他有完好无缺的家庭的朋友有很大不同。

  4.退缩

  当人们在一段关系中受伤害,本能的反应是退缩、拒绝说话、不愿付出爱与关怀。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觉得与父母有距离,觉得突然被朋友疏远,尽管亲友或同学老师并没有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和判断他们,但他们仍可能疏远这些人。他们会感到命运不公,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家里?在自我退缩的行为中,许多青少年会感到非常孤单,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十分无助。因此,在情绪上可能会忧郁。

  乌鲁木齐市少年管教所曾对少年犯作过一项调查,发现40%的孩子是由于父母离异无人管教而走上了犯罪道路。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离异家庭儿童(3-12岁)心理特点研究》在新疆的研究结果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爱哭;  2.放荡不羁,到处乱跑;  3.过分胆小和焦虑;  4.冷漠,无动于衷;  5.情绪低落,很少能快乐起来;  6.悲观,觉得低人一等;  7.孤独,经常发呆;  8.易烦躁发怒;  9.惧怕某些动物、情景和人;  10.固执、自夸,并具有不爱交际、孤僻、冷漠、紧张、防备、喜欢撒谎欺骗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和心理障碍。

  单亲孩子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爱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身心创伤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复杂的,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正常对待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学校、社会环境的作用也不可忽略。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付出努力。

  家庭方面:首先,父母要向孩子耐心地解释离婚的原因,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一般地说,孩子开始可能不理解,不愿意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情绪低落。做父母的要保持耐心,双方都跟孩子坦诚地交流想法,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与关注是一致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其次,帮助孩子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龄的孩子。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再次,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应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妥善解决。

  另外,让孩子接触亲戚圈里的人,让她(他)接受多方面的爱心呵护。特别注意的是,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不该在孩子面前贬低前夫(妻),要为前夫(妻)与孩子的互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受父母的完整之爱。

  此外,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样有利于他们尽快地成熟起来。

  学校方面:需要老师针对这类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对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可采用激励方法,使其自信。对嫉妒心强的学生可采用疏导安慰的方法,对具有胆怯和逃避心理的学生可采用谈心的方法。可鼓励他们在日记、周记中与老师交流内心的想法。另外,还可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各项文娱和体育活动,与同学们交朋友,逐步培养他们开朗、乐观、勇敢、坚强的性格。

  社会方面:社会舆论不应当仅仅是反对离婚,反对单亲家庭,甚至歧视单亲家庭的子女,而是应当给予单亲家庭及其子女以理解和适当的关爱,社会组织则应当尽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新单亲家庭,沟通最为重要

  近日,哈尔滨市十余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近5%的孩子处于“新单亲家庭”状态,即并非父母离婚或去世而导致的单亲家庭,而是父亲或母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或者经商造成的“单亲家庭”,这些孩子甚至一年只能和父亲或母亲见一面,生活中缺少关爱,遭遇情感危机。

  对“新单亲家庭”孩子遭遇情感危机的普遍现象,哈尔滨市第37中学校长黄素珍说,他们学校有近5%的“新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读,这部分孩子只跟着父亲或者母亲在家,其父亲或母亲既要工作还要在家独自培养孩子,精力不够用,往往对孩子关心不够。这些“新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上缺少关心,同学关系不融洽,师生之间沟通得少。老师也普遍反映这样的孩子通常有逆反心理,不好管理。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副教授彭涛说,有的学生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寄宿亲属家里或者只和母亲(或父亲)留在家里,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出现的焦虑都得不到家长的及时教育和疏导,这样就会产生心理和道德的严重缺陷,形成品行障碍。

  彭涛建议,孩子的父母一方长期在外工作,应该和孩子经常电话沟通。同时社会上应对这些“新单亲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些交流的场所。

  全社会都应伸出双手,来关注和帮助单亲家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得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楞严经原文

  • 楞严经拼音

  • 楞严经讲解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