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禅
(2010年1月15日)
上次,我讲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禅修[特别是针对居士们],也讲到佛教徒[特别是我们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信仰之所维系、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还需要我们有开放的心,有合作精神,有沟通的技巧。所以,我要按照在生活、工作中修行的思路,谈一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因为我们在禅堂的静坐,从修行的时间分配来说肯定是少数的情形,更多的时间我们在生活中,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断地和六尘发生着接触,我们内心的念头不断地在生生灭灭,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如何落实禅修呢?这就是我们老和尚提倡“生活禅”的立意之所在。我自己做得也不好,讲的很多是一种理解,跟大家分享。
我们在生活中修行,首先可以直接进入的一个法门就是“听”,用耳朵听;我们要学会听。前不久,我听到一个新词叫“听德”,我套用这个新词,再加一个新词——“听禅”。
我们可以坐禅,可以行禅,我们的耳朵听,也可以禅修。当然“听”所关联、所培养的不仅仅是禅修功夫。在生活中,首先是我们和其他人之间的沟通问题,人和人的沟通主要是用语言,语言的接受就是靠听。佛经里讲娑婆世界的众生比较发达的是耳根,也就是说,接受信息比较重要的渠道就是耳根。所以,人和人的沟通,听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养成一种好的倾听的习惯。要了解一个人的心态,了解他的意思,就倾听他说话,要少说多听,而不是多说少听。这就是在你的时间分配上说话占的比例少一些,听对方说要多一点,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了解他的意思、他的状态。一个有着良好倾听习惯的人,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应该没有障碍。
这种倾听的习惯,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开放的心、一颗空的心。什么是空的心呢?就是你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先要把心里的很多先入为主的见解——预想的东西、假设的东西、道听途说得到的印象,放到一边。其实别人讲话,你以空的心,专注地听,是一种非常好的禅修。因为那时候,心里没有什么杂念,在听的过程中,也没有什么分别,只是纯然地、客观地去倾听。这种习惯的养成,既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人必要的修养,也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首要的沟通技巧。人和人的误会,有时就来自于你没有听清对方的话,或者来自于其中一方不愿意听对方讲话。生活中两个人吵架,经常会讲一些话,我们来分析一下:有的时候说,“住口!”意思是不要讲了,我不想听。当你不想听的时候,矛盾就来了。还有的时候会说,“你听我说”,经常重复这句话。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种愿望,希望别人倾听他讲话。
再看一看,汉语有一个词叫“聪明”,“聪”说的是耳朵,“明”说的是眼睛。耳朵倾听的能力,人和人有很大的差异,它其实构成了我们的智商,构成我们的基本素质。有的人听很长的一篇讲话,他能够八九不离十地复述,记住大意,你看这耳朵厉害吧?有的人接听一个简单的电话,可能抓住一个信息,把其他忘了,记住后面把前面忘了,这是个什么问题呢?就是听的能力问题。所谓聪不聪明呀,聪不聪,明不明,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我们在禅堂里打坐所培养的基本技巧,都可以在生活中运用。你听别人讲话是不是专注呢?这个专注,就是我们在禅修中通过数息、念佛、参话头等方法训练过的。在你听的时候,是不是能专注,能比较好地把你的心放空?——要完全放空,可能一时做不到,能够比较客观、比较开放、比较深入地去听,这其实也是在静坐的禅修中培养过的一种心态,不过你把它运用在“听”之中而已。
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和别人的沟通会事半功倍,人和人之间的和谐有了保证,矛盾、斗争、争吵会减少,误解会消除。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很多奇妙的效果:很多时候人们讲话,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讲什么——那往往是他被一种情绪俘虏或者被错误的见解左右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禅七中要禁语?因为我们嘴巴的很多活动实际是受无明支配的,所谓“无明”就是一种盲目的力量、盲目的情绪、盲目的见解,身心内在的浮躁,在推动嘴巴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还有的时候,我们的心不够平直,我们讲的话和我们想的有偏差,想的是东,讲的可能是西了;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讲出来的意思不是自己真正的意思。凡此种种,对于一个有“听禅”功夫的人呢,就靠听,他都能够了解对方的真实状态。所以,以专注的心、放空的心去听,恰恰不会被听的内容所迷惑。做管理工作的人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身边的人跟他讲很多的话,而意在言外,所以言外之意你能否听出来,这是个能力呀!还有的时候,言外倒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有他自己身心的很多困惑、很多状态,在他的语言中包搅着,你能否听出来呢?所以,我们在平时,特别是跟人交谈交流时要养成这种“听德”,训练听的专注。以放空的心去听,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法门,里面很多内涵、很多妙处,需要你亲身去体会。
和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一位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有一个意思,就是观世间音声而得解脱。这个观世间音声的“观”,首先就是“听”。在这里为什么说是“观”呢?用心地听就是“观”。你能用专注和放空的心去听,那就是一种观。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成为我们观照的工具。而观照的能力,实在是来源于我们的心。
那么“观世间音声”,“世间”是什么?简单的定义,生灭就是世间。有生有灭,有来有去,有是有非,有对有错,有你有我……这就是世间。什么是出世间呢?不生不灭就是出世间。生生灭灭的世间,它的音声也是生生灭灭的;世间有生灭,还有苦和乐,所以,观世间的生灭、苦乐的声音而得解脱自在。在观世音菩萨的功德里面不仅有得自在,而且还有生起妙用——生起救度众生的妙用,这就是观世音名号的内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其内涵,其实揭示了所有众生的生命的本来面目:所有的众生都有观的能力,都有倾听的能力。世间的音声,包括别人的音声、自己的音声,一直在那里生灭变化,当你用心地倾听时,你能从这生灭之中听到那不生不灭吗?你能从这生灭的现象中,观照到超越于生灭的真相吗?这就是我们和观世音菩萨的差距之所在呀!
刚才这样一讲,就有点玄了,你说不生不灭,我们要从哪里下手呢?我们还是要从生灭下手。对于我等凡夫,我们从头到尾就在生灭中,在有无中,在来去中,在一和多、来和去中,在是非、美丑、对错、利害、得失……乃至生和死——人啊、万相的生和灭,我们就在这中间。但是,这个生和灭、有和无的世间中,同时就有不生不灭的真相。这不生不灭的真相和生生灭灭的幻相是一个。这需要你去听出来,需要你去观出来。有的信徒念《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有人问,怎么“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呢?其实就是要你去观这生灭呀,去听这生灭。
在这里,我们就知道《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开示的是什么。佛的开示里也有讲到声音呀,把一个钟敲响,钟声响的时候,你说你听到了钟声;等一下钟声消失的时候,你说你什么都没有听到吗?你什么都没有听到,就是你听到的。所以,在生灭的钟声里面,我们的心被生灭的钟声主宰了,就落在生灭中。《楞严经》里用很直观、很感性的方式告诉我们,在你听到的生灭的钟声里面,有一个超越于生灭的、不生不灭的听的“性”,这叫“闻性”——“看”也是这样,实际《楞严经》刚开始讲的并不是“听”而是“看”。你闻的音是生灭的,闻的性是不生不灭的。有的人就问了,这闻的性在哪里?在耳朵里面吗?在《楞严经》里有讨论过,不过不是讲“闻”,是讲“看”的时候。它在哪里呢?它哪里都不在,但是它又哪里都在。它离不开那生灭的声音,它离不开那生灭的尘——那个音尘,它也离不开耳根。它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缘,又不离开其中的任何一个缘,这就是我们要参究的。
我们说这个能闻的性是不生不灭的“闻性”的话,怎么样才能见到它?基本上来讲,这是我们修行、也是佛学的核心体悟。这里要声明一下,刚才我讲《楞严经》很直观,是指什么呢?实际上《楞严经》也是一个文字演说、表诠——为了帮助我们悟入。刚才讲的闻性、能闻的性,你不要认为那是一个东西。认为那是一个东西,叫“常见”;认为什么都没有呢,是“断见”。所以在这里,言语道断。你必须要自己悟入、亲见一回。其实这就是禅,禅就是在这个地方开始了。前面都是理论,都是佛学,在这里你要去参,就是禅。
宋朝有一位禅师叫圆悟克勤。他在师父、五祖寺的法演禅师座下时,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请教学禅的事。法演禅师说,这个很难讲呀,如果一定要让我讲呢,我借用两句艳诗,“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郞认得声”[这诗出自唐人笔记《霍小玉传》]。在古代,男女界限森严,女子在闺房不能随便出去,这个女子和她的情人要幽会,怎么互通消息呢?女子有一个丫环叫小玉,她为了让对象听到,就频频地在楼上喊:“小玉,小玉!”她喊小玉的目的,是想让情人认出她的声音,知道她在这儿。这首艳诗的原意就是这样。但是,法演禅师用这两句诗来比况参禅,“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郞认得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听,但是有没有认出来呢?法演禅师这么讲了以后,在场的官员一脸茫然,等他走了以后,圆悟禅师听出点名堂来,就问师父:“师父,这官员怎么样?”师父说:“他只认得声。”这句话是一语双关。你听,你就落在声音里面,你就迷失了。在这句话之下,圆悟克勤禅师突然悟入了。他走出方丈室的时候,听到一只鸡打鸣,当时大悟,连同他以前修行参禅的疑情全部都粉碎了。这个公案大家可以翻《五灯会元》具体去看。
我们每天都在听。什么东西在听?听的声音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大有小,有好话有坏话……但是据说有一个超越这生生灭灭、来来去去的真实、真相,和这些声音、和我们每天接触的六尘就在一起,我们如何去认出它来?
倾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的,我们原来并不会。倾听,也并不仅仅是我们在生活中要加强沟通的技巧,它确实就是我们下手用功的地方。
[据2010年1月22日第十八届冬季禅七法会上的开示]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