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修行网

《僧眼看台湾》受戒归来时

发布时间:2023-08-21 13:01:02作者:修行

  2007年11月1日星期四

  昨天晚上法鼓山在外新受戒的三十几名比丘、比丘尼圆满回寺,今天早上是他们回来后的第一堂早殿。

  早殿结束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迅速出班去过堂用斋,而是由副监院通知大众,新戒比丘、比丘尼向诸佛菩萨、方丈和尚、常住大众销假谢殿,各自顶礼三拜。

  所谓“销假”就是“消假”的意思,丛林是团体生活,有团体的规章制度,任何人出行前都要请假,而回来了就自然要把假期消掉,故此称“销假”;“谢殿”就是谢过不在本山上殿的日子,重新回来上殿之意。销假与谢殿是汉传佛教寺院僧团生活传统习惯之一部分。

  新戒诸师顶礼毕,大众比丘、比丘尼回礼一拜,沙弥、沙弥尼、男女行者顶礼三拜示庆,方丈和尚则恭贺新戒诸师名列僧位,并开示他们:要秉持戒场精神,严护佛陀教诫,爱惜法身慧命,爱护常住大众,不以戒法求他人,常以律行责自己。要以圆满戒体为起点,以弘法利生、利益社会、服务大众为己任,精进努力,求无上大道!

  而后,大众方才一同出班过堂用斋。

  新戒比丘、比丘尼“销假谢殿”的这一段过程,在佛教中称为“白众”法。“白众”与“羯磨”密切相关,羯磨是梵文的音译,译为业或办事的意思,是僧团议事、决事的一种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佛教创始人释迦世尊亲自制定并遵行的制度。

\

  “白众”法用于僧团的方方面面,原始僧团无论遇到任何团体或个人的事务,都要举行“白众”法,请大家来一道商量,共同决定,而结果则由僧团代表向全体僧众宣示出来——这叫“白众”,就是告白大众的意思——若无异议,就开始执行。

  “羯磨”最常用于发露或自恣的仪式中,就是有人犯错误时进行检举与忏过的场合里。那时的僧团若有人犯错误,要自己忏悔,若自己不承认自然也会有人检举——只可当众检举,不可背后说人,然后开会根据犯错的程度定罪处分。

  “羯磨”法非常详细,有一个系统而完善的内容与运行机制。因此,原始的僧团非常和合,大众平等一味,乐法共学。

  因为佛教有“白众”法,有“羯磨”法,而且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进行实践活动,所以我常向社会人士“吹嘘”,说佛教才是世界上民主制度的最早创立与执行者——现行的民主制度来源于希腊的城邦制,但他们的国家社会有阶级差异,民众有高低之分,并非全民决定——同时,我也常常为今日佛门“白众”法、“羯磨”法的缺失而遗憾。

  法鼓山的这个做法,让我非常赞赏。

  需知一个团体,如果没有平等、透明、公开的议事制度,就会让职务产生特权,而特权则是滋生腐败的最佳土壤。想想看,如果一个僧团中的僧众,都去追求地位、热衷特权,那会多么可怕?而一个国家的僧团若都陷入这样的迷途,那里的佛教又将怎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