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总以取例,下别为显示。先显示五阴,全妄即真。色、受、想、行、识五阴,本是世间有为之法,一旦许即藏性,故须征起,而释明耳]。这是二乘人所一直要丢弃的,而佛陀说:五阴身就是佛身。那就太珍惜了,原来我们这个色身就是佛,即身就是佛,身心就是佛,太不可思议了,就大大的转折!二乘人认为这是不净、是苦的、是空的、是无常的、是要丢弃的。而佛陀说:这里面有珍贵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你就是佛,化消极为积极,所以,大乘是非常积极的。
[阴者盖覆义,盖覆真性故。新译为五蕴,蕴者积聚义,积聚有为故]。积聚就是五种合在一起,集色、受、想、行、识五种,叫做积聚。[今欲解释,须取二译,其义方足,谓积聚有为,盖覆真性。对下三科,此为迷心重,迷色轻者说也。本如来藏者:谓五阴之相虽妄,其性本真,如来藏即真心之别名。今再约义而解:‘如\’指真心不变之体],就是毕竟空,悟到毕竟空,真心就显。[‘来\’指真心随缘之用],方便来度化众生,[不变常随缘,随缘常不变,故称如来藏。藏者含藏,五阴一一诸法,悉在其中。妙真如性者:不可思议曰妙,以一体具足万用,万用不离一体。如下文所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譬如一金能成众器,众器不离一金。一真一切真,五阴皆真,一如一切如,五阴皆如,全相皆性,故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初总征竟]。
[辰二 别释 分五]
[巳初 色阴]
[二 受阴] [三 想阴]
[四 行阴]
[五 识阴]
[巳初分三 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此喻明色阴即藏性,乃就自法为喻。色即五根六尘,十一色法。清凉云:形质可缘曰色],现在要把这个[色]下一个定义,什么叫做色法?有形质可以让我们攀缘的,为根所缘,这个就是色法。[变碍为义]。什么叫变?因为它会变化,[刹那无常,终归变灭],所以会变。这个碍,它有质碍,为义这个就是色法的定义。色法的定义就是:它会变化,刹那无常,同时会有质碍,这个就叫做色法。[现前形质,能为障碍。先举喻后法合]。先举比喻,后再跟法来符合。[譬如世间有此一人,以清净无翳之眼目,观晴霁光明之虚空,惟一晴虚,迥然一无所有;此喻真本无妄。有人喻一念未动之本来人;清净眼喻无妄真智;晴明空喻湛寂真理。一念未动以前,以真智照真理,理、智一如,惟是如来藏性,清净本然,纤尘不立,岂有九界依正可得]?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然依报、正报都是幻。
[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解释一下,前面的经文是眼睛好的人,清静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现在不一样,其人无故,这个人没什么缘故,就是最初一念妄动,不动目睛,眼睛直直的看,瞪以发劳,看久了疲劳了,产生幻相了。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别见就是妄见,就是我们所讲的见分;狂华就是相分,还是能所。在这个虚空无相当中,突然看到了;别见就是妄见,就是见分,狂华就是相分。复有一切,这样能所一下去,一妄发,复有一切狂乱非相。狂乱就是不定,但是,毕竟是非相,非相就是空相,毕竟不是实在的。虚空当中本身就没有华,是因为你眼睛疲劳,瞪得太久了,发疲劳。
[此喻从真起妄]。这是为了解释开始,不得已的一种假设。[其人无故,不动目睛:喻最初无端,真如不守自性],所以,这个也是有语病,为什么?最初的最初又是什么?比最初还初又是什么?这个没有办法,为了要解释经典,总得要有一种假设让它开始,因为对众生也只有这样子,假设说有最初的无端;如果人家怀疑说:那最初的更最初又是什么?还是最初啊!所以,这个最初无端就是就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用假设语有一个开始,其实是没有,不存在的。真如不守自性,这一句仍然是有语病,为了解释,也不得不这样做。
[不觉念起而有无明。瞪以发劳:瞪是直视貌,喻业识妄为明觉;劳即劳见,喻转相,转本有之智光,为能见之见分。《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因为没有觉悟,所以心就动。[说名为业,动则有见也]。[动]就动念,你有动念能所自己就会显现,就会看。譬如晚上你做梦的时候,那就是你的意识动念没有停止过,所以你在晚上梦境里面看到很清楚,看到恐怖的还跑,再怎么跑都在床铺上。还梦到捡到钱,醒过来的时候,嘴巴还咧得笑呵呵,结果是空欢喜,对不对?为什么?意识动念,它就能所不断,没有办法停止的。所以,我们的生命没办法结束,死了以后这意识心要继续去转,生命没办法停止,除非你学佛,才能了生死。
[则于虚空,别见狂华者:空原无华],就是在虚空当中本来就没有华,因为[瞪目妄现,此即论中所云,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为什么?境界本来是空,它是缘起的东西,所以,境界就妄现。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就是境界妄现,我们以为有一个星球,那是缘起聚在一起,太阳系毁灭的时候这些星球不存在了,碎为微尘,也不存在。[故曰:‘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别见即妄见也。虚空即业相]所现。所以虚空是什么呢?就是一念真心妄动,透过无明所转化出来的虚空,所以,虚空就是真心变现,因为无明变现出来的,把真心转化成无明,无明起动念就是虚空。所以,我们看了虚空,在《楞严经》里面讲:它是色法的一种,因为色法千差万别,而虚空是无相。所以在《楞严经》里面虚空列为色法,色跟虚空就是归纳成一种,色是有相,虚空是无相,就是这样子。所以,虚空即是业相所现,[无同无异],无所谓同,也无所谓异。[晦昧空中];晦昧就是无明,无明夹杂在里面转化。所以,[狂华即相分之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就是狂华(相分)。
[于无同异中],本来是一真,现在[炽然成异],我们现在不了解万物本是一体,我们的色身,其实是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诸位!所有的动物、植物、矿物、星球,概略的分开,哪一种可以离开地水火风空见识?不是物质,就是精神。所以,在佛的角度来讲,这四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或者空、根、识)这七大,是整个宇宙的元素,不是物质就是精神。我这个色身现在活着了,有种种的元素;我死了这元素回归大地,转化成别人的元素,是不是?转化别人的能量、元素。也许死了以后,埋葬在这个树根的旁边,变成树的能量,所以,动物就变成植物;植物成长以后,动物再把它摘下来吃,植物也会变成动物的能量;植物跟动物死了以后,久了,或者是火山爆发,盖下来埋葬下去,变成钙化,变成矿物,就是动物、植物、矿物……它就是这样子,元素都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是我们的本体。
站在佛陀的角度的心看起来,动物、植物、矿物没有一法不平等,为什么?因为你身上的元素是一样的。所以,佛陀的观念是:人一出生,你就没有权利去伤害任何人,在佛的角度,只要是人,他就是平等,你身上的四大,没有比我四大好。所以,一切都是心的问题。从究竟义的角度来讲、从元素的分配来讲,元素地水火风只是多跟少,因为业力的转变,有分男跟女、健康的、残障的、弱势团体、白痴、黑人、白人;黑人白人不是地水火风吗?他的元素跟白人不是一样吗?就算略有差别,还是地水火风啊!所以,什么是佛?就是把一件事情看到最究竟之处,一点都不迷惑就是佛!叫佛去轻视一个黑人是不可能的、叫佛去轻视一条狗也不可能的,因为狗它的元素跟人还是一样。要佛到山上去,他也不会无缘无故拔一根草,也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去破坏一棵树。为什么?佛陀说:我身上的元素,这一棵树木也有。譬如我们在海,我们看到大海,你看它就是大海;而佛陀说:我就是大海。为什么?大海里面有盐,一个人没有盐分,没有吸取这个盐分你怎么活啊?大海里面有人的元素啊!大海就是我,我就是大海。佛陀看到一座山就说:我就是这一座山,这一座山就是我。看到虚空,我就是虚空,虚空就是我。所以,山河大地都是自己的本体,因此普大地完全平等,这就是佛,究竟平等的心,没有一念轻视任何人、瞧不起任何一种生物、动物、植物、矿物,都不会,就是佛的境界。狂华就是相分的境界,于无同异中,炽然成异,[此业识中之色阴成矣]。
[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者:上二句指细色,此二句指粗色],上面二句说:则于虚空,别见狂华;现在是粗了,变得更粗色,复有一切,狂乱非相,细色接下来就是粗糙的色,此二句是指粗色,[即虚妄身境,内外四大之色。内四大有生、老、病、死,外四大有生、住、异、灭],总归就是生灭,内四大、外四大在佛看来一样。[狂乱不定,毕竟皆空,故曰‘非相\’。非相即空相也,色、空皆眼根所对之法,故四空天,舜若多神,乃至二乘涅槃,所证偏空,妄解色灭,如见非相也]。
解释一下:复有一切,狂乱非相,上二句是指细色,这二句是指粗色,也就是虚妄的身境,内、外四大,内四大是地、水、火、风,外四大也是地、水、火、风,难道山河大地不是地、水、火、风构成的?你看大海,就水啊;山的岩石,就地啊!风一吹来,风啊,我们内在里面也会呼吸啊;火,我们身上有温度,一切都有热气,太阳也有热气,火啊!所以,内四大、外四大,其实这是平等的。因此佛说:人类生而平等,任何一个人,没有权利伤害其他的人,这是佛陀的思想。人打从一出生就是平等,人没有权利伤害任何人,你不够资格!内四大有生、老、病、死,它会刹那生灭,这是一个过程;外四大有生、住、异、灭。所以,诸位!生者哪有喜呢?死时就不用悲。为什么?它是生、老、病、死,这是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它就是这样子。人不会死,就变老妖怪了,人不会死多可怕?牙齿都掉光了,眼皮都下垂了!人家说:哎呀!师父,祝你活二百!我说:不用不用,给你就好!就说:慧律法师,您讲经功德很大,我听您的讲经以后,感受很深,我很受益。我在佛前舍掉十年的阳寿给您用!我说:不用不用了,用不完了!你茶叶多送我二瓶就好,已经有好几百个人,几千个人舍寿给我了,每一个人舍一年,我不就变成老妖精了?怎么活得完呢?现在牙齿都快掉光了,活二百岁怎么得了?我常常讲:这是残忍的祝福!你没听过这句话?祝你活二百岁,你要吗?要的举手,我舍寿给你!受不了,光是病苦就很折磨人了!在佛陀的角度观念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法则;外四大生、住、异、灭,就是这样子。简单讲:释迦世尊绝对不会为这个内四大、外四大而伤心,或者太激动,不会!佛陀只有一件事情会欢喜,就是佛欢喜日那一天。结夏安居结束以后,这些比丘都证阿罗汉果,佛陀最欢喜,叫做佛欢喜日。只有一件事情让佛欢喜,就是好好修行,以报佛恩,就是好好修行,佛最高兴你这样子。你拿什么供养来,佛陀也是这样;捧了很多花来,佛陀也是这样子。泡了上好茶给佛陀喝,佛陀也是赞叹你;但是,佛没有欢喜日。佛陀的最大欢喜,就是大家好好修行证果。
底下,狂乱不定,毕竟皆空,故曰非相,非相就是空相,诸法空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看到种种的相其实是空,那么你就见到了如来,即见如来。我们只要有透视的能力,比如说一朵花跟虚空,它是一样的。花本身看来是缘起有相,其实这一朵花烂了以后,空无自性,跟虚空是没什么两样的,你了解色即是空。但是,色即是空,不是色等同虚空,不是这个意思。色即是空就是:色当下就是无自性,是空性的意思,不是虚空,这个还有一点分别。如果你说色即是空,色就等于虚空,完了!色怎么会是虚空,虚空是色法的一种;是空性的意思。
非相即空相,色、空皆是眼根所对之法,所以,四空天舜若多神没有色身,没有色、身体。乃至二乘人涅槃所证的偏空,妄解色灭,这个色把它灭掉,不了解色本身就是空性。如见非相,误认为他们见到了空相,错了!把色灭掉怎么会见到空相?色存在,了悟色就是空,这个才是真正的,不必坏色。色本身就是空无自性,怎么妄解把色灭叫做空呢?所证偏空,叫做不圆满的空,色当体即空,就是!
[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此以法合喻。一切色阴虚妄,自当以此瞪目,所见华相,比类而知。此有二义当知:一者当知相妄,以狂华之相,乃依瞪目妄现,非实有也。二者当知性真,狂华依空而现,华体即是空体,故总合曰‘亦复如是\’。如空华本无所有也。初举喻合法竟]。这一段是用比喻来跟法合起来。
[午二 就喻详辨]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解释一下:阿难,这些虚空当中冒出来的空中的华,种种的华相,并不是从虚空而来,也不是从眼睛而出。
版权所有:楞严经修行网